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党的十八大以后,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更加关注国计民生问题.在众多民生问题当中,“浪费”成为关注度极高的热门话题之一.“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美丽的浪费”…一时间成为大街小巷热议的焦点.围绕这一热点,老师设计了以下综合实践任务,你能完成这些任务吗?请试一试.
              (1)【漫画欣赏】欣赏下面两幅漫画,请任选一幅,描述画面内容,并说明它反映的社会问题.
               
              画面内容:    
              社会问题:    
              (2)【献计献策】据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要遏制如此严重的浪费现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写出两条.
              (3)【口语交际】你的同学小亮家庭条件十分优越,消费时大手大脚,总是不懂得节约,从食堂打来的饭菜稍不合口味,就被他倒了.对此,你想劝说一番.你会怎样对他说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 2.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春光学校初三•1班举行“热爱经典,传承文化”主题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的几项内容.
              (1)认真阅读下面材料,把你的探究结果写在横线上.
                  材料一:2016年2月1日,“中国成语大会”完美收官,来自邯郸学院的“白话灵犀”组合获得亚军,收获了“行走的词典”“美貌与智慧并存”的赞誉.有网友评论道:“成语女神完美地诠释了东方之美.”
                  材料二:继“中国成语大会”之后,又一道文化大餐“中国诗词大会”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并引发强烈反响.有网友感慨:“不知唐诗宋词,焉知中文之美?”
                  材料三:“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近平
              探究结果:    
              (2)作为成语典故之乡,邯郸的大街小巷有很多与成语典故相关的雕塑,仔细阅读图片,在下面横线处写出相应的成语典故并任选一则说说其蕴含的道理.

              成语是:【甲】    【乙】    
              我选    ,其蕴含的道理是:    
            • 3. 【会意】
              旅行之间,草木的精灵幻化成汉字之图,在你眼前生动展示.仿照例句,解说甲乙两图中所示的会意字.(任选其一)

                  图,    
              解说:画面中,两株树木并排在一起.意思是很多树木相聚集.
            • 4. 阅读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先生的作品,判断漫画的内容符合下列选项中的哪一句,再列举一个符合这句话思想的社会行为,并说明理由.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C.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D.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5.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中小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情况调查表
              上网时间、年龄上网目的
              调查项目每天都上网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10岁以前“触屏、触网”聊天交友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玩网络游戏学习、写日记博客
              所占比例82.9%70.4%61%29.1%49.8%40%58.3%
              【材料二】今年春节,在外地工作的崔先生回安阳老家过年的时候,一家子难得吃顿团圆饭,但年轻人只顾一个劲低头玩手机.崔先生的爷爷一怒之下摔了盘子,本来温馨的时光却尴尬地收场了.崔先生家里发生的这个事儿,引起网友的讨论.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
              (2)为材料二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 6.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市教委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在线作文批阅进行详细分析.截至2014年11月底,330位优秀教师批阅了12085篇.在对学生作文总体进行全文筛选后,初步得到学生应用的各类资料文献307篇.关于作文引用的情况,数据显示:

              材料二:近来教育部出台的重磅文件显示,高考改革开启了语文新的篇章.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另据相关消息称,将增加高考语文的分值,增加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1)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出学生作文引用方面的哪些现象?
              (2)马超今年上九年级,对数学和物理非常痴迷,却不爱学语文,成绩极不均衡.
              请你结合两则材料,给他提一些学习语文的建议.
            • 7. 综合实践活动.
              (1)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在国外,中国出境游客是一个非常鲜明的群体.不少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给外国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调查发现,一些中国出境游客的形象令人不敢恭维.
                泰国导游:“说话声音大,动不动就吵架.”有导游这样对调查者表示,带中国团有“三怕”:一怕声音太大,说话声音大,吃饭声音也大,常吼得周围的泰国人不知所措;二怕动不动就吵架,稍谈不拢就发火,不只是和导游吵,夫妻当众吵嘴的情况也有,甚至还有在公共场合大打出手的,吓得导游只好叫警察;三怕服务完扬长而去,不给小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
                美国导游:“不停地交头接耳,拍照留影.”据了解,美国去年接待的中国游客高达37万人次.在美国,中国游客的形象比较鲜明:在公共场合吐痰、大声喧哗、随手扔垃圾、吃自助餐不给小费等等,似乎都是中国人的专利.
              标题:    
              (2)请仔细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漫画的内容并概括漫画的寓意.

              内容:    
              寓意:    
              (3)名著阅读
                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智深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
            • 8. 班级开展以“文学与酒”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名著与酒】
              元、明、清的文学作品大多与酒有不解之缘,    .从《三国演义》的“煮酒论英雄”到《水浒传》的“醉打蒋门神”,从《西游记》的“大闹天宫”到《红楼梦》的“群芳夜宴”,作品借酒写人,以酒壮景,既精彩纷呈,又各具特色.
              (1)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酒的历史与文学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
              B.四大名著里更是觥筹交错,酒香四溢.
              C.中国的文学几乎是蘸着酒写成的.
              D.四大名著中的酒是时代化的酒、艺术化的酒.
              (2)下列名著中关于酒的对联,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    
              A.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选自《三国演义》)
              B.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选自《水浒传》)
              C.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选自《警世通言》)
              D.琼浆满泛玻璃盏,玉液琥珀杯浓斟.(选自《红楼梦》)
              【书法与酒】
              (3)下列关于“酒”的书法作品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1)是行书,飘逸洒脱,如一个人的行.
              B.(2)是楷书,端庄秀丽,如一个人的坐.
              C.(3)是草书,灵动奇异,如一个人的舞.
              D.(4)是隶书,潇洒自由,如一个人的跑.
              (4)请用正楷或行楷将右边书法作品里的诗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用简体抄写在下面的方格中.

              【文人与酒】
              材料一: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余光中《寻李白》
              材料二:同一杯酒,倾注了文人不同的情感. 陶渊明写下了“悠悠迷所 留,酒中有深味”,那是一杯恬淡的酒;王维写下了(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是一杯伤感的酒;王翰写下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那是一杯豪迈的酒;    
              (2)①阅读材料二,在横线上仿照前面画线的句式续写.
              ②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酒对文人创作有什么作用.
            • 9. (2015•潍坊一模)综合性学习
              观察如图来自生活中的一组照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1)火眼金睛纠错字:图1中的“质”应为“制”,图2、图3中也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图2:    改为    
              ②图3:    改为    
              (2)幽默风趣拟短信图4中店名不妥,请给该店编一条幽默短信,以示提醒.
              (3)有感而发补对联 请为给出的 上联补写一个恰当的下联.
              上联:规规矩矩写字
              下联:    
            • 10.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2)题.
              (1)根据画面和文字,在第二幅画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人名.祥子的噩梦中出现这些人的原因是    
              (2)第6幅是连环画的结局.1955年《骆驼祥子》再版时,老舍曾做了删改,删去旧版第23章的后半部分与第24章的全部.1982年起恢复旧版原貌.下面的连环画是根据1955年版创作的.两个结局相比,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1.祥子的车卖了,才勉强把虎妞埋葬.他回到空空的屋子,不敢再看一眼,就栽倒在炕上.小福子进来,想劝他几句,但只是流着泪.2.祥子昏昏沉沉睡了一天一夜.他做了一场噩梦:大兵们、    、刘四…一齐扑向他,压着他,要吃了他…祥子气急了,一翻身坐了起来.3.天亮了,祥子跟小福子道了别,从小院里搬出来,他想起曹先生,他觉得世界上没有比曹先生更好的人了.他要去看看曹先生回来没有.
              4.来到曹宅,祥子按了电铃.出来开门的是高妈.她惊喜地说:“祥子!原来是你!先生还在念叨着你呢!”5.进了院子,曹先生迎了出来.祥子像见了久别的亲人,兴奋地流着泪,把自己的一切经历都告诉了曹先生.他要求曹先生再留下他拉包月.6.曹先生笑着说,他已经不坐车了.他要祥子留下来,帮着他做其他的事情.祥子乐了,好像走上一条新的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