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说明文阅读.
                                                  埃博拉病毒
                  ①“埃博拉”是刚果(金)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数百人死亡,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得名.
                  ②埃博拉病毒(EBOV)属丝状病毒科,单股负链RNA病毒,长度为970纳米,呈长丝状体,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埃博拉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4.17×106.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纳米,大小100纳米×(300~1500)纳米,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纳米左右.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在病毒粒子中心结构的核壳蛋白由螺旋状缠绕的基因体RNA与核壳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病毒蛋白VP35、VP30、L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从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纳米长,另外10纳米则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这层套膜来自宿主的细胞膜,在套膜与核壳蛋白之间的区域,称为基质空间,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组成.
                  ③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感染潜伏期为2~21天.感染者的早期症状和感冒类似:发烧、食欲不振、头疼和嗓子痛.此时,埃博拉病毒已开始摧残人体的免疫系统.如果某人一旦突然开始出现发热、严重的头疼和肌肉酸痛等症状,则说明他已经被传染了.几天后,病毒感染者会出现全身性疼痛、慢性腹痛、呕吐和腹泻.接下来,患者躯干上会出现皮疹,并会很快蔓延到四肢和头部.再过几天就会达到转折点--此刻一些幸运的患者将会痊愈,而另一些患者则会发展到致命的阶段--出血热,患者肌体的免疫系统被全面破坏,人体微小血管破裂,导致患者从眼睛、嘴巴、鼻孔、耳朵等向外渗血.此时,患者胃肠道和其他内脏也可能会发生内出血.他们的白眼球将变成红色,呕吐物和腹泻物里会有血液出现,其皮下会形成大血疱.绝大多数患者最终因多器官衰竭、出血不止或休克而死亡,这经常发生在第一次发病的8到17天之间.在大约1500例确诊的埃博拉病例中,死亡率高达88%.
                  ④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度抵抗力,56℃不能完全灭活,60℃30分钟方能破坏其感染性;紫外线照射2分钟可完全灭活.埃博拉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醚、去氧 胆酸钠、β-丙内酯、福尔马林、次录酸钠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性;钴60照射、г射线也可使之灭活.
                  ⑤尽管医学家们绞尽脑汁,作过许多探索,但埃博拉病毒的真实“身份”,至今仍为不解之谜.没有人知道埃博拉病毒在每次大爆发后潜伏到何处,也没有人知道每一次埃博拉疫情大规模爆发时,第一个受害者是从哪里感染到这种病毒的.病人一旦感染这种病毒,如果没有疫苗注射,也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实际上几近给自己判了死刑.唯一的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
                  ⑥2014年9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称,年底前可能有大规模疫苗,用于控制西非的埃博拉疫情蔓延.虽然科学家在对两种疫苗进行试验,但目前没有得到批准的疫苗.根据计划,到年底前生产的疫苗数量,将能够对疫情的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选文第①段介绍病毒的得名,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    、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在该句中的作用是    
              (3)第③段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请写出能体现说明顺序的关键词.
              (4)第⑤段“病人一旦感染这种病毒,如果没有疫苗注射,也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实际上
              给自己判了死刑”一句中,加点的“几近”能否删去,为什么?
            • 2. 现代文阅读
                                          人体的独特性
                  ①全球有70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5万年间,据估计共有1000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息过.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的日益深入,人类个体的独特性被越来越多的揭示出来.那么,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②人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DNA,即脱氧核糖核酸.它是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人类DNA中包含有大约32亿个碱基对,人类在基因上显示出的差异有0.5%,这0.5%就意味着大约有1600万个碱基对,它们的组合数则更多,所以任何人都没有机会和你的基因完全一样.
                  ③与隐藏在体内的基因相比,我们更多的是从长相来确定他人是谁.对熟悉的人我们辨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66%,而对不熟悉的人,准确率只有56%.好在有新的研究显示,其实人们并没有局限于只依赖长相识别人.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大脑还非常善于综合收集身体信息.当人的面孔被遮挡或者因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时,大脑会通过身体的信息,例如个头和身材来识别人,而且效果通常很好.
                  ④和长相相比,指纹似乎更加可靠.他们的形态更能显示人的独特性,所以指纹一直被用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的形成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子宫内的压力和羊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儿指纹的形成,这意味着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
                  ⑤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
              可以达到90%.
                  ⑥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两只耳朵也各不相同.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
                  ⑦科学家用心电图记录人的心跳就能得到人们心脏活动的独特电脉冲,而这种独特性也可以用于识别身份.据说苹果公司就曾尝试将心跳作为一种密码用于保护隐私.
                  ⑧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亘古至今,天地间只出现了一个现在的你,同样的事情以前没有发生过,未来也不会发生.
                                                                                     (原文有改动)
              (1)阅读原文,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六个方面介绍人体的独特性的?
              (2)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加点词语“至少”能否删掉?为什么?
              (4)第⑥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 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纸书长智慧
                                                  徐知乾
                  ①近些年来,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万全球的屏幕阅读也得到了持续发展,人们使用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5阅读等各种屏幕阅读方式,其人数和次数均有显著上升,而纸质出版物的阅读量增加较为缓慢.那么,屏幕阅读有可能最终取代纸质阅读吗?《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市民首选的阅读方式中,对纸质阅读的选择达到了56.69%,屏幕阅读仅为42.72%这说明纸质阅读方式目前仍占据优势地位
                  ②纸质阅读为何魁力犹存呢?上世纪90 年代以来,研究人员就开始从多种角度来分析纸质阅读相对于屏幕阅读是否有其独特的价值,实验室的研究测试、民意调查和消费者报告均表明,纸质阅读的诸多优点是屏幕阅读所不能替代的.例如,纸质阅读能让读者迅速有效地从长篇文字中找到想要读的内容,屏幕阅读就没有这么方便了,这就意味着给阅读造成了妨碍;与纸质阅读相比,屏幕阅读还会消耗更多的脑力资源,这也导致读者在疲惫状态下更加难以记住所阅读的内容;当读者面对纸张时,因不用担心广告是否会突然跳出来,不用去不断调节屏幕的页面,其精神状态相对更平静更舒展,纸质阅读的氛围显然更有助于促进理解和强化记忆.
                  ③纸质阅读除了在促进理解和强化记忆方面具有特殊价值外,其作为报纸书刊等纸质媒体本身,还独具优势.《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还显示,在回答为什么要选择报刊杂志等纸质媒体时,选择“考虑资料的权威性、学术性”和“需要深度阅读”的比例皆超过了60%,其它的理由还有“篇幅长”、“文字比图片比例大”、“专业性强”等.相比之下,网络文字在阅读内容的权威性、学术性、专业性等方面就大打折扣了.
                  ④研究人员还发现纸质媒体在所有权方面独具魅力.当你买下一本纸质书时,你就完全拥有它了,但如果你买一本电子书,那只是租到它而已.纸质书可以拿到二手市场上卖,当它变为稀有版本以后还可以升值,电子书却永远不会缺货.更重要的是,一旦你购买了纸质书,这书就不会像电子书那样,有可能面临被他人通过远程控制手段把书的内容删除或替换的危险.由此看来,开卷有益这句话本身还有一层以往被人们忽视的意义,那就是:阅读并收藏纸质书卷,不但能益智,书卷本身还可能保值增值,其“益”处还真不能小觑呢.
              ⑤不过,人们发掘纸质阅读和纸质媒体的优势,并不意味着呼吁人们放弃屏幕阅读和数字媒体,而是提示人们,没有必要厚此薄彼,人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环境来寻找合适的阅读方式.如果单纯认为纸质阅读和纸质媒体过时了,那就显得有些偏执了.
              (1)阅读②、③两段,说说与屏幕阅读相比,纸质阅读的魅力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2)文中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分析其作用.
              (3)从下面句子中找出最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并简要解说.
                  一旦你购买了纸质书,这书就不会像电子书那样,有可能面临被他人通过远程控制手段把书的内容删除或替换的危险.
            • 4. 细菌和病毒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 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⑤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1)仔细阅读全文,归纳病毒的主要特征.
              (2)选文第②段划线部分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④段“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 5. H7N9是禽流感
                  ①H7N9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种,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
                  ②流感是一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目前尚无H7N9人传人的确切证据.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1996年~2009年间,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和英国曾报道人感染甲型H7流感病例,病毒亚型分别为H7N2、H7N3和H7N7.此前,我国从未发现过H7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香港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流感研究中心主任管轶指出:此前从未出现过人传人的H7亚型禽流感病毒.
                  ③H7N9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高烧38℃以上,咳嗽.目前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死亡.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很有限,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疾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④H7N9的特异治疗手段仍在研究之中,目前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后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人类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
                  ⑤对H7N9无需过度恐慌,采取一定的措施,这种流感也是可以预防的.首先,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其次,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此外,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确诊病例接诊的医务人员中均未发现感染病例,但由于医务人员比普通公众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机会更多,建议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应采取标准预防加飞沫传播预防和接触预防.目前,H7N9仅在局部地区发现少数病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经医学观察未发现续发病例,根据目前有限证据推测,公众感染该病毒的风险较低.
                                                                                      (摘自新华网)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荷兰、意大利、日本、美国和英国曾报道人感染甲型H7N2、H7N3和H7N7流感病例.
              B.H7N9的临床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这种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死亡.
              C.目前,尚不清楚H7N9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很有限.
              D.根据其他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H7N9流感发病后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是有效的.
              (2)选文第①、②段主要介绍了H7N9流感的哪些信息?请简要概括.
              (3)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应对H7N9流感疫情.
            • 6. ①凡是因为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人类正常活动的现象都叫作高科技污染.高科技污染可分为无形和有形两类.无形污染指信息、声、光等非实体对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干扰.有形污染指高科技工业产生的新的垃圾(包括固、液、气三种形态)造成的污染,这种垃圾我们也叫作高科技垃圾.由于高科技大大拓展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所以高科技垃圾的种类日益增多,分布领域也日趋广泛.从太空到海底,凡是人的高科技影响能到的领域,都存在高科技垃圾.
                  ②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简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大量的耐用产品很快被消费者淘汰,造成垃圾量激增.在发达国家,过时的汽车、家用电器甚至电脑部件等都成了无人要、无人处理的垃圾.这种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困难,堆置对环境有破坏.
                  ③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危害却很大,如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太空垃圾是指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遗弃了的航天飞行器及部件.现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吨左右.在近地轨道上高速环绕飞行的太空垃圾,对单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各种卫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且直接事故概率越来越大.而由于核电的开发产生的大量核垃圾,一旦没有妥善处理,将大范围危害居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这样的垃圾,依靠新技术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组织的力量,订立国际公约,才有可能首先避免数量上的进一步增长.
                  ④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物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tīng),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近十年来,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5个之多,总面积近4000万平方公里,接近地球表面积的10分之一.所幸目前这些空洞均在南极、北极、西伯利亚等无
              人区,否则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人类和动物遭受灭顶之灾.
              (1)下面说明对象的特点不包括    
              A.防治难度大           B.影响科技进步
              C.对人类危害大         D.种类多,分布范围广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介绍了什么是高科技污染.
              B.第②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阐述了高科技垃圾激增的原因.
              C.第③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核垃圾的巨大危害.
              D.第④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阐述了高科技垃圾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威胁.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③段加点词“左右”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 7. 阅读《飞机“不喝油”也能飞》,完成下列各题.
                                              飞机“不喝油”也能飞
                                                    王远
              “阳光动力2号”正在进行为期5个月的环球之旅.这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自3月初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启航以来,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这架“不喝油”的飞机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它拥有72米宽的翼展,比波音747飞机多出了近4米,重量只有2.3吨,仅相当于一辆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重量.这架太阳能飞机的“动力之源”是 机身上的1.7万多块太阳能电池,这也是“阳光动力2号”的最大亮点所在.这些太阳能电池直接平铺在巨大的机翼上,每一块电池板的厚度是135微米,仅相当于人类发丝的宽度,由其储存的电量可供“阳光动力2号”昼夜飞行,不需要一滴燃料.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将其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却仅有300年历史.1974年,第一架太阳能飞机“太阳高升”号进行了一次短暂飞行,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此后40余年间,各种太阳能飞机不断出现,但始终没有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阳光动力2号”的出现,可谓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
                  光电转换是人类对 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阳光动力2号”的动力即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能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
              “阳光动力2号”环球之旅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商业价值.这架太阳能飞机从理念的萌发到由图纸变为现实历经12年时间.飞行总监雷德•克拉克认为,相比搭载乘客的普通飞机,它有着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向世人传播“未来可 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信息和理念.放眼未来,这场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光之翼”的无限潜能,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1)“阳光动力2号”飞机为什么会引起世界的关注?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
              (2)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A.
              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
              B.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

              C.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
              在30%.
              D.这场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

              (4)从“阳光动力2号”的环球之旅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 8. 微环境污染
                  ①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逃避大环境,躲进我们日常生活的小环境就安全吗?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告诉我们,微环境污染绝不亚于雾霾.
                  ②微环境污染来源广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居环境越来越重视,装修污染几乎是家家户户都遇到的问题.在目前的建筑材料中,涂料、油漆、胶合板材等,会散发出500余种有毒有害化合物.据深圳儿童医院与有关部门的调研,90%的白血病儿童家中在半年之内曾经装修过.
                  ③吸烟造成的烟雾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源头之一.现在已知烟草烟雾中至少含有3800种成分,其中大多数为致癌物及有害物质.二手烟的危害,已经为大众所熟知.
                  ④厨房是人们室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室内污染最为严重的地方.厨房中的污染因素是多方面的,与能源结构、食用油种类、烹饪方法、食物种类等,均有关系.
                  ⑤此外,微环境污染还有来自室内空调、地毯中滋生的各种病菌、霉菌和螨虫等有害生物;有人体汗液蒸发、皮肤代谢以及呼吸道的新陈代谢等排出的各种气溶胶、化学物质和粉屑等;有宠物携带的病菌等.
                  ⑧据研究证明,室内环境污染是引发白血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装饰装修材料释放的苯系物及甲醛、电磁辐射和放射性污染等都是导致白血病的危险因素,其中苯及其衍生物已确定为致癌物,长期吸入会破坏人体循环系统和造血机能,导致白血病.
                  ⑦现代人工作生活90%在室内、车内,65%时间在家中,儿童在家中的时间更长.微环境的污染对孩子的影响更大,这是因为孩子,特别是小婴儿的鼻子、气管、还有他们的肺都很娇嫩,伤不起,对外来有害物质的阻挡能力差,那些持续排放的污染物颗粒,看不见摸不着,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下,污染物长驱直入进入孩子们的小肺泡,粘附在他们的气管表面,影响呼吸,降低抵抗力,刺激咳嗽,感染肺炎,过敏引起喘息等等,进一步再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进入血液引发全身炎症反应,通过延迟效应导致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等.我国卫生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中,50%是12周岁以下的儿童,而且以2至7岁的儿童居多.
                  ⑧如果想要避免“微环境污染”的危害,首先要提高环保意识,随时监测环境.据中国环境保护部通报,自2015年1月1日起,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建立1436个监测点位,全部实行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大家可以随时了解空气的质量情况.而装修污染、甲醛污染可以通过专业的机构鉴定;一些新车的污染,室外就餐环境的污染等等,也可以通过购买相应的设备自行随时监测.
                  ⑨其次要改善日常生活习惯,如:减少吸烟,坚持低碳生活;适当运动;勤洗漱;勤通风换气等.
                  ⑩通过绿植和设备等净化空气也是减少污染的简便做法.通过在室内放置绿色植物和活性炭等,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降低室内污染对宝宝的伤害;适度利用空气温度计和加湿器,改善空气质量.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空气净化器也是不错的选择.
              (1)根据文章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段    落内    容
              第①段微环境污染危害不亚于雾霾.
              第②-⑤段    
              第⑥-⑦段     
              第⑧-⑩段     
              (2)概括微污染导致孩子得白血病的过程.(不超过40个字)
              (3)第⑧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第⑥段画线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
            • 9. 漫话对联
                  ①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②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则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或悬挂在门上或壁间的廊柱上.
                  ③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自勉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题赠联.
                  ④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 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善,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 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语》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繁荣的景象.
                  ⑤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
                  ⑥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
                  ⑦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情况,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式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⑧对联还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二是“摘句”,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
                  ⑨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1)选文从                等四个方面对对联进行了说明.
              (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中相关知识,修改下面的对联,并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
                  对联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在对句中平仄相对,上下联相应的位置,要平仄对仗,上联用平,下联则用仄,反之亦然.在对联的一个句子中,平仄是相互交替的,多数是两个字构成一个音节,平仄在两个句子的同一位置上,一般是相反的.通过平仄的巧妙安排,构成了对联的优美节奏,平仄两类声调交替使用,使音节和谐而有变化.
              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民安国泰祖国河山迎红日.
            •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①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递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
                  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2012年9月17日,微信注册用户过2亿.
                  ③因为是通过网络传送,因此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即使是在国外的好友,也可以使用微信对讲.其实微信相当于另一个QQ.但是不同于QQ的是,它在交友这块表现的更具时效性,也更强大.不论是塞班、安卓还是苹果的手机用户,只要安装了微信,就可以进行跨手机平台的畅通聊天.
                  ④而微信交友的方式也是非常的独特,那么微信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交友的?微信怎么用?请继续往下看.微信的使用方法其实非常简单的.它与所有的即时聊天软件一样,需要注册与登入.但相对于其它即时聊天软件,微信的注册和登入更加的方便.QQ微信注册账号:如果你拥有QQ帐号,就可以不需要注册而直接使用QQ帐号登入微信.如果你不想使用QQ帐号登入的话,可以用手机号码进行快捷注册.只要选择好自己所在的国家,然后填下手机号码与登入密码就可以了,非常方便,10秒钟就能搞定.注册成功之后,你就将拥有一个微信帐号,你下次除了使用QQ帐号、手机号码登入之外,还可以使用微信帐号登入.
                  ⑤说完微信注册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微信都拥有什么独特的交友方式吧.
                  ⑥一:查看附件的人.微信将会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找到附近同样开启这项功能的人,使用户轻松找到身边正在使用微信的他们.这个距离在100-1000米之内,只要是开启了查看附件的人的微信用户,都能在列表中看到.也许,就因为这个功能,你就找到了心目中的TA.二:摇一摇.摇一摇是微信最独特也是最强大的交友方式.支持通过摇一摇手机找到同时也在摇手机的朋友.只要是在同一时间摇动手机的微信用户,不论你在地球哪一个角落,都可以通过这个功能认识彼此,非常强大.三:漂流瓶.微信支持扔漂流瓶匿名交友.相信大家对于漂流瓶都不会陌生,就是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上,然后放入瓶子,将它扔进水里,等待有缘人拾取.微信还支持将语音放进漂流瓶,非常给力.漂流瓶可以让你将自己想说的话装进瓶子,扔进大海,等待有缘人拾取.基本上,微信的交友方式就是这三大类别了.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搜索对方的微信号进行添加.
                  ⑦除了这几个给力的交友方式,微信还拥有很多辅助功能,比如QQ离线助手,微博私信助手等等.
                  ⑧对于喜欢交友的朋友来说,微信绝对是一款神器
              (1)阅读全文,“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2)文段④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根据文意理解第⑧段中画线句子“微信绝对是一款神器”中“神器”的含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