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1)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2.

              下面关于诗歌赏析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图画的构图、线条、色彩等角度都能体现苏轼“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的评价。

              B.《浣溪沙》下片由寺前西流溪水即景取喻,抒发词人自伤衰老之意。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化静为动表现了雄浑开阔的意境。

              D.自古逢秋都有寂寥悲伤之感,刘禹锡却在《秋词》中反向立意抒发了其洒脱自在乐观向上的心态。

            • 3.

              诗歌赏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2)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这两个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3)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 4.

              【古诗阅读】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阅读上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1)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2)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            ”。

            • 5.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 参

              梁园①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①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诗歌三四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6.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 ②霁:雨止。

              (1)这是一首       (体裁),诗的前两句借           等景物描写了诗人遥闻钟声、泊舟穿径的情景,“微”、“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          的环境特点。

              (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说说你的理由。

            • 7.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场景?下片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

               
              (2)词的下片运用的两个典故“遣冯唐”、“射天狼”,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答:

            • 8.

               咏山泉

              [唐]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①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注释】:①澹(dàn):同“淡”。


              (1)第二联写出了山泉的什么特点?用两个词语概括回答。

              (2)“咏物寄怀”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

            • 9.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竹 石  (清)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① 首诗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②这首诗中的“咬”、“立”、“破”用得很好,请任选一个进行赏析。

              答:                                                              

            • 10.

              (一)诗歌鉴赏。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词的下片运用的两个典故“遣冯唐”、“射天狼”,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