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永远的槐花蜜

              赵学儒

              初夏,老乡进城,带来蜂蜜,是槐花蜜,即槐花盛开时蜜蜂采粉酿成的蜜。老乡说,这是头茬槐花蜜,是一年中最好的蜜,是咱太行山区最地道的蜜。老乡的一番话,把我带回到了三十年前的太行山老家。

              我老家是个被大山围起来的村子,因为少雨,山上栽满耐旱的槐树,每年春天柳绿之后,山上的槐树便开了花。近看朵朵串串,远望成片,从空中俯视,沟沟梁梁都是雪色。轻风摇曳,花海泛起股股波浪,吹来缕缕花香。这时,便有无数蜜蜂如天兵天将蜂拥而至,之后趴在花蕊上,再无声息,专心采粉。

              那时老家穷,乡亲们都要采槐花,或自己吃,或喂猪。一次,我跟母亲上山去采花,她用长钩勾下树枝,我把槐花摘下,放到袋子里。母亲的手被槐刺刺破,鲜血直流,母亲却笑笑,甩甩手指上的血,继续采。我家八口人,爷爷奶奶老了,失去了劳动能力,我爸在外地教书,很长时间回家一次,我们兄妹四个都在上学,母亲的辛劳可想而知。

              记得那日母亲穿了一件绿褂子,在白色花海中格外显眼。橘红的阳光也从树缝探下头来,与她的微笑糅在一起,越发灿烂。我摘了一朵小花放到嘴里,咂咂滋味,开始有点苦涩,却越嚼越香、越嚼越甜。我们满载而归,身上还带着香甜的味道。

              母亲把槐花带回家,摊在干净的地上晾晒,便于存放。接着,她开始鼓捣猪食。她把槐花放进大锅,点燃灶膛的火,等锅里的水烧开了,槐花瘪下去了,又把一些谷糠放进去搅拌,再兑些凉水,开始喂猪。圈里是黑白两只猪,一顿吞咽。年终,母亲把一只猪卖掉,还“缺粮款”,另一只杀了,肥肉炼成坨,作为全家一年的油水。

              我成家之后,在附近的水电站上班,家里的事基本落在妻子肩上。我上班是三班倒,一次早上下班回家,知道妻子去采槐花了,便去接她。山上,阳光灿烂,就像舞台上的灯光,槐花漫山遍野地舞蹈。一群群蜜蜂来了走,走了来,嗡嗡声此起彼伏。在这片雪白的花海中,妻子头上的红纱巾分外妖娆。采完花,妻子开始下山。她的肩上背着装满槐花的筐子,筐子上还摞着鼓鼓囊囊的麻口袋。下坡时几乎是一路出溜,妻子的腰杆却总是挺得笔直,抵住筐子和口袋。回到家,她解下被汗水浸透的纱巾,让我替她拔头皮里的槐刺。猛地拔出来,殷红的血也跟着渗出来。

              那年,我们家盖新房,妻子特地养了三只猪,或卖了钱支付材料费,或用来招待帮工。为了让猪吃饱喝足快些长大,妻子采回了很多槐花,晾晒在房前屋后、坡坡台台,吸引了很多蜜蜂前来。老乡说,我知道城里什么都有,但这蜂蜜是自己家的,可甜了。我也没客气,认真地对老乡说,这蜂蜜永远是最好的。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06月02日15版)

              (1) 本文主要的记叙顺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语境,文中画线句的用意是什么?下文有句话跟它照应,你能找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说说第二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细读全文,你怎么理解标题中“永远”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莫问远方有多远

              王纯

              小时候,我跟着母亲去城里的表姨家走亲戚。母亲牵着我的手,走了很久很久,我非常累了,表姨家怎么那么远呢?远得好像永远都走不到。我不停地问母亲:“到了吗?还有多远?”母亲安慰我说:“快了,快了!”我走几步,就要问:“到了吗?”很快,我筋疲力尽了,可仍然没到。我坐在地上耍赖,再也不肯走一步。母亲只好背起我,继续朝前走。我趴在母亲背上说:“妈,表姨家怎么这么远?你不累吗?”母亲说:“我不累!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远,只管朝前走,走着走着,就到了。”真的,母亲很轻松的样子,即使背着我也不嫌累。走了一会儿,我们终于到了表姨家。

              那次的路途简直成了我的一场苦旅,让我记忆深刻。后来,再遇上走远路,我坚决逃避,再不肯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远方有多远;而母亲呢,不管多远的路依旧不怕,迈开脚步就走,她还是那句话——“只管朝前走,走着走着,就到了”。

              多年后,我重新回味母亲的话,觉得真是很有禅意。“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远,只管朝前走,走着走着,就到了。”我之所以感到累,除了年龄小,更主要的原因是太过关注远方有多远,总想尽快到达目的地,但脚下的步子却快不起来,这种心理上的恐惧、茫然、失望,让我丧失了勇气和信心。而母亲呢,不去关注目的地,只管走好脚下的路,所以她不会感到累。

              即使成年以后,我们很多人依旧不能摆脱那种关注远方有多远的心理。记得那年,我决定通过自学考试拿下本科学历,我给自己制订了目标:两年之内一定要拿到本科学历证书。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紧张地准备考试。过了一科后,我翻翻剩下的科目,摇头叹气说:“还有这么多科,太难了!”好不容易过完了三科,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半了。我还是总盯着剩下的科目,有时还会用手掂掂那些书的分量,暗想:“哪辈子能过完所有的科目呢?”工作、生活本来就够累人的了,再加上自学考试,简直要累死人。后来,我终于撑不住了,最终放弃了自己的计划。

              还好,几年后,我又重新参加自学考试。我不再关注什么时候能过完所有的科目,只是默默地努力,一科一科过,就像翻越高山一样,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即使山的那边依旧是山,我也只管走好脚下的路。就这样,我终于拿到了本科毕业证。我欣喜极了,走着走着,真的走到了春暖花开的彼岸!

              喜欢写作以后,经常有文友和我探讨写作的事情。很多文友为自己制订了高远的目标,每天都总结离目标又近了多少。但很多时候,目标是那么遥不可及,人就像蜗牛一样一点点朝向远方,我们前进的步伐太慢,而远方又太远。走着走着,就感到自己力不从心,原来的百倍信心也一点点丧失了,几欲放弃。我对他们说:“莫问远方有多远,只管从从容容往前走。走着走着,路就宽了,花就开了,目的地就到脚下了。”

              远方是我们必然会抵达的驿站。莫问远方有多远,一直向前,总有一天会与一个个远方不期而遇。

              (1)说说标题“莫问远方有多远”的妙处。

              (2)我还是总盯着剩下的科目,有时还会用手掂掂那些书的分量。(请从描写的角度体会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3)走着走着,真的走到了春暖花开的彼岸!(结合语境,说说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意)。

              (4)“只管朝前走,走着走着,就到了。”选文前三段反复引用母亲的这句话,有什么用意?

              (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6)阅读本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用一则格言警句来回答。

            • 3.

              《父亲的斧头》

                 (1)一把斧头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淬火①。

                (2)父亲的习惯是把一把刚刚淬过火的崭新斧头钳起来,将斧头对准砧子后的那尖角,在那上面用力啃一啃,看这把斧头的钢口如何,它能否吃得动这铁。

              (3)正因为这样,那只砧子的尖角斧痕累累,刚刚削过的新痕泛着银白。而那把父亲才试过后用力抛在地上的斧头还很烫手,新斧头发着蓝光。

              (4)这时候,父亲瞅一眼躺在前面的斧头,一只脚踩在砧墩上,端起那只水烟锅, 咕嘟咕嘟抽起烟来。而此时,我就能歇歇手,赶快离开打铁铺,跑到大门外边去。 我始终想远离这丁当作响的日子,跑到外面的世界闯荡。那时候我像一把刚刚打造好的斧头,准备磨快刃子,等待机会,狠狠砍生活两斧头。

              (5)一次,放暑假,父亲要我给他搭下手,打造一批镰刀。满山遍野的庄稼都黄了,都在等待镰刀来收割。人们需要镰刀,庄稼更需要镰刀,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父亲心里很着急。我不在乎这些,我想我的事。

              (6)我对父亲说,我不想打镰刀,我想去采药。我想像着采到了一大麻袋药。那时候我们那里的秦艽②正在卖着好价钱,我想自己挣回自己的学费。我觉着打镰刀挺费事的。

              (7) 父亲并没有反对我去采药。他说,去吧,去干你爱干的事。

              (8)其实,我不知道什么是我爱干的事。比如说父亲,打一把斧头,打一张镰刀,然后抽一锅水烟,睡时喝二两烧酒。这些他都肯定爱干,而且每样都干得从容不迫。我呢?截止那一个秋天,还没有干成一件事。我总喜欢想入非非。

                 (9)我打定了主意去采药。我在离家二十里的山上转悠了三天就没有耐心了。别人总在低头 工作,而我却怎么也找不到药,那些长在灌木中的药材总是与我擦身而过。

              (10)二十里外我似乎听到父亲锻打镰刀的声音。我想,那些刚刚打好的镰刀正被它的主人磨得锋利无比,一张张镰刀正伸向成熟的麦子。

              (11)父亲打完了镰刀,紧接着又开始打造斧头。父亲的斧头总是供不应求。

              (12)我垂头丧气地站在父亲面前,父亲一声不吭,他钳起一把刚淬过火的斧头,在砧子上狠狠啃了两下。

              (13)这时候,我确实该为我自己羞愧了。我不能眼看着自己这把刚出炉的斧头就这样白白地锈掉,然后当废铁处理掉。我总得好好用上两下子,砍出两道新印子。父亲打造了大半辈子钢口很硬的斧头,不能败在我这把斧头上。

               [注①淬cuì火:把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浸入冷却剂(油、水等)急速冷却,以增加硬度。 ②秦艽“jiāo草本植物,可入药。

              (1) 题目“父亲的斧头”在文中有哪两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的“父亲”给人印象很深。结合全文,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中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试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品析。

              ①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父亲一声不吭,他钳起一把刚淬过火的斧头,在砧子上狠狠啃了两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章结尾说“我确实该为我自己羞愧了”,“我”为什么羞愧?”我”今后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口袋里的父爱

              李静

              (1)母亲去世了,留下什么都不会做的父亲,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

              (2)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抹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

              (3)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父亲说想去看她,可找不到她的家。她的心里酸酸的,马上把父亲带回了家。

              (4)送父亲回家时,父亲塞给她几百元钱。父亲以前经常背着母亲给她钱,那会儿她刚生完孩子,经济情况不好,父亲总是把背着母亲攒的钱拿出来贴补她。现在条件好了,她不再要父亲的钱了,可父亲还是会给她。她就把父亲给的钱存起来,再找个借口还给父亲。

               (5)那天,她要去看父亲,还没出发就接到电话,没想到这一次见到父亲竟是在派出所里。父亲去买她最爱吃的点心,又迷路了,是出租车司机报的警。她和哥哥商量,带父亲做了体检,没想到父亲竟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

              (6)哥哥出差了,她怕自己照顾不过来,为了避免父亲再次“离家出走”,她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请了护工照看着。起初,父亲的情况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去上班,父亲会告诉她小心开车,坏的时候父亲根本不知道她是谁。后来发病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

               (7)那天,她的车限号,她打车去上班,该付钱时发现钱包忘带了。她下意识地翻口袋,其实她口袋里是从来不放钱的。她只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竟从里面摸到了100元钱。

               (8)付了车费,她开始琢磨自己是什么时候把钱放进口袋的。想了几种可能,又都被她否定了。她突然想是不是儿子干的,拿了自己或丈夫的钱,匆忙中错放进了她的口袋。想到这儿,她倒吸了一口凉气。回到家,她板起脸质问儿子,儿子矢口否认,她打算等丈夫回来让他和儿子认真谈一次。

               (9)晚上,儿子去洗手间,还没到门口就返了回来,拉着她往外走。站在卧室门口,她看到进门处的衣帽架前有父亲的身影。她悄悄凑过去,还没张口,就看到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地说:“放好,别让你妈知道……”父亲佝偻的身影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模糊。那一刻她才知道,纵使父亲不再记得她是谁,但父亲对她的爱却

              从未停止。

              (摘自新浪网作者的博客)          


              (1) 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关于父亲的哪几件事。



              (2) 品读赏析下列句子。

              (1)后来发病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



              (2)父亲佝偻的身影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模糊。




              (3) 第五段作者为什么要写父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病?联系全文分析其作用。




              (4) 题目《口袋里的父爱》,有何含义?

            • 5.

              四十二粒芝麻

              顾振威

              ①每天放学后,我都拖着饥饿的身子到村口去,双眼痴痴地望着灰蒙蒙的远处,望眼欲穿地渴望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能闯入到视野之中。

              ②父亲到平顶山拉煤已有十多天了。生产队在每年的春夏之交都要抽调劳力去平顶山拉煤。父亲是从上海来的知青,身子单薄得像麻秆一样,苍白瘦削的脸上还架副近视眼镜。父亲递给队长一支丰收牌香烟,晃了晃并不粗壮的胳膊,嘿嘿笑道,我不缺胳膊不少腿的,吃了三十多年饭,有的是力气,你就让我去吧!

              ③去平顶山拉煤是最累的活了。想想看吧,来回要走1000多里路,1000多斤重的煤车,全凭两条肉腿拖回来,即使是身强力壮的汉子也要累掉几斤肉。队长不解地问父亲,队里的人都怕拉煤,就你不怕,你到底图啥?父亲实话实说,图的是多挣点工分,为家里省点粮食。三个像狼崽一样的孩子,越来越能吃了,我不忍心让他们饿着肚子啊。

              ④队长指了指打麦场里的大青石说,去拉煤不是去享福,得有力气才行,你能挪走那块大青石我就让你去。

              ⑤这块大青石少说也有一百四五十斤,置于打麦场中岿然不动。父亲就是父亲,他找了根木棍,找了块砖头,把木棍放在砖头上,轻轻松松地撬走了大青石。队长笑道,你力气虽小,却会使巧劲,我同意你去拉煤了。

              ⑥在我焦灼万分的渴盼中,我终于望见了生产队拉煤的架子车像爬虫一样慢慢蠕动着。

              ⑦我耐心等待着,终于看见了父亲。父亲两手架着车把,车缰绳深深地勒在肩膀上,身子弯得像弓一样,双眼盯着凸凹不平的土路。随着车子的蠕动,我听到了像老牛一样粗重的喘息声。

              ⑧父亲抬头擦汗的时候看到了我,脸上顿时露出了阳光般明媚的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回家告诉你娘,就说我胜利回来了。

              ⑨我刚回到家里,父亲就大步流星地回来了。母亲目不转睛地盯着父亲。只是十多天,父亲的脸就瘦得像刀削一般,苍白的脸上嵌着一道道煤灰。母亲嗔怪道,人身不是铁打的,你呀,就是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

              ⑩父亲刚在板凳上坐稳,就把我抱到他腿上,又喊来两个弟弟,从怀里掏出一个烧饼,一脸自豪地说,走到漯河车站,队长大发慈悲,买了十多个烧饼,一人分一个。我把它分成四份,你们一人一份。

              ⑪看到我们兄弟三人狼吞虎咽的样子,父亲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⑫母亲把她的那份分成两份,逼着让父亲吃掉一份。父亲狡黠地说,你吃了我再吃。母亲坚持道,咱们一块吃。父亲把洋火盒大的烧饼捧在手里,嘴巴埋在手心里,鼓动着脸颊。母亲吃了烧饼,父亲嘿嘿一笑──父亲手里,赫然躺着他那块烧饼。

              ⑬你咋没吃?你咋没吃?母亲不满地质问道。父亲羞愧地低下了头,嗫嚅道,怎么没有吃?我吃了,整整吃了七天。

              ⑭看母亲愕然得圆瞪了眼,父亲讷讷地说,我真该死,几十岁了还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将烧饼上的芝麻全吃光了,不多不少,42粒!

              ⑮房间里极静,我那时分明看到母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

              ⑯光阴荏苒,如今父亲已经作古,我也早做了父亲。当我饿着肚子,看孩子们津津有味地饱尝美味佳肴的时候,我体味到了父亲当年那种发自肺腑的喜悦,我感到自己的心也像父亲一样被幸福和喜悦涨得满满的。

              ⑰天下做父亲的,一定都是这样吧!

              (选自《意林》2014年4月第8期)

              下列对文章有关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选文用“四十二粒芝麻”作为标题以小见大,用芝麻的少和小反衬出父爱的厚重。
              B.文章2-5段运用倒叙,写出了本文的写作对象,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C.文章第7段划线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煤车的沉重以及父亲拉煤艰难的情形。
              D.文章第14段父亲回答母亲的话可以看出父亲还是一个性格冲动,说话不三思而后说的人。
              E.文章最后一段由赞颂自己的父亲进而表达对天下无私奉献的父亲的敬重和赞美。 
            • 6.

              温暖的脚印

              ①想起来,那是十六年前的事了。

              ②一场雨不合时宜地从清晨开始飘落,院子里不久就成了湿滑一片。芦花鸡似乎想从屋檐下冲到对面的瓦棚去,但没跑几步就被雨点逼了回来,身上的羽毛打了儿,木呆呆却心有不甘地看着远处。某一刻,我感觉它的神情和我惊人的相似。

              ③分配通知书是昨天送来的。几行龙飞凤舞的字迹,把我打发到了一所乡下初中,要求第二天报到。也就在那天,我得知一起毕业的七个女生中,有六个被分到了新建的中心学校。新校条件好,熟人多,不会孤单,而我即将报到的那所中学呢,更像一个被世人忘记的老者,在乡野深处顽强地存在着。房子低矮,破旧,大门洞开,风和沙尘在春季会肆无忌惮地涌进来。A通知书被我折起,又展开;展开,又折起。没人告诉我,我究竟被谁玩弄于股掌。成绩优异如何,实习表现优秀又如何,无须比试,我已败北,睁着一双迷茫的眼,却不知道自己怎么输的。

              ④父亲一直坐在椅子上抽烟,缭绕的烟雾模糊了他的表情。很多年了,他习惯用沉默作为和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但昨夜,很晚了,还听见他和母亲在说着什么,如同风吹树响,偶尔夹杂着一两声叹息,轻轻传来,落叶一样,轻得让人心疼。眼泪就是在那一刻蓄满眼眶的,不为命运,不为自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的女儿,只为白日里他紧绷的面孔,以及看我时躲闪的目光。

              ⑤将近九点,雨停了。父亲把烟头掐灭,走出去探路。不一会他折回,眼神依旧躲着我,说:“能走了。”又说,“第一天上班,耽误了不好。”我把通知书揉成一团,扔在了桌子上。纸团滚动了几下,好像落到了地上,我也懒得去理会。从杂物间推出自行车,刚要走,父亲从后面赶过来,把车子接了过去。

              ⑥门前的路,向东约五百米才是油漆路。父亲扛起自行车,一步一滑地出了家门。我跟在他身后,躲闪着泥水,可鞋子上还是沾上了泥巴。我一皱眉,他好像背后长了眼睛似的:“踩着我的脚印走!”果然,他的脚踩过的地方,泥巴被带走很多,我再踩,就不大沾脚了。只是这样一来,他需要把步幅缩小,来迁就我。却也不焦躁,一步一探地谨慎地落着步子。B由于用力,一侧膀子歪着,黑色的自行车座子牢牢地倚着他的头,衬出头上星星点点的白。脖子上青筋暴起,最粗的一条突突地跳着,仿佛那里活跃着一轮即将喷薄而出的太阳。

              ⑦太阳终于跳出云层了。浅草窝里,一朵蒲公英黄艳艳地向着天空挺起了身子。叶底还沾着泥,花茎的顶端却托举起一圈干净的花瓣。那么美,那么自在,那么快乐地绽放自己啊,在这风雨之后!眼睛碰到它的刹那,心中某根弦忽然放松了许多。

              ⑧到公路上,父亲放下车子,跺了跺脚,拍了拍手。只是短短的几百米,他的脸上却见汗了。到底岁月不饶人。我让他回去歇歇,他转身要走,又回过头看看我,把手伸进上衣口袋里,我以为他要掏手绢擦汗,摸出来的却是一张纸。交到我的手上,还带着父亲的体温。定睛一看,是那张被我揉皱的通知书,已经被叠得四角分明。他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吐出一句话:“闺女,啥事没有一辈子定性的……好好教,咱要得对得起那些娃娃!”这一次,他的目光没有躲闪,似乎有光亮在他的眼底闪动。我低头答应着,不敢去看他的眼睛,也无暇分辨那闪动着的是期待的神采还是一言难尽的眼泪。车子拐弯时,发现他还在站在那里朝这边张望。巨大的天空背景下,他成了矮矮的一个。什么时候,他开始老了呢?鼻子一酸,眼泪终于掉下来。小时候,我多么喜欢跟着他去田间劳作。他人高,步子也大。每件事,都做得有板有眼,手里的活就像文人笔下的文章一样讲究。人前谦虚,不吹牛,人后要强、努力,也是他教给我的。

              ⑨就这样,踩着他的脚印,我一步步走出了乡村。         

              (作者;刘丽丽)

              (1) 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

              (1)上班第一天,“我”踩着父亲的脚印走过泥泞的道路,感受到了父爱的力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我”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超出了山村。

              (2) 第③自然段交代其他六个女生被分配到新建的中心校,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3) 赏析文中A、B两处画线的句子。

              (A)通知书被我折起,又展开;展开,又折起。

              (B)由于用力,一侧膀子歪着,黑色的自行车座子牢牢地倚着他的头,衬出头上星星点点的白。


              (4) 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分析父亲的形象。

            • 7.

              睡在噪音里的母亲

              牧徐徐

              母亲是一个特别爱静的人,尤其是在睡觉时,不能受到一点声响的打搅,否则就易失眠。

              以前,母亲一直住在乡下老家,村子里的白天夜晚都特别安静。因此,她习惯了在这样的环境里入睡。我在很小时便知道母亲喜欢清静,所以,不敢在她睡觉时发出喧哗声,更不敢轻易去打搅她。

              母亲睡觉时爱静的这一特性保持了很多年,直到来到我这里。

              我的新房正好位于城市两条主干道的交叉口,一天到晚都是车流不断,喧嚣不已,晚上的光污染也很重,窗外的灯光亮得如同白昼。

              我知道这样吵闹的环境,母亲自然受不了,于是便事先给她的卧室窗户安了加厚的双层隔音玻璃,还挂上了一层厚厚的隔光窗帘。我想,这样便能有效地阻隔掉外面的噪音和灯光,能让母亲睡得安稳些。

              但母亲晚上睡觉时却不愿意关窗户和拉窗帘,理由是“窗户关起来,一点风都进不来,太闷了”。

              夏天来临时,晚上卧室里热得很,可母亲却不愿意开空调,说空调吹出来的冷气让她不舒服。其实,她是觉得开空调费电,勤俭、朴素是她一贯的秉性。

              “不开会热坏您身体的!”我坚持让她开。

              “哪有这么娇贵,我在老家过了几十个三伏天,也从没用过空调呀!”母亲反驳,“可城里比老家热呀,左右邻居都开,他们的空调外机将热量全都排到我们家了。”我摆开事实,想让母亲清楚这个道理。

              可母亲到底还是坚持不开空调,再热的夜晚,她也只是拿着那把从老家带来的蒲扇,给自己扇些风来,她说:“扇累了,困乏了,自然就能睡着,睡着也就不知道热了。”

              一天晚上,我走到母亲的卧室边,一打开门便是一股热浪,让刚从空调房里出来的我十分不舒服,但我发现母亲居然睡着了,睡在很大的噪音和一股股热浪之中。从窗外射进来的灯光,毫不留情地打在她瘦弱、单薄而又苍老的身上。我有一种流泪的冲动,母亲一个睡觉爱静的人,居然改变了一辈子的特性,变得不在乎喧嚣,不在乎嘈杂,不在乎不黑下来的夜晚,更不在乎扑面而来的闷热,就这么慢慢地睡熟了……母亲,她是真累、真乏了。

              我想,母亲肯定向往乡下老家的宁静,渴望回到那个没有喧嚣车流,没有刺眼灯光的乡下,过安安静静的晚年生活。但她却从未开口提起想回去的话题。母亲是明事理的人,她深知,自己来这里是有任务要完成的。她的到来和不离开,将能极大地帮衬儿子一把,让辛劳一天回到家的儿子,不必自己动手做饭,一回来就能吃上一顿现成的热腾腾的晚饭。她更知道,正因为她的存在,儿子早上才能多睡会儿,不必自己早早起来做早饭,更不必去外面吃又贵又不太健康的早点。

              我想,天下有无数这样的母亲,为了子女,人到老年却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故土,漂泊在陌生的城市里,带着大半辈子的乡土气息来忍耐城市里的新生活,她们善良而勤俭,并极具坚韧性,如同我的母亲,再热的天,再吵的环境,她也能忍受住,强迫自己合上眼睛,睡在一片喧嚣吵闹之中。

              睡在噪音里的母亲,她知道不能为了自己撒手不管,回到熟悉、舒坦的乡下去,她是在为孩子做最后无悔的牺牲。

              (选自2016年2月《思维与智慧》)

              (1) 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的题目“睡在噪音里的母亲”的?

              (2) 文章前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3) 你认为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分析。

            • 8.
              盖世英雄
              路明

              ⑴很小的时候,国庆节晚上,你带我去南京路看彩灯。你把我放在肩上,从静安寺走到外滩,再从外滩走回静安寺。你步子很稳,仿佛永不知疲倦。回家的路上,我趴着睡着了。醒来已在床上,曙光初露,你在我身旁鼾声如雷。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你宽厚的肩膀。

              ⑵有天夜里地震了,你连被子一把抱起我,冲出家门。好在震级不高,房子没倒,院子里挤满了惊魂未定的人们,谁也不敢再进屋。寒风呼啸,那个兵荒马乱的夜啊,我在你怀里静静地睡着。

              ⑶幼儿园时,你跟新来的体育老师打赌(你是语文老师),倒立绕200米操场一周。赌注是一礼拜的红烧肉。那时还是煤渣跑道,体育老师坚持了50米就放弃了。你颤颤巍巍,愣是没倒下。我在一旁给你喊加油,嗓子都喊哑了。终于“走”到了终点,你耀武扬威,高举着被鲜血染红的拳头,像胜利的旗帜。那一刻,我知道,我的爸爸是战无不胜的。

              ⑷后来,你教我骑自行车。刚学会的时候,我得瑟极了,登登登骑上一个缓坡,然后松开刹车,闭上眼,俯冲,风在耳边呼啸。等我睁开眼,已经来不及了,连车带人结结实实地栽倒在灌木丛。手臂和膝盖磕破了,脸上一道道的血印子。你站在我面前,用不容置疑的口气——不许哭。爬起来。我疼得龇牙咧嘴,硬生生把眼泪咽进肚子。记忆中又添了一笔,不近人情的爸爸。

              ⑸小学五年级,你把我塞进校足球队,教练是你哥们。我是替补的替补,每次跟着跑几圈,做做基本训练,然后坐在场边捡球。那一天,你来看我们的训练赛,教练把我排进首发。我在场上基本就是个笑柄,停不好球,过不了人,传球偏得离谱,一丁点身体接触就踉跄倒地。我喘着气,假装擦汗,偷偷地瞄你。你站在教练身边,面色铁青,一言不发。

               ⑹越是着急,越是失误频频。我哭丧个脸,跑去跟教练要求下场。你瞪我一眼,恶狠狠地说,给老子滚回去。我咬着牙,强忍住眼泪。你不就想看我出洋相吗?好吧,我满足你。我用尽最后的力气,像疯狗一样奔跑。倒地滑铲,飞身拼抢,连滚带爬,居然还进了一个球。终场哨响,我拖着两条麻木的腿走向场边。我不想搭理你。你笑嘻嘻地走过来,用手揉了揉了我的头发。

              ⑺初中时,忘了是什么事惹你暴怒。你飞起一脚,把我踢翻在地。我闷掉了,坐在地上,忘了疼,只是死死地盯着你。晚饭后,你硬拉着我出门,我冲在前面,头也不回。你突然紧走几步,把手搭在我的肩头。我感觉到你在颤抖。回头一看,你哭了。你哽咽着说,爸爸错了,其实爸爸舍不得……

               ⑻我见不得人哭,尤其是男人哭。

               ⑼爷爷的葬礼上,你一个快五十的男人,蹲在地上,哭得像个孩子。我拉你,你紧紧攥着我的手,一遍遍地说:明明,爸爸没有爸爸了。

              ⑽我们的对话越来越少。我怕你。和你单独相处的时候,我浑身的不自在。等上了大学,我几乎从不给你打电话,虽然“爸”在通讯录第一行。后来加了个“阿依古丽”,我把“爸”改成“阿爸”,依然在第一行。有一回忘了锁键盘,自动拨打了“阿爸”。你打回来,问我怎么了?声音异乎寻常的和蔼。我说没事。你沉默了一会,挂了。

               ⑾有一次,奶奶跟我说起你年轻的时候。那时你还没结婚,风华正茂,任性潇洒,完全不是我熟悉的那样不苟言笑。有一次你偷偷骑出爷爷的“凤凰”,敞开衬衫,在田埂上飞飙。由于太过得意忘形,最后连人带车栽进河里。

              ⑿十几年后,你站在我面前,威严得像一座山,用不容置疑的口气——不许哭。站起来。我想,是因为我,你才变成我所见到的样子吧。我们都是平凡的父亲。这辈子,大概只有一次成为英雄的机会——在儿子的眼里。为他日夜操劳,为他怒发冲冠,为他冲锋陷阵,为他赴汤蹈火,为他壮烈地死去,为他卑微地活着。

              ⒀直到我成了家,我们依旧相处不好。你早不再骂我,可我面对你时还是十二分的不自然,说话都是那种虚伪的客气。有天晚上,破天荒的,你拉我陪你喝酒。半斤绍酒下肚,气氛活络了一些。虽然还是放不大开,但毕竟,我和你一起喝酒了。你老了,两鬓斑白,皱纹横生,一身肌肉隐退,看起来居然有了七八分的慈祥。聊起我小时候的事,你说那次跟体育老师打赌,煤渣把你的手掌磨得血肉模糊,钻心的疼啊!你想放弃算了,去他妈的红烧肉吧。可是不可以。我在看着你。

               ⒁你又说起送我上小学的第一天,你躲在柱子后面,偷偷地观察我。见我东张西望,然后咧开嘴,快要哭了。最后居然没哭出来。大概是觉得你不在,哭也没有意义。

               ⒂你不知道的是,其实我看见了你。我看不见你的脸,可我看见了你宽厚的肩。所以我才止住了哭泣。我转过身,噙着热泪,攥紧小小的拳头,一步一步走向教室。就像此后的一次次,我走向陌生的命运。

              ⒃也许父子之间,注定会是这样的结局。在你的目光里,我渐行渐远,头也不回。因为有你,才无所畏惧。

              ⒄爸爸,你是我的盖世英雄。


              (1)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我”与父亲之间的故事,请你根据提示将下面表格补写完整。


              时间

              事件

              很小的时候

              父亲背我去看彩灯

              幼儿园时

              在我的加油声中,父亲在倒立行走中获胜

              小学五年级

               

              初中时

               

              上大学后

               

              成家后的一天晚上

               


              (2) 第⑺段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 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从人物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任选其一作答。)



              (4)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 在生活中,体现父爱的事例有很多,文中的这几个事例一定也深深地打动了你。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本文后的感受。

            • 9.

              《民工父亲的“幸福”》     

                ①搬入新居不久的一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地打着字。光线很好,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泼洒进来,一切看上去是那么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②突然,响起一阵杂乱的敲门声,像宁静的湖面扔进了一个石子,打破了这份宁静和惬意。我心里好生纳闷,嘀咕道:门上不是有门铃吗?为什么还要这样乱敲门? 

              ③我轻手轻脚地走到门边,屏住呼吸,从猫眼往外看去:只见一个陌生人。他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斑斑点点,眼睛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的神色。他是谁?想干什么?一连串的疑问在我脑海里闪现。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并做好随时关上门的准备,问道:“你找谁?” 

                ④只见那人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抖抖颤颤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从里面抽出一支递过来,脸上堆满了真诚的笑意,嗫嚅道:“同志,我是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

                ⑤“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那根香烟,一脸狐疑地问道。 

                ⑥见我态度平和,没有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激动,脸涨得更红了,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暑假了,他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孩子说,他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孩子到您家看看吗?如果他看到城里人住上他爸爸盖的这么好的房子,心里一定会感到非常自豪和幸福的。不知您能不能同意?房子盖了许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对孩子描述清楚。”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一脸焦灼和企盼。 

               ⑦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想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真是一位细心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自己在工作中取得一点成绩,或者在报刊上发表一篇小文章,不是也喜欢在儿子面前炫耀一番吗?那是一个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儿,我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 

               ⑧这位民工见我爽快地答应了,激动得连连称谢,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他忍不住说道:“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脑子有问题,简直莫名其妙;还有的跟踪我,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进了民工工棚。今天,我可遇到大好人了啊。”这位民工的脸上一片喜悦,洋溢着一种明媚。 

               ⑨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一双眸子很亮。见到我,小男孩一副怯怯的样子,但看到我热情和蔼地抚摸他的头,才放松下来。他父亲在一旁堆着一脸的歉意,不停地说道:“乡下孩子,不懂事,请多包涵。” 父子俩套上我递过去的鞋套,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也许是第一次踩上木地板,他们好像生怕将木地板踩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我看到,此时,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目光中有一种扭捏和拘谨。做父亲的好像在努力地显示出一种老练和成熟,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道:“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的建筑公司盖的。当时在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当时在砌这面墙的时候,这面墙上还留有一个洞口,和隔壁是相通的,为的是运送砖块、水泥、黄沙等施工材料,房屋建好后,这个洞口便被堵上了。现在,我要是不说,你可一点也看不出啊!哦,对了,我的中级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⑩看得出,孩子的父亲在竭力向孩子描绘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一些细节,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望着他的父亲,眼睛里流露出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情,只见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似乎又挺直了许多。面对此情此景,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⑪看完了我的新居,两人亦步亦趋地退向门边向我告别。突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两只手,一下子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激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睛里一片晶莹,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我突然感到,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⑫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只听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您盖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不要乱想了,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⑬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我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您在城里盖的房子,和城里人一样生活。” 

                ⑭听了孩子的这番话,这位民工父亲情不自禁地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将腰杆努力地挺了挺。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感到高大了许多: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坚强。 

              (1) 结合全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文中民工父亲的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⑩段和第⑭都写到父亲挺腰的动作,结合课文说说两次挺腰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①请说出“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中“幸福”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简要说说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民工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内容简要分析(写出三个方面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结合文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发(不少于2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雨中听花语》

              ⑴那个雨天,我在偶然中看见了凌霄花。

              ⑵那天的雨下的很大,风吹着雨伞不停地摇晃,我就站在雨中看着那些凌霄花。

              ⑶年轻时读过舒婷的诗:如果我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在我年少的印象中,凌霄花一定是妖艳、娇媚善于炫耀、张扬的花朵。

              ⑷可是,第一眼看见那些花时,我不敢相信传说中喜欢攀附、依赖、炫耀自己的花,竟是这样的普通而纤弱。

              ⑸很大的风,吹着从高处低垂下来的藤蔓,那些点缀在绿色枝叶里的花儿,便随着摇摆的藤蔓在风雨中来回的晃动着。雨点不停的打在花朵上,每一个雨点砸下来的时候,花身便向下倾斜着、颤抖着,好似在寒风中行进的女子,纤弱的身姿惹人心痛。一阵狂烈的风雨过后,那些花儿又小心翼翼地重新向上站直了身子,雨一阵阵地落下,花儿便一次次地倒下又挺立起来。

              ⑹风吹过来时,花枝和藤蔓一起在风中乱舞,像是在抵抗,像是在挣扎。风不停地吹,我的心也在风雨中随着花一起颤动。我担心那些细小的枝蔓会不会在风雨中折断,我又担心那些花儿会不会在风雨中坠落。我好想用手心去托起那些花朵,我不忍看着这些柔小的生命因为一场雨而陨落。

              ⑺但我明白,生命都是无常的。大自然中植物和动物都要在自然的风雨中经过百般砺炼。我无法替它们承受风雨,只有站在雨中默默地用心守护着这些生命的精灵。

              雨停了,花儿们慢慢的挺直了身子,那些缀着花骨朵的枝条也不再狂舞,它们静静地像墨绿色的流苏一样温柔地低垂着。让我惊讶的是,那些看似细弱的花枝,在风中竟然没有一枝被折断,那些花儿也在雨中坚强地站立着,没有一朵坠下枝头。

              ⑼在风中,我所担心的一切都没有发生,疾风骤雨后留下的残露在一点点地滴落,仿佛是一场较量后遗留的尾声。

              ⑽我看见雨润后的凌霄花愈加青翠,我知道以后的花事也将是愈加繁盛。我突然想起了“洗礼”这两个字,生命经过洗礼后会散发别样的光辉吧!我惊叹凌霄花竟会在这样的时候,用这样的方式给了我生命的启迪。

              ⑾我在风雨中看见了凌霄花的灵魂,我明白了,每一朵花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凌霄花在人们误解与嘲讽的眼光中坚定着自己的信仰,不停的攀援,只是为了一种更高的向往与追求。我开始对这弱小的生命另眼相看。    

               ⑿花瓶里的青春或许太绚丽,所以凌霄花选择了在大树边、山坡上、水泥石柱旁生长、发芽。它们背负着一个攀援强权的恶名,仗义地用自己谦卑的生命与另一个粗糙的生命结合,用自己柔弱的身体装饰着另一个生命,书写着同枯同荣,生死与共的侠肝义胆。

              ⒀花瓶里的青春或许太短暂,所以凌霄花选择了迎风独立的岁月,也许磨难才是生命最坚强的历练。所以经过风雨洗礼后的凌霄花,开得异常鲜艳,仿佛是洗尽了尘埃,洗尽了铅华。

              ⒁其实,每一个生命远远都比自己想像的要坚强,当你走过风雨,才知道自己原来也可以超越自己不敢想象的高度。

              ⒂站在树下,仰望着开在风雨中的花儿,仿佛是站在人海里,看来来往往的人群。花儿用无声的花语阐释着自己的生命,那么我们用什么来阐释自己?

              ⒃走在雨中,好像走在风尘的流年里,我在寻找生命的花语……

              (1) 文章题目“雨中听花语”有哪两层含义?

              (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 曾经有评论家说:“说到底,散文就是一种味道:精神的味道、文字的味道。”

              读完本文,结合文章第11至14段,谈谈你从雨中的凌霄花中领悟到哪些“精神的味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