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蚊子为什么喜欢叮你

              ①常言道:“最毒不过秋蚊子。”蚊子在秋天活动最猖獗,因为夏天温度太高,蚊子活动的能力会下降,15℃以下蚊子也基本不活动,反而是20℃左右的秋天,最适合蚊子活动。另外,九、十月份是蚊子一年中最后的繁殖高峰,它们产卵需要更多的能量,也要为后代提供更多的能量,因而叮人更狠。

                 ②那么,蚊子喜欢叮怎样的你呢?据说,穿蓝色、红色等颜色鲜艳的衣服会吸引蚊子;O型血的人比B型血的人更吸引蚊子,A型血排在最后;喝啤酒、过高的体温、二氧化碳、移动也会吸引蚊子。如此说来,在夏夜野餐时,最好邀请两个O型血、说话时爱手舞足蹈、喜欢喝啤酒的胖子。另外,蚊子喜欢香水,不怕大蒜味,但不喜欢油性化妆品。

              ③在蚊子出没的地方一动不动,这听上去很傻,却是符合科学的策略。研究人员指出,假如你站在一座小山上,挥舞着双臂驱赶在你周围嗡嗡作响的蚊子,你的活动增加了你呼出二氧化碳和乳酸的排放,蚊子能够很快感知到这些化学物质。但是气味的增加还不是吸引蚊子的唯一方式。当蚊子飞近时,你挥舞双臂,还有助于刺激蚊子复眼的视觉接收器。在夜里,它们可以固定一个遥远的光源,如月亮甚至星星,飞的时候把这个光源作为固定方位。蚊子在跟踪人时也是一样。所以,当你站在山上挥舞胳膊驱蚊时,你所做的一切都会起相反的作用。你发出的气味会吸引蚊子,你的动作会吸引它的目光。

              ④蚊子在叮了你后会什么表现呢?蚊子叮咬了人之后,在90秒的时间内,它就能吸走几毫克的血——是它体重的两三倍。吃饱后它的身体变重了,飞得很慢,很容易被拍中。如果得以逃脱,它一般会落到最近的垂直表面上,如墙上、树上、走廊里的柱子上,在那里休息、消化。45分钟后,蚊子就会用它的消化系统把血液中的水吸出,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然后开始新一轮的攻击。(选自《百科知识》)

              (1) 文章从哪三个方面介绍“蚊子”?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第③段看,挥动胳膊却达不到驱蚊效果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烽火台的诉说

              ①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就需要共同抵御洪水、野兽等灾害和天敌,这时就少不了彼此沟通和协作。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靠声音和肢体语言;在我国的殷商时期,出现了“击鼓传声”的通信方式;后来人们开始兴建烽火台,出现了用火光和烟雾传递信息的办法。

              ②今天,人们在游览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时,依然可以看到修建在制高点上、形似碉堡的方形建筑,那就是烽火台。不过,烽火台的历史要比长城还要久远。

              ③一般来说,我国历史上的烽火台是在西周时期出现的。据史料记载,在周朝时,中央与各诸侯国都在边疆或通往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修筑一座烽火台。烽火台上堆满了柴草,哨兵一旦发现有外族入侵,便点燃柴草以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后,就会派兵前来接应,同御外敌。

              ④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起《东周列国志》中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烽火戏诸侯。故事片说的是荒淫无度的周幽王自从得到美人褒姒之后,便整天想尽办法来博得褒姒开心一笑,可美人一直无动于_______(zhōng)。有个近臣献计说,当年先王为了防备西戎入侵,在骊山之巅建有20余处烽火台,每当有贼寇侵犯时,烽火台便点火示警,火光、烟雾直冲霄汉,甚为壮观。附近诸侯见此情景,无不发兵相救。这些年为,天下太平,已多年不见烽火点燃,如果君王偕王后同游骊山,夜举烽火,这时诸侯援兵必至,至而无寇,王后必笑无疑。昏庸的幽王居然听从了这位近臣的馊主意,其下场我们也都知道了,周幽王命丧西戎刀下,褒姒也在劫难逃。西周从此走向了灭亡之路。

              ⑤西周的灭亡并不意味着以烽火通报军情的历史就经终结。相反,到了汉代,烽火台的建设规模更大了,使用规则也进一步完备了。用土木筑成的被称为“烽燧”的烽火台,在边陲重镇和交通要道上随处可见。今天,在新疆库车县境内,还留存着一座汉代烽燧,其雄伟的气势可使我们约略窥见当时烽火通信的盛状。那时,烽火台的使用也有了较为完备的规则。白天发现有外敌入侵时,哨兵就在烽燧上燃起柴草或狼粪,其烟直上不散,远远地就能被人看见,人们称之为“狼烟”或“烽烟”;夜间则点燃柴草,以火光报警。点燃的烽火还可以悄悄告诉你一些简单的信息:放一道烽火,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下;放两道烽火,则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上。

              ⑥在古代,烽火总是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烽火出现,便意味着战争来临。南朝吴均有诗句“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大意是说军情文书从边疆传来,报警的烽火像萤火虫一样乱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中也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这些都是当时紧张气氛的生动写照。

              ⑦之所以在战争中使用烽火,是因为它传递信息的速度很快。汉武帝时,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大军出征匈奴时,就以烽火作为进军信号。据《汉书》记载,仅一天时间,烽火信号便可以从当时的河西(今甘肃省)传到辽东,途经千余里。

              ⑧用烽火报警的通信方式一直延续了多个朝代,直至清朝末年。随着电报、电话等现代通信方式的出现,古老的烽火通信终于销声匿迹,退出了历史舞台。(取材于陈芳烈的作品)

              (1) 第⑥段和第⑦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请结合其内容加以分析。

              (2) 分析本文标题的妙处。

            • 3.

              不拘一格的宋代便服

              王志艳

              ①与礼服相对而言,便服是帝王百姓及士庶百姓平常所穿的衣服。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素,不提倡花丽奢侈,服装日趋世俗化。

              ②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极其生动的北宋民俗写照,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梁城中的各色人物服饰。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仍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大类。官吏、商贾、文人和富庶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圆领衫,头戴巾子,下身穿长裤,足登靴、履。遗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纹无法表示出来,这些衣衫显得式样变化不大。

              ③但从宋代的纺织技术上看,当时的丝绸色彩和纹样是十分丰富的。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的人。《水浒传》中描写柴进的衣着时,说他“身穿一领紫绣团胸花袍,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可见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对服装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清明上河图》中众多人物的服装,该也是五颜六色,缤纷竞呈的了。

              ④相比之下,穿着短衫的各种劳动者就随便的多。这里有农民、船家、商贩、挑夫等,大多是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上衣长短不一,长的可及膝下,短的仅到后腰。这些短衣的衣袖以及短腿都比较细窄,便于劳作。很多劳动者,挽起袖子,有的人上身只穿一件对襟半臂。更有趣的是一些挑夫身穿有前后两个衣片连成的两当式布背心,这种背心直至今日还可以在北方的农村中见到。这些劳动者的装束在当时颇具代表性。

              ⑤宋代是封建士大夫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封建文人阶层。他们普遍推崇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从北宋开始盛行的山水花卉画,显示出一种散淡清雅、平和闲逸的艺术气氛,充分体现出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审美情趣。与这种情趣相协调,宋代文人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朱熹给自己设计过一套家常衣服:上衣是直领对襟的传统短襦,下摆至膝;下身为黄色的裙裳,腰间束一条缘上黑边的白绢;足登方履。这种便服更多地保存了古代汉族衣裳的特点,简单典雅,很适合士大夫们既好古又追求闲逸的心理。

              ⑥当时士大夫阶层还爱穿宽大的长袍。它也叫道袍,或者直裰、直缝,这是由于它的背面分为左右两个衣片,中间一道直线缝合。直裰多用素纱、素绢、麻布及棉布等衣料制作,颜色以黑、白为主。这是宋代官方规定百姓平民可以使用的服色。除去市民文人之外,僧侣也经常穿直裰。所以后来黑色的直裰变成了僧袍,供和尚们日常穿用。


              (1) 文章第③段写《水浒传》中柴进的衣着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分析文章第④段加横线词语“大多”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全文,说说宋代主张衣着要简单朴素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筷子

              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

                早在商代,筷子称为“挟”,后来改称叫“箸”,大约过了上百年后又改为“筷”。“筷子”的“筷”与“快”是同音字。“快”表达了人们的肚子饿了,急于进食的愉悦心情,于是便拿起“筷子”美餐起来。

                用筷子吃饭,得心应手,灵活自如,十分方便。有人做过这样的测定,使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甚至肩膀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处肌肉。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不仅进食方便,而且还可以灵活手指、锻炼脑力,有益身心健康。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中国的筷子,各式各样,原料也各异。最为出名的有驰名中外、价廉物美的杭州天竺筷。这种筷子是用佛教名山天竺山的细白竹做成;有花纹清晰、浓淡相映,令人爱不释手的福州漆筷,这种筷子下圆上方,漆花瑰丽,筷子头上有寓意吉祥的鸟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还有象牙、玉石雕刻而成的各类高档筷子。

                今天,在全世界,凡吃中餐者,都用筷子。《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的筷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的筷子取代餐桌上的刀叉,反映了学者以文化英雄的优势胜过了武士。”

                中国筷子还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许多来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愿带回几把中国筷子作为纪念。小小筷子传播了友谊,加深了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互相了解。

              (1) “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这句话中“长”的意思是什么?


              (2) 文章谈了筷子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

                 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无人机时代”。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 动力、 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上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权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④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城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⑤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GPS定位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像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从2017 年6月1曰起,已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⑦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 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

              ⑧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1) 第①段“异军突起”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话表明对无人机的介绍由军用转入民用。

              B.本段通过大量详实的事例来介绍无人机的作用。

              C.芦山地震的例子说明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

              D.本段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领先世界。

              (3) 第⑤段中加下划线词“左右”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4) 无人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请展开想象,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不得使用文中的例子)

            • 6.

              你了解紫菜吗

              ①紫菜泡不烂?是用黑色废旧塑料袋冒充的吗?近来,一则关于“废旧塑料袋制成紫菜”的视频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并直接导致国内大量紫菜在超市下架,紫菜生产、销售企业损失巨大。紫菜有无造假?为什么有些紫菜口感偏硬呢?

              ②菜是生长在海洋里,汲取海水中的氮、磷、二氧化碳等多种营养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而生长的具有优质高蛋白、低脂肪的一种大型红藻类海洋食品。

              ③紫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紫菜的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优质的紫菜蛋白质含量甚至超过50%,是牛肉的2.5倍、猪肉的3.8倍。同时,紫菜的脂肪含量较低,且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可以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预防人体衰老。

              ④最为神奇的是紫菜多糖,占紫菜重量的20%至40%,具有明显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紫菜中的无机元素也异常丰富,且含丰富的膳食纤维,比其他蔬菜食物纤维更柔软优质。膳食纤维具有调节结肠功能,而且,对减少肥胖病大有好处,适合亚健康人群食用。

              ⑤目前,我国生产的紫菜品种主要为条斑紫菜和坛紫菜。以坛紫菜为例,坛紫菜的藻体较条斑紫菜厚,一般加工成圆饼干紫菜,用于泡汤、烤食。

              ⑥坛紫菜的整个养殖过程可分为丝状体培育与叶状体养殖两个阶段。每年的一月份至九月份,是丝状体培育阶段,在室内完成,就是长在贝壳里的坛紫菜苗种培育阶段。第二阶段,是叶状体培育,长在贝壳中的坛紫菜丝状体通过放散壳孢子,附着在维尼龙网绳上,张挂于海区天然培养。此阶段坛紫菜一般在每年白露前后下海,经十天左右可在网绳上看见细长的坛紫菜叶状体,再经一个月左右,叶状体生长至一定长度后即可采收,这就是头水坛紫菜,口感细嫩,营养丰富。

              ⑦坛紫菜一般分多次采收,三水产量最大,四水以后口感越来越差,韧性越来越强。头水紫菜在每年的九月份至十月份上市,而到了来年的二月份,坛紫菜采收已接近尾声,由于末水(通常是六水)坛紫菜纤维素含量可达5%以上,胶质含量显著增加,故菜叶坚韧,口感偏硬。

              ⑧不少业内专家也指出,塑料薄膜做紫菜不靠谱,且紫菜成本低廉,根本没有造假的必要,大家无须谈“紫”色变!

              (摘自《经济日报》2017年4月24日,有删改)

              (1) 选文第①段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选文第③段画线的语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晚饭时,妈妈端上一碗紫菜蛋花汤,爸爸尝了一口,说:“这紫菜太硬了,是假的吧!”结合选文第⑥⑦⑧段内容,请你这样跟爸爸进行全面科学的解释。

              “爸爸,这紫菜不是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台风的功与过

              ①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1)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台风有哪些“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时间也是“变色龙”

                ①我们处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看得见飞鸟走兽,听得见琴瑟齐鸣,闻得见馥郁芳香,可是我们是如何感知时间的呢?心理学认为所谓的“时间感知”是指人对时间的知觉,它与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有关,也与外界刺激的物理性质和情境有关。

              为何会感觉时间越过越快

                ②人在年少时,往往会感觉日子过得很慢。孩子们急切地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有时还会盯着墙上的钟,数着时间过。然而,人上了年纪之后又总会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年纪越大,真的会觉得时间过得越快吗?

                ③心理学家瓦拉赫和格林研究了一群年轻人和老年人使用比喻描述时间的情况。结果显示,年轻人倾向于用静态比喻来描述时间,比如“时间就像平和、静止的海洋”;而老年人则更倾向于用“时间是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这类动态比喻来形容时间。

                ④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理学家给出的一种解释是,当我们年轻时,面带朝气,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经历之前从未体验过的新鲜事物——第一次恋爱、第一次接吻、第一次失恋、第一次成为父亲母亲……自然而然,我们会对这些新鲜事物投以更多的注意力。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新奇的体验渐渐变得黯淡无光,我们不会再投以那么多的注意力,于是便会感觉时间一晃而过,觉得时间的流逝变快了。这很可能就是为什么人老了以后会觉得时光流逝变快的原因。

                                                                    

                ⑤我们都在电影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演员以慢动作逃离爆炸现场,慢镜头的表现形式让画面显得更加惊险刺激。其实,在大银幕外,我们同样能体验到类似的“慢动作时间”。比如,在危及生命的紧要关头,人们往往会感觉时间的脚步慢了下来。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⑥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有蜘蛛恐惧症的人盯着他们十分惧怕的事物——蜘蛛看45秒,然后让他们估计时间过了多久,结果他们都高估了实耗的时间。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高空跳伞的新手身上,这些新手总会认为,从同样的高度跳下,自己比同伴所花的时间要漫长得多。

                ⑦这是因为身处险境时,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素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从而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让人在短短的时间内记住了比平时多得多的细节,所以,会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在以慢动作运动,觉得时间也放慢了脚步。

              为何美好的时光总是格外短暂

                ⑧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美好的时光总是格外短暂。比如,当我们和朋友聚会时,会感觉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而那些无聊的事物则会拖曳着时间……1小时无聊的历史讲座似乎比它讲的整个历史时期还要冗长。

                ⑨经研究发现,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会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感知。比如,在买东西等待付款时,人尤其会感到有资格获得更好的服务。所以,在碰到慢吞吞的收银员时,10分钟的等待就像1小时那样难熬。相反,如果是一个粉丝获得了与偶像见面的机会,那么他或她会觉得在候客室中的等待是一种运气,10分钟的等待时间并不会让人不耐烦。所以,我们往往会觉得美好的时光格外短暂,而枯燥无聊的时光却格外漫长。

              (1) 根据文意,在文中横线上拟写一个小标题。                             
              (2) 第⑨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会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感知”。
              (3) 文章从三个方面说明了人对时间的感知,从全文看,这三方面内容的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 通读全文,题目“时间也是变色龙”指的是                 
            • 9.

              全球肆虐的勒索病毒是怎么回事


              ①根据英国 BBC 新闻网的综合报道,全球肆虐的勒索病毒已经感染了超过


              150 个国家的电脑,微软方面则说,已经有几十万台电脑遭到感染,不过目前的感染速度已经放缓,局势趋于稳定。在中国,这次有近三万家机构的电脑受到影响,最严重的是高校的教育网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内网。


              ②之所以叫勒索病毒,是因为它在感染用户电脑后,会对电脑里的程序以及存储的包括图片、视频、文档等各种文件进行加密,让用户无法正常使用,并弹出页面,要求用户交完赎金才解锁。


              ③这次的勒索病毒,是在 Windows 系统的电脑上传播,苹果用户以及手机用户们幸免于难,但这并不是说它们更安全。A 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在全球的电脑操作系统中,老旧的 Windows XP 居然占到了 7.04%,排在第三位,用户数是苹果系统的 2 倍以上,前两名分别是 Windows7 和 Windows10,它们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9%和26%。大家要知道,微软从 2014 年开始,就已经停止对 XP 等 Winows7 以下的操作系统进行更新了。所以,B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微软用户远大于苹果的用户,这是它被攻击的原因之一。所以,苹果用户和手机用户们,也要重视这次的勒索病毒事件,因为很多安全机构预计,未来,手机将是勒索病毒的高发区。


              ④这次的勒索病毒,是利用 Windows 系统里面的 445 端口来进行攻击,这个端口是用来在局域网之间共享文件和打印机的。勒索病毒在感染一台电脑后,会扫描局域网内的其它电脑,只要哪台电脑的 445 端口处于打开状态,并且 Windows 系统没有更新相应的安全补丁,勒索病毒就会迅速植入程序进行感染。


              ⑤所以,这次病毒的爆发,中国的高校教育网络和企事业单位的内网成为了重灾区,主要原因是:第一,早在 2003 年,就已经有病毒利用 445 端口,因此不少运营商封禁了这个端口。但是,各大高校通常接入的是教育、科研和国际学术交流服务的网站,这些网站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大多对 445 端口没有进行限制。第二,教育网和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内网,很多还在使用 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 这些老系统。所以,即便这次它们不被勒索病毒感染,未来也会是别的病毒的感染对象。


              ⑥第三,中国很多学生为了打局域网游戏,会关掉 Windows 系统的防火墙,因为他们认为系统更新补丁会对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⑦作为 Windows 的个人用户,不想被病毒感染,首先要打开系统的防火墙,然后打开自动更新功能,及时检测并安装系统补丁。这次勒索病毒的爆发,微软史无前例的为已经停止更新的 XP 等系统提供了补丁,但微软未来不太可能再为其它漏洞提供补丁了。所以,那些还在使用 XP 等老系统的用户,最好尽快升级到 Windows7 及以上的高版本操作系统。而对抗勒索病毒最有效的办法,其实就是数据备份,只有定期将重要数据备份到其它存储空间,才是最安全的。


              (源自 BBC 新闻网、《连线》、腾讯科技等主流媒体报道,有删节)


              根据文章内容解释为什么病毒名称叫“勒索病毒”。

            • 10.

               材料一: 

              天天6个月时被医院诊断得了咽炎并接受庆大霉素雾化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中,天天哭得很厉害,但护士却说没事,哭得越厉害吸入效果越好。10个月时,天天出现了异常,被医院诊断为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病因就是半岁时做的那次庆大霉素雾化治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近日直言:中国滥用抗生素情况已到了不容忽视阶段。 

              材料二: 中外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表

              项目

              无处方购买抗生素

              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

              人年均使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致聋占聋哑儿童数

              养殖业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中国

              加拿大

              中国

              北欧

              中国

              美国

              中国

              发达国家

              中国

              欧盟

              比例

              79.4% 

               

              0.1%

              80%

              20%

              138克

              12.8克

              34%

              0.9%

              46.1%

              0

              材料三: 

              老余:抗生素治病效果好,只要有点头痛发热,我就会自己到药店买一些服用。 

              花咖:现在的患者真怪,普遍喜好“三素一汤”,即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打点滴。 

              慕容:抗生素只能用于辅助治疗,但有些医生由于自身医疗水平和经济利益原因,把抗生素当成了“当家药”。 

              良心人:尽管国家早就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有些药店为了赚钱,只要你买,他就敢卖,完全不管病人服用抗生素后会不会有过敏反应。 

              青衫浪子:我国抗生素的使用陷入了“需要用,不需要也用;超时、超量使用”的怪圈,长期这样下去,非常危险,它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病菌产生耐药性。 

              材料四: 

              欧盟自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在养殖业饲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

              从2008年开始,欧盟将每年的11月18日定为“欧洲抗生素宣传日”,旨在宣传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在美国被严格界定为处方药,没有执业医师的处方,药店不能向公众出售,否则将承担高额罚款和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最近,英国出台新的规定,医生不得给咽喉痛、扁桃体发炎、感冒等患者开具抗生素类药品处方,而应建议其回家休息,否则将受处罚。 

              (1) 请从材料二中提炼出三条有意义的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解决我国抗生素滥用这一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