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豆蔻”“束发”是古代特定年龄的别称,“婵娟”“玉盘”是月亮的美称。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作品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C.《表》,是文章的一种,臣下给皇帝的奏章。类似的还有“章”、“ 奏” “议”。
              D.鲁迅的《孔乙己》、沙叶新的《陈毅市长》、老舍的《骆驼祥子》、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都是小说,它们都是以主人公名字来命名的。
            • 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篇长篇乐府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B.《蔚蓝的王国》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七颗钻石》的作者是屠格涅夫,他们都是俄国作家,两篇文章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热爱。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儿时经历的散文,描写了作者在百草园和在三味书屋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况。
              D.《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黔之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韩愈、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苏轼,他们都位列唐宋八大家。
            •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C.京剧人物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行当来充任。不同的脸谱也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如曹操用白色脸谱,张飞用黑色脸谱,杨戬(二郎神)用金银色等。
              D.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巨著,它们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晁盖、扈三娘、净坛使者、贾雨村分别依次出自以上作品。
            • 4.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皆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B.“五体投地”中“五体”指双手、双膝和头;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八两”中“八两”即半斤;“点卯”一词因我国旧时政府机关在卯时查点到班人员而得来。
              C.《骆驼祥子》《红高粱》《威尼斯商人》《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老舍、莫言、莎士比亚、契诃夫。
              D.“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陶渊明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聊斋志异》因作者蒲松龄的书斋“聊斋”而得名。
            • 5.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子曰诗云”中的“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和“云”:说,泛指儒家言论。
              B.《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等。
              C.我们在刻画人物时可以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致的描绘,从而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D.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而说明的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看云识天气》运用的是空间顺序。
            • 6.

              表述有误的一项( )

              A.“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五行”即水火木金土。
              B.《雨说》《我的叔叔于勒》《智取生辰纲》《出师表》的作者分别是郑愁予、莫泊桑、施耐庵、罗贯中。
              C.我国古典名著中很多文学形象除名字外还有别称,如:贾宝玉——怡红公子;宋江——及时雨;诸葛亮——卧龙;孙悟空——弼马温。
              D.“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看似点横撇捺,实则恢弘豁达”“万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苏黄”,这三幅对联分别适宜赠送音乐家、书法家、文学家。
            • 7.

              在《论语全解》这本书中,第十六篇是什么? ( )

              A.为证篇
              B.子路篇
              C.季氏篇
            • 8.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简·爱》的作者是英国的夏洛蒂·勃朗特,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对罗切斯特的爱。
              B.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高峰。唐有大小李杜,宋有豪放之“苏辛”,元有四大家。正如赵翼《论诗》中所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D.令兄,斧正,小弟,尊君,寒舍都是敬辞。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稼先与杨振宁在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B.都德是法国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
              C.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军队事务的机关。
              D.文言文中的称谓非常丰富,比如他称有卿、汝、尔、孤等。
            •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达于汉阴”就是达到汉水的南岸。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其表现手法包括“风”“雅”“颂”“赋”“比”“兴”。
              C.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髫”指童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既加冠”就是加冠之后,指男子已成年。及笄则是指女子至十五岁时,把头发簪起来表示已成年。
              D.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