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徐德新

              ①二十年前,我到县城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和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测试费,父亲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去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和我上路了。
                  ③“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 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甩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这时,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声,山路静谧而空淳。
                  ④不知不觉,县城到了。
                  ⑤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地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父亲一眼。“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实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实。”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道远路滑,您就加一块吧 !”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⑥我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钱,然后把那沓毛票从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钱往地上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⑦风裹着雪吹过来, 5元钱落到父亲的脚边。父亲愣愣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捡地上的钱,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钱捡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零度角,头几乎触到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了一声“多谢了!”然后拉着我默默地离开。
                  ⑧“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出门时父亲穿得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⑨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测试。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可能保送上大学。”眼看就要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测试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 !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⑩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还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神情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如果也遇到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什么,爹?”
                 “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1) 根据作者写作的思路,把情节补充完整,填在下面横线上。
              父亲摸黑砍柴→ _ _               ____ →_ __                  ___
              (2)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

              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3) 第③段画线处主要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即“将来你有钱了,不要让别人在你面前低头弯腰”)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愿。

            • 2.

              温暖的酸汤面

              王世虎

                     那天,像往常一样,因为看书太投入,走出校门口的时候,已经夜里十点多了。我只感到肚子疼痛得厉害,这才想起来,自己连晚饭都没吃。这段时间总是这样,因为落下的功课太多,我只能强迫自己每天死啃书本几个小时。 离宿舍还有一段程路,街上已是一片漆黑和沉寂。看来只能回去泡方便面了,我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步步往前挪动。 忽然,前面一盏昏黄的灯光吸引了我。我惊喜——还有一个小吃摊没打烊,一对中年夫妇正坐在那里悠闲地聊天。 我就像一个饿狼似的扑了过去:“老板,还有吃的吗?”    “有呢,正宗的酸汤面。”女人笑着说。    “快给我上一大碗。”我已是迫不及待。      真是人间美味啊!面做得真好吃,完全手工的,汤料也不错,醇香,酸而不腻。我吃得是满头大汗,女人不停地劝          我:“不要急,慢点吃。”      末了,我问:“你们明晚还出来吗?”      夫妇俩显然吃了一惊,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女人爽朗地笑:“好啊!”      第二天晚上,我果真又遇见了他们。夫妇俩像事先准备好了一样招待我,让我受宠若惊。此后每天晚上,我都能吃到热乎乎香喷喷的酸汤面。因为那个时段的顾客不是很多,有时我也和他们闲聊一会儿。 渐渐地,我知道了,夫妇俩是从湖南的乡下来的,女儿在这所大学念大四,因为要考研,正在抓紧最后的时间复习。他们心疼女儿,便不辞辛苦南下照顾女儿。白天,他们做一些小生意,晚上便出来卖小吃,一边赚些生活费用,一边等女儿出来后给她做一碗热乎乎的面。我在心里庆幸:自己的运气可真好,遇见了这等好事情! 转眼间,便到年底了。这天晚上,我照例从自习室出来,忽然,一个戴眼镜的女生拦住了我,问道:“你就是那个每天去吃酸汤面的男生吗?”       我点点头。看来,她就是中年夫妇的女儿了。    “同学,我求求你了,不要再这么晚去了,可以吗?”她激动地说,“我妈有风湿病,受不了寒的。” 我一脸疑惑:“我……”    “你知道吗?我爸妈是为了我才出来摆摊受苦的。上个星期,我研究生考试已经结束了,可他们因为你还继续那么晚出来做生意……算我求你了,饶了我妈,可以吗?”女生几近乞求地说。 我这才豁然醒悟——原来,女孩上个星期就考完试了,可她父母却为了我,而白白多受冻了一个星期。 我夺门而出,大步流星地跑了出去。 老远,我又看见了那盏昏黄的灯光。中年夫妇正守候在那里,刺骨的寒风迎面扑来,是那么冰冷。    “哟,今天怎么这么早放学啊!”看见我来,男人忙揭开锅开始下面。    “叔叔,您别做了。”我拦住他,激动地说,“叔叔阿姨,我都知道了……感谢您们这些日子对我的照顾和关心,让我有了家的温暖,您们的酸汤面很好吃,比我妈做得都好……谢谢你们!可是我不能再让你们为了我受苦了。” 女人刚想解释什么,忽然看见了后面的女儿。她沉默了半晌,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都是离家在外的孩子,做爸妈的哪能不心疼呢?”       一句话,只有这一句话,凛冽的寒风中,我良久无语,已是泪流满面。       第二年,我如愿考上了西安一所重点大学。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遇见了多么大的挫折和困难,我都没有轻言放弃过,因为那碗温暖的酸汤面,让我理解了什么是爱、坚强和勇敢!
              (1) 

              请用文中词语,将“我”的情感变化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4分)


              惊喜→_________→_________→醒悟→_________→_________





              (2) 

              划线部分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品析语言。(每小题2分,共4分)


              A.刺骨的寒风迎面扑来,是那么冰冷。老远,我又看见了那盏昏黄的灯光。(从描写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一句话,只有这一句话,凛冽的寒风中,我良久无语,已是泪流满面。(从加横线词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海豹突击队的生死投票


              ①月黑风高,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交界的崇山峻岭中,一架支努干直升机低空盘旋。四个黑影依次从机尾攀绳而下,动作娴熟,身手矫健。黑影落地之后,迅速散开警戒,转眼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神不知鬼不觉。他们是美军最精锐的海豹突击队员,此行的任务是猎杀“基地”组织重要头目,代号“红翼行动”。

              ②根据作战计划,四人小组进入目标区域后,首先要在附近高地秘密潜伏,然后等待战机发动突袭,实施“斩首”行动,任务完成迅速撤离。每个突击队员都带上了足够的武器弹药、食品和水,必要的话,可以连续潜伏四天四夜。根据事先掌握的情报,附近村庄藏匿着近两百名“基地”武装分子,由于孤军深入,行动必须在绝密中进行,倘若不慎暴露,将会招致灭顶之灾。

              ③天亮之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三个当地牧羊人上山放羊,无意中发现了他们。

              ④枪口指着三个手无寸铁的牧羊人,其中一个还是十多岁的孩子,四名全副武装的突击队员却不知该如何是好。杀,还是放?难以抉择。每个美军士兵踏上战场之前,都已熟知交战规则:“除非受到攻击,或者已经明确辨认出敌人及其敌对意图,否则不得开火。”他们十分清楚,杀害平民是犯罪行为,即使侥幸躲过军事法庭的审判,也永远躲不过良心的审判。放也不行,只要有一个牧羊人回去通风报信,后果不堪设想。既不能杀,又不能放,而他们必须尽快作出决定,拖延也是等死

              ⑤如何处置这三个牧羊人?行动小组内部产生了分歧,队长也不敢擅自下命令,无奈之下,只好现场投票表决。三个牧羊人像待宰的羔羊,等待投票的结果来决定他们的生死。四名队员中,一个主张杀,两个主张放,一个弃权。投票有效,在三个牧羊人承诺保守秘密之后,全部被释放。但是,死里逃生的牧羊人并未信守承诺,立即将他们潜伏的位置报告给了“基地”头目。一个小时后,一百多名“基地”武装分子迅速出动,将他们合围在山上。

              ⑥战斗打响,由于山区地形复杂,无线电信号太弱,求救信号发不出去,突击队被迫孤军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队长为了用卫星电话向总部救援,毅然爬出掩体,冒险向山顶开阔地带运动,不幸身中数弹倒地。激战过后,三名突击队员当场阵亡,只剩一人身负重伤,侥幸逃生。

              ⑦这是2005年发生在阿富汗战场的真实事件,“红翼行动”以失败告终。那名幸存的海豹突击队员名叫马库斯·鲁特埃勒,后来被美国总统授予“海军十字勋章”。马库斯退役后,与畅销书作家帕崔克·罗宾合作,共同撰写了回忆录《孤独的幸存者》,真实再现了这段恐怖的战争经历。在那次生死攸关的投票中,他投的是“放人票”,却因此失去了三个最亲密的战友。后来,马库斯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认为这是自己人生中犯的最大错误!自责与悔恨,表露无遗。

              ⑧读这本书的时候,可能大部分人的心情跟我差不多,很容易把自己代入作者的角色当中,为四名海豹突击队员的命运唏嘘不已。假如马库斯当时投的是“杀人票”,事情的结果就会发生根本逆转。可是,换个角度来看,那三个牧羊人就应该为战争而牺牲吗?这是一个永远没有正确答案的选择题。战争本身就是荒谬的,在这个荒谬的大前提下,拿枪的士兵怎么做都是错的。

              (1) 选文第2段和第4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选文第5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马库斯“在那次生死攸关的投票中,他投的是‘放人票’”,这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在“共同撰写回忆录”时马库斯为什么又“自责与悔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记叙文《一巴掌,一辈子》完成下列各题

              一巴掌,一辈子

              ①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县城上学,读高二。快要收麦的时候,有一天上午放学,我冲出教室,准备向食堂冲刺。突然听到有人叫我的小名,低头一看,是爹。爹将鞋子脱了,垫在屁股下,坐在我们教室窗户下等我下课,看到我,正穿鞋子。A.爹扶着墙,慢慢站起来,一迈脚,差点摔倒。我忙扶着他,他不好意思地说,坐了半节课,腿麻了,老了啊。爹身边有个袋子,我要背,爹不让。我扶着爹往外走。

              ②爹说他是来卖杏的。家里有棵杏树,麦黄的时候杏子也熟了。爹叹口气说,城里人都不吃杏子了,五毛钱一斤也没人买,一上午才卖了五块钱。到了学校门口,爹把裤兜儿翻了个底朝天,把所有的钱都掏给了我。爹说,再苦几天吧,收了麦咱就有钱了。

              ③爹要走,我说什么也不让。我拉爹去学校附近的烩面馆吃羊肉烩面。爹说,我吃过三次了,不吃了,不好吃。我不吭声,只管拉他往前走。

              ④学校附近的几家烩面馆人都很多。我拉着爹到了最冷清的香香烩面馆。我要了两大碗羊肉烩面。爹说他要小碗,我坚持说要两大碗。烩面端来了,爹又要把烩面拨到我碗里一些,我不让。爹就把碗里仅有的几块羊肉用筷子夹给了我。我没有再拒绝。爹在碗里加了好多辣椒油,爹吃得很香,吃得热气腾腾,吃得热情高涨。汗水把他花白的头发都溻湿了,头发一湿,更显得稀疏了,更显出老态了。有见过我爹的一个同学,说爹老得都能当我爷了。

              ⑤我们吃完面去结账的时候,麻烦来了。老板说上星期你来我们这儿吃过饭,对吧。我下意识地点点头。当我意识到情况不妙的时候,已经晚了,我已经点过头了。老板说,那次你们吃了我五碗面,都没给钱,你这次把钱都付了吧。我不想为难你,只要你把饭钱付给我就行。上次十块,这次四块,一共十四块,你先替他们垫上,回头你再向他们要。

              ⑥我一秒也不愿在这儿停留。我准备查钱,看够不够。爹过来,和老板吵了起来,说老板讹人,说人家欠的账为啥让我孩儿还?

              ⑦老板也生气了。老板对爹说,你孩儿他们把我害惨了,知道吗?他们上次来吃面,快吃完的时候,放碗里一只苍蝇,反说我的饭不卫生,吃了面都不给钱,还坏了我的名声,我的饭馆都要开不下去了啊!

              ⑧爹愣住了。爹说,我不信,我孩儿不是这样的人。老板说,学生娃啊,开始谁信?还是听他们同学说的,后来别的饭馆的人也说见过他们几个。爹掉转头,用______的眼看着我。我的大脑失去了思维,一片空白。

              ⑨我看到爹举起了巴掌,我闭上眼。“啪”地一声,非常响亮,但我却不觉得疼。睁眼一看,爹的巴掌打到了自己的脸上。

              ⑩我跪了下来。老板过来扶住了爹。有液体滴到我的头上,不知是爹的汗还是爹的泪。

              ⑾爹给老板说了很多好话,求他不要把我的事告诉学校。老板满口答应。爹把没卖完的杏送给了老板,说好明天他再来还欠的十四块钱。爹拉着木偶一样的我走出香香烩面馆。B.爹走路像喝醉了一样,摇摇晃晃。爹在学校附近的胡同里找到了他的破自行车,看着我,想说什么,但终于什么也没说。

              ⑿爹骑上他的破自行车,佝偻着腰,离我越来越远了。快拐弯的时候,我大声喊了一句,爹,你走好!爹停下车,回过头,用颤抖的声音冲我喊道,孩儿,你也走好!

              ⒀这是十年来我第一次喊他爹。爹是后爹。  ——摘自《今日文摘》2017年第6期

              (1) 请说说文章标题的妙处。

              (2) 联系上下文,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选填恰当的词语,并说说这样选择的理由。

              爹掉转头,用___的眼看着我。      

              A.气愤   B.失神   C.痛苦   D.窘迫 

              选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A、B两处划线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4) 你是怎么理解“爹,你走好!”和“孩儿,你也走好!”这两句话的?

              (5) 文章最后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 5.

              口袋里的父爱

              李静

              (1)母亲去世了,留下什么都不会做的父亲,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

              (2)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抹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

              (3)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父亲说想去看她,可找不到她的家。她的心里酸酸的,马上把父亲带回了家。

              (4)送父亲回家时,父亲塞给她几百元钱。父亲以前经常背着母亲给她钱,那会儿她刚生完孩子,经济情况不好,父亲总是把背着母亲攒的钱拿出来贴补她。现在条件好了,她不再要父亲的钱了,可父亲还是会给她。她就把父亲给的钱存起来,再找个借口还给父亲。

               (5)那天,她要去看父亲,还没出发就接到电话,没想到这一次见到父亲竟是在派出所里。父亲去买她最爱吃的点心,又迷路了,是出租车司机报的警。她和哥哥商量,带父亲做了体检,没想到父亲竟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

              (6)哥哥出差了,她怕自己照顾不过来,为了避免父亲再次“离家出走”,她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请了护工照看着。起初,父亲的情况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去上班,父亲会告诉她小心开车,坏的时候父亲根本不知道她是谁。后来发病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

               (7)那天,她的车限号,她打车去上班,该付钱时发现钱包忘带了。她下意识地翻口袋,其实她口袋里是从来不放钱的。她只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竟从里面摸到了100元钱。

               (8)付了车费,她开始琢磨自己是什么时候把钱放进口袋的。想了几种可能,又都被她否定了。她突然想是不是儿子干的,拿了自己或丈夫的钱,匆忙中错放进了她的口袋。想到这儿,她倒吸了一口凉气。回到家,她板起脸质问儿子,儿子矢口否认,她打算等丈夫回来让他和儿子认真谈一次。

               (9)晚上,儿子去洗手间,还没到门口就返了回来,拉着她往外走。站在卧室门口,她看到进门处的衣帽架前有父亲的身影。她悄悄凑过去,还没张口,就看到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地说:“放好,别让你妈知道……”父亲佝偻的身影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模糊。那一刻她才知道,纵使父亲不再记得她是谁,但父亲对她的爱却

              从未停止。

              (摘自新浪网作者的博客)          


              (1) 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关于父亲的哪几件事。



              (2) 品读赏析下列句子。

              (1)后来发病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



              (2)父亲佝偻的身影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模糊。




              (3) 第五段作者为什么要写父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病?联系全文分析其作用。




              (4) 题目《口袋里的父爱》,有何含义?

            • 6.

              又到粽子飘香时

              ◇黄骏骑

                 ①宋人词曰:“窗户风薰端午,楼台月满中秋。”当夏日的风薰得路人醉时,端午大约就要来了。

                 ②古人过端午节的内容,极为丰富。宋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四民市蹋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有的地方还有插菖蒲、喝雄黄酒、划龙船等趣事。不过,这些事我都没有亲历过,童年时代过得有滋有味,值得回忆的,还是吃母亲裹的粽子。

                 ③山村保留着古老的习俗,端午节还没有到,早早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节日气氛。裹粽子是端午节的前奏,是一件充满喜气的事情。左邻右舍,老婶子小媳妇大姑娘有说有笑,洗粽箬浸糯米备配料,七手八脚,忙得不亦乐乎。

                 ④农历四月,母亲就开始打粽箬,摘下竹叶,洗净晾干。粽子的原料,要选颗粒细长的上等糯米,配料有猪肉、绿豆、饭豆、芝麻等,猪肉以五花肉为最佳。糯米不需要浸泡,只要淘洗沥干即可。

                 ⑤看母亲裹粽子,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母亲多是在端午节前几天开始裹粽子。那一天,我们都围着她转,有时也打个下手,帮忙递东西。那份满足和幸福溢满了我们的双眼,开心的笑声也随风飘荡。母亲面前,大盆小钵,粽箬草绳,摆了一溜。肉丁、豆子、芝麻加上菜油拌匀后,才算准备就绪。包粽子可是个技术活儿,只见粽箬在母亲手里上下翻飞,她先把一片粽箬在一只手里卷成漏斗状,然后舀入糯米加配料,再用筷子捣几下,使其结实,又在外面加上一片粽箬,谓之“打箍”,另一只手拿上稻草或竹箬撕成细条状的绳子捆上,一头用牙齿咬紧。一叠,一折,一按,一捂,一绕,一系,不大一会儿,一个个青青的四角锥形的粽子,在母亲手中变戏法似地堆了一盆,让人越看越爱。

                 ⑥接下来是蒸煮了。粽子在锅里水要过头,多用柴蔸或干牛粪慢慢煮蒸,不时添加柴块,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曲欢快的舞蹈,映着我们兴奋的笑脸。有时拨火不小心,火会伸出长长的舌头,把我的头发“烫”成卷曲。渐渐地,锅里的水在咕嘟地翻滚,溢出一股香味来。这时,母亲总爱出个“三角四棱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的谜语给我们猜。嘴馋的我们早就联想到了热气腾腾的粽子。那粽箬特有的清香,氤氲弥漫了整个屋子,钻进了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部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吃到粽子。半夜,母亲还要起来,把粽子翻个身,这样粽子才会熟透,吃起来感到“泥”,不至于夹生。顺便把腌鸭蛋放到锅里煮,又给粽子加了一味。

                 ⑦煮了一个晚上的粽子熟了,掀开锅盖,清香四溢。解开捆扎的绳子,剥开粽箬,一口咬下绿中带嫩黄色的粽肉,结果烫得哇哇叫唤,但满嘴一股特有的清香,引得我顾不得烫,一口接一口地咬着。吃在嘴里,过节的滋味就从舌头弥漫到全身。

                 ⑧这几天从街上经过,看到超市里摆着各色成品粽子,其中不乏包装精美的。然而,我清楚地知道,是记忆中的粽子,使这个节日对我具有意义。小时候,物质生活条件其实很匮乏,但母亲总有办法让日子充满欢乐。母亲说,过节要有过节的样子。母亲的话,我记在心里。并不是逢年过节一定要丰盛奢侈,在乎的,是那过节的心情,是那守候在灶旁,凝视着袅袅炊烟,伴着醉人的粽香而沁人心脾的那份亲情……

              (1) 选文第①②两段借用宋人的话语概述了古人如何过端午,其用意是什么?

              (2) 结合语境,品味第⑤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 选文③-⑦段按照怎样的顺序,描述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4) 第⑧段中说“然而,我清楚地知道,是记忆中的粽子,使这个节日对我具有意义”,联系全文,说说为何说“这个节日对我具有意义”?

              (5) 阅读全文,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 7.

              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

              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认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摘自《今晚报》2016年3月6日)

              (1) 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良好教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为灰暗的时光着色

              程刚

              ①那一年,我上初一,走进了青春悸动的年代。青春本应该充满活力,但那时的我却沉默寡言。因为,我的家境贫寒,当同学骑着新买的自行车去上学时,我只能每天走着十里地上下学;当同学们穿起漂亮的新衣服时,我却穿着哥哥曾经穿过的衣服。那份莫名的失落总在心头打转。

              ②让我安慰的是,我的学习始终在全校是第一名。每次考试听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看着百名榜上第一个名字,我的心底总会激发出一种自豪。那时,我就悄悄地告诉自己,你没有一个五彩的世界,但你始终站在高峰。为此,我拼命地学习,希望保住我的优势,也保住我心中那点自豪。

              ③下学期,班级新来了一位同学叫林浩,与我同桌,他的家庭条件也一般,学习也很好。他性格很开朗,很快我们便成为朋友。林浩的生活与我的生活完全不同,因为家境贫寒,我每天把自己关在教室里,少了很多应酬。可林浩总和同学们一起凑钱聚餐,和他们出去玩。其实许多时候我想告诉他,家里挣来的钱不易,不能乱花,要把功夫用在学习上。可我又不能和他说,因为他的成绩并不差,第一次参加期中考试便是班里第三,全校第十名。

              ④那天晚自习下课,林浩突然拉着我,对我说校门外有新来的烤串,请我吃。我当即摇头,说那东西贵得狠,一串要八毛钱,我们俩没有几十串是不够的。林浩突然笑了,对我说:“嗨,放心,不用你掏钱,但今天晚上吃完,明天你必须跟我办一件事。”我耐不住林浩的软磨硬泡,便跟他去了。我知道,我的内心对那里十分向往。

              ⑤那一晚上,我们吃了70个串,花了近60元,说实在的,我很心疼,就算是林浩大方地付了钱,我心里依然不好受,要知道,那时我的生活费每月才150元。

              ⑥第二天,我主动找到林浩,问他办啥事。他带着我骑着自行车跑了三十里,来到了一个蔬菜种植区,上了一筐的菜,然后再带着我来到一个市场里摆起了地摊。林浩的叫卖声很自然,只是我感觉十分难堪,没有喊一声,生怕同学们认出我。可那一天,我们挣了20元,我突然有一种惊喜,星期天我们又去了,那一天,我们挣了30元,而且我真正地喊出了叫卖声,再也不怕同学们认出我,也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

              ⑦一晃儿,期末考试结束了,我又是第一,这次林浩也前进了,考了全校第五名。那天,他非要拉着我去电影院看电影,我长这么大,还没有去过那里,我几乎是被林浩架着去了。虽然那一天,我们每人只要了一瓶饮料,但听着就像在耳边的音乐效果,坐在软软的座位上,我陶醉了,也哭了。因为在我心里不能涉及的地方,我走了进来,也改变了我的想法,身心从未有过的放松。

              ⑧再后来,我突然发现我离不开林浩了,他走到哪里,我都想跟着。和同学聚餐,我参加,掏多少钱我都愿意,尽管有时为了把钱补回来,每天吃一顿饭,或是馒头咸菜。和林浩逛商场,买裤子,花光生活费,我们就去发小广告,甚至再去贩点东西卖。我发现自己变了,但这种变化是一种欣喜,我甚至感受到我的天空总是蓝的。

              ⑨初三下学期,林浩又转学了。那一天,我们坐在一个小饭馆里使劲哭,林浩告诉我:“程刚,我们的家庭是穷,但不能让自卑占据我们的心灵,我们的青春要有色彩,否则会后悔……”

              ⑩是的,每个人都有青春的时光。在那个时光里,我们要学会努力为自己着色。只有这样,当我们再去回首时,才会看到那段五彩,才会在平淡的日子里找到激情如火的时光。

              (选自作者博客,有删改)

              (1) 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林浩请“我”吃烤串→                                  →林浩劝“我”要自强

              (2) 联系上下文,品味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林浩的叫卖声很自然,只是我感觉十分难堪,没有喊一声,生怕同学们认出我。

                                                                                              

                                                                                             

              (3) 第⑦段和第⑨段画线的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听着就像在耳边的音乐效果,坐在软软的座位上,我陶醉了,也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坐在一个小饭馆里使劲哭。

                                                                                        

                                                                                        

              (4) 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5) 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为灰暗的时光着色”的理解。

                                                                                                  

                                                                                              

            • 9.

              传 递

              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战。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厢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厢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1) 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4分)

              十分痛苦→_____________→重拾希望→_____________→十分感激

              (2) 结合选文说说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⑦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⑥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杨绛的《老王》一文里,我们感受到了老王与杨绛一家之间“以善良体察善良”的美好关系。读了本文之后你能否感受到同样的美好?请结合本文和《老王》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拾馒头的父亲

                  十六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听人说,考上这所学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父亲欣喜不已,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好大学。

              恰巧这时我家在县城的一个亲戚搬到省外去住。他们想让我父亲去帮忙照看一下房子,还给父亲建议说在县城养猪是条致富的路子,因为县城人多,消费水平也高,肯定比农村卖的价钱好。父亲欣然答应了,一来确实是个好法子,二来在县城可以顺便照顾一下我。

              等我在高中读了一学期后,父亲在县城也垒好了猪圈,买来了猪仔。我平时在学校住宿,星期六的时候,就去父亲那里过夜,帮父亲照料一下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推饲料。

              猪渐渐长大了,家里的饲料早已吃个精光。亲戚送的饲料也日趋减少。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父亲整日显得忧心忡忡。

              我也愁在眉上急在心里,但也一筹莫展。有天我去食堂打饭时,发现很多同学常常扔馒头,倒饭菜,我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拾起来喂猪不是很好吗。

              我回去跟父亲一说,父亲高兴地直拍大腿,说真是个好主意,第二天他就去拾馒头剩饭。

              我为自己给父亲解决了难题而窃喜不已,却不曾料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父亲那黑乎乎的头巾、脏兮兮的衣服、粗糙的手立即成为许多同学取笑的对象,他们把诸如“丐帮帮主”“黑橡胶”等侮辱性的绰号都加在了父亲头上。

              我是一个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我不怕条件艰苦,不怕跌倒疼痛,却害怕别人的歧视。好在同学们都还不知道那是我的父亲,我也尽量躲避着父亲,每到他来时,我就离得远远的。

              但是内心害怕被别人识破和歧视的恐惧却日复一日地剧增。终于有一天,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叫大家知道了,会嘲笑我……”

              父亲脸上的喜悦一下子消失了。在漆黑的夜里,只有父亲的烟锅一红一红的。良久,父亲说:“我看还是去吧!不和你打招呼就是了。这些日子正是猪长膘的时候,不能断了粮。”

              我的泪就落了下来。对不起父亲,我是真心爱你的,可你偏偏是在学校里拾馒头,我怕被别人看不起啊!

              接下来的日子,父亲继续拾他的馒头,我默默地读书,相安无事。我常常看见父亲对着张贴成绩的布告栏发呆,好在我的成绩名列前茅,可以宽慰父亲的,我想。

              1996年的冬天,我期末考试成绩排在年级前三名,而且还发表了很多文章,一下子声名鹊起。班里要开家长会,老师说,让你父亲来一趟。

              1)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我不知别人知道拾馒头的人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伴着满天风雪回到家,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我对老师说你病了……”

              父亲的脸色很难看,但终究没说什么。

              第二天,我冒着风雪冲到了学校,坐进了教室。家长会开始了,鼓掌声和欢笑声不断,我却一直蔫蔫呆呆,心里冰冷得厉害。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又为何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

              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户。天哪!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窗外,一丝不苟地聆听着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我的眼泪就哗哗的落了下来。2)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这是我爹。一下子掌声雷动。

              回去的路上,父亲仍挑着他捡来的馒头和饭菜。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以后,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父亲,而且都自觉地将剩饭倒进父亲的大铁桶里。

              1997年金秋九月,父亲送我到省城读大学,我们乡下人的打扮在绚丽缤纷的校园里显得那么扎眼。但我却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怕被别人嘲笑的忧虑。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歧视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自己看得起自己。正如父亲所说的那样:“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自己也会有。

              (1) 阅读全文,将情节补充完整。 

              父亲喂猪,为没有饲料发愁→                       ;→父亲来“我”学校拾馒头、剩饭被同学取笑→                        ;→“我”成绩优异,老师让父亲来学校一趟→                       ;→内疚的“我”冲出教室,将父亲请进教室→        

                          

              (2) 结合语境,品味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1)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

              (2)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这是我爹。”

               

              (3)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4) 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人认为是表现父爱,有人则认为是表现“我”的成长。你认同哪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