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老汪栗子
                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
              ④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        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老汪说:“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  那             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  “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⑦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1) 请通读全文,然后参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事。
              晚开店→         →           →收野栗→助学子
              (2) 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 文章第⑥段中画横线处关于打野栗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4) 文章结尾说“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此句中的“悄悄”有什么表达效果?
              (5) 文中的老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

            • 2.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记得那是12月,我进入巴黎十二大学。我们每周都有一节对话课,为时两个半钟头。在课堂上,每个人都必须提出或回答问题。问题或大或小,或严肃或轻松,千般百样,无奇不有。

                  入学前,云南省《滇池》月刊的一位编辑,向我介绍过一位上对话课的教授:“他留着大胡子而以教学严谨闻名于全校。有时,他也提问,且问题刁钻古怪得很。总而言之你小心,他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

                  我是插班生,进校时,别人已上了两个多月课。我上第一节对话课时,就被教授点着名来提问:“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您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

                  我说:“概括一下来讲,我写我愿意写的东西。”

                  我听见班里有人窃笑。

                  教授弯起一根食指顶了顶他的无边眼镜:“我想您会给我这种荣幸:让我明白您的主编是如何工作的?”

                  我说:“概括一下来讲,我的主编发他愿意发的东西。”

                  全班“哄”地一下笑起来。那个来自苏丹王国的阿卜杜勒鬼鬼祟祟地朝我竖大拇指。

                  教授两只手都插入裤袋,挺直了胸膛问:“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的吗?”

                  班上当即冷场。我慢慢地对我的教授说:“先生,我没有听清楚您的问题。”

                  他清清楚楚一字一句,又重复一遍。我看着他的脸。那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我告诉那张脸,我对法兰西人的这种表达方式很陌生,不明白“哪个中国”一说可以有什么样的解释。

                  “那么,”教授说,“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雪花在窗外默默的飘。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白地感觉到了那种突然冻结的沉寂①。几十双眼睛,蓝的绿的褐的灰的,骨碌碌瞪大了盯着三个人来回看,看教授,看我,看我对面那位台湾同学。

                  “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我说。马上,教授和全班同学一起,都转了脸去看那位台湾人。那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正视了我,连眼皮也不眨一眨,冷冷地慢慢道来:“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话音才落,教室里便响起了一片松动椅子的咔咔声。

                  教授先生盯牢了我,又递来一句话:“您走遍了中国吗?”

                  “除台湾省外,先生。”

                  “为什么您不去台湾呢?”

                  “现在还不允许,先生。”

                  “那么,”教授将屁股放了一边在讲台上,搓搓手看我,“您认为在台湾问题上,该是谁负主要责任呢?”

                  “该是我们的父辈,教授先生。那时候他们还年纪轻轻呢!”

                  教室里又有了笑声。教授先生却始终不肯放过我:“依您之见,台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如今?”

                  “教授先生,我们的父辈还健在哩!”我说,“我没有那种权力去剥夺父辈们解决他们自己的难题的资格。”

                  我惊奇地发现,我的对话课的教授思路十分敏捷,他不笑,而是顺理成章地接了我的话去;“我想,您不会否认邓小平先生该是你们的父辈。您是否知道他想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我想,如今摆在邓小平先生桌面的台湾问题并非最重要的。”

                  教授浓浓的眉毛好像一面旗子展了开来,向上升起:“什么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呢,在邓小平先生的桌面上?”

                  “依我之见,如何使中国尽早富强起来是他最迫切需要考虑的。”

                  教授将他另一边屁股也挪上了讲台,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坐好,依然对我穷究下去:“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家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

                  我突然一下感慨万千,竟恨得牙根儿发痒,狠狠用眼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站了起来对他说,一字一字的:“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日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倏地离开了讲台向我走来,我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②他将一只手掌放在我的肩上,轻轻说:“我丝毫没有刁难您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然后,他两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下课。”

                  出了教室,台湾同胞与我并排走。好一会儿后,两人不约而同看着对方说:“一起喝杯咖啡好吗?”

              (1) 请说说倒数第三段中加下划线词“戳”在句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人认为第(2)自然段插入对教授的介绍与全文的中心关联不大,应该删去,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和教授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说说文章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的结尾段写两人并排走,“好一会儿后”才不约而同地说了一句相同的话。在这“好一会儿”中,他们想了些什么?请你写出其中一人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

              A.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人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B.有数据显示,由于政府取缔了一大批重污染企业,我省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进。
              C.现代著名作家吴伯萧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D.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等综艺节目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其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形式多样造成的。
              B. 中央电视台每年元宵节前后推出“感动中国”栏目,该栏目所选出的每一个年度人物或团队都具有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C. 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D. 在保留现有水源的基础上,杭州将逐步形成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的多水源供水,从而提高居民的饮水品质。
            •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日前,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做出具体部署,坚决杜绝和防范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B.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C.“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D.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 6.

              母亲的百度

              ①小时候,遇到什么不知道的事情,他就去问父亲。但父亲很少回答他,让他自己去翻《十万个为什么》。他知道父亲是想培养他的求知欲,以及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他懒得去翻书,都是去问母亲。

              ②“妈妈,小蝌蚪为什么会变成青蛙呀?”“妈妈,议论文怎么写啊,我觉得好难写啊……”

              ③一直到大学,生活中碰到什么问题,他都会习惯性地打电话问母亲,觉得她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

              ④工作后不久,他交往了一个喜欢的女孩。女孩喜欢吃红烧肉,他便兴冲冲地说要给她做,可这道菜他从来没做过呀。他突然想起,红烧肉不正是母亲最擅长的菜之一吗?他便给母亲打了电话。母亲在那头听他说想做红烧肉,扑哧笑了,然后一步步细致地指导他做出了一份香喷喷的红烧肉。女孩尝了一块,开心地竖起了大拇指。

              ⑤有一次他打电话问母亲怎么挑选蜂蜜,她在那头详细地讲解了很多有关蜂蜜的知识。挂了电话,同事笑了,他疑惑地问怎么了。同事指着电脑说,以后有事你问百度呀,多方便。他想了想,也对。在这样一个“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网络时代,有什么不知道的,于是从此以后,他都问百度了。轻轻敲击键盘和鼠标,答案便出来了,方便快捷。

              ⑥后来有一次回家,母亲在厨房忙着做饭,他在客厅看电视。茶几上一本黑色的笔记本闯入眼帘。他拿起来看,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很多东西,是母亲的字迹,写的都是各种生活常识,其中一些还用红笔圈了起来。他问父亲这是什么?父亲说:“你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把书上、电视上看到的各种知识抄下来,还专门归了类,没事的时候就读啊记啊,为的只是在你碰到问题问她的时候,能够准确快速地给你答案。每次回答上你的问题,你妈都会很开心。”他仔细一读,被红笔圈起来的,都是以前问过母亲的。笔记本捧在手里,沉沉的,就像一部微型的“百度百科”。

              ⑦父亲说:“工作以后,你打电话回家的次数没以前多了,问你妈的东西也少了,但这个习惯,她一直保持了下来。”

              ⑧他有些羞愧,垂下头来,心里感慨万千。看着笔记本上密密匝匝的字,他似乎看到了母亲带着老花镜,埋着头,微笑着往上面抄写东西的情景。这么一本厚厚的的笔记本,要用多少的时间和爱,才能把它一页页写满……想到这,他的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眼睛也一下湿润了。

              ⑨过了一会儿,他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吐了口气,放下笔记本,起身走进厨房。母亲正在切豆腐。他走了过去,微笑着说:“妈,我想吃麻婆豆腐,你教我做好吗?”

              (1) 题目“母亲的百度”有何含义?好在哪里?
              (2) 文中有两处写父亲的文字可否删去?为什么?(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3) 请概括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4) 联系上下文,谈谈“他有些羞愧,垂下头来,心里感慨万千”一句中“他”因何羞愧?
              (5) 文章结尾处写“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请结合全文及现实生活说说“他”此刻想到了什么?

                 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 7.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河南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 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良好的心态,是我们参加中考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B.人们与其说是对《朗读者》本身爱不释手,更不如说它满足了大众对于知识、审美、情感的多重高阶需求,缓解了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文化焦虑”。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自开播以来,深受大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与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很多中国古代的文人都向往“静”的境界,时时以从容豁达的心境对待命运的多舛。
            • 9.

              ⑴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⑵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⑶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⑷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 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⑸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⑺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⑻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⑼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原文有改动)

              (1) 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2分)
                十分痛苦 → ① →  重拾希望  → ② →  十分感激
              (2) 选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3) 第(6)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4分)
              (4) 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⑺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2分)
              (5) 分析结尾划线句“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在选文的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3分)
              (6) 请结合选文的内容,谈一谈你读了本文之后的感受。(2分) 
            • 10.

              生命的第一片叶子

              生命如一棵树,长满树叶,堆满生机。

              生命的计算方法各不相同,有的从第一声啼哭开始,有的从懂得人生真正意义时开始。我的生命是从一所村小开始的。

              我和村小结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那天,我拿着师范毕业通知书,怀揣一颗冰冷的心,背着被盖卷儿,踩着泥泞,深一脚、浅一脚地去村小报到。快到村小时,我停下脚步,反复打量着村小,村小像一位衣着破烂的小老头蜷缩在大山脚下,只有一面火红的五星红旗在生动地飘扬。村小的背后是一座厚重的大山,村小的下面是一条公路,公路的下面有一条小河,小河唱着歌,欢快地舞蹈

              住进村小,就走进了一个黑色的世界。教室又昏暗又低矮,只有依靠两个木格小窗洒些光亮,地面坑坑包包,土墙被风雨啃下几道口子。厨房里有刚刚用稀泥巴和石头垒起来的土灶,柴是学生在路上捡来的。晚上睡觉时,用被子把头裹得紧紧的,怕坏人破门而入。每天除了上课,一个念头总是挥之不去: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人在困惑中,身体极容易生出些毛病。一天下午我突然头痛难忍,眼冒金花,大汗湿透衣衫,只能卧床休息。几个学生知道后,给我请来了村里的医生,并把他们的家长请来给我做饭,有的家长还在家里把饭煮好后给我送来。晚上几个学生守在我床边,给我端汤递水,为我驱赶痛苦和寂寞。忽然间,我觉得我不是在村小,而是在自己的家里,那些学生就是我的弟妹,那些家长就是我的大叔大婶,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慢慢地覆盖了我的整个内心世界。

              身体康复后,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感觉不奋发努力就对不起他们。每天雄鸡啼晓就起床,不是跑步,就是练拳,早饭后在大路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中午做些家访,下午课外活动时,和学生一起耕种学农基地,晚上备课和批改作业,工作和生活排得满满的,迷茫和彷徨跑得无影无踪,心灵的田野上飘着希望的歌。一个学期结束,由于我的教学成绩突出,组织上把我调到中心小学代理教导主任。

              我离开村小的那天早上,天上飘着雪花。孩子们来得很早,都阴沉着脸,很少说话,细心地把我的日常用品和书搬到拖拉机上。当拖拉机启动的那一刻,孩子们一下子哭了:“老师,慢走!”“老师,啥时回来?”我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但终究情感的潮水冲开了理智的闸门,泪水夺眶而出,打湿了视线,模糊了村小。

              后来,再也没有去村小,但村小总是出现在我梦里,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身体的每一个地方。村小是我生命的第一片叶子,永远给我遮挡风雨,永远给我不断前行的力量。

              (1) 梳理“我”到村小至离开村小的情节和感情变化,根据示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村小报到,痛苦寂寞→ _______,温暖感动→康复工作,_______→  ________,情绪难控

              (2) 作者为什么说村小是“我生命的第一片叶子”?
              (3) 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4) 文章记叙“一天下午我突然头痛难忍,眼冒金花,大汗湿透衣衫,只能卧床休息”这一情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5) 请简要分析文中以“生命的第一片叶子”为标题的妙处。(答两点即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