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岂汝先人志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卖蒜叟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选文说说杨二相公和卖蒜叟各自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甲】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①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②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③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注释】①旨:甘美的味道。②强:勉励。③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1)解释文中加线的词。

              ①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___   ②及鲁肃寻阳:_________________

              ③不知其也:___________________   ④然后能自也: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选文中分别找出一个成语。

              【甲】文: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

              (4)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吕蒙经常与鲁肃交流,增长了许多才能。

              B.孙权希望吕蒙专心学习,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C.实践出真知,经常学习才能发现自己知识的缺乏。

              D.教育指导他人,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别人身上,不利于自己的发展。

            • 4.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①游也,一旦款门②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③之委积④,既芟⑤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⑥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⑦,延其槛,行其泉⑧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⑨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⑩。孰使予乐居夷⑾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钴鉧潭记》

              【注】:①亟(qì):多次。②一旦款门:一天早晨来敲门。③私券:私人借据,指债务。④委积:积累,堆积。⑤芟(shān):除草,这里指开荒。⑥贸财:换钱。⑦崇其台:把台再修高些。⑧行其泉:沟通泉水。⑨潀(shōng):小水流入大水的声音,这里指水流到潭里的声音。⑩迥:辽远。⑾居夷:居住在边远地方。

              (1)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其 清 而 平 者 且 十 亩 余

              (2) 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

              ①水清冽  尤:_____     ②贸财缓祸  以:_____

              (3)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译文:

              (4) 【甲】文描写景物角度多样,如:①点面结合。如写石:“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_________”是面。②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______”是动。

              (5) 【甲】【乙】两文都为柳宗元所作,都写了潭,但有所不同,请从景物的特点上和作者的情感上加以分析。

            • 5.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礼品。④饰诈:作假骗人。

              (1)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 文段(一)中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他__想到治国理政之事,由_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

              (3) 从(一)(二)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有关?先概括作答

            • 6.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①,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③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④!(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⑤)

              【注释】 ①以物伤性:因外界事物而伤害自己的本性。②蓬户瓮牖(yōu):用蓬草做门,用破瓦罐做窗。③骚人思士:指心中有忧思的文人、士大夫。④乌睹其为快也哉:哪里看得出这些是畅快的呢!⑤此文为元丰六年苏辙去黄州探望苏轼及张梦得时所作,当时苏辙亦遭贬官。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心之   乐:____________       (2)水清冽 尤:____________

              (3)穷耳目之以自适也哉 胜:_____(4)而况乎长江之清流   濯:________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乙】两文的作者都在政治上有一些失意,但其心态却完全不同,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甲】略(选自韩愈《马说》)

              【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涓人:国君的近侍。②安事:何用。③捐:花费。④期年:满一年。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之不以其道     

              策:

              ______

              真无马邪

              其:

              ______

              ③臣古之君人

              闻:

              ______

              ④有千金求千里马者

              以:

              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例句:千里马常有, 伯乐不常有
              A.潭西南 望          B.中峨冠 多髯者
              C.鸣之 不能通其意    D.学 时习之(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说说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岳飞治军

                  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能得人心。异时尝见其提征赣之固石洞,军行之地,秋毫无扰,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节选自《独醒杂志》)

              【注释】①异时:从前。②固石洞:地名。

              (1) 解释文中加线词的含义。

              能得人心                                     故:
              ②异时尝见其提 征赣之固石洞          兵:

              (2)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译文:

              (3) “皆一可以当百”体现了岳家军什么特点?请你根据文意,概括岳飞是如何治军的。

            • 9.

              观画两则

              [甲]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嵩《斗牛图》,暇日展暴于厅前。有输租氓 见而窃笑。公 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时,夹尾于髀间, 壮夫膂力不能出之。 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
               [乙]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 ,一日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 而色燥,此日中之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 敛而色泽。 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 求古人笔意也。
              【注】:①输租氓:缴租的老农。②姻家:儿女亲家。③披哆(chǐ):指花张口开放。哆,张口的样子。④房:花心。



              (1) 解释文中加横线词语。

              (1)疑(         )   (2)虽(         )  (3)善(          )

              (2)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乙两文中农人和吴公能对画做出正确评价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由此,我们能明白一个怎样的道理?

            • 10.

              甲文:《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文:《赵襄王学御》

              赵襄王①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③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注释 :①赵襄王: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④调:协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1) 解释句子加下划线词的含义。

              (1)但当涉猎 (     ) (2)即刮目相待(     )

              (3)赵襄王学御王子期(     ) (4)术未也 (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此君之所以后也。

              (3) 甲文中的吕蒙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的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均用文中原句回答)


              (4) 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谈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