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禹锡终连州: ______
              ②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还于京师: ______
              (2)下列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 ______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为神。 (《黔之驴》)
              B.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C.啮人,无御之者。 (《捕蛇者说》)
              D.策之不其道。 (《马说》)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4)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为友: ______
              ②为官: ______
              ③为师: ______ 。
            • 2.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1)一寺 河干(         )
              (2)山门 于河(          )
              (3) 十余岁(            )
              (4) 石兽于水中(        )
              (5) 不可得(          )
              (6) 铁钯(          )
              (7)尔辈不能 物理(          )
              (8) 于沙上(         )
              (9)不亦 乎(        )
              (10)众服为 确论 (             )
              (11)如是再 (           )
              (12) 反溯流逆上矣(          )
              (13) 然则 天下之事(            )
              (14)可据理 臆断 欤(           )   
            • 3.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②无所出。俄③有老父④至,曰:“吾非圣人⑤,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⑥而入?”遂依而截之。

              (《执竿入城》)

              【注释】 ①鲁:鲁国,在现在的山东。②计:计谋,策略。③俄:不久,一会儿。④老父(fǔ):老人。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⑤圣人: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⑥中截:从中间截断。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1)沧州南一寺临 河干 (         )
              (2)遂反 溯流 逆上矣(             )
              (3) 竿入城(            )

              (4)亦不可(           )

            • 4.
              解释下列加 画线 的词语。
              (1)故 有名马
              (2)只 于奴隶人之手
              (3) 死于槽枥之间
              (4)不以千里
              (5)一食 尽粟一石
              (6)且欲与常马 不可得
            • 5.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臣有二马,日啖刍豆①数升,饮泉一斛②,然非清洁则不受。介③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奋迅④,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⑤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 ①刍豆:草和豆。指牛马的饲料。②斛:量器名,十斗为一斛。③介:披甲。④奋迅:鸟兽飞奔而有气势。⑤褫:脱去,解开。

              解释下列加 画线的词语。
              (1)且欲与常马 不可得
              (2)策之不以其
              (3) 行百余里
            • 6.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之有?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有龙则( )

              (2)是陋室(        )

              (3)惟吾德( )

              (4)鸿儒( )

              (5)白丁( )

              (6)无丝竹耳( )( )

              (7)素琴( )

              (8)无案牍之劳(             )(             )

            • 7.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睨:看上去。 ③卒:最终。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1) 佁然 不动( )       (2)以其境过 ( )      (3)其长可十 步(       )   (4)青鲜 周( )

              (2) 翻译下列句子。

              (1)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根据选文的描写简要概括各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节选自《华佗传》)
                注:①[烦懑]:烦躁郁闷②[内疽]:腹内一种肿胀坚硬的毒疮。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
              A.斯须尽服 。 之:____________
              B.遇良医 可济救。 乃:____________

              C. 面赤不.        食:____________________

              D. 佗之曰:  脉:___________________

            • 9.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水益涩①,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②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③城府。

              越信宿④,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⑤蜿蜒下赴大壑,盖涧

              水尔。桑畦麦陇⑥,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⑺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

              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⑻ “雪窦山”字。(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注:①涩:不通畅。②负:背靠。③类:类似。④越:过,信宿:连住两夜。⑤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⑥陇:通“垄”。 ⑺牧竖:牧童。⑻髹(xiu)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解析下面加下划线的词

              (1) 溪行______    
              (2)便 还家 ________  
              (3) 舟不得进  __________       
            • 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解释下列加画线的字。

              (1)管夷吾举于 (        )    

              (2) 其心志(            )

              (3) 行 乱其所为 (        )    

              (4)困于心于虑(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相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