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洪渥,抚州临川人。为人和平。与人游,初不甚欢,久而有味。家贫。以进士从乡举,有能赋名。初进于有司,连辄出;久之,乃为官。官不自驰骋①,又久不进,卒监黄州麻城之茶场以死。死不能归葬,亦不能其孥。里中人闻渥死,无贤愚皆失之。

              子少与渥相识,而不深知其为人。渥死,乃闻有兄七十余,渥得官而兄已老,不可与俱行。渥至官,量口用俸,掇其余以归。买田百亩,居其兄,复去而为官,则心安焉。渥既死,兄无子,数使人至麻城,抚其孥②,欲反之而居以其田。其孥盖弱,力不能自救。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辄悲之。其经营之犹不已,忘其老也。渥兄弟如此,无愧矣。渥平居若不可任以事,及至赴人之急,早夜不少懈。其与人真有恩者也。

              【注释】①驰骋:奔走,钻营。 ②孥:妻子和儿女

            • 2.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夫治国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故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故治国之道,举直措诸枉①,其国乃安。夫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于幽林,直士出于众下。故人君选举,必求隐处,或有怀宝迷邦②,匹夫同位;或有高才卓绝,不见招求;或有忠贤孝弟,乡里不举;或有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或有忠质于君,朋党相谗。尧举逸人,汤招有莘,周公采贱,皆得其人,以致太平③。......

                  注释:①措诸枉: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②怀宝迷邦:这里指怀才不遇,而流为庶民;③尧举逸人,.....以致太平:意为尧、舜、周公等明主,都是在这些卑微的地方,觅得良材,建立太平盛世的。

            • 3.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使楚不得窥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在何人也。”

              ——选自(宋)苏轼《艾子杂说》

            • 4.

              (一)

              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也,少与同郡陈重为友,俱学《鲁诗》、《颜氏春秋》。太守张云举重孝廉,重以让义,云不听。义明年举孝廉,重与俱在郎署。后雷义为尚书侍郎,有同台郎坐事,当居刑作。义默自表取其罪。同台郎觉之,委位自上,乞赎义罪。顺帝诏皆除刑。义归,举茂才,让于陈重。刺史不听,义遂阳狂披发走,不应命。乡里为之语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三府同时俱录二人。

              (二)

              宰相王起,长庆中再主文柄,志欲以白敏中为状元,病其人与贺拔惎为交友,惎有文而落拓因密令亲知者申其意,令敏中与惎绝。亲知者告之,敏中欣然曰:“皆如所教。”既而惎果造门左右欺以敏中他适惎迟留不言而去。俄顷,敏中跃出,连呼左右召惎,于是悉以实告,乃曰:“一第何门不致,奈轻负至交?”相与欢醉。前人睹之,大怒而去,告于起,起曰:“我比只得白敏中,今当更取贺拔惎矣。”

                                                                          (选文有删改)

              【注】①委位:放弃职位。②阳:通“佯”,假装。③主文柄:担任主考官。④惎:读音(jì)⑤落拓:豪放,不拘小节。

            • 5.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将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其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向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注]①报闻:上书言事,上不采纳。

            • 6.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延之校书,预刊落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两使促之。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则不来矣。”使者恚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已。所著书,颇行于世。

              【注释】①刊落:削除,删去。②衔:怨恨。③渎:轻慢。

            • 7.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8.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夫学者,所以①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②。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③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所以:是为了。②鸱枭(chīxiā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③说(yuè)之:向他人炫耀夸说自己的才学。说:夸说,夸耀。

            • 9.

              螳螂捕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頞上革肉,已破裂云。

            • 10.

              张乖崖严惩污吏

              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云:“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申台府自劾。崇阳人至今传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