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解:知道。

              (1) 分析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

              (2) 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 2.

              春送僧

              贯休

              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

              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注释]蜀魄:传说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死后魂魄化为子规(杜鹃鸟)。后人因以蜀魄、望帝等作为杜鹃鸟的别称。 冲雨:冒雨。 江浔即江边。

              (1) 这是一首贯休和尚为僧友送行的诗,请你从诗中找出相关信息加以说明。

              (2) 诗人用“松柏心” 来表达与僧友的互相期望、互相勉励,你认为“松柏心”象征意义是什么?

            • 3.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 从选文最后一段引申出一个常用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水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木兰不用尚书郎”:直接刻画出木兰不慕名利,淳厚质朴的性格特征。

            • 4.

              阅读韩愈《晚春》诗,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对这首诗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

              B.诗中的“杨花”是指杨树开的花,“榆荚”是指榆钱。这一句,表面看起来,是诗人对“杨花榆荚”的嘲笑,其实是更深层次的赞许。

              C.在诗人笔下,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了精灵。连那些“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D.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语言轻灵,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起来饶有趣味。

              (2) 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 6.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呤应觉月光夜。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什么意思?作者突出的是哪一种难?
              (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千古名句,你怎样理解?
            • 7.

              卖炭翁(节选)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 8.

              望蓟门

              祖 咏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释】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②三边:泛指边疆。危旌:高挂的旗帜。③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④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
              (1) 颔联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 请赏析“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一句。

                                                                                         

            • 9.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这首元曲的前三句用九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渲染出了一种                                        的气氛,表现了一个漂泊人的                                         之情。
              (2)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 10.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答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诗歌首联“           ”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 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