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现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1)政通人和,百废兴。 具:_______         

              (2)淫雨霏霏,连月不。 开:______     

              (3)国怀乡,忧谗畏讥。  去:______          

              (4)心旷神怡,宠辱忘。  偕: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把下面句子的意思生动形象地表述出来。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译: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译                          

              (3) 第⑤段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退”分别指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答                            

              (4) 第⑤段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2.

              鸣机夜课图记

              [清]蒋士铨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儿怠,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注释】①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②波、磔(zhé):汉字书写笔画。③组绣纺:即编织结线。④夏(jiǎ)楚:用于责打的大条等。

              (1) 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选项( )
              (2)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识,即拆去 既然      
              B.儿幼不能执笔 苦于
              C.无误,乃 已   停止         
              D.与轧轧相 间  间杂
            • 3.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潭中鱼 百许头 可:大约
              B.折蛇行 斗:像北斗七星那样
              C.心 之              乐:以......为乐   
              D.然不动 佁:愉快,欢快
            • 4.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余人各复 至其家(邀请)

              B.神情与苏、黄 不属(不相类似)

              C.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作为仆役)

              D.左右 之(捞取)
            • 5.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关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1)仿佛若有光(           )             (2)不知有汉(            )

              (3)不足为外人道也(             )     (4)黄发垂髫(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3) 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




              (4) 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5)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 6.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⑥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⑦,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的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化:融和。⑦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的含义。

              与贤己者处_____________ 与善人___________

              (2)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文中的有一个四字词语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这个四字词语是______。

              (2)“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友”的话题,在这方面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甲】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 秦: “阅② 府库甲兵, 远胜隋世. ”上③ 曰: “甲兵武备,诚不可缺; 然炀帝④ 甲兵岂不足邪! 卒亡天下. 若公等尽力, 使百姓乂⑤ 安, 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 资治通鉴»)

              【注释】①房玄龄: 唐太宗时任宰相. ② 阅: 查看. ③ 上: 指唐太

              宗. ④炀帝: 指隋炀帝. ⑤乂(yì) : 安定.

              (1) 解释下面加下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 便还家     要:                .

              (2) 不知有汉   乃:                .

              (3) 不可缺     诚:                .

              (4) 亡天下     卒: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

              (2) 若公等尽力, 使百姓乂安, 此乃朕之甲兵也.

                                                                                  。

              (3)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

              (4) 【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 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 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

                                                                                  。

            • 8.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碎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无不。    ④伎:同“技”。    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含义。

              (1)射于家圃   (    )         (2)尔安敢吾射(    )

              (3)乃曰可教射 (    )         (4)而不以善  (    )

            • 9.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光和元年,举郡上计到京师①。是时司徒袁逢受计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壹独长揖而已。逢望而异之,令左右往让之,曰:“下郡计吏而揖三公,何也?”对曰:“昔郦食其长揖汉王②,何遽怪哉?”逢则敛衽下堂,执其手,廷置上坐,因问西方事,大悦,顾谓坐中曰:“此人汉阳赵元叔也,朝臣莫有过之者,吾请为诸君分坐。”坐者皆属观。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不得见。壹以公卿中非陟无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门,陟自强许通,尚卧未起,壹径入上堂,遂前临之,曰:“窃伏西州,承高风旧矣,乃今方遇而忽然③,奈何命也?”因举声哭,门下惊,皆奔入满侧。陟知其非常人,乃起,延入语,大奇之。谓曰:“子出矣。”陟明旦大从车骑奉谒造壹。时诸计吏多盛饰车马帷幕,而壹独柴车草屏,露宿其旁,延陟前坐于车下,左右莫不叹愕。陟返与言谈,至熏夕④,极欢而去,执其手曰:“良璞不剖,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陟乃与袁逢共称荐之。名动京师,士大夫想望其风采。

              州郡争致礼命,十辟公府,并不就,终于家。……   (选自《后汉书·赵壹列传》)                                 

              [注]①郡上计:向朝廷报告一郡税收会计的官员,也叫上计吏。②郦食其:秦汉之际的策士,后归汉王刘邦。他拜见刘邦,只作揖,不跪拜,刘邦知其不是平常的人,把他请到上座。③忽然:指死亡。④熏:通“曛”,黄昏。


              (1)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2)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壹倨傲特异品行的一项是( )

              ①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②壹独长揖而已           ③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

              ④壹往入上堂,遂前临之         ⑤壹独柴车草屏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逢望而异之,令左右往 之      让:责备。
              B.坐者皆 观                    属:通“瞩”,注视。
              C.乃今方遇 忽然                而:却
              D.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为:为了


            • 10.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1)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蒙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 

              (2)即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

              (3)肃拜蒙母________________

              (4)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阅读《孙权劝学》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本文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