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该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
              B.小明写了新书,准备送给小华一本,扉页上可以这样写:鄙人拙作,小华惠存。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全书分为德行、言语、方正、雅量等篇目,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
              D.不惑之年以来,他开始真正的思考、回味自己生活中的种种疑惑。而现在早已是知天命的年龄,他却发现仍有许多事情自己还是迷惘。这里的“不惑之年”是指三十岁,“知天命的年龄”是指六十岁。
            • 2.

              下列有关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鲁提辖即鲁达,提辖,官职名;镇关西即郑屠,镇关西,也是官职名。
              B.《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短小的游记。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C.“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这报帖是向范家报喜,是说范讳进在广东乡试中得了第七名,中了“亚元”。
              D.《劳山道士》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明代文学家。《聊斋志异》谈狐说鬼,情节生动离奇,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 3.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与《孟子》《春秋》《中庸》合称为“四书”。
              B.先秦文学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流派,不只有儒家,还有道家、法家等。
              C.鲁迅,原名周树人,《朝花夕拾》是他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散文集。
              D.《再别康桥》是我国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品,他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 4.

              关于传统文化常识,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汗青”特指史册;“桑梓”指家乡;“婵娟”、“嫦娥”都是月亮的别称;“丝竹”即指音乐。
              B.贫困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患难之交”。
              C.“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立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冬至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D.屈原是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创造了新诗体——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豪放派风格。
            • 5.

              下列关于中华传统节日及习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人们可以赏月,吃月饼。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B.“清明”之后是“谷雨”,“秋分”之前是“白露”,“处暑”的“处”是“正当”的意思,意思是正当天气炎热的时候。
              C.小丽的生肖属相是羊,弟弟比她小四岁,她选择了一只可爱的小猪储蓄罐作为送给弟弟的生日礼物。
              D.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
            • 6.

              下面这幅书法作品是节选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局部,对这副字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体势变化多端,别具情态
              B.笔法丰富多彩,各得其宜
              C.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
              D.书写丰腴雄浑,结体宽博
            • 7.

              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春联“①绿柳万条四海春,②金鸡一唱千门晓。”中②是上联,①才是下联,应交换位置才符合规范。
              B.中途先走说“不陪”,请人勿送说“止步”,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
              C.盘古开天、夸父逐日、女娲造人、精卫填海等都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D.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依次是指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 8.

              下列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旦是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古代“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B.王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被称为“诗佛”,与孟浩然并称“王孟”。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C.家父、舍弟、愚见、鄙人、见谅、令尊都是古人的自谦之词。
              D.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逝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 9.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部分。以下节气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小满、立夏
              B.芒种、夏至
              C.霜降、寒露
              D.小雪、立冬
            • 10.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习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阅读对方的文章称“拜读”,别人对自己的重视为“垂青”,请对方批评指正自己的字画为“雅正”。
              B.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舞狮子等风俗。
              C.十二生肖中排名最前的属相为龙,排名最后的属相为猪。
              D.中秋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