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

              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认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摘自《今晚报》2016年3月6日)

              (1) 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良好教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小巷里燃起一盏灯          李晓

              ①那一年,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我由乡下学校转到城里上初一。

              ②学校晚自习下课以后,我每天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的小巷。腊月里的一天,小巷人家里有人过世,传来哀哀戚戚的哭声,吓得我跌跌撞撞地奔跑。石板路上有一层青苔,我一个趔趄滑倒在地,门牙把嘴唇磕破了,血一下流了出来。

              ③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小巷里,突然想哭。小巷里的风呼啸着打转儿,像是凄凉的哭声。我想起一个人走在乡下黑夜的山梁上,风也是这么来来回回吹,为了壮胆,我独自哼起了山歌。

              ④前面一扇窗户里,突然亮起了灯,一扇木窗推开了,灯光投射在小巷里的路上。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老奶奶正探出头来,朦胧的灯光下,我看见她慈爱的脸。老奶奶不说话,但我看见她在冲我笑着,那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经过那条巷子时,只见两个老人靠在两把藤椅上,他们手里各自握着一杯热茶,正笑眯眯地说话。我明白了,这是小巷子里的一对老夫妻,望一望他们家那木质雕花的窗户,我想,他们差不多与这条小巷里的风霜岁月同龄吧。

              ⑥几天后,我晚自习后回家,小巷里有了灯光,我一看,呀,是老人把一盏灯挂在了门前,为我,为我这样怀着胆怯心情回家的人,亮起了一盏灯。

              ⑦这一盏灯,就这样陪伴着我读到了初三。初三下学期的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经过小巷,只见两个男人从老人房子里抬出一个人,快步冲出小巷。

              ⑧一连两天晚上,小巷里的灯没有再亮起来。第三天中午,我看见小巷里搭起了灵堂,照片上笑眯眯的老人,就是那位老奶奶呀,我满脸都是泪水。

              ⑨几天后,小巷里的灯又亮了起来。看到那团黄色的灯晕,我总觉得,那一盏灯有些温暖,也有些孤独。我白天从小巷里经过,那位老人依然躺在藤椅上,手里握着一杯热茶,笑眯眯地望着我。我冲他点了点头,老人也点点头,似乎是向我示意快回家吃饭。

              ⑩初中毕业以后,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又回到了乡下中学读高中。三年后,当我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小巷,想再拜访那位可敬的老人。然而,小巷依旧,木门却紧锁,向几户人家打听,我才知道老人早已搬走了。

              ⑪怀着一种怅然的心情,我乘船回家。在江上清凉的夏风中,我默默祝福,老人手里握着的那一杯热茶,永远也不要凉了。

              ⑫多年后,昔日的那条小巷,早已是碧波盈盈的一片湖水了。三峡工程完工后水位上涨,这个城市的下半身,都已被一湖碧水覆盖。

              ⑬然而那条小巷里的灯,依然在我的心里,它一直温暖地照着我,穿过黑漆漆的迷惘岁月,穿过冰凉落寞的忧郁年代。

              ⑭在你的人生中,有这样一盏灯吗?也请你,在那小巷里,为别人,也为自己,燃起这样一盏灯。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盏灯”在文中多次出现,起到______________作用。

              (3) 请从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把第④段横线处老奶奶的心理活动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旧衣里的暖时光

              ①母亲有一个爱好,凡是孩子穿过的旧衣,她总会挑选几样细心地保存下来。在她的衣柜里,有我几个月大时用过的小围裙、棉披风,还有那些大大小小被时光熏染的发黄的棉布花衣。

              ②有时候,母亲会打开她的柜子,拿出一件我小时穿过的旧衣,翻来覆去地看看,念叨着说:“这是你小时候穿过的,穿上可好看了。那时你才一岁多,大眼睛又黑又亮,圆圆的小脸,粉嘟嘟的,我把你抱到外面,邻居们都争着抱你……”

              ③在母亲絮絮叨叨的话语里,再看那些软软的旧衣,我分明感觉到过往的时光从远方呼啸而来,思绪也回到了久远的岁月中。那时,时光正好,如三月的杨柳,泛着生动的青翠的色泽,而母亲正年轻,她怀抱着我,日日夜夜盼我长大。如今我长大了,而母亲却是满头霜发,行动迟缓。

              ④在母亲的那些旧衣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件我上幼儿园时穿的红毛衣。说起这件红毛衣,还有一段难忘的故事。

                 ⑤那年我大概五岁多一点,正读幼儿园。元旦快来临的时候,老师挑我和几个小朋友排练了一支舞蹈,准备参加市里的少儿文艺汇演。可就在演出的前一天,老师突然要求我们上台演出时都要穿红毛衣。可那时我没有红毛衣。母亲赶快去商场买,一连跑了几家也没有找到。母亲又急匆匆地四处去借,可借来的毛衣要么不合身,要么色彩不纯正。眼看已快到中午,红毛衣还没有找到。情急之下,母亲去商店买来红毛线,决定用粗棒针为我赶织一件新毛衣。为了赶时间,她连晚饭都没有吃,坐在灯下,一夜未眠,双手不停地翻飞劳作。

              ⑥清晨五时多的时候,母亲终于为我织出了一件崭新的红毛衣。鲜红的颜色,大小正合适,我穿在身上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母亲却累得双手连筷子也拿不起来了。

              ⑦这件毛衣一直在母亲的衣柜里放着,虽然它的色彩染上了时光的灰尘,不再鲜亮,但我却视作珍宝,因为每一针一线都饱含着母爱。

                   ⑧我家衣柜里也有不少旧衣。我也学着母亲,把儿子小时候的衣服,专门挑了几件收藏起来。其中有件是我给儿子做的第一件衣服,一个红色的棉布小肚兜。那年儿子不到一岁,正值夏天,怕他穿着背心裤衩受凉,就给他缝了这件肚兜。从没有做过针线活的我,凭着自己的想像,在纸上画了一个肚兜图案,然后照着样子,用一块红色的旧棉被面,絮上一层薄棉,缝成小正方形,然后缀上带子,这件肚兜就大功告成了。照一周岁照片时,儿子就穿着这件肚兜,肚兜上蓝色的带子从领口处露出,被镜头记录了下来。

                ⑨时光匆匆,一眨眼,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再看这件肚兜,歪歪扭扭的针脚,软软的棉布,比成人的巴掌大不了多少。想着儿子当年戴着他的模样,忆起当年初为人母的我,在灯下赶制小肚兜的情景,我不禁感慨万千,多少往事涌上心头。

                ⑩藏在旧衣里的光阴总是这样让人分外想念。

                ⑾我家衣柜里有件旧羽绒服,是多年前丈夫买给我的。有年冬天,我要去东北出差,在邻市工作的他听说了,去商场给我买了件厚厚的羽绒服。那时还没有快递,他请了假,坐火车给我送来。当我在大雪纷飞、寒气逼人的东北,穿上这件羽绒服,心里暖暖的。出差的那些天,我的工作并不顺利,但这件衣服无形中给我增加了许多力量和勇气。如今这件羽绒服款式老旧,但仍被我小心珍藏。

                ⑿那些人生路上的旧衣,不仅有旧时光晕染的印迹,也有一段段泛黄的老故事。每当想起蕴藏在旧衣里的暖时光,我的心就沉浸在过去美好的回忆中。旧衣里的暖,是我人生的财富,也给了我抵挡岁月风雨的信心和勇气。

              (选自2017年11月14号《衡水日报》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旧衣”为线索,叙述了旧衣里蕴含着的温暖,表达了对儿时温馨时光的回忆。

              B.那件红毛衣是母亲一针一线连夜织的,饱含着母爱,所以“我”一直把它视作珍宝。

              C.文章第③段,用母亲年轻时的样子与母亲如今的满头霜发形成对比,揭示了时光的流逝,表达了怀念之情。

              D.款式老旧的羽绒服被“我”小心珍藏,是因为丈夫对“我”的关爱无形中给“我”增加了许多力量和勇气。
            • 4.

              父亲和他的二胡(何慧娟)

              ①我家的墙上挂着一把二胡,那是我上小学时父亲的一个朋友送给他的。没事的时候,父亲总喜欢从抽屉里取出珍藏的松香,点着了仔仔细细滴在琴筒上,就开始了他的“二胡独奏”。父亲最喜欢拉苦音慢板,偶尔也拉几曲草原民歌,那种很容易让人想起蓝天、白云、草场、马群的调子。有时候,父亲在一边拉,我就在一边跟着哼唱,每当唱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时,父亲的身子随悠长的调子晃动着,眼睛却从窗口望出去,一直望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仿佛那里真有葱翠碧绿的千里草原,有云絮,有羊群,有清澈畅亮的河流……

              ②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不再喜欢父亲的二胡了,我甚至慢慢地开始怨恨父亲,恨他一辈子没有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只会守在家里拉拉二胡看看书,做一副悲天悯人状。特别是高考落榜后,我更是烦透了父亲,每当他拉起二胡,我就心烦意乱,嚷着“难听死了”,不许他拉。直到有一天,父亲的朋友来了,我竟当面让他把二胡拿走。父亲一下子把二胡抱在怀里,生怕被人抢走似的,嘴里喃喃地说:“不能拿!不能拿!”眼睛可怜巴巴地看着他的朋友,仿佛向朋友求助似的。从那以后,父亲当着我的面再也不拉二胡了。

              ③后来我就离家走了。日子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十多年。

              ④一天下午,在我居住的机关大院,突然响起了悠扬的二胡声,那如泣如诉的苦音慢板,让我依稀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惊异于演奏者的技艺,纷纷涌到院子里向飘出声音的窗口张望着、探寻着。我忽然心里很激动,由那浑厚、朴质的声音,我想到了父亲,想到父亲年轻时拉二胡的神态、眼神,心中很是懊悔。父亲的一生很凄苦,一个人拉扯着我既当爹又当妈,我年纪小不懂事,父亲只能借拉二胡排遣他无人能解的苦闷和孤寂。而这唯一的爱好还不被我理解。我突然生出一种要急于回家的冲动,我很想执着父亲的手,恳切地求他原谅,然后再为我拉上一段苦音。

              ⑤在一个亮丽的深秋下午,我回到了久别的父亲身边,父亲惊喜地望着我,拉了一曲又一曲。后来父亲告诉我说,有个乐器班看上了这把二胡,随父亲出价要买。父亲说送二胡的人已经死了,这是故人唯一的纪念,他要带到棺材里。我动情地握着父亲的手,急切地说:“对,不能卖!不能卖!”

              ⑥父亲的眼里有一种晶莹的东西一闪一闪的,他慈爱地望着我,所有亘在我与父亲间的隔膜在这一瞬间都冰消雪融了。

              (1) 根据全文内容,写出作者对父亲情感的发展变化过程。

              喜欢→怨恨→___________→_________→动情                                                                   

              (2)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揣摩一下选文第②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当父亲告诉我,他拒绝一个乐器班购买他的二胡,要把它带到棺材里时,“我”动情地握着父亲的手,急切地连说“不能卖”。结合全文,说说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父亲的快递

              吴立群

              (1)端午节过后一直没有回过老家看望父母,眼看着又一个节日要到了,决定赶紧趁周末回家。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个乡下,一个城里;一头牵挂,一头向往。20多年来的城乡二元定式里,我像一只风筝,虽飘浮于空中,却根系于地面,既领略着天空的自由广阔,又留恋着大地的敦厚可亲。所以,回老家,注定是生命中的重要一环。回家,对我来说意味着休闲、放松和享受,对父母而言,则是盼望时的焦急、团聚时的喜悦、迎候中的忙碌,以及曲终人散后的劳累和寂寥。我们是台风过境般的侵扰,父母则是贯穿全程的付出。

              (3)记得有一次,我约好一大群朋友去看油菜花,结果一些人临时有事,不去了。但父母的准备工作隔夜已经展开,除了上街买鱼肉荤腥之外,更少不了两类真正的特色菜:一是冷藏的,如春天的野生小竹笋、夏末的嫩板栗、秋里的雁来蕈等;二是时鲜的,如地头的各种时蔬、现杀的鸡、现钓的鱼。那次,多出来的一桌菜,除了我们带走一部分,其余的,他们吃了整整一个礼拜。

              (4)渐渐地,每次回家过后,我们不免有些内疚,除了来自于给父母增添麻烦的惭愧,还来自于对他们焦心等待的不忍---一旦听说我们要来,从隔夜的联络,到次日的"出发了没""到哪里了""走哪条路""还有多少时间到",父亲总要打很多电话给我。其实,到老家也就是一个半小时车程,这样频繁致电,固然有我们出发晚、父亲性子急、乡下起居较早等原因,但主要还是盼亲归来的急切心情。况且,这几年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有时候前说后忘,有时候前脚刚打过,后脚又重复打来。他怕我们不耐烦,打好就在本子上做个记录,或特意搬个凳子坐到树下通话,以此确定"格式"---每当他看到凳子在树下,就知道给我打过电话了。可是,即便考虑再周密,一旦有事干扰,仍不免会忘记记录,或者,凳子被别人不经意地挪动了,于是,电话仍然有增无减。

              (5)为此,近来每次回老家,我们已不再提前告知。

              (6)这次也是。我们决定不声不响地回家,既可以给二老以惊喜,又免得给他们多添麻烦。

              (7)可是,上午十点多,车还没下高速公路,父亲竟然又来电话了。这就奇怪了,他怎么知道我们今天回来?

              (8)电话里,父亲大扯着嗓门:"昨天下午快递了七八斤ˈ处暑红嫩子肉ˈ,今天上午应该会到了。"他还再三叮嘱:收到后要及时处理,否则,热坏了就可惜了。"处暑红"是一种早熟板栗,特别香糯可口,市场上较少见,是农村人眼里的稀罕货。"嫩子肉"是指尚未完全成熟、已剥了壳的栗子,嫩子口感比成熟子更好,而剥壳是件费时费力的活。

              (9)原来如此!父亲怕打扰我们周六睡懒觉,以为掐准了时间,才特意打来,既可以让我们第一时间尝鲜,又不影响我们休息。

              (10)父亲是从我们一次次地给他们快递无锡水蜜桃的流程中学会了寄快递的。起初,有一次,他寄的是煮熟的冷冻小竹笋,第二天到无锡时冰已融化,纸箱潮了,快递员死活不肯送,结果我只好冒雨到快递员的租屋内收取。而今,父亲越来越有经验了:找可靠的公司,掐准时间,包装更安全。快递的品种也越来越丰富了,除了山芋、芋头等一时不会坏的,还有烧好的雁来蕈和新鲜蔬菜。反正,快递员替代了他跑不快的腿脚,或者成了他能伸展的手臂。

              (11)吃过晚饭,我们准备连夜往回赶---原本是要住一晚的,却因为牵挂父亲那个不能过期的快递,带着无法在老家多呆会儿的遗憾,急着回家去取。父母挽留道:还是住下吧,好不容易来一趟;栗子坏就坏了,明年还有的。

              (12)那一天,误会和遗憾交织,像两股绳,在城乡两端之间,在父母和我们的心灵之间,紧紧拧着,拧出了爱的张力。

              (13)归途中,我和妻子决定:以后回老家还是先告知,哪怕再忙碌,于老人也是快乐。

              (1) 结合全文,说说标题“父亲的快递”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二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们是台风过境般的侵扰,父母则是贯穿全程的付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文第五段说“近年来每次回老家,我们已不再提前告知”,第十三段说我和妻子决

              定:“以后回老家还是先告知”,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选文第十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良心

              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他问,二子,你看呢?

              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

              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

              ⑦“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医生对我们说。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万一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字……”

              ⑧“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到死还在偏心眼儿,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

              ⑨“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实在不放心。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大明,记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啊。”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他要把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

              ⑩我的身世让我震惊。

              ⑪我的狭隘让我羞愧。

              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⑬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是虚惊一场。

              ⑭而我,已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

              (1) 作者以“良心”为题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选文第⑨段划线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文第⑤⑥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请结合选文分析这两段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怎样理解第⑫段划线的句子?

              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的。(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3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互动百科”号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但在央视“3.15”晚会上,“互动百科”被曝光成“最大虚假广告垃圾站”。
              B.黄冈市积极实施“校园足球计划”,大力培养了该市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
              C.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问情事。
              D.《傅雷家书》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等。
            • 8.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互动百科”号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但在央视“3.15”晚会上,“互动百科”被曝光成“最大虚假广告垃圾站”。
              B.鄂州市积极实施“校园足球计划”,大力培养了该市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
              C.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问情事。
              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 9.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传统文化。
              C.近200年来,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尤其在近50年,部分地区森林减少了一倍。
              D.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  
            • 10.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睡眠质量决定着生活的质量。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的睡眠健康水平。
              B.今年中考期间,绵阳市政府将严格整治辖区内的噪音污染,为考生营造安静的考试环境。
              C.《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汉语教材。
              D.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