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属予作文以记之
              B.母命之杜少府之任蜀州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曹操比于袁绍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择其善者而从之
              E.“之”字分别是代词,她/动词,去、往;
            • 2. 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河阳之北
              B.汝之不惠
              C.操蛇之神
              D.渤海之尾
              E.你太不聪明了!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3.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示例:人不知而不愠
              A.学而时习之
              B.五十而知天命
              C.温故而知新
              D.学而不思则罔
              E.不同,句意为: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而表示顺承关系。
            • 4. “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等,请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
              (1)学而时习之 ______ 
              (2)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 
              (3)温故而知新 ______ 
              (4)博学而笃志 ______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 
              (6)择其善者而从之 ______ 。
            • 5. 下列与例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以刀劈狼首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非学无以广才
              C.可以为师矣
              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E.以:介词,用;
            • 6. 下列画线字词解释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行甚远(紧跟)                     恐前后受其(敌人)

              B.

              目似瞑,暇甚(神情)             一狼其中(打洞)

              C.

              场主积其中(柴草)                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D.

              其一坐于前(像狗一样)          野有麦场(往旁边看)

            • 7. 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未若柳絮风起(介词,可译为“趁”、“乘”等)
              B.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
              C.相委去(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
              D.太丘舍去,去后至(才)
            • 8. 和“夫君子之行”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辍耕之垄上
              B.宋何罪之有
              C.水陆草木之花
              D.愿借子杀之
              E.不同,句意为:(陈胜)停止耕作到田畔高地上(休息)。之:到,去,往;
            • 9. 下面句子中的“之”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至之市
              C.而忘操之
              D.反归取之
            • 10.

                                       杜甫传(节选)

                                                       宋 祁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yōng)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fū)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jù),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南 征   

                                            【唐 】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释】①振:通“赈”救济。②李邕: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唐代书法家,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③羸服:贫贱人的衣服。④窭:贫穷,贫寒。⑤辅:古代指京城附近地区。⑥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一年后杜甫逝世。

              (1) 解释加下划线字词。

              吴越、齐赵间(      )                

              ⑵甫避三川(      )

              ⑶李奇其材(       )                   

              贼所得(       )


              (2) 用“/”给画线句断句。(限断3处)

              关 辅 饥 辄 弃 官 去 客 秦 州 负 薪 采 橡 栗 自 给。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


              (4) 解释诗句“偷生长避地”的“偷生”,并回忆杜甫另外一首含有“偷生”的诗句。(连续两句)
              (5) 诗题为“南征”,诗歌首联描绘春景是否符合题意?为什么?
              (6) 《南征》尾联写到“百年歌自苦”,请你结合诗文说说都有哪些“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