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2.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夫学者,所以①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②。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③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所以:是为了。②鸱枭(chīxiā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③说(yuè)之:向他人炫耀夸说自己的才学。说:夸说,夸耀。

            • 3.

              【甲】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选自《公输》  有删改

              【乙】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谓。莫敖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人追之,不及。

                  莫敖使徇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而听刑。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

                                                                  ——选自《左传》 有删改

              【注释】①莫敖:即屈瑕。②举趾:抬脚。③狃(niǔ):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蒲骚:地名。④徇(xùn):对众宣示。⑤鄢(yān):水名,汉水支流。

            • 4.

              秦秀

              秦秀,字慧之,南阳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 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秀护鸡①。时天暴雨,而秀持竿诵经,不觉潦水②流麦。妻还怪问,秀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

              尝为双牌令。县距州四十里,有剌史崔朴与宾属③泛舟出双牌旁,索民挽纤。秦秀身引舟。朴惊问状,秀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朴愧,与宾客疾驱去。

              建武十年,迁兵部侍郎。秦秀性忌谗佞④,疾之如仇,素轻鄙贾充,及伐吴之役,闻其为大都督,谓所亲者曰:“充文案小才⑤,乃居伐国大任,吾将哭以送师。”或止秀曰:“昔蹇叔⑥知秦军必败,故哭送其子耳。今吴君无道,国有自亡之形,将不战而溃。”于是乃止。                                                        (据古文改编而成)

              【注释】①护鸡:把鸡赶走。 ②潦水:雨后的积水。③宾属:宾客和下属。④谗佞:奸邪的小人。

              ⑤文案小才:有小才干的文官。⑥蹇叔:战国时秦国老臣。秦国出兵攻打郑国,蹇叔知其必败,所以在秦军出征之时哭以相送。  

            • 5.

              使者往楚

              使者往楚,还报:“奚①在海滨,为楚君牧马。”(秦)穆公曰:“孤以重币求之,楚其许我乎?”公孙枝曰:“百里奚不来矣!”穆公曰:“何故?”公孙枝曰:“楚之使奚牧马者,为不知奚之贤也。君以重币求之,是告以奚之贤也。楚知奚之贤,必自用之,肯畀②我乎?君不若以逃媵③为罪,而贱赎之,此管夷吾④所以脱身于鲁也。”穆公曰:“善。”乃使人持羖羊⑤之皮五,进于楚王,曰:“敝邑有贱臣百里奚者,逃在上国。寡人欲得而加罪,以警亡者,请以五羊皮赎归。”楚王恐失秦欢,乃使东海人囚百里奚以付⑥秦人。选自《东周列国志》

              【注释】①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替楚王放马。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②畀:bì予,给与。③媵:随嫁,诸侯嫁女时随嫁的大臣。逃媵:从随嫁队伍中逃离。④管夷吾:管仲,字夷吾,原为公子纠辅臣,以罪人的身份从鲁国被押解回国,后被齐桓公重用。⑤羖羊:gǔ,黑色的公羊。⑥付:交给。


            • 6.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选自《观潮》)

            • 7.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 8.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③。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④,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⑤;盈握之璧⑥,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⑦。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⑧乎?”(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②仄陋:指地位底下的人。③岩穴:指隐士。④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蔡洪为三国时吾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⑤孟津之河:黄河。


            • 9.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③。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④,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⑤;盈握之璧⑥,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⑦。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⑧乎?”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辟命:征召、任命。    ②仄陋:指地位底下的人。    ③岩穴:指隐士。    ④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蔡洪为三国时吴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    ⑤孟津之河:黄河。    ⑥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   ⑦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   ⑧苗裔:后裔、后代。

            • 10.

              大 言

              赵有方士好大言,艾子戏问之曰:“先生寿几何?”方士曰:“余亦忘之矣。忆童稚时与群儿看伏羲画八卦,见其蛇身人首,归得惊痫,赖伏羲以草头药治,余得不死。女娲之世,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余时居中央平稳之处,两不能害。蚩尤犯吾以五兵,因举一指伤其额,流血被面而遁。舜为父母所虐,号泣于天,余手为拭泪。禹治水,经余门,劳而觞之,力辞不饮而去。姜家小儿钓得小鱼,时时相遗,余以饲山中黄鹤。”艾子唯唯而退。

               俄而赵王堕马伤胁,医云:“需千年血方可治之。”下令求千年血,不可得。艾子言于王曰:“此有方士,不啻数千岁,杀取其血,其效当愈速矣。”王大喜,密使人执方士,将杀之。方士拜且泣曰:“昨日吾父母皆年五十,东邻老姥携酒为寿,臣饮至醉,不意言词过度,实不曾活千岁。艾先生最善说谎,王其勿听。”赵王乃叱而赦之。

              (取材于明代陆灼《艾子后语》)

              【注释】①伏羲: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之一,蛇身人首。 ②五兵:五种兵器,泛指队伍。  ③觞:请人喝酒。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