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子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马,牵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 注 ] 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③诣:到……去

              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亡/马几何时矣。      
              B.子亡马/几何时矣。

              C.子亡马几/何时矣。       
              D.子亡马几何/时矣。
            • 2.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溉汲,常一人居外。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节自《吕氏春秋》)

              【乙】太宗止一树下,曰:“此嘉树。”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帝正色曰:“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士及叩头谢曰:“南衙群官,面折廷争,陛下尝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有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帝意复解。 (选自《隋唐嘉话》)

              【注】①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②钱典:当铺。③詈(lì)语:骂人的话。④事:量词。件,样。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 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家穿井(待,等到)    
              B.陛下 贵为天子(虽然)
              C.丁氏 曰(应答,回答)    
              D.太宗 止一树下(尝试)
            • 3.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拏:通“挠”,撑、划。②毳衣:细毛皮衣③雾凇沆砀:寒气弥漫

              选出朗读时停顿更恰当的一项( )
              A.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B.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 4.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D.君与家君/期/日中
            • 5.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下列句子的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 理解全文,选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C.湖中人/鸟声俱绝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