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各题
              经营好你的人生    ①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但是,如何经营好你的人生,即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对于实现自身价值至关重要。
                  ②贝尔纳是法国的著名作家,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有奖智力竞赛,有道题是:“如果卢浮宫发生火灾,情况紧急,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结果在成千上万份答案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了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③不难看出,这个最佳答案的确精妙。有的同志喜欢把人生目标定得过高过大,因为不切实际,非但实现不了,反而带来不少副作用。明明自己只能挑八十斤的担子,却偏要挑两百斤,结果可想而知。殊不知,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④确立好人生目标之后,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⑤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正像生意场上有的人总想“空手套白狼”一样,对待人生也想不劳而获,也许还曾侥幸得逞过,但是在长长的一生中,若是抱定这样一种人生态度,是必然要吃苦头的。“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须坚持的。人生犹如一座天平,你可以把你想要的任何东西放在天平的一端,但是在另一端,必须放上相等的重量。著名作家二月河在谈到“成功秘诀”时说:“我没什么才气……我写小说基本上是个力气活,不信你试试,一天写上十几个小时,一写二十年,怎么着也得弄点东西出来。”当有人问研制出世界首创掌上产品的中山名人电脑公司总经理佘德发是哪个院校毕业的,他笑着说:是社会大学毕业的,学的是苦难系拼命专业,课本就是汽车大王艾柯卡的名言“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⑥在当今社会,不劳而获无异于痴人说梦,守株待兔只会遭人耻笑,踏实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试想连鲁迅都要“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何况我等这样的普通人!所以,如果你还没有获得你所期望的收益,那么就试着让天平另一端的砝码变得更重吧。
                  ⑦人世间,很多资源是可以再生的,但唯有生命属于每个人的只有一次。因此,多一点经济头脑,多一点经营意识,使你的人生趋利避害,良好经营,赢得丰厚的收益,我想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一门经济学课程。
              (1)从全文来看,围绕“经营好你的人生”这个观点,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的?
              (2)第②段中举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什么道理?
              (3)第⑤段作者在提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须坚持的”这一观点后,是怎样展开论证的?请简要分析。
              (4)除了文中所讲的“踏实努力”这一“砝码”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可以充当人生天平另一端的“砝码”呢?请联系生活,试举一例谈谈你的看法。
            • 2. 阅读《当一匹被鞭打的马》,完成下列各题.
                                          当一匹被鞭打的马
                                              禹正平
                  ①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骂了他.耕柱子感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的委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责难.”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和羊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羊?”耕柱子回答:“我当然要鞭打马.”墨子又问:“为什么要鞭打马而不鞭打羊呢?”耕柱子回答:“因为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打,这种能力是羊不具备的.”于是,墨子告诉他说:“我责骂你正因为你像马而不像羊,你值得批评呀!”其实,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离不开外来的鞭策.有时是一句苛刻的责备,有时是一次严厉的惩罚,有时甚至是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
                  ②在个人的成长道路上,面对苛刻的责备,不要一味地觉得委屈,更不能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应该感激愿意指责你的人,是他使你看到自己的不足.试想,若不是关心你,期待你下次做得更好,怎么会批评你呢?正因为在批评者眼中,你是“值得被鞭打的马”,所以才会批评你.因此,面对各种责备,应该坦然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行动来回报关心和爱护你的人.
                  ③有时候,遭遇特别严厉的惩罚,说明你是一个可造之才,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人,是一个值得批评帮助的人.如果一遇到处罚,就极力进行辩解,只找客观因素,不找自身原因,一次两次还可原谅,次数多了,别人便会对你失去信心,你也就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机会.一个优秀人才的成长,必须经受住各种考验,忍受各种委屈,才能完善自我.
                  ④有时候,遭遇那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说明你已具备了相当的素质和能力,但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而这些挑剔给了你一个臻于至善的机会,帮助完善你的人格、增加你的内涵,使你每临大事有静气.
                  ⑤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面对严苛的鞭策,只一味地感到委屈,继而意志消沉,慢慢地变得平庸;另外一些人,在鞭打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将鞭策化为动力,扬蹄奋进,勇敢地登上人生的顶峰
                  ⑥选择当一匹被鞭打的马,还是当一只不被鞭打的羊,将是你人生辉煌与平庸的分水岭.      
                                                                     (摘自2014年3月29日《光明日报》)
              (1)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③④段这三个论述语段能否颠倒一下顺序?为什么?
              (3)分析文中画线句作用.
              (4)同样是讲“鞭马”的道理,下面材料能否作为本文论据?请说明理由.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①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顺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②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③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④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⑤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
                  ⑥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
                  ⑦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⑧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⑨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
              (《人民日报》2015年03月31日24版)(1)从本文看,做读书笔记主要记什么?读书笔记有什么好处?
              (2)文章③④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方法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文章第⑥段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
              (4)综观全文,本文和《学问和智慧》一文对做学问和读书,分别提出了什么观点?
            • 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智者的选择    ①法国思想家卢梭年轻时只身闯荡巴黎,他创作的歌剧《乡村卜师》在公演后大获成功,国王观看了演出,给予很高评价。第二天,臣来到了卢梭住所,宣布国王要召见他,并且要赐给他一份丰厚的“年金”。这对于四处奔波、捉襟见肘的卢梭来说不啻于天大福音。可谁也想不到卢梭却断然拒绝了。理由是:“那笔可以说是到手的年金,我是丢掉了;但是我也就免除了年金加到我身上的那副枷锁。有了年金,真理完蛋了,自由完蛋了,勇气也完蛋了。从此以后怎么还能谈独立和淡泊呢?一接受这笔年金,我就只得阿谀逢迎,或者噤若寒蝉了。”
                  ②人生总要面临许多选择,选择就意味着要有所放弃。在选择与放弃之间,就能看到一些仁人志士人格之伟大,精神之高尚,胸怀之坦荡,追求目标之宝贵。
                  ③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或留得美名,就要做出正确和明智的选择。在中国古典文学《赵氏孤儿》中,公孙杵臼选择了赴死救孤,舍生取义,程婴选择了立孤报仇,忍辱负重,两个人人格同样伟大,最后也都青史留名。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选择了自由,放弃了生命,“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著名学者钱钟书选择了寂寞,放弃的是喧嚣与热闹,成就的是他的学问和事业。
                  ④回首蛇年的央视春晚,炙手可热的赵本山选择了退出,也不失为明智之举。艺术是有规律的,明星底蕴也是有限的,如果硬撑下去,“过度消费”,肯定会掏空自己,江郎才尽。为了有利于推出新人,适时退出正好可以给新人腾位置,加担子,让他们有更多锻炼机会。
                  ⑤当然,失败的选择也不少。希腊神话里,派里斯王子选择了美女,放弃了智慧,于是他得到了最美的女子海伦和十年“特洛伊战争”,他自己也死于非命;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一手遮天,他也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当中国华盛顿,推进共和,施行民主,这是可以流芳百世的,二是当拿破仑第二,复辟当皇帝,注定要遗臭万年,可他却偏偏选择了后一条路,结果,只当了83天短命皇帝,在千夫所指中可耻地死去。
                  ⑥选择与放弃,就像行车的十字路口,会不时出现在生命的旅途上,等着人们作出决断。能不能作出正确、明智的选择,人生大智慧往往就体现在这里。
              (1)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第①段引用法国思想家卢梭的故事有何作用?
              (3)第③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4)文章的第⑤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5)阅读下面的材料,你赞成小明的做法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
                  小明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初三学生,各科成绩平平。在谈到毕业后的选择时,他说希望初三毕业后能够去读职业高中,学得一技之长。
            • 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又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1)文章第①段引用沈从文的墓碑文作为开头,有何作用?
              (2)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
              (3)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下面给出的三个论据,有一个不能证明第②段的观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①是可忍,孰不可忍?
              ②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
              ③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多练人谋天下雄
              张保振
                  ①《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有一段话颇有意味: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品读再三,悟出一个道理:多练人谋天下雄。
                  ②“练人谋”者,依古人之言,需“抱五德之美,握二柄之要。”五德者,智、信、仁、勇、严;二柄者,赏与罚。五德之美,美在光照天下;二柄之要,要在法如山大。多练人谋,说到底,就是要多多坚持德为先、法为山。这对领导干部为政处世不无启发。
                  ③无数事实证明,坚持德为先,能得人;坚持法为山,可激人。得人者,天下雄;激人者,风清正。当年,商朝创立者成汤放下身段,三下僻野,请贤士伊尹出山,留下了“三聘台”的佳话,掀起了“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汤武革命”。三国时,诸葛亮视军令如山,不仅挥泪将爱将马谡斩首,而且亲自上表自贬,从而让法令之权威高高树起,极大地激发了士气,促成了战如风发、攻如河决的可贵势头。
                  ④多练人谋,关键在一个“多”字。多,就是要在多年头、多维度、多姿势上下功夫。
                  ⑤多年头,就要如日之出、星之现,自始至终不曾变。决不能初始阶段如海,中间阶段似湖,后期阶段像池,甚至池中存水渐无,惟有泥沙掀浪。俗语说“只有初一,没有十五”,只有善始,无有善终,难成善果。有些领导干部往往是始则起步好,对人谦,能搞“五湖四海”,不拒谔谔之言,从而建树不断。但就是搁不住时日消磨,经不起岁月冲刷,在顺境之中不思进取,在成绩面前自我陶醉,在高位之上忘乎所以,逐渐滑向了腐化堕落的深渊。“苦难的童年,奋斗的青年,上升的中年,悲惨的晚年”,一些贪官的人生写照,令人警思。
                  ⑥多维度,就要过好“亲疏关”,走好“尊卑路”。对手中握有公权者而言,在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不能有“小圈子”,不能搞亲亲疏疏那一套。不能只走“上边路”,不走“下边路”,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更不能视群众为“刁民”,见上访就反感,对其诉求只有忽悠之心,没有解决之意。德应如阳光,送暖不择人,送光不弃物;法应似雪霜,树草同待遇,陵洼同样施。惟有多维度,才有真公平,方显大境界。
                  ⑦多姿势,就要历尽风雨,不改初心,关键时刻冲得上、名利关头守得住、寻常生活行得正。人的一生中,事业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大风大浪,还是顺风顺水,都蕴藏着考验、进行着检验。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进退之间,取舍之中,秉持一颗为民务实的赤子之心,则天地开阔、内心坦然。
                  ⑧多练人谋之“多”,表面看是一种简单的数量,实质上是一种过硬的质量。从“多年头”中体现坚韧毅力,从“多维度”中透视坚守精神,从“多姿势”中折射坚定信仰。毅力让人骨头硬,精神育人品自高,信仰立人意志坚,有此三者,足以使领导者养正气、生锐气、聚人气,在改革发展的时代洪流中搏击风浪、扬帆远航……
              (摘自《人民日报》)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围绕中心观点,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3)文章第⑤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就其中一种举例说明使用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 7. 读书如“熬粥”
                  ①我喜好喝粥,是母亲培养的,因为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一锅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
                  ②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经典好书,如同“好米”。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有限,同时也使智力和想象力有限,使知识和思想贫乏。”略萨的这番话对阅读经典的意义作了深刻的诠释。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③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而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未知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④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不要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坚持读书,须有定力。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据他的友人回忆说:“那时一起在德国留学的学生们大多数玩得乱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和(陈)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意思是说,他们心思纯正,始终坚持专注于读书学习,不受其他诱惑的干扰,耐得住寂寞与单调。
                  ⑤读书正如熬粥一般,也需“好米、文火、持续”。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课文②③④段介绍了读书应遵循的法则,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本文运用了多种的论证方法,请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4)请你辨析下面两句话,看看能否运用到文章中去,并分别说说理由。
              A.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B.培根曾在《谈读书》一文中风趣地说:“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 8.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失败只是一时的,放弃才是永远的
                 ①俗话说“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会失败”.这话虽然有些过于肯定,但不是全无道理.生活中没有永远的失败者,人的一生本就是由成功和失败相互交织而成的.如果你放弃了,就等于自己给自己宣判了失败.世界上只有一种失败,那就是放弃.在遭遇失败时,我们不妨对自己说:“失败只是暂时的.”只要你比别人多坚持一点,多努力一点,多自信一点,你就能获得成功.
                 ②在2007年发布的《中国网上购物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网上购物发展迅速,中心城市网上购物消费者在网民中占到42.5%.其中,亚洲网购老大淘宝出力最多,不但自己发展迅猛,而且极大地拉动了同行的发展.而5年前无限风光的昔日霸主eBay(易趣)则让人叹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由最初的90%萎缩到后来的不到5%,市场份额不但远远没法和淘宝比,甚至不如拍拍和当当.
                 ③2008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北京出席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时分析了eBay的失败,但同时表示eBay在中国的失败只是短暂的,只要不放弃就还有机会.
                 ④失败是一种财富,也许它会带给你一时的伤痛,但要知道没有永远的失败,这些必经的曲折只会让你更加坚强.从失败里,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可以了解自己被什么绊倒,这样在以后就会少犯或不犯相似的错误.马云说得对,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只要不放弃就还有机会.笑对失败,用一种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失败,以一种良好的.态去面对失败,这样才不会被它吓倒.
                 ⑤戴安娜•高登,这个美国运动史上的传奇人物,用自己的意志和坚持,创造了人类的又一个奇迹.她小时候就患上骨癌,为了保住生命,她被迫锯掉了右脚.当厄运降临在这个幼小的生命上时,她哭泣过、痛苦过、悲伤过,但从未放弃过自己从小以来的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滑雪运动员.她一直告诫自己:轻言放弃就是失败,我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自责!
                 ⑥在一次次的滑雪练习中,戴安娜•高登不断地品尝着失败的滋味.因为身体的原因,很多时候训练都无法持续很久.但困难没有把她吓倒,顽强的意志和无比的勇气最终成就了她的成功.戴安娜•高登在和病魔的对抗中战胜了自己,凭着努力,她参加了多次美国滑雪锦标赛,共获得29枚金牌,还创下了多项世界纪录.
                 ⑦生命的潜能是无限的,而最容易被激发出无限可能的时机,正是我们最沮丧、困顿的时候.绝望的那一刻,往往是希望的开始;危机的尽头,往往就是转机;山穷水尽的地方,往往就是柳暗花明.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希望.人生总有逆境,当我们在绝望中苦苦挣扎时,只要我们自己再多一份顽强,再多一份忍耐,再多一份自信,就会赢得命运的转机.
                 ⑧成长是一个“错了再试”的过程,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经验一样可贵.成功者懂得遭遇失败后不放弃,所以他们会把失败当作垫脚石,走出失败的阴影.当我们出了差错,遭受某种挫折,造成了某种损失后,不要轻易地就放弃自己的梦想,因为一旦放弃,就永远没有了翻牌的机会.只要我们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变被动为主动,就能最终赢得成功.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的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选文②③段有什么作用?
              (4)从第④段看怎样做才能不被失败吓倒?
              (5)选文第⑧段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静水流深
              陈鲁民
                  ①“静水流深”,雅致蕴藉,寓意深远。静水,象征着低调为人,平静处世,锋芒不露,大智若愚;流深,则意味着胸有沟壑,底蕴厚重,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两者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就是一个洞彻人生的大智慧。
                  ②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里,老子高度赞誉的水就是静水,这也是水的原生态。至于常被诗人高歌的大潮汹涌,飞瀑直下,浊浪翻滚,惊涛拍岸等,那并非水的常态,且完全是外力所致,或因月球引力,或因地形跌宕,或因狂风大作,或因火山爆发等等。像著名的钱塘大潮,一年也就那么几天,大多数时间都是水波不兴。
                  ③有经验的人,往水中投一石子,便可知水之深浅。石子入浅水,水花四溅,虚张声势;石子入深潭,悄无声息,不动声色。即所谓“深水不响,响水不深”。人也是如此,动不动就咋咋呼呼、撸袖子要跟人动手的,那多半是拳术初入门者,连半瓶子醋都没有;真正的武术高手,往往是谦恭礼让,遇事退避三舍,不到忍无可忍,绝不会轻易出手。那些四处作报告,到处坐主席台,名片印满头衔,电视节目里作秀的所谓专家,不是招摇撞骗的假专家,就是已落伍、边缘化的过气专家;看看人家袁隆平,一年四季都呆在田间地头,或埋头实验室里,心静如水,可只要一露面,那就准是有新的实验成果问世,给我们带来惊喜。
                  ④一般来说,“静水”相对容易,“流深”较为困难。与世无争,甘于平静生活,清心寡欲,持恬淡人生态度,这个很多人都能做到。而把“静水”的生活过得有内涵、有质量、有价值、有建树,即所谓“流深”,就没那么简单了。我们固可以像陶渊明那样,种地喝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能像他那样在平静清贫日子里,还创作那么多高质量诗篇,有几人能做到。
                  ⑤“静水”还要净水。流水不腐,若是一潭死水,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很快就会变质发臭。人的生活也是如此,须通过积极自觉的修身养性,来遏制各种微生物的滋长蔓延,可以平平静静,不可以无所作为;可以心无波澜,不可以藏污纳垢;可以与世无争,不可以是非不辨;可以不兼济天下,不可以忘记独善其身;可以宽容忍让,不可以唯唯诺诺。这样的“静水”才能洁净无瑕,这样的人生才会意义非凡。
                  ⑥旖旎的富春江陪伴了东汉高士严子陵一生,美丽的纳木错熏陶了多情诗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幽静的瓦尔登湖给了美国作家梭罗创作灵感,深邃的桃花潭见证了李白与汪伦的友谊,他们都是静水流深般的人物,又在一汪汪静水中人格得到净化,灵魂得到升华。我追求静水流深的人生,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④段列举了陶渊明的事例来证明“静水”相对容易,“流深”较为困难。请你再补写一个事例(文中的例子除外)。
              (4)结合全文,你认为第⑤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 10. 阅读议论文《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时代发扬光大》,完成下列各题.
                                     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时代发扬光大
                                              瞿方业
                学雷锋,树新风.这是多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每年的三月,社会都会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宣传雷锋精神.但是,年轻一代对于雷锋精神所蕴含的价值还是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许多人的理解停留于“学雷锋做好事”这一层次.的确,雷锋生前做好事无数,无私奉献做好事也是其精神的内核之一,但这并非雷锋精神的全部.只有搞清楚雷锋精神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追随这位先行者的脚步,与他的崇高精神无限地接近.
                雷锋的精神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无私奉献精神、“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等.无私奉献,就是愿意尽可能地服务他人,方便他人.常说的“学雷锋做好事”,正是其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诠释;“钉子精神”,就是要像钉子一样刻苦学习和钻研业务,尽量挤出时间学习,补己之不足;“螺丝钉”精神就是愿意在平凡岗位上踏实工作,刻苦钻研,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干一行爱一行.
                完善的市场经济,一方面要求人们通过市场为自身的聪明才智寻找出路,获取财富,实现自我,另一方面,还要通过道德情操,克服市场制度本身的天然性不足,让财富和才智运用到更加高尚的目的,这样的市场制度才更加完善,更加有益于人的生存,更利于社会的发展.在当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仍然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对于社会仍然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意义,完全应当成为人们道德情操的组成部分.
                雷锋精神并没有走远,他和时代所需要的精神有着很大的贴近性和接近性,雷锋式的人物在当下的时代仍然需要,而且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我们的身边都并不少见.雷锋身上体现的无私奉献精神,在这些人身上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只是需要更加努力地发扬光大.今天学习雷锋精神,就是结合时代的特点,让他身上的一些美好品质争相为大众所效仿.
                无私奉献,就是要求每一个人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内心要有他人,要能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这正是现代慈善的真义所在,那些援建希望小学的人,帮助贫困学生的人,那些看到他人受难就伸出援助之手的人,都是在为人民服务,都是在无私奉献,因此,雷锋精神在当下的时代,完全就是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的代名词.
                还有干一行爱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勤奋好学的钉子精神,对每个人来讲也同样适用.干一行,爱一行,就不会做对不起他人的事,就不会做问题食品、三聚氰胺牛奶,就会用良知来做事,诚实守信,就会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爱护行业的发展,让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得到良性发展.干一行爱一行,就会恪尽职责,执法者公正执法,监督者勇于监督,守法者尊法守法,让社会上的邪恶之事没有容身之所.
                这些事情,平凡而具体,就在你我的身边和手边,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也应当做到,只要像雷锋那样敬业,那样有一种认真劲儿,具有对他人的爱心,许多事情都可以做到尽善尽美,社会就会在这种精神的照耀下,更加美好.让雷锋精神在这个时代发扬光大!
                                                                                       (选文略有改动)
              (1)选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从论证思路上看,选文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3)认真阅读第③段,说说这段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请为第⑤段补写一则事实论据,使论证更加充分.
              (5)雷锋精神的内涵除“无私奉献精神”“螺丝钉精神”“钉子精神”外,还有很多.下面摘自《雷锋日记》的话,也体现了雷锋精神,请谈谈你的理解.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