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你了解大脑吗
                ①每个孩子的出生都可以看作是一次创世大爆炸--一个规模虽小,但极为复杂的“脑宇宙”开始运行了.其实,创造这个“宇宙”的活动从妊娠期刚开始的几周内就已经上演了.胎儿的大脑以每分钟25万个神经元的神奇速度制造了大量的神经细胞--数量比人类最终需要的足足多了一倍.当然,这是为了增加新生儿大脑健康的概率,
              的多余神经元都会在怀孕期间消失.
                ②尽管新生儿的大脑里有大量的神经元,但这些神经元仍然无法工作,因为它们之间的网络还没有接通.
              从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瞬间起,他大脑里的神经元之间就开始形成上万亿个通道,使婴儿有了视觉、听觉和嗅觉,让他能够开始思考和学习.等新生儿能感受到光线、声音等外部世界的刺激的时候,不同神经元(亦称突触)之间的通道就被大脑内部的电活动导通了.
                ③两岁
              的婴儿的大脑内的突触数量是成人的两倍,其能量消耗也是成人的两倍.大概从这时开始,许多突触间的联结由于使用较少而被废弃,而经常使用的则随着大脑的自我完善而增强.在这关键的几年里,一个人的神经结构就
              定型了.
                ④大脑出现剧烈变化的下一个时期是青春期,因此,在许多方面它也是人一生中最为混乱的时期.例如,研究人员发现,额叶中的灰质(大脑处理情感、冲动并进行判断的部分)在青春期到来前突然开始生长,而到了十一、二岁时却又停止生长,并在整个青春期内都处于停滞状态.等到了20岁的时候,额叶的生长又恢复了正常.这能帮助我们解释青少年的冲动行为以及他们难以捉摸的情绪波动.
                ⑤当然,年龄的增长并不一定能让人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在人类生产率最高的成人阶段,人们仍然会时不时地被长期的压力困扰,这会对大脑产生明显的损耗.在巨大压力的情形下,身体会产生一种增强型的类固醇--糖皮质激素.这种激素能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的灵敏度并保持机警,但不幸的是,对于大脑来说它简直就是毒药.一旦压力持续不断,神经元就会被其削弱,具有学习和记忆功能的海马体也会衰退.
                ⑥脑细胞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通常情况下,20岁至90岁,大脑会减轻5%至10%的重量.尽管如此,人类认知能力的衰退也不是无法避免的.许多高龄人士依然在坚持不懈地工作、学习和研究.越成熟的大脑,其稳定性就越令人放心.不仅如此,由于年长的人积累了更多的知识,他们大脑中的联结网络也比年轻人更加丰富,从而帮助大脑更好地完成工作.(摘自《青年文摘》2014年第7期,有删改)
              (1)下面关于选文说明对象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生儿大脑    B.神经元的形成    C.大脑的成长   D.脑细胞的衰退
              (2)下面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胎儿的大脑以神奇速度制造了大量的神经细胞,数量比人类最终需要的多了一倍.
              B.婴儿一出生大脑里的神经元之间就开始形成上万亿个通道,婴儿也就有了视觉、听觉和嗅觉
              C.在巨大的思想压力下,身体产生的糖皮质激素能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的灵敏度并保持机警,但对大脑来说它简直就是毒药.
              D.大脑的重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轻,人类认知能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③段中加点词“大多数”“几乎”“左右”“基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B.第④段和第⑥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和列数字.
              C.第④段画线句子“十一、二岁”中的顿号应去掉,因为这个数字表示的是概数.
              D.本文按照“婴儿--青春期--成人”三个阶段的时间顺序进行说明.
            • 2. 现代文阅读.
                ①2012年2月15日22点44分,广东省某校一名住读生夜里辗转反侧睡不着,遂起床,开窗户向外眺望,他看到天边布满星条状的云,样子很恐怖.于是打开电脑,在微博上敲下了10个字:“今晚的天空,好像地震天.”4个小时后,也就是16日2点34分,大自然对他的发现作出了,回应:广东省河源市区西北方向约25公里、新丰江水库西北边缘发生地震,周边很多地区都有震感.
                ②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发生在汶川的那场特大地震.就在2008年5月10日,有人在山东省临沂市上空,看到了天空中的异象:一团团、一簇簇鱼鳞般大朵大朵的怪云挤满了天空.目击者估计,怪云面积足有1400多公里.
                ③这种奇异现象17世纪的古籍也有记载:“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
                ④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夜,昌黎县几个看瓜地的人被巨光吓到.阴沉的夜空就像忽然有人打开了它的开关,巨大的亮光照亮了一切,连西瓜叶、瓜蔓都看得清清楚楚.光亮瞬间消失,夜空复又变暗,如墨染一般.同天傍晚,日本的真锅大觉教授发现天空有异常长条云,后来证实,那就是唐山地震的前兆云.
                ⑤日本是地震大国,这方面的记载也比比皆是.1948年6月27日,日本奈良市上空出现了一条异常带状云.第三天,日本福井就发生了7,3级大地震.
                ⑥这些地震前出现的怪云,我们称之为地震云.历次地震中,它们都以不同的面孔,在不同的地区或早或晚地出现,向人类传递着来自大自然的信息预警.
                ⑦地震云和普通云有很大的区别.地震云看起来很怪异,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外形上:一是横条状出现,一条一条在空中有序排列,且每一条的颜色都深浅分明,就像我们经常在天空中看到的飞机尾烟.如果天空中有这样的云,预示着两周后会有地震;二是多条,成平行或者放射状出现,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排骨云,平行状云表示地震会出现在本地,放射状云预示着2~6天后有地震;第三种地震云看起来就像垂直的龙卷风挂在空中,有时又像无风时垂直上升的烟柱,这样的云叫做卷震云,预示着地震将发生在3天后;第四种是鱼鳞或团状地震云,云团在数小时内形成松散鱼鳞状,有时和“条状地震云”同时出现,颜色深浅分明,这表示2~6天以后会发生地震.
                ⑧这些模样怪诞的地震云,其长度和颜色也隐藏着诸多密码:比如地震云长度越长预示着离发生地震的时间越近;地震云颜色越深,表示对应的地震深度就越深;地震云持续的时间长,预示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如果地震云又粗又厚并且呈现出灰色,那么地震的破坏力将会很大.
                ⑨研究者发现,不管哪种地震云,它们出现时都与周边云彩格格不入,有明显界限.地震云还很高傲,喜欢朦胧,一般都是在早晨和傍晚时分出现在6000米高空,比气象云高出许多;地震云变幻无常,通常有白色、灰色、橙色和橘红色之分,有时它自身会发出强烈的光芒;地震云不怕风,无论风刮得多么猖狂,它们始终不会变形.
                ⑩关于地震云的成因有两种说法,一是热量学说.地震前,地震带周围聚集了大量地热,或者地震带周围的岩石受强烈地应力作用,激烈摩擦后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逸出后,温度骤然增高,产生的气流飘到高空,就形成了地震云;二是电磁说.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地磁场跟着变化.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也跟着产生变化.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这时水汽和尘埃就会有序排列,形成地震云.
              ⑪虽然现在人类还无法准确预测地震,我们对地震云的研究也还不成熟,但地震云提醒我们:只要做好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地震云必将会为地震预报提供翔实依据和有力参考.因为,云从来不说谎!
              (1)本文围绕说明对象,首先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着重介绍了    .其次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主要说明了地震云的特征及地震云预测地震的情况,最后则说明了    
              (2)举例子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一例,摘录在下面横线上,并说说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摘录:    
              作用:    
              (3)阅读第⑦段文字,根据地震云外围的四个分类,将地震云的特征与地震云预测地震的情况自制一个表格,将筛选的信息填写在表格内.
              (4)阅读第⑨段文字,从中提取地震云与普通云相比较所呈现的不同信息.
              (5)文章的结尾总结性地收束全文,写道:“云不会说谎”,你认为“云不会说谎”在文中具有怎样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 3. 超级网银
                                                    沈而默
                ①“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查询、对账、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可以说,网上银行是在互联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
                ②如果你已开通网上银行,你会发现里面新增了一个“超级网银”功能.
                ③“超级网银”全称是“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通过构建“一点接入、多点对接”的系统架构,实现“一站式”网上跨银行财务管理,是2009年研发的标准化跨银行网上金融服务产品,2010年8月30日正式上线.“超级网银”不仅能使用当前的网上银行服务,还可以跨行查询别的银行账户,甚至能跨行将其他银行账户内的钱汇入当前账户.“超级网银”具有统一身份验证、跨行账户管理、跨行资金汇划、跨行资金归集、统一直联平台、统一财务管理流程、统一数据格式等七种功能.
                ④一般来说,在使用“超级网银”前,用户首先需要成为签约客户.登录各家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主页,在“我的账户”→“账户管理”→“他行(互联)账户查询/签约”下面,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的操作选项.
                ⑤使用传统网上银行系统时,如果想了解自己在各家银行的账户情况,需进行多次登录、查询操作.而“超级网银”通过统一的操作界面,可直接向各家银行发送交易指令并完成操作,查询管理在多家银行开立的账户余额和交易明细,一个U盾可以完成多家银行的网银登录.
                ⑥对个人转账服务而言,“超级网银”比普通网银更为高效、快捷,甚至可以做到实时到账.对于公司而言,“超级网银”强大的资金归集功能,可在母公司的结算账户与子公司的结算账户之间建立上划下拨关系.
                ⑦目前“超级网银”的收费标准与普通商业银行网上业务的收费标准相差不大,只有部分银行宣布
              不收取跨行转账手续费,而大部分银行公布的收费水平均不低于现有普通网银.
                ⑧“超级网银”实现了实时跨行转账和跨行账户实时管理,将引领整个银行业进入一个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时代.
                                                                         (选自《半月谈》2012年第6期)
              (1)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2)文段③主要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超级网银”?
                      
              (3)文段⑤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段⑦加点词语“暂时”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 4.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垃圾变水泥
                ①资料显示,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全国
              2
              3
              的城市被垃圾围困,
              1
              4
              的城市已经没有地方处理日渐增多的生活垃圾,更严重的是,城市生活垃圾以平均每年8%-10%的速度增长,传统的垃圾处理技术已不堪重负.
                ②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外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有:填埋法、焚烧发电法、堆肥法
              和综合处理法.这些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弊端较多,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
              壤、地下水和空气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垃圾焚烧产生有害气体二恶英等,以及飞灰飞渣
              难以处理.
                ③通过对国内外垃圾焚烧技术的研究,中信重工研发出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技术,利用水泥窑将生活垃圾变成生产水泥的原料.
                ④记者在生产现场看到,一车车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直接被倒入全封闭的巨大处理间,随即被专用抓手投入到破碎机.破碎后的垃圾由板式喂料机经专用皮带传送系统送入垃圾焚烧炉,经由原水泥生产系统引入850℃以上的热风进行高温处理,生成灰渣固化物进入原水泥生产系统,经原料立磨、水泥烧成系统,最终成为水泥熟料.
                ⑤该技术具有传统的垃圾填埋和焚烧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能有效地抑制二恶英的合成与排放,飞灰与炭灰渣通过煅烧全部进入水泥熟料的晶格中,避免了产生二次污染的可能;垃圾储存和输送均处于负压状态,防止了异味对空气的污染;L型垃圾焚烧炉能够调节焚烧时间,非常适合处理目前我国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还能用垃圾中的可燃物替代部分燃料,完全达到了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
                ⑥中信重工的这项创新与建一条日处理500吨垃圾的垃圾焚烧厂相比,每天可节约煤48吨,为水泥厂节约矿石65吨.也就是说,像洛阳这样的城市,两条月生产5000吨水泥的生产线,就基本上可以把城市每月的全部生活垃圾处置并充分利用.
                                                        (选自2012年5月7日《科技日报》作者杨朝晖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用意何在?(3分)
              (2)认真阅读文章第④段,写出“垃圾变水泥”的生产流程.
              破碎垃圾→    →生成灰渣→    →水泥成分
              (3)“垃圾变水泥”的新技术与传统处理垃圾技术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
              (4)通读全文,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结合③一⑤段内容作简要说明.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城市生活垃圾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B.中信重工研发的新技术,使生活垃圾通过破碎焚烧,变成了生产水泥的原料.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
              C.用新技术处理生活垃圾,能有效抑制二恶英的合成与排放,而且垃圾中可燃物可替代部分燃料,从而降低了成本.
              D.如果采用这项新技术,两条月生产5000吨水泥的生产线就基本上可以把像洛阳这样的城市每个月的全部生活垃圾处置并充分利用.
            • 5.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太空中的绿色动力--太阳帆
                  ①太阳光传送光和热,照到人身上,人会感到暖洋洋的,但从来也没有人感觉到太阳
              光有压力.实际上,太阳光是有压力的,因为光具有两重性,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光子.光线实际上是光子流,当光子流受到物体阻挡时,光子就撞到该物体上,就像空气分子撞到物体上一样,它的动能就转化成对物体的压力.
                  ②不过,太阳光产生的压力--光压是非常非常小的.不仅人感受不到,就连普通的仪器也测不出来.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6牛/平方米,也就是说100万平方米平整光亮的面积上才受到9牛的压力,只相当于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在地面上,由于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力的存在,微乎其微的太阳光压力被淹没在这些宏观力的汪洋大海之中.
                  ③“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开始想到利用太阳光压来推动航天器在太空飞行.早在上一世纪初,俄罗斯宇航理论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提出过
              一大胆的设想.以后,又有不少科学家进行过研究.然而,只有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在有强大的火箭把航天器送入太空的条件下,利用太阳光作为航天推进力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④太阳光压的大小是与接受太阳照射的面积成正比的.受照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为了获得一定的压力,必须有足够大的受照面积,从而引出了太阳帆的概念.
                  ⑤太阳帆是一种面积很大,表面平整、光滑、无斑点和皱纹的薄膜,一般由聚酯或聚酰亚胺等高分子材料制成,表面镀铝或银,使其具有全反射的特性.
                  ⑥一块面积为105×105平方米的太阳帆,在太阳光正射下可获得大约100毫牛的力,用它推动100千克的物体,可产生1毫米/平方秒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极其微小,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一万分之一.
                  ⑦俗话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块块碎土堆成高山.”速度等于加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尽管加速度非常小,只要时间足够长,终能达到一定的速度.即使航天器的加速度只有1毫米/平方秒,那么,一天以后,速度达到86.4米/秒;一个月后达到2592米/秒;130天后,就可超过第二宇宙速度,达到11.23千米/秒;一年后可达到31.54千米/秒,足以飞出太阳系,由此可见加速度不在大,时间长则灵.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你认为“太空中的绿色动力”中“绿色”一词的含义是:    
              (2)第③段中加点的“这”字指代什么?
              (3)太阳帆有哪些特征?请用简要的话概括.
              (4)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本文语言既科学准确,又生动形象.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①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
              是9×10-6牛/平方米.
              ②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
              之日.
            • 6. ①紫禁城的城墙10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城墙外是50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②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③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7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1000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④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⑤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⑥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8公里.
              (1)选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故宫博物院的总体特征是    
              (2)文段④中的划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    
              (3)文中④⑤段分别介绍了太和殿的外部景观和    两个方面的情况.
              (4)文段⑥中的加点词语“约”不能删除的理由是    
            • 7.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①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②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套因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第二碳足迹.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③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斤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④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
                ⑤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它的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水稻生产期间,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而每千克氧化亚氮相当于296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全球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占全球氧化亚氮总排放量的84%.
                ⑦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会危度环境,但我们却不可能因噎废食,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改善.例如,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不但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节约费源和资金.同理,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冯云   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与“低碳生活“无关的一项是    
              A.低碳生活指的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
              B.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
              C.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
              D.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
              B.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C.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
              D.女性消费化妆品的碳足迹仅属于第一碳足迹.
              (3)对文章第三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下定义  分类别作比较  B.分类别  举例子打比方
              C.列数字  分类别  打比方  D.下定义  举例子  列数字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后,语意变化不大的一项是    
              A.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

              B.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
              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
              C.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
              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D.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
              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上海世博会触摸高科技发展“新脉动”
                ①荟萃国内外科挂创新及新成果的上海世博会,将让人们现场触摸到当今高科技发展的“新脉动”.精彩纷呈的“创新、创意”,有望借助世博效应的扩散,成为我国科技发展,产业转型的重要助推力.
                ②上海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生活,社会发展理念和科学技术成就的一个大盛会.众所瞩目的“三网融合”有望首次落地实施.上海市将率先实现50万户的联通,让用户在实时互动中体验“网上世博”,同时还可以领略“沪上人家”的魅力,机器人抄菜,端盘子…看一看未来的生活、未来的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方便.
                ③世博园区内布设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D-LTE试验网,将是世界上第一张基于此项技术的4G试验网,通过这一世界领先移动通讯技术,参观者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即时进行大流量的视频传输,网络下载等.
                ④在新能源方面,世博会5.8平方公里的场地将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应用场所,有4.6兆瓦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其中,一个世界最大的屋顶电厂主题馆,就有将近2.6兆瓦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在东海大桥建设的34个3兆万的风力发电机,届时并网发电后,也将成为世博会输出清洁能源.
                ⑤低碳排放方面,上海世博会将继北京奥运会后继续实现园区内的交通零排放.园区内外配备了各种各样的电动汽车,如氢能源汽车,超级电容汽车,纯电动汽车等;世博会“一轴四馆”所有的雨水进行100%回收再利用,“世博轴”项目实现了依靠黄埔江水、地源热泵、雨水收集系统来调节空气,“一轴四馆”同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LED高效照明区.
                ⑥“电子标签”技术将为手持门票的参观者带来惊喜.世博会人员流量大而且集中,物流周期长,因此集成了一大批先进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运营管理中,例如世博会的数千万张门票都会应用射频识别技术,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电子标签”技术,人均通过世博园区入口闸机时间不超过20秒.
                ⑦智能交通将为人流、车流的顺畅护航.世博会的智能交通系统能够保证交通高峰时段,上海主城区及换乘点交通信息发布和引导更新频率不超过5分钟.上海的停车换乘(P+R)动态诱导系统将覆盖全城,200个车位以上公共停车场库动态信息采集和发布在内环线内全覆盖、在外环线内70%覆盖.
                                                                   (选自《半月谈》2010年第7期有删改)
              (1)文章说明了高科技将在世博会上的应用,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网融合”有望首次落地实施.
              B、智能交通将为人流、车流的顺畅护航.
              C、在新能源方面,只有太阳能将为世博会输送清洁能源.
              D、“电子标签”技术将极大缩短入口闸机时间.
              (2)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并分别说明它们的作用.
              (3)指出第⑦段中加点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4)“低碳”问题关乎千家万户,低碳生活应成为一种习惯.请你围绕“低碳”问题,以整齐的句式写一条宣传标语.
              示例:熄灭的是灯光,点亮的是希望.
            • 9.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银杏
                银杏有非常古老悠久的历史.早在2.7亿年前,它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经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大片大片的银杏树林,几乎遍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植物界的恐龙”.但在以后的岁月中,银杏也像许多盛极一时的帝国一样,由盛而衰,渐渐失去了它的主宰地位.到了第三纪,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剧变,山脉不断隆起,银杏在与新植物群的竞争中,被迫退出生物界的历史舞台.只有少数地区,由于受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的保护,才有少量的银杏侥幸保存下来,它们成了植物界中的稀世之物,科学家心目中的“植物活化石”.
                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在一般情况下,栽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l5-20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30-40年时间.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公孙树”.
                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如此晚的结果年龄,一定要有很长的寿命才能适应.一点不错,银杏的确是典型的长寿树种.目前发现的最“长寿”的一棵银杏古树生长在山东省浮来山北坡的定林寺中,据说已有3000多岁了.直到今天还果实累累
                那么,银杏为什么这样长寿呢?
                植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凡是“高寿”的古老银杏,都有极为发达的根系,扎入地下很深的地方,还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另外,由于银杏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地方活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还有一个导致银杏长寿的原因,就是它的病虫害较少.这是因为银杏体内舍有一种叫乙烯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抑茵杀虫作用,所以银杏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银杏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也具有巨大的经济用途.它的果实叫白果,果肉软滑香糯,做成甜食或其他食品,滋味极美,营养丰富.在园林方面,银杏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它对许多病虫害有特别的抵抗力,而且能抵御城市中的黑烟粉尘和有毒气体的污染,用它作为城市马路行道树,比其他植物多几分优越性.银杏的叶片形状别致,到秋天变成橙黄色,非常娇艳可爱,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作者 佚名 文章有删改)
              (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
              (2)为什么人们又称银杏为“植物界的恐龙”?
              (3)文中划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请概括出银杏树长寿的原因.
              (5)为什么说银杏树可作行道树?如果让你为家乡的道路选择行道树,你最想选择哪种树(银杏树除外)?请说明理由.
            • 1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①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中国的能源供应困局,其中产业化条件最为成熟的首推风力发电.较之其他新能源,风电优势更加明显:它蕴藏量大,超过所有油、气、煤的储藏量;理论上仅1%的风能就能满足人类能源需求.
                ②在江苏沿海,从南通向北直到连云港,有连绵数百里的滩涂,这是一块孕育着财富和梦想却一直被大自然掖藏着的新大陆.这里常年风速保持在每秒7~8米,正是绝佳的风电场.
                ③这一带可建超过10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相当于三峡的装机容量,堪称“海上三峡“,却没有百万移民的负担,也不占用耕地和消耗水资源.而1个三峡的投资,可以建2~3个三峡规模的风电场.而且风力是一种洁净的自然资源,没有火力发电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所带来的污染.
                ④虽然前景如此诱人,但是风能却并非竖起风车就等着发电.因为有两个世界性的“拦路虎“:一是,风电之于火电,由于电压、频率波动性大,因而大规模并入常规电网,会危害常规电网;二是,风力机结构复杂,风电价格远高于煤电,我国风电设备单位功率的费用是煤电的两倍以上,电网公司很难接受或根本不愿意购买风电,有人据此将风电比喻为“垃圾电“.
                ⑤有专家经过10年研究发现,风电对于某些工业生产,特别是有色冶金、氯碱等高耗能产业,如能直接非并网利用,会像黄金一样宝贵.不但减少或完全消除对电网的危害,也降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非并网技术使风电快速进入高耗能产业,使“垃圾电“变成“黄金电“.拿电解铝生产来说,每吨铝的耗电量是惊人的1.5万千瓦时,如果风电专门供应大型铝厂,巨大的电能就被“置换“出去,风能也因此获得了普惠社会的方式.这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有很强的挑战性,如果能够成功,中国的风电技术将领先世界.
              (1)结合上下文,理解第2段中“这是一块孕育着财富和梦想却一直被大自然掖藏着的新大陆”的含义.
              (2)第3段主要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第5段有一处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个句子是:    
              (3)文中第3段介绍了风能发电的四个优点,请分别用三个字概括,至少写出三点.
              ①:     ②:     ③:    
              (4)通读全文,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