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多选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代: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选出说法错误的两项(   )(   )

              A.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的“楚江”、“建业”,是送别之地。
              B.首联扣紧“雨”、“暮”主题。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暮钟时”,即傍晚时分,当时佛寺中早晚都以钟鼓报时,所谓“暮鼓晨钟”。
              C.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微雨里”的“里”字,既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愉悦场面。这样,后面的帆重、鸟迟这类现象始可出现。这一联,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同时,为颔联、颈联画面的出现,涂上一层喜悦的底色。
              D.颔联诗人继续描摹江上景色:“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
              E.颔联、颈联写暮雨中航行江上,鸟飞空中,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地极为开阔,极为邈远。
            • 2.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①宴词:宴会上所作。②畎(quǎn):田间小沟。③催去棹(zhào):催促船儿离开。棹,长的船桨。④胜:承受。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五绝所展示的,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
              B.春天万象复苏,生机盎然,可是诗人看到的却是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了。诗人从首句起就试着撩拨读者联想的心弦,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
              C.次句“畎入漳河一道流”,诗人扩大视野,寓情于景,以景抒情,仍以春景唤起人们联想。
              D.这首匠心独运的小诗含蓄蕴藉。诗人从“想到的”,最终写到“看到的”、“听到的”,不直接由字面诉说离愁,读之却自然知其言愁,意境深邃,启迪人思,耐人玩味。
              E.三、四句,尽管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诗人以“莫听”这样劝慰的口吻,将许多难以言传的情感蕴含于内,情致委婉动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