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选文《消息二则》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
              A.记叙 说明
              B.记叙 议论
              C.议论 抒情
              D.说明 议论
            • 2.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前后句序能否调换?
            • 3. 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A、记叙 B、议论 C、描写 D、抒情 E、说明
              (1)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______
              (2)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______
              (3)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______
              (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条大毡子。______
            • 4. 这篇《马说》短文仅100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唆。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思路引领
              整体感知课文,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注意作者对同一称谓的不同表述方式,进而分析其表达效果。
            • 5. 老黄牛
              伍维平
                  ①还没有像往年一样为主人犁完五亩地,老黄牛的一条腿断了。
                  折腿的事就发生在昨天。昨天的天气很好,风和日丽。这是个今年开春以来少有的好日子,农夫们不用互相招呼就纷纷踏上仍有些峭寒的田垄,一年的农事在鞭子的抽打声和吆喝声中开始了。老黄牛是一头经验丰富的耕牛,忠心耿耿,勤奋劳作。他像往年一样卖力耕田,但他在时光的打磨中已经很衰老了,拉着一驾犁好像拉着一座大山在走,异常沉重。主人斥责他,他羞愧难当,叹了一口气,一咬牙一使劲,他听到了发自身体内部的一声响,一条腿断了,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是生命戛然而止的声音。
                  ③暮霭落尽,黑夜升满。老黄牛独自蜷伏在牛栏里,想着自己的心事。 他抬起疲惫的头颅,凝视着星空下那片肥沃的黑土,心中充满眷念和回忆。他把自己的爱与恨、乐与苦、血与汗以及生命中的一切都交给了这片土地。日月作证,鲜嫩的青草作证,金黄的果实作证,还有孩子作证。
                  ④那是主人家的孩子,胖嘟嘟红扑扑的样子,一个很阳光的男孩。那天中午,小男孩跑到牛栏前,向老黄牛宣读了他的一篇获奖作文:“……我家的这头老黄牛,又高又大,浑身的皮毛是灰褐色的。嘴巴像个簸箕口,眼睛圆鼓鼓的很有神,一对牛角像拉满的弓箭,威武有力。它干起活儿来劲头大,也舍得卖力气。有一天中午,天气热极了,太阳像个火球似的挂在头顶,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我以为老黄牛一定不干活儿了,就跑到田间去看,它仍然还在拉犁耕田。它身上粘着一块块干泥巴,喘着粗气,双腿踏进没膝深的烂泥中,一步一步拉着犁,没有一点要停下来的样子。”老黄牛记得,那天小男孩给了它一把嫩青草和一个敬礼。
                  ⑤昨天下午,村里的兽医被请来。兽医一边查伤情一边摇头,只是对伤口作了简单的象征性包扎。兽医当着老黄牛的面对主人说:“一头废牛,这种牛还能拉犁,真是怪事。主人呐,现在你只有一件事要做,宰掉它,然后卖钱。”主人望着老黄牛,目光变得闪烁不定,但老黄牛知道,那里面暗藏着可怕的杀戮凶光。
                  ⑥夜已三更,天空的星星被风吹得了无踪影,整个村子沉浸在死一般的寂静和黑暗中。倏然间,主人家正屋的灯亮了,磨刀的声音和屠夫特有的浑浊笑声敲碎了夜的寂寥。老黄牛知道大限将至。闭了眼任所有的泪水流尽。老黄牛最后大吼一声,用自己的方式结果了自己。
                  ⑦听到一声闷响,主人急忙领着提了刀的屠夫赶到牛栏。他们看到的只是扭断了脖子扑倒在地的老黄牛和一面粘满了老黄牛鲜血的土墙。
                  ⑧屠夫气愤地骂道,畜生,我这把刀白磨了。
                  ⑨主人却笑了,这畜生倒是挺体贴我呢,要我少花钱。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就交待了事件的起因,设置了必要的悬念以吸引读者,也附带交待了老黄牛“以往”的辛劳。
              B.“老黄牛”为了不拖累主人而选择了自尽。
              C.老黄牛因为衰老,再加上拉得重,所以一条腿就断了。
              D.“主人望着老黄牛,目光变得闪烁不定”表现出主人在兽医的建议下盘算杀牛卖钱的残忍心理;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抬起疲惫的头颅,凝视着星空下那片肥沃的黑土,心中充满眷念和回忆。
              (3)联系上下文,探究第 ④段小男孩宣读获奖作文有何用意?
              (4)有人评价伍维平的文章“行文里并不见一星半点的冷酷语言,但在平淡而又沉静的叙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丝沉痛。”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 6.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心乐
               (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
              源(其:指代小溪)
              C. 
              其境过清(以:因为)   D.
              记之而去(乃:于是,就)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填空.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描写了水,突出了水    的特点;属于    描写.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    的心情.
              (4)“其岸势犬牙差互”运用了    修辞手法;请从文中找出修辞与之相同的一句:“    ”.
            • 7.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甲文作者是柳宗元,乙文作者是宋朝的    (人名),他们与另六位散文代表作家合称“    ”.
              (2)甲文以潭中鱼“    ”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乙文提到的“积水空明”用以表现    ,从而衬托出作者    的心情.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守山人
                                                     张小萌
                ①甘河镇的山,初见的人定时不会喜欢的,偏大的土包罢了,不巍峨,不峥嵘.时间久了,就明白这山的好了,一座连着一座,仿佛是看不到头的远.她是安静的,平和的,像母亲的怀抱,温暖舒适.山与山之间有时会出现一处缓坡,往往有溪水流过,一股炊烟在大山深处的山脚下突兀而出,青天白云下,十分扎眼,一座木制的房静静地立在小河旁.
                ②“老康呦,我退休了,明个儿回镇上.”看不见人影,苍老的声音从密林深处传来.屋里的老康听到这话,顿了一顿,发出一声叹息,出了屋子,半倚在门上,看看前方的树林,又是一声叹息.恰好林间的小路上现出个人影,头发花白,颤颤巍巍的行着,弓着腰,看到老康,直了身子,冲他一笑.“哈哈,你那点蘑菇是留不下了吧,我可是把我养了一年的鸡都带来了,哈哈--”老朱笑得很开心,快走几步,奔着老康去了.“哼,你这死老头子,没多大个出息,除了吃,你还有啥念想?给你吃,都给你吃,可是只怕你的牙无福呦.哈哈…”老康也离了门,走向老朱,两个人拥抱在一起.
                ③“老康,我老了啊.”
                ④“老朱,我也老了.”
                ⑤山间的风很少,这一刻却是舞动着,摇动着这山上的树,松树,杨树,桦树,高的,矮的,发出哗哗的声响.
                ⑥两人拍了拍肩膀,不愿分开.良久,老康接过老朱手上的鸡,进屋去了.老朱一屁股坐在树桩上,光滑油亮,树是盖房子时伐的,好大的树,当年他们数了数年轮,大概百年多吧,决不是一百年,他们却是没数清的,这样的树在这里好多,数不清的多.掏出烟袋子,装上一袋烟,火一燃,蓝色的烟雾飞了起来.“老康啊,我是不中用了,咱们仨上山那年,跟着魏大叔山上山下地不知跑了多少趟,虽然累但是有劲啊,现在是又…”
                ⑦“闭上你的臭嘴,哪三个,不就咱们俩吗?哪三个,哪里有三个?”老康放下手里的松枝,不看老朱,却是一脸的不高兴.老朱的烟枪停在了空中,不一会老朱呵呵地笑了,把烟枪放到嘴里大口地吸了起来.
                ⑧也不知过了多久,老朱惦记的小鸡炖蘑菇发出诱人的香味.老康也坐在树桩上,折几个柳条,递给老朱一双,自顾自地喝了起来,老朱笑了笑,也不示弱,自己也喝得欢.他俩之间,也有个树桩,也有过打磨的痕迹,只是不像他俩坐的那般油亮.“伙计,你算算咱们来了多少年了?”闻听此言,老康放下酒杯,看着铁锅,一言不语,老朱眯上眼,筷子停在空中.
                ⑨“三十七年了.”老康说.
                ⑩“三十七年啊!”老朱说.
              ⑪“大家都没忘啊.”老康顿了一下又说道,“我总是不愿正视他的离去,你也要走了,我就想想过去吧,当年,咱们仨刚来,我至今还记得这镇上的人的好.”
              ⑫老朱点了点头,“这里的人淳朴,风景也好,当时魏大叔让咱们来守山,咱们还不愿意,这里真是好地方…”
              ⑬老康喝了口酒,接过老朱的话,“大叔带着咱仨走遍了山,这里的好东西真多,蘑菇,木耳,以前哪见过这么大的,野果也好多,山丁,山杏,榛子,吃也吃不完.”老康看着锅中的菜,唏嘘不已.
              ⑭“你真的舍得?”老朱不说话,只是喝了杯中的酒,“都走了,走了好啊.”老康似乎是哭了.
              ⑮第二天清晨,老康爬上了山,看着老朱走的方向,不一会儿,一个老人走了出来. 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象山杨一样沉稳.老朱确实走了,走的时候,向着山顶挥手,像是知道老康在这里,或许他在向大山告别.
              蓝天,白云,清翠的树林.一个月过去了,老康的房前多了两个年轻人.
              ⑰“老康叔,老康叔--”老康闻声而出,那日没白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你们是…”老康显然是不认识他们的.“老康叔,我叫朱明泽,你大概听过我的名字,父亲回去后,不到半月就去世了,他得了癌症,他告诉我,这里还有山,还有树,让我来帮您.”明泽的眼圈红了,转过头,看着山,又是那么坚定.
              ⑱“老康叔,我叫陈遗志,当年父亲为了救火牺牲的时候,我还没出生,母亲给我起名遗志,告诉我长大后,帮父亲看着这山.”遗志也看着这山,他的父亲就埋在这里.
              ⑲老康看着两个青年,笑着哭了…
              (1)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①三人在魏大叔的带领下守护山林.
              ②在一场山林火灾中,陈遗志的父亲殉职.
                  
                  
              (2)⑭和⑲段中两次写到老康“哭了”,但原因不同,第一次是    ,第二次是    
              (3)结合语境,赏析文章第⑮段中的画线句.
                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象山杨一样沉稳.
              (4)第⑯段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5)文章⑰-⑲段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不明白
                                                   赵春亮
                ①楼很高,究竟有多少层,刚子没数完就有点头晕,索性不数了.扑进眼帘的大理石墙砖像面镜子,刚子隐约看见自己衣衫不整、蓬头垢面,而擦肩而过的行人无不神定气闲、步履优雅.他自己吓了一跳,赶紧用手拢了拢头发,拍打拍打衣服,再看对面的自己,还是觉得不协调.
                ②顾不上那么多了,衣兜里的钞票被身体捂得潮热,有些躁动.刚子推门进去,径直往里走.
                ③先生,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门口站着的美女微微躬身发问.
                ④问我吗?被称为先生,刚子有点心虚.
                ⑤美女笑得很含蓄,说,是的,先生.
                ⑥简直受宠若惊了,刚子赶紧挤出一丝笑,说,我给媳汇点钱.我在工地干活,她在农村老家…刚子还想多说几句,美女已经将一张薄薄的纸片儿交到刚子手中.先生,这是您的排号,请等叫号后,到7号窗口办理.美女再次躬身,并做出一个优雅的手势.
                ⑦银行大厅里很暖和,与屋外的阴冷截然不同.刚子环视四周,也没发现有空调.也许是快下班了,大厅里的顾客并不多,各忙各的,安静有序.
                ⑧在窗口前的椅子上坐下,刚子歪歪扭扭地将汇款单子填写好,又核对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把贴身衣兜里的钞票掏出来,一股脑儿从窗口塞了进去.刚子脑海里不由地浮现出媳妇荷花拿到汇款单子眉开眼笑的模样,跟放电影一样清晰.这娘们儿,莫非钞票比你男人还亲?刚子在心里嗔骂了一句,自己倒先笑了.
              哒哒哒,哒哒哒,一阵急促的高跟鞋叩击地面的声音,拽住了刚子的目光.一个女人疾步来到旁边的6号窗口,鲜艳的披肩随着女人摇摆的身体前后挥动,带来一阵微弱的凉风,刚子敏感的鼻子里蓦然多了一股好闻的香气.
                ⑩这女人有30岁吗?念头一闪,随即被刚子否定了.不一定,城里的女人是看不出年龄的,木工老乔说过.在城市的工地上扑腾了大半辈子的老乔,眼界高,见识广,吐口唾沫是个钉.
              ⑪女人语速很快,说,我的银行卡丢了,请帮我挂失.
              ⑫请你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号,还有10元手续费.营业员的声音透着一股慵懒的气息.
              ⑬反正也没事,索性放肆一回.刚子认真打量着这个女人.咦?女人脸上全是疙疙瘩瘩的--也许是痤疮--暗红一片.厚嘴唇,小眼睛,稀疏的眉毛处被硬生生画上两道黑杠杠,一头栗色的时髦长发也掩饰不住底子.刚子在心底又想起媳妇来,细皮嫩肉的荷花要比这个女人漂亮一百倍.谁说城市里的女人都漂亮?这个恶毒的判断让刚子略略有些得意.
              ⑭女人窸窸窣窣在怀里的包包里翻找,半天,才娇呼一声,糟了,走得急,我一分钱都没带.女人开始左顾右盼,瞬间与刚子的目光撞在了一起.
              ⑮哥,先借我十块钱,好吗?女人问.这次刚子确信,女人是和自己说话,因为周围再没他人.我打电话让朋友来送钱,一会儿就还你.女人补充道.
              ⑯既然这样,刚子不想表现出丝毫的犹豫,就从兜里噌地掏出一张十块钱递了过去.谢谢哦.女人说.
              ⑰刚子的汇款很快办好了,接过从窗口递出来的汇款回执,他心里有些犹豫,接下来,    这个问题让他一时不知是该继续坐着还是立刻站起.
              ⑱先生,您还有什么问题吗?7号窗口里的营业员问.
              ⑲哦,没有了.刚子站起来,瞬时做出一个决定.刚子对女人说,你慢慢办吧,我走了.
              ⑳不行!我还没还你钱呢.女人也站起来了.
                21刚子笑了,一股豪迈之情让他下意识地挺了挺腰杆.没关系,就当帮你个忙,钱我不
              要了.刚子吐字清楚,铿锵有力,说完,迈步往外走.
                22站住,你不能走!女人在身后喊.接着刚子又听到哒哒哒的脚步声.刚子站住,说,我真不要了,不就是十块钱吗?我也做一次好事,你别客气.
                23我朋友一会儿就到,我必须还你.女人说.
                24我做好事还不行吗?
                25不行!
                26刚子有些不解,问,为什么?
                27女人顿了一下,说,不为什么.
                28那我走了.刚子不耐烦地挥挥手.
                29女人又哒哒哒地追过来,用身子将刚子堵在了大厅中央.女人用手捋捋栗色的长发,又上下打量了刚子一眼,悠悠地说,我是借你的,又不是讨!我自然有朋友来帮,明白不?
                30刚子顺势倚住大厅中央的那根光滑的柱子,不再看女人,迷惘的目光穿过温暖的大厅,停留在外面阴冷的屋檐下,然后学着女人慢悠悠的口气,一字一顿地说:不--明--白.
                                                                         (选自2015年3月16日金羊网)
              (1)根据文章故事情节,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刚子去银行汇款→    →女子向刚子求助→    →女子坚决要求还钱→    
              (2)第⑥段中,“刚子接过从窗口递出来的汇款回执”“心里有些犹豫”,他犹豫什么?请结合上下文,在文中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
              (3)第⑦段、第30段中划线句子都写到“大厅的温暖”和“外面的阴冷”,这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分别说明.
              (4)结合全文说说:刚子是怎样一个人?并请任选一处人物描写进行简要分析.
              (5)请根据小说内容并结合社会现实,说说刚子不明白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现状?
            •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最温暖的一片阳光
                                                   李云迪
                ①母亲真的老了,有点像孩子般缠人.她每天都会打来电话.她耳朵有点背,电话里声音总是很大.其实她也没什么事,只是问我是否安好.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就高兴地把电话挂掉.有时我忙,就会打断她的话,我能听得出那边轻轻的叹息.但母亲还是在每天上午九时左右打过来,正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
                ②这一天,母亲又来电话,除了问好外,还告诉我她去采了很多婆婆丁.母亲过去常用婆婆丁做蒸菜,婆婆丁一定要野生的,最好在打春时没有开花前去采,这时的最新鲜.小时候我很爱吃母亲做的这个菜.我有些担心地告诉母亲,您都八十多岁了,千万不要去野外采野菜了,我会不放心的.母亲答应得很痛快.
                ③第二天正午时分,有人叩门,打开门见是母亲.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我急忙把母亲扶进屋内,埋怨她为什么不打电话告诉我.可母亲不理我的不满,喜滋滋地取出她做的蒸菜,看不出一丝倦意.我见她的手青筋暴露,手上有结痂的血口子,一定是采野菜时留下的.她说,快吃吧,还温和着呢.我怎么也想不到,母亲为了让我吃到她做的菜,竟然沐着风雨去野外,顶着晨星点灶火,用一股爱焰把菜做熟,搭乘公共汽车,颠簸几个小时,给我送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
                ④母亲真的老了.眼前的事情她往往记不住,可过去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晰.母亲也有青春,只是离今天很远.她曾把箱子里保存的一条长裙拿给我看,告诉我她就是穿了这条长裙和父亲在向日葵下相识的.那长裙依旧如斯,可裙子的主任却被时光
              老了,腰弯了,头发白了,白的像天上的一片云.
                ⑤母亲生在青川江边,长在稻花乡里.母亲居住的老屋前有一条唱着歌的小溪,每当燕子呢喃着飞来的时候,桃花就开了,开着开着,桃花就落了,花瓣落在溪水里打着旋流远了,就像流远的岁月.老家的院子里种着两棵杏树,每当圆润的青杏结满枝头的时候,不等熟透,母亲就和小姐妹们采下来吃.那味道酸酸的,就像那时辛酸的日子.母亲在艰苦的岁月中学会了很多家务活,有一手好针线,成家后很是勤俭.在那艰苦的日子里,她用那根银针缝补着旧衣裳一样的破旧岁月.父母感情很深,生活得很和睦.父亲在知天命之年患了重病,离开了人世. 母亲开始独自生活.我担心她孤寂,执意把她接到身边来,可她不肯,她说,她能自理,也不想给我们增加麻烦.我给她请了保姆,可没几天就被她打发回去了.
                ⑥忽然想起,有两天没有接到母亲的电话了.我急忙打电话过去,多次无人接听,我有了不祥之感,乘夜车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时,见母亲躺在床上,额头敷着毛巾.邻居大婶告诉我,母亲发了两天烧,烧得重时不断念叨着我的名字.我守候在母亲的床边,两手紧攥着她那像树枝一样干瘪的手.母亲问我,你知道我最希望的事是什么吗?我摇摇头,她告诉我,最希望的事是让我永远不会老,永远不得病,如果有可能,让她代替我老,代替我生病,她也乐意;就是走了,也不想扰动我,一个人悄悄去找我的父亲.我听着,心被刺痛,泪如泉涌.我把脸紧紧贴在母亲的手上,整个人似乎已经融化了.
                ⑦往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九时左右,也就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我都先把电话打给母亲,问候她是否安好.我还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的故事.这个时候,我真的很温暖.母亲就是给我温暖的那一缕阳光…
                                                                                      (选文有删改)
              (1)文章以“最温暖的一片阳光”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①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
              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
              ②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
              那长裙依旧如斯,可裙子的主任却被时光

              (3)请结合第③段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的理解.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