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感动美国法律的爱

                                                                                                        ◆胥子伍

              ①有一位老人,一生靠修鞋维持生活。他的修鞋摊安置在当时美国的波士顿法院门外的大街上。

              ②老人在法院门外修鞋,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法院开庭,他总是收起鞋摊,随着人流进入法院,去旁听各种案件的审判。

              ③一天早晨,一个衣衫褴褛满脸悔意的年轻人被带进了法院。凭修鞋老人多年察看犯人的经验,这个青年又是一个在公共场所酗酒的闹事者。那时候,在麻省的法律中,“酗酒闹事”只是一种轻微的罪行,只需被告人委托别人交一小笔保释金,便可判一年“监外守行为”;若被告人无人替他交保释金,那等着他的便是无情冷酷的监狱生活。在那种小偷、抢劫犯、强奸犯、诈骗犯集中的大监狱里关一年,即使原先知错就改的青年,出来后,也十有八九学坏了,变成一个对社会充满怨恨、对法律满腔敌意的职业罪犯。修鞋老人在法庭上见过不少这样的案例,此时,老人看着眼前这个充满悔意、惶恐的青年,心中顿升一股恻隐之情。

              ④老人按捺不住自己,径直来到年轻人的身边,悄悄地问起他犯罪的经过和家庭情况。青年诚恳而内疚地告诉老人,他因喝醉了酒打了人,自己对不住年老的爷爷,父母早已离异,一直跟着爷爷过,自己也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且谈了女友……说着青年泪流满面。老人对青年充满了同情,他敢肯定青年是个穷人,很难拿出保释金。

              ⑤开庭时,老人从容地走向法官,表示自己愿做被告人的担保人,保释青年出去。刹那间,青年当场向老人和法官一边哭着一边保证:一生戒酒,好好工作,疼爱女友,孝敬老人……

              ⑥老人的古道热肠和青年的悔意,深深打动了法官,他随即灵机一动,同意鞋匠的请求,下令延期三周审判,三周后根据被告人的具体情况将作出最后判决。

              ⑦三周后,老人亲自陪同被告人返回法庭,容光焕发的青年令法官为之一振。这时,老人向法官呈上一页报告——以上帝的名义发誓作证,这个青年三周来滴酒不沾,一直是勤劳工作,照料祖父,空余时间还去教堂做义工。报告上还有青年所在街区的警察和教堂牧师的签名。法官一见大喜,当场宣布释放了青年,并象征性地对他罚款一美元。走出法庭,青年紧紧拥抱修鞋老人,喜极而泣

              ⑧青年从此变成了一个终生戒酒、守法勤劳的好公民。

              ⑨修鞋老人的爱心和法官的灵光一闪,便开创了美国法律史上一个全新的思维——“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新局面。

              ⑩一位又穷又老的修鞋匠仅凭一颗爱心,就让他享有和总统一样的声誉,这无疑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当你穷困潦倒、一无所有,只剩下一颗爱心,也能创造出人生的奇迹,诚如约翰·奥古斯都。因为爱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触动一个人的良知,唤醒人性本质的善良,从而使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和谐……


            • 2.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 3.

              落 叶贾平凹

              ①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 

                 ②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③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一片落去。法桐就削瘦起来,寒碜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④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⑤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⑥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   

                 ⑦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 4. 守桥
                                                                                           葛俊康
                    ①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②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 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的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说完,就往石桥下冲。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③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动都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④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双腿开始了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贯遍了全身。老葛剁了几下脚。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
                       ⑤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老葛的心更慌了。老葛知道,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⑥妻子拿来锯子、绳子。老葛把绳子一头栓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一棵大 树上。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妻子用手拉着绳子。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住大树,往树上爬。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妻子站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说:“慢点,慢点,不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把你冲下去了。”老葛没回答,坐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的最粗的树枝。
                    ⑦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走到桥头,吓傻了 ,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老葛忙让他们站在桥头,不要上桥。学生们乖乖站在那里,看着老葛。学校的老师也赶过来了。村长也来了。跟在村长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长一看,太危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来。村长把绳子拴在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人奋力地往旁边拉。经过几番折腾,树枝终于被拉开了。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
                       ⑧水位下去了。桥面完全露了出来。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
                     ⑨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拿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
                      ⑩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长都来到了现场。村长问老葛还有啥要求,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我还真有个要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  ”村长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老葛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给孩子们再上堂课。”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
            • 5.

              诗意的周庄 (张峪铭)

              ①雾霭沉沉,一切仿佛浸在乳中,傍晚时还未散尽。一路颠簸的车子像乌篷船一样,欸乃着摇进了周庄,好像根本没有什么前奏序曲,梦一样的水乡小镇就映入了我的眼帘。

              ②黄昏下的小镇坐落在河的两岸,错落有致的房子,粉墙黛瓦,里面的梁柱已被岁月熏得发黑,让人觉得周庄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袖着手悠然地守在这流淌千年不息的水边,淡定地、慈祥地等着四面八方的来客。水乡小镇游人如织,丝毫没有“牢落暮霭初收”之景象。

              ③水是周庄的血脉,四通八达的。水的两岸用麻石砌成,隔一段路就有一个下河台阶,供人洗洗涮涮,那晨曦中的砧声让枕河而眠的人们走出温柔的梦乡;那日暮时的船影将外面的精彩世界卸到了千年古镇。我沿台阶走到水边,掬起一捧,发现碎光满河人影婆娑,抬眼一望,街上的灯渐次亮了,周庄像一位优雅的模特款款走上了灯光水影中的T型台。

              ④一位穿着碎花蓝衣服的阿姨摇着橹,将乌篷船从远处划了过来。一股暖意顿时传遍我的全身,那窄袖花襟,那碎花底子,刺绣精巧的服饰似乎唯有江南景色方能染织而成,也只有水乡女人穿上才那么贴身,让江南长大的我忽地回到了儿时的记忆,又让我想起歌手谢军那“南方小小的乌篷船”,想到“载着当年梦中姑娘驶向了何方……”

              ⑤千百年来,水滋养着江南的雅致风物,船书写着水乡的独特人文。

              ⑥人流推着我走弄穿巷,在逼仄的骑楼小巷中追溯着小镇的历史,不时又回到河旁。这当然要归功于桥。周庄的桥多得犹如针脚较密的线,不时缝着两岸,又永远不会缝合在一起。“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苍龙背上行”,众多游人就成了桥上来往穿梭的针。

              ⑦周庄不长的河道横七竖八摆着十四座元、明、清时期的石桥,从一头望去,桥中有桥,桥上有桥,一桥套一桥,那桥身与桥影组合的圆就像串在你眼光上的糖葫芦。著名的双桥横折相依,立于两河之上,桥洞一圆一方,宛如两把大锁将两条小河紧紧地锁住,让人不得不惊叹古人的巧夺天工。

              ⑧周庄人将一座座桥架在河道上,不仅方便了生活,成就了美,而且突显了智。因为桥的智慧在于让过了水,渡过了你。

              ⑨其实周庄的智慧何止于此。周庄人在商场风生水起时,没有忘记打造自己的后花园,不仅追求到了富甲一方的财富,也让精神得到很好的憩息。“沈厅”“张厅”那诗意的栖居,让身在鸽笼的城里人感佩不已;那手工作坊透出的古意,万山蹄香气里的传说,让人生出许多遐想;那刺绣绣出的“团圆鱼”, 更是寄托着周庄人对未来生活的无限祝福……

                 ⑩周庄是古老的,是吴王少子的封地;周庄又是传奇的,是沈万山巨富的根基;周庄更是美丽的,她美得原汁原味,没有功利雕饰,你随意按下快门,都是一框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韵风情。
                 ⑪走出周庄,我不觉感叹她是江南水乡中一首最精致、最完美的诗。这做诗的,是游人,更是祖祖辈辈的周庄人。  
            • 6.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①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就如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直入人心的美好。其实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比如那些充满希望的心,都在冰封雪盖中生机盎然。

              ②喜欢飘雪的日子,喜欢走进那一片苍茫的洒落中,身前身后都是舞动的精灵。女儿学校的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旧军大衣,头上裹一条蓝色的头巾,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孩子们都愿意买她的冰糖葫芦,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喜欢阿姨的笑。

              ③后来知道这个中年女子身世很是悲惨,不说她那些种种艰难的经历,只是在如此寒冷的风中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灿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钦敬。

              ④有一个雪天,路滑,放学时间,车流如织,虽然开得缓慢,还是有许多学生在路上横跑。那中年女人冲过去,抱起一个滑倒的孩子放在路边,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倒在地上。幸好车开得很慢,女人并没有受伤,她从地上爬起,掸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以后过马路要小心。

              ⑤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地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⑥记起几年前的一个雪夜,我们的车抛锚在一段土路上,透过茫茫夜色,依稀看见左前方有隐约的灯光。车上的几个人冻得直哆嗦,我便同另一个人冒着大风雪去向灯光处求援。走了近二十分钟,双脚已冻得麻木,雪花纷纷扑打在没有知觉的脸上。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犹豫着敲开了村头一户亮灯人家的门,说明了情况,那个憨厚的年轻人立刻跑出了门,而老大爷和老大娘开始抱柴禾烧火。我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暖了一会儿,就见年轻人已带了七八个小伙子回来。于是我们坐着一辆农用拖拉机上了路,到了公路上,他们的人帮着把车用绳索拴在拖拉机上,就这样把车拖到了村里。

              ⑦至今仍记得那一夜的雪花,坐在滚热的炕头上,看着外面朦胧的飞雪,竟觉得充满了温暖的情趣。特别是那些乡亲们的笑脸,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⑧越是严寒的时候,越能体会到温暖的可贵。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在飞舞的雪花中,那个发卡一下子就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⑨去年冬末,和几个朋友去山上拍雪,在一个山谷里,便看到了震惊的一幕。只见高高的悬崖顶上,已堆积了很厚的雪,如墙耸立。忽然,那雪便轰然而下,一时间如瀑布纵贯,惊天动地。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然沉浸在那一泻的气势里。是的,所有雪花的积累,也会爆发出如此的辉煌,蕴含着如此的力量。人生之中的挫折磨难亦是如此,是一种沉重,也是一种积累。面对飞雪的瀑布,心中似也燃起熊熊的火焰,激情满怀。

              ⑩常听人说,万千的雪花构成了冬季的寒,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雪花。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 7.

              背影图

                 ①朱自清的名作《背影》已镶嵌在我记忆的画屏上,成为一幅永恒的图画……

                 ②而我的眼前,我的心中,也有一幅鲜活的背影图。

                 ③那是星期天的下午,我从城里放学回家,村里刚好在分山砍伐树木。久已没为家里干点活的我便跟随父亲来到山上。

                 ④砍倒一棵大松树时已经日落西山了。父亲捎来口信,叫我和他一起抬回家。松树根部大,梢部小,我自忖(细想)1.68米的块头,抬根部是“小儿科”。我就要去抬,父亲拦着说:“不行,你抬不起,骨头太嫩,等我来抬根,你抬梢。”父亲说完便蹲下身子,准备把树扶上肩头,可是,试了几次都扶不上。于是我走到他面前,说:“爸爸,我来吧。”父亲却不同意。他掏出一袋旱烟抽起来,吩咐我先歇会,“天还早呢。”父亲说。

                 ⑤一袋烟快抽完了,父亲叫我站起来。他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拍拍大树,把头凑近松树,“嗨”了一声,使劲抱起松树扛到自己肩上,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展着腿部,我觉得他佝偻的身躯在夕阳的余辉中一点一点地凝聚着力量,一点一点地高大。还剩的一口旱烟吐了出来,笼罩在他的头上,悠悠地在空中扩散。

                 ⑥父亲终于站立了,虽然大树压得他摇晃了几下,但他很快就稳住了重心。

              ⑦我盯着他的背影,我的眼眶湿润了。几十年来,父亲为我们兄妹几个的成长,兢兢业业地操持着这个家,奔波辛劳。他的容颜已在日出日落中憔悴了,他的背已在日出日落中微微弓起……

              ⑧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和父亲抬着树回家。看着父亲的背影,我感到有一座丰碑矗立在心中……

              ⑨“背影图”悬挂在我心中的高处。

            • 8.

              生命最后时光里的求知欲

                 ⑴三年前,没上过一天学的外公,被肺心病折磨了八年后,自己在医院里拔掉鼻管,不理在床边跪成一排的三个舅舅的哀求,强行要求出院。

                 ⑵救护车把他送回家后,他坐在自己亲手做的那张帆布椅上,平静地交代完后事,把我叫到身旁说:“不同,这个肺心病到底是什么病啊?好几年了,也没搞明白。”我摸出手机搜了一下肺心病,告诉他这病的全名叫什么,有哪些症状。我每说一个症状,他就嘿嘿笑着说,对对对,一点儿都没错。

                 ⑶我念完后,他又问:那这病最后把人“弄死”是因为什么?我鼻子一酸,不忍再念。外公看着我说,孩子念啊,这有什么关系。

                 ⑷我犹豫一会儿说:多器官衰竭。外公闻言点了点头,喃喃说了句,听起来好像很厉害。沉默了一会儿,他眯着眼睛看了看对门门框上贴的春联对我说:你们年轻人现在还写对联吗?我点点头说,也有人写。外公看我一眼,伸手叫我把他扶起来,然后叫外婆拿来眼镜和纸笔。一屋子人见状围了上来,还有人连忙搬来一张小桌子。

                 ⑸外公没有理会他们,戴上眼镜弓着背,把本子放在自己的膝盖上,颤抖着手,一笔一画写了一副对联—

                 阴阳两隔哀思能抵

                 人间疾苦天府可消

                 ⑹我看了后说:外公,这好像是……葬礼上才会用的。外公取掉眼镜笑着说:对啊,这就是我给自己写的挽联。

                 ⑺一屋子人传阅这副对联时,外公又对我说:你看这个“消”字是用三点水的好还是用金字旁的“销”好?我还没说话,他突然兴奋起来,叫外婆帮他把那本已经翻烂的新华字典拿来。拿到字典后,他先是用力地咳嗽了一下,吐出一口痰,然后扶了扶眼镜,右手食指在舌头上蘸了点口水,一页一页地翻开字典,郑重的样子像一个第一次查字典的小学生。

                 ⑻他查了十分钟。查到结果后他把纸拿回去,在“消”字上打了个叉,在旁边写了个“销”字,写完后,他端详了一会儿,然后笑着说,恩,这就对了。

                 ⑼半小时后,他坐不住了,躺到了床上。一个小时后,他喝了一小碗粥。两个小时后,他开始胡言乱语。四个小时后,说了几个简单的音节,他的嘴轻轻合上,脑袋微歪,安详离世。享年八十一岁。

                 ⑽那天,我看着行将就木的外公坐在灰暗的光线下,弓着背,眯着眼,像完成一个仪式一样,虔诚地去搞清楚两个汉字之间的区别时,我忘记了悲伤,忘记了去想如何在他人生最后的时间里取悦他、安抚他。我只觉得全身的毛孔豁然张开,心里暖流涌动。

                 ⑾那一刻我没觉得他是我的亲人、我的长辈,我只庆幸自己能看到一个面对死亡毫无畏惧、毫无恐慌,在人生的终点还充满求知欲的生命。

                 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努力学习,但至少此时此刻,我还对未知的一切有着充足的兴趣,对那些不顾一切去探寻未知的人充满敬意和向往。

                 ⑿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都不可能参透生死和永恒,但终归,我还是想多知道一点,多看一点,把世事里灰色区域的面积,尽量多挤压一点,使之变得黑白分明,是非可见。

                 ⒀如果死亡是一面镜子,那我希望有朝一日,在面对镜子里的自己时,我也能够像外公一样,不羞不愧,不怨不恼。如此才真算对得起自己曾经做出的每一个选择,说过的每一句话,爱过的每一个人。

            • 9.

              为灰暗的时光着色

                 ①那一年,我上初一,走进了青春悸动的年代。青春本应该充满活力,但那时的我却沉默寡言。因为,我的家境贫寒,当同学骑着新买的自行车去上学时,我只能每天走着十里地上下学;当同学们穿起漂亮的新衣服时,我却穿着哥哥曾经穿过的衣服。那份莫名的失落总在心头打转。

                 ②让我安慰的是,我的学习始终在全校是第一名。每次考试听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看着百名榜上第一个名字,我的心底总会激发出一种自豪。那时,我就悄悄地告诉自己,你没有一个五彩的世界,但你始终站在高峰。为此,我拼命地学习,希望保住我的优势,也保住我心中那点自豪。

                 ③下学期,班级新来了一位同学叫林浩,与我同桌,他的家庭条件也一般,学习也很好。他性格很开朗,很快我们便成为朋友。林浩的生活与我的生活完全不同,因为家境贫寒,我每天把自己关在教室里,少了很多应酬。可林浩总和同学们一起凑钱聚餐,和他们出去玩。其实许多时候我想告诉他,家里挣来的钱不易,不能乱花,要把功夫用在学习上。可我又不能和他说,因为他的成绩并不差,第一次参加期中考试便是班里第三,全校第十名。

                 ④那天晚自习下课,林浩突然拉着我,对我说校门外有新来的烤串,请我吃。我当即摇头,说那东西贵得狠,一串要八毛钱,我们俩没有几十串是不够的。林浩突然笑了,对我说:“嗨,放心,不用你掏钱,但今天晚上吃完,明天你必须跟我办一件事。”我耐不住林浩的软磨硬泡,便跟他去了。我知道,我的内心对那里十分向往。

                 ⑤那一晚上,我们吃了70个串,花了近60元,说实在的,我很心疼,就算是林浩大方地付了钱,我心里依然不好受,要知道,那时我的生活费每月才150元。

              ⑥第二天,我主动找到林浩,问他办啥事。他带着我骑着自行车跑了三十里,来到了一个蔬菜种植区,进了一筐的菜,然后再带着我来到一个市场里摆起了地摊。林浩的叫卖声很

              自然,只是我感觉十分难堪,没有喊一声,生怕同学们认出我。可那一天,我们挣了20元。我突然有一种惊喜。星期天我们又去了,那一天,我们挣了30元,而且我真正地喊出了叫卖声,再也不怕同学们认出我,也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

                 ⑦一晃儿,期末考试结束了,我又是第一,这次林浩也前进了,考了全校第五名。那天,他非要拉着我去电影院看电影,我长这么大,还没有去过那里,我几乎是被林浩架着去了。虽然那一天,我们每人只要了一瓶饮料,但听着就像在耳边的音乐效果,坐在软软的座位上,我陶醉了,也哭了。因为在我心里不能涉及的地方,我走了进来,也改变了我的想法,身心从未有过的放松。

                 ⑧再后来,我突然发现我离不开林浩了,他走到哪里,我都想跟着。和同学聚餐,我参加,掏多少钱我都愿意,尽管有时为了把钱补回来,每天吃一顿饭,或是馒头咸菜。和林浩逛商场,买裤子,花光生活费,我们就去发小广告,甚至再去贩点东西卖。我发现自己变了,但这种变化是一种欣喜,我甚至感受到我的天空总是蓝的。

                 ⑨初三下学期,林浩又转学了。那一天,我们坐在一个小饭馆里使劲哭,林浩告诉我:“程刚,我们的家庭是穷,但不能让自卑占据我们的心灵,我们的青春要有色彩,否则会后悔……”

                 ⑩是的,每个人都有青春的时光。在那个时光里,我们要学会努力为自己着色。只有这样,当我们再去回首时,才会看到那段五彩,才会在平淡的日子里找到激情如火的时光。

            • 10.

              秋游八里沟

              ①金秋十月,听说要到河南辉县八里沟旅游,心情激动。晚上十一点出发,第二天五点就到。

                 ②一路踏着脚下的青石板,扶着横过来的大树,不敢有丝毫的马虎。脚下峻谷深涧,飞泉流瀑,令人心惊。拐过一处陡崖,揪着草向上攀登,但见红崖碎石,小路潮湿而逼仄,委实让人唏嘘不已!

                 ③总算熬过来了,还得过铁索桥。双手扶着锈迹斑斑的铁链,心也随着跳跃的铁链抖个不停。最要命的是桥面由一截截的山木铺就,圆圆的不老实,动不动滚一下,让人看到下面不敢看的万丈深渊,着实觉得生命与死亡原来相距得如此之近!

                 ④中午,在柿林里休息,可享受山里的野味饭,还可跑到树下执杆打果子。此时,秋已八九分光景,满树的柿子已渐红渐黄,远望,像一团团的火焰在燃烧;近观,又如一盏盏的灯笼缀满枝头。稠密的果子把柿叶都挤掉了,可真是“红肥绿瘦”啊。

                 ⑤山里人见了,也不管,他们倒乐得你做个自由的、放肆的“山里人”。

                 ⑥下午,观山顶飞瀑。吃饭早的,已上去了,遥遥的在瀑边向我招手。我沿着柿林中的小路想上去,但风已不小了,瀑布从几十米高的山顶上跌落下来,已成琼珠碎玉,万朵杨花,被风一卷,老远就刮我一身,我不免有点怵。几次想跟了去,又退了下来。路滑,还布着一缕一缕的苔痕,令人不敢弓身前行,几近于“蠕动”了。

                 ⑦这时,同行的伙伴跟上来,将我一军:“上不上?”我不知哪来的勇气:“上!”

                 ⑧水哗哗哗地滚落下来,砸在下面的硬石上,溅了个风雾弥漫的世界。水流去,约二三十米,便扑入一个深潭。那潭,远远地看去,也一汪一汪的,蓄积着山里所特有的绿。天阴沉沉的,让人觉得又冷又怕。

              ⑨从瀑下经过,像是穿行在当年孙悟空曾修行过的水帘洞中,心情好了点。那里有水与石万年合作才形成的喀斯特地形溶洞景观,有石林、石笋、石柱、龙宫等,恰似人间的天堂。

              ⑩往回走,路过一丛不大的原始林,遭遇了一群“流氓猴”的袭击,猴子不知从什么方钻出来,向我们讨零食,一个个机灵灵的,样子喜人,只是太顽皮、太好客,有点让人招不住。[中国#教*&育出版^网~]

              终于,赶在日落前,我们胜利抵达一个叫“李家大院”的小旅店内。疲乏了一天也来不及看山里的月光,听山里的泉水叮咚,吃了点东西,就美美地睡去……

              夜里醒来,以为外面下雨,呜呜地,特别洪大。好奇地开门,来到院中,方知是、天的飞瀑从山顶上滚落,汇成小溪,凝成大河,日日夜夜地从门前汤汤流过,奔向远方。顿觉天地间唯水伟大,唯水坚韧,唯水永恒……

              不能细想,一想,就再也不能眠。听凭月光闪闪地照着,风也萧萧·地跑……

                 (作者:金星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