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从这天起,写作就以加倍的速度向前进行了。一个月的工夫写了那么多,连保尔也感到惊讶。加莉亚深切地同情保尔,积极主动地帮助他工作。她的铅笔在纸上沙沙地响着,遇到特别喜爱的地方,她总要反复念上几遍,并且感到由衷的高兴。在这所房子里,几乎只有她一个人相信保尔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其余的人都认为保尔是白费劲,只是因为什么也不能干了,又闲不住,才找点事来打发日子。
                因公外出的列杰尼奥夫回到了莫斯科,他读了小说的头几章以后,说:“坚持干下去,朋友!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还有更大的喜悦在等待着你,保尔同志。我坚信,你归队的理想很快就能实现。不要失去信心,孩子。”
                这位老同志看到保尔精力十分充沛,满意地走了。
                加莉亚经常来,她的铅笔在纸上沙沙地响,一行一行的字句,在不断地增加,追述着难忘的往事。每当保尔凝神深思,沉浸在回忆中的时候,加莉亚就看到他的睫毛在颤动,他的眼神随着思路的转换不断地变化,简直令人难以相信他的双目已经失明:你瞧,那对清澈无瑕的瞳孔是多么有生气啊。
                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加莉亚把记下来的东西念给保尔听,她发现保尔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时而皱起眉头。
                “您干吗皱眉头呢,柯察金同志?不是写得挺好嘛!”
                “不,加莉亚,写得不好。”
                他认为写得不成功的地方,就亲自动手重写。有时候他实在忍受不了格子板的狭窄框框的束缚,就扔下不写了。他恨透了这夺去他视力的生活,盛怒之下常常把铅笔折断,把嘴唇咬得出血。
                忧伤,以及常人的各种热烈的或者温柔的普通感情,几乎人人都可以自由抒发,唯独保尔没有这个权利,它们被永不松懈的意志禁锢着。但是工作越接近尾声,这些感情越经常地冲击他,力图摆脱意志的控制。要是他屈服于这些感情中的任何一种,听任它发作,就会发生悲惨的结局。
                达雅常常深夜才从工厂回到家里,跟保尔的母亲小声交谈几句,就上床去睡了。
                最后一章写成了。加莉亚花了几天时间把小说给保尔通读了一遍。

              明天就要把书稿寄到列宁格勒,请州委文化宣传部审阅。如果他们同意给这部小说开“出生证”,就会把它送交出版社,那么一来……

                    书的命运决定着保尔的命运。如果书稿被彻底否定,那他的日子就到头了。如果失败是局部的,通过进一步加工还可挽救,他一定会发起新的进攻。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了邮局。紧张的等待开始了。保尔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待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列宁格勒一直没有回音。
                    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保尔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 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好多天过去了,正当期待已经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同儿子一样焦虑的母亲一面往屋里跑,一面激动地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 这是州委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

                      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他的心欢腾地跳动起来。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1) 文段中随着书稿的寄出,保尔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              )——(                  )——(                )

              (2) “明天就要把书稿寄到列宁格勒,请州委文化宣传部审阅。如果他们同意给这部小说开出生证,就会把它送交出版社,那么一来……”根据上下文,把省略号所省略的保尔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补写出来。

              (3) 加莉亚姑娘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4) 画线句子“铁环”“新的武器”各指什么?这句话说明什么?

              (5) 有人认为:到了全书的结尾还写英雄竟然有“如果书稿被彻底否定,那他的日子就到头了。”的消极悲观想法,这有损英雄的高大形象。你的看法如何?

            • 2.

               风中读诗的男孩

              ⑴男孩十来岁的样子,站在风口,双手努力捏住一张纸,神情专注地读着。风声太大,把纸吹得哗哗响,我听不清他在读什么。男孩这样站在风口,好些天了。

              ⑵一天清早,我看见一位老大爷站在男孩身后,欲言又止,最后无奈而不舍地离去。

              ⑶一天中午,我看见一位年轻的女子站在男孩身后,用手轻拭着眼睛。

              ⑷一天黄昏,我看见一位老太太站在男孩身后,夕阳照在她身上,她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静止成一座雕塑。

              ⑸一个天上飘着毛毛雨的下午,我撑起伞,走下楼,在离男孩两米的地方停住脚步。男孩的头发上,雨滴凝成的水珠闪着光,而我,除了细细的风声、细细的雨声,没有听到一声诵读。我的心里长满了疑问。

              ⑹“小南,下雨了,回家吧。”是那个老太太。男孩太专注,没听到老太太的话。老太太轻轻戳戳男孩手中的纸,男孩这才停止诵读,抬起了头。老太太轻轻抚去男孩头发上的雨滴,牵着他的手离开。

              ⑺接下来的几天,男孩不见了,我的心里挤满了失落。因为少了男孩,风口显得那么孤独。我站在风里,学着男孩的样子,无声地诵读着,无声……忽然,男孩出现在我面前,望着我腼腆地笑。

              ⑻“你叫小南是吗?你在读什么?能给我看看吗?”我看着男孩手中的纸问。男孩点点头,把纸递给我。上面是手写的几行字: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我知道,这是《诗经》中的《凯风》,赞美母亲的辛勤、劳苦、明理。

              ⑼男孩接过我手中的纸,嘴巴一张一合地读了起来,我依旧没听到任何声音。

              ⑽“小南在给他妈妈读诗。”是那个老太太,“前几天生病了,在医院也没有停止给妈妈读。”

              ⑾“小南为什么非要站在风口给妈妈读诗?”

              ⑿“他告诉我,风有翅膀,能把他的声音传到妈妈耳朵里。小南的妈妈,是我的女儿。六年前查出得了癌症,就毅然决然跑到山区支教。這些年病魔好像忘记了她,她说是孩子们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可就在不久前,一场特大暴雨引发了泥石流,她躬身护着身下的孩子,自己却被砸晕,到现在还没醒来。小南听医生说亲人的呼唤也许能唤醒她,就每天为妈妈读诗。这首诗,是我女儿教他的……”老太太说着说着泣不成声。

              ⒀“那小南为什么要默读却不出声呢?”

              ⒁老太太用力擦擦眼中的泪,好像要把所有的悲伤都吞到肚子里:“小南,是我女儿初到南方支教那年,收养的聋哑弃儿。”

              ⒂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了。我努力平复情绪,走到小南身边,与他一起大声念着:“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1) 本文写了“小南妈妈”的哪几件事?请按照时间顺序简要概括。


              (2) 结合语境,品析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⑴老太太轻轻戳戳男孩手中的纸,男孩这才停止诵读,抬起了头。老太太轻轻抚去男孩头发上的雨滴,牵着他的手离开。


              ⑵老太太用力擦擦眼中的泪,好像要把所有的悲伤都吞到肚子里。


              (3) 小南是个聋哑孩子,前文已有多次伏笔,请将它们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4) 文中第⑻段和第⒂段两次写到《诗经·凯风》的语句,请联系上下文谈一谈这两处借助诗句传达的不同情感。



              (5) 文中的小南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 3.

              最后一课

              都德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语段细致地描写了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其作用是( )

              A.突出“我”对老师的依恋之情。

              B.侧面烘托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热情。

              C.表明“我”此时复杂的思想感情。

              D.体现韩麦尔先生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
            • 4.

              最后一课

              都德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1) “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

              们的脑子里去。”小弗朗士把韩麦尔先生称为“可怜的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字帖上为什么把“法兰西”和“阿尔萨斯”挨在一起并反复地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A)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B)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直到风停止住那狼嗥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如何的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还是歇一天。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他强打精神,把车拉出来。揣着手,用胸部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中叼着半根烟卷。一会儿,天便黑了,他想快拉上俩买卖,好早些收车。懒得去点灯,直到沿路的巡警催了他四五次,才把它们点上。


              (1)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车子,却冒险地牵回了几匹骆驼?( )

                

              (2) 《骆驼祥子》中谁让祥子买车“吃车份”、做小买卖的生意,他不屑一顾。( )

                

              A.二匹  
              B.三匹  
              C.四匹  
              D.五匹
            • 6.

              薄暮下的刀锋  

              (1)一如大雪覆盖旷野,遮其丑陋,使其美白,风霜侵袭颜面,去其鲜润,使其粗糙,放眼望去的人与事,往往不是它的本质,譬如眼前这个人— 

              (2)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乡下才有的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知道我在注视着他,便朝我一笑:“磨剪子磨刀不?”平时并不弄刀切菜的我竟说:“磨。”

              (3)至楼口,我说:“你且等一等。”他笑笑:“好,不急。”

              (4)我住的是一楼,出门来时,见他已骑在窄凳上,工具整齐地摆在脚下。

              (5)一大一小,两把刀,因勤于擦拭,刀面光洁,心想,其实是无须磨的,不过是照顾一下你的生意而已。接过刀,他顺刀刃斜睨了一下,笑着说:“您这刀,虽光亮唬人,却还没有开刃呢。”我说:“这怎么可能?”他说:“您看,这刀身与刀刃一样厚薄,手指头放在刀刃上用力摁一下,也不过是一道白印。”一试,果然。

              (6)他将其中的一把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然后施以锉刀,一点一点地锉去刀刃上多余的部分。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手柄一转,火星一闪,刀刃立现,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有些不耐烦:“干吗不用砂轮,不过是把切菜刀。”他说:“您这把是合金做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我还是不能信服,便问:“你们磨刀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他说:“论件,一把四块。”说完,他似乎明白了我问话背后的含义,脸红了。脸红的应该是我,他却先红了,让我心生一丝惭愧。

              (7)刃开过之后,他从工具袋里拿出一块中间凹陷的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磨过一个光景,他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不断反复。其间,他点燃了长杆烟袋,衔在嘴上,因为漫长,烟火竟断了数次。他那个样子,让我惊疑:他这是出来做买卖的吗?

              (8)这把刀好了,竟用了近半个小时,看了一眼那另一把刀,我不禁笑着摇了摇头。他也笑着摇了摇头:“还是一把合金做的。”我说:“这一把就不磨了,凑合着用吧。”他说:“那可不成,刀既然到了我手里,就属于我。”他把刀固定,然后再点燃了烟袋,重复着既有的程序和动作。我不耐烦地进了屋,把刀和人遗弃在那里。

              (9)不知为何,我总不时到临街的阳台看一眼那人。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脸色很黄,一如土地。到了后来,余晖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一如剪纸。

              (10)知他快完成工作了,走出去,掏出十元纸币给他付工钱,“不用找了。”他坚决把两元毛币塞进我兜里,说:“八块钱是我的手艺,十块钱就是贪心了。”他表情严正,我内心欢悦,望着匠人,突然想起一句台词,情不自禁喊了一句:“磨剪子来戗菜刀—磨剪子来戗菜刀—”

              (11)真有数邻人拿刀出户,没想到他却推车欲走。我说:“到手的生意都不做,您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天黑,看不清物件了。”我说:“不是有路灯吗?”他说:“眼神不济,灯光下看东西模糊,会磨不好。”见来人近了,他说一声“再见您哪”,便仓皇骑远,一如逃。

              (12)最先来到的是教历史的张老师,他满疑惑,听我言说后,他唏嘘不已:“这就是小人物的可爱了—这叫什么,这叫‘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

              (13)我回味着张老师的感叹,在路灯下不停地踱步。我发现,夜色越深灯光越明亮,好像能穿透躯壳照进内心,亦如薄暮下的刀锋。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一段蕴含“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理,暗示了文章主旨,同时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B.第(9)段划线句把匠人在夕照下的身姿比作剪纸,写出了匠人的削瘦,形象地表现了匠人磨刀时的专注。
              C.第(10)段加下划线处“我内心欢悦”是因为匠人坚决拒绝多收两块钱的工费。
              D.小说结尾照应了题目,并升华了主题。
            • 7.

              请求支援

                          周海亮

              (1)你决定成为一名剑客,行走江湖。你认为时机恰好。

              (2)你的剑叫做残阳剑。这柄剑威力强劲,你可以同时斩掉十五名顶尖高手的头颅。你的独门暗器叫做天女针。你面对围攻,只需轻轻按下暗簧,即刻会有数不清的细小钢针射向敌手,状如天女散花。天女针一次可以杀敌八十,中针者天下无解。

              (3)靠着残阳剑和天女针,你打败了飞天燕,杀掉了钻地鼠,废掉了鬼见愁的武功。他们全是江湖上一顶一的高手,他们全是杀人不眨眼的黑道魔头。从此你声名大振,投奔者众。

              (4)现在你拥有一支军队,占有一座城池。你的军队勇士五千,良驹八百;你的城池繁华昌盛,鸡犬相闻。你不停地和道上的兄弟签署着攻守同盟。你还和神枪张三、铁拳李四、一招鲜王五结拜成兄弟。你们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你招兵买马,筑固城池。似乎四分五裂的天下不久之后就将统一,你将成为万人瞩目的头领或者君王,你将拥有无涯江山,无尽财富,无穷权力,无数美女。你沉浸在难以抑制的兴奋之中,你常常会在梦里笑出了声。

              (6)可是,鬼见愁突然杀了回来。其实那天你并没有完全废掉他的武功。那天你有了小的疏忽。鬼见愁凭着多年的武功造化医好了自己,又用三年时间练就了一门邪道武功。现在他率精兵五万,包围了你的城池。

              (7)你的五千勇士扑出了城。你试图将鬼见愁的五万精兵一举歼灭。你甚至想晚上就可以用鬼见愁的脑袋做成一个马桶。可是你很快发现自己犯下了一个错误。鬼见愁的五万精兵,完全以死相拼。他们踏着同伴的尸体往前冲,极度疯狂。你砍断他的矛,他会用拳头打你;你砍断他的胳膊,他扑上来撕咬你的咽喉;你砍断他的脖子,他还会在倒下去的一刹那,用脚踢一下你的屁股。尽管你的五千勇士个个骁勇善战,可是最后,他们不得不退了回来。

              (8)五千勇士,只剩三百。鬼见愁精兵五万,尚有八千。你关了城门,开始求援。

              (9)你给神枪张三飞鸽传书,让他速来救你。几天后你得到消息,神枪张三早被一无名剑客杀于某个客栈。你千里传音给铁拳李四,让他速来救你。铁拳李四回话说,现在我也被围,自身难保,如何救你?

              (10)你在城墙上放起求援的烟火,这烟火只有一招鲜王五才能看懂。一会儿王五放烟火回答你,他说,我正在攻城掠池,无暇管你。你好自为之。

              (11)无奈之下,你计划弃城。你已经管不了城里百姓的死活。现在你只想自己逃命。

              (12)夜里你率剩下的三百勇士突围。那是一场惨烈的战争。你挥舞你的残阳剑斩下无数头颅。你的天女针霎时间消灭掉鬼见愁八十名贴身保镖。可是当你抬头,你突然无奈地发现,现在,你只剩下一名勇士,而鬼见愁,尚有精兵一百。

              (13)你的天女针已经射完最后一根钢针。现在它成了废物。你的残阳剑已经卷刃并且折断。现在它不如一把菜刀。你和最后一名勇士逃回了城。鬼见愁甩手一镖,你的勇士就倒下了。倒下前他为你紧闭了城门。他忠心耿耿。鬼见愁将城围起,不打不攻。他想将你折磨致死。

              (13)其实鬼见愁只剩士兵一百。你只需再有一把残阳倒。再有一管天女针,就可将他们全部消灭。可是现在你没有了武器,也没有了士兵,更没有了兄弟和朋友。你,呼天天不响,叫地地不应。

              (14)等待你的,只有死路一条。最后一刻,你终于想起了你妈。你向你妈求援。你妈六十多岁。你妈是一位农民。你妈连鸡都不敢杀。

              (15)你给你妈打电话,你说学校又要收学费了,五百块。你妈说,好,我马上照办。

              (16)你命令不了别人。你可以命令你妈。

              (17)你用这五百块钱给你的游戏卡充值。你重新为自己装备了残阳剑和天女针。你单枪匹马冲出城外,将鬼见愁和他的精兵杀个精光。

              (18)你保全了自家性命。你还可以行走江湖。招兵买马。

              (19)即使在虚拟世界里,最后一位给你支援的,也肯定是你妈。

                                                          (摘自《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

              (1) 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故事情节。

              打败劲敌,声名大振——招兵买马,签订盟约——兵败被围,____——无人践约,__________ 

              (2) 小小说角度独特,以惊心动魄的网络游戏来表现母亲。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语言表达富有特色,请从修辞角度对第(2)段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全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网络游戏”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尊重梦想

              厉慧吉

              王老师没想到一向很听话的燕红,突然变得这么倔强。

              进入高二,学校对学生进行分流。燕红的文化课基础很好,老师希望燕红专心学习文化课,想不到燕红坚持学习美术。 实事求是地说,学美术的学生文化课基础多数较差,文化课基础这样好的一个学生,学习了美术,王老师觉得非常可惜。

              王老师做了很多工作,想不到燕红却毫不动摇,他异常生气。他想跟燕红的父母交流一下情况,让她的父母劝说她,偏偏他们都在外地打工,通过电话联系上后,他们都表示孩子学什么由她自己决定。

              既然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她,干脆先让她学习一段时间,如果她觉得不合适,再让她回到普通班级学习也未尝不可,王老师有些无可奈何地想。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期末考试,燕红的文化课考得很好。让王老师想不到的是,她的绘画也几乎是最优秀的。王老师询问美术老师燕红今后发展潜力如何,老师赞扬燕红说,她对色彩和线条非常敏感。王老师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有些莫名的失望。

              高二下学期,市电视台组织一次以“我的梦”为主题的中学生绘画大赛。这次比赛除了看学生的绘画基础,还要比学生的想象力。不用说,凡是参加比赛的,绘画基础都不错,谁的想象力更强,谁肯定会胜出。

              通过前几轮的比赛来看,燕红的想象力非常强,几乎每一张画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最后一次比赛的题目是“梦中的家乡”,只要胜出,燕红就会获得冠军,大家对燕红也非常期待。然而那幅画燕红却画得非常普通,甚至连一点想象的成分都没有:弯曲的柏油马路、低矮的远山、清清的小溪、几块石板搭成的的小桥、还有低低的石头房子……

              当然,燕缸与冠军失之交臂了,大家都为燕红感到惋惜。

              “自从参加比赛以来,你的每一幅画都是充满想象力的,为什么最关键时候的这幅画这么普通?”主持人问她。

              “我梦中的家乡就是这样的!”燕红说这话时,眼里已经充满了泪水。

              “为什么不是更美好一些的呢?”主持人感到奇怪。

              “我梦中的家乡就是这样的!”燕红再次强调说。

              “作为这次比赛的亚军,电视台会帮你实现一个梦想,您的梦想是什么呢?”主持人问。

              “我想找到一个和我画上一模一样的地方,哪怕十几年前曾经这样也行。”燕红说。

              “能告诉大家为什么吗?”主持人问。

              燕红说这是她的一个秘密,她非常希望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主持人只得答应想尽一切办法帮她寻找。 

              电视台通过多种方式,最终还是找到了那个地方。那是几千里路外的一个小山村,而燕红的秘密也随之揭开。原来她是一个被拐卖的孩子。被拐卖的时候,因为年龄太小,根本不知道家乡是哪里,只是隐约记得自己的家乡是这样的,而家乡的样子也曾一次次闯进她的梦乡,于是她发誓学习绘画,画出家乡的样子并找到家乡

              知道实情后,王老师感慨无限,他不禁暗暗告诫自己,今后一定要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因为,有时你不可能知道学生有怎样的梦想,也不知道这个梦想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1) 从全文看,王老师对燕红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2) 理解“如果她觉得不合适,再让她回到普通班级学习也未尝不可,王老师有些 无可奈何地想”中加下划线词语“无可奈何”的含义。


              (3) “‘我梦中的家乡就是这样的!’燕红说这话时,眼里已经充满了泪水。”试分析燕红眼里充满了泪水的原因。


              (4) 文中画线句部分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 9.

              阅读《守桥》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  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②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的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这时,一棵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说完,就往石桥上冲。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③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的,动都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④老葛站在桥上,望着上游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双腿开始了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贯遍了全身。老葛跺了几下脚。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

                  ⑤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老葛的心更慌了。老葛知道,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⑥妻子拿来锯子、绳子。老葛把绳子一头拴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一棵大树上。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妻子用手拉着绳子。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住大树,往树上爬。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妻子站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说:“慢点,慢点,不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把你冲下去了。”老葛没答话,坐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最粗的树枝。

                  ⑦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走到桥头,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老葛忙让他们站在桥头,不要上桥。学生们乖乖地站在那里,看着老葛。学校的老师也赶过来了。村长也来了。跟在村长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长一看,太危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来。村长把绳子拴在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人奋力地往旁边拉,经过几番折腾,树枝终于被拉开了。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

                  ⑧水位下去了。桥面完全露了出来。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

                  ⑨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拿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

                  ⑩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长都来到了现场。村长问老葛还有啥要求,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我还真有个要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村长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老葛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再给孩子们上堂课。”校长一听,愣了 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湿润了。

              (1) 阅读文章②一⑦段,概括补充“守桥”的情节。

                 开端:老葛看见洪水涌来,一棵大桃树堵在了桥洞口。

                 发展:

                 高潮:

                 结尾:村长和年轻人合力拉开了堵在桥洞口的大桃树。

              (2) 第②段画线句描写洪水来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3) 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轰的一声大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湿润了。(“愣”“紧紧”“ 慢慢”“湿润”反映了校长怎样的心理变化?)



              (4) 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 10.

              (1)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2)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3)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4)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5)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6)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7)"快看,有人家了。"

              ……

              (8)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9)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10)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11)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

              (12)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13)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14)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15)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16)“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17)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18)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 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多出写到“梨花”,请以第六段为例谈谈写梨花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的“梨花”有几层含义?作者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