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 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 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 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1 / 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 、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 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 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 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

            • 2.

              大脑也要每天洗澡

              ①洗脸刷牙应该是大伙儿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毕竟谁也不想脏兮兮臭哄哄的,被人嫌弃之余还可能引发疾病。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都能够每天洗澡。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我们的大脑其实也需要每天洗个澡的。

              ②当然,给大脑洗澡并不是冲洗下头部,或者把脑袋劈开,放在莲蓬头下冲洗。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人类脑中的神经细胞会产生β-淀粉样蛋白(beta amyloid)和tau蛋白等代谢产物,这些蛋白如果在脑中沉淀聚集,就会产生很强的神经毒性,能够杀死脑细胞。臭名昭著的阿尔茨海默病,就跟这些有害物质的聚集关系密切。对于大脑而言,这些代谢产物就如同污秽又危险的垃圾,因此需要及时清理。

              ③人体内部是有自洁系统的。伴行在动静脉身边的淋巴管,负责“清洁”。在美容界广为传颂的所谓“淋巴排毒”,其实就是通过加强淋巴管液的流动,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废物的排出。然而,脑内并没有淋巴管这样的结构。其实这是很蹊跷的事情——人类大脑可是全身代谢最旺盛的器官之一,没有淋巴管,脑细胞产生的垃圾怎么办?

              ④不用担心。作为智慧的源泉,大脑不但有办法洗澡,更有专属的“洗浴中心”——“Glymphatic”系统。其中,Lymphatic指的是淋巴,说的是脑内这套系统运作的方式有点像外周淋巴系统。而这个“G”字指的是Glia,脑内一类叫胶质细胞的细胞群。它们能生产一种叫水通道的蛋白,这种蛋白就是脑内洗浴中心的总阀。总阀打开后,洗浴中心的水开始循环,把脑细胞产生的有害物质“洗”掉。

              ⑤事实上,大脑“洗澡”用的水也不一般:大脑的脑室会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一种叫脑脊液的液体,沿着脑室与脑室间的孔道不断输送,再运行到大脑表面。随后,脑脊液会沿着大脑表面动脉的间隙一直流入脑内的组织。期间,脑脊液与脑内细胞间液不停地交换,将由细胞产生并排到细胞间隙的“垃圾”带至脑静脉周隙,最后排出至脑外,完成一次“洗浴”。觉得大脑洗一次澡还挺费工夫的?的确,大脑洗一个澡大概需要8小时之久。

              ⑥8小时……是不是想起了什么?没错儿,大脑就是在你歇着的时候洗澡的。最新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人脑在睡觉时,脑细胞之间的间隙增大,脑脊液在脑细胞间的循环比醒着时加快很多,帮助大脑排出清醒时产生的垃圾。所以,你不睡觉,大脑就没法好好洗澡。你要是困了,极有可能是脑内细胞产生的垃圾多了,大脑为了洗澡而逼迫你困倦然后休息。

              ⑦熬夜对现代人来说算得上是家常便饭。的确,我们每天要工作也要娱乐,牺牲一点睡眠时间来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似乎无可厚非。不过,我想说的是,咱还是每天按时洗洗睡吧。对自己的大脑好一点,它才能反馈你更多。就像《实习医生格蕾》中格蕾的母亲那样,她年轻时是一个卓越的外科大夫,工作拼命到不睡觉,结果得了早发性老年痴呆,是不是得不偿失?

              选自《奥秘》

            • 3.

              电子纸开启阅读新时代

              ①自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直到今天,纸一直是最主要的阅读载体。纸质媒体有很多优点:一是反射式,视觉感舒适;二是亮度高;三是反差大,分辨率高,看每一个字都特别清楚;四是视角广。另外,图文印刷后有永久性,印刷上去之后不再耗电和油墨。最后一点是纸质媒体轻便,可卷曲。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达,使纸质媒体暴露出信息量有限,不能动态查询的缺点。但人们仍然习惯于纸质阅读,主要是人类遗留下来的习惯。

              ②目前,已有许多人通过液晶显示屏等阅读器进行阅读,但是,从阅读是否舒适的角度看,液晶显示屏和纸张相比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液晶显示屏必须得有背景灯,长时间阅读会导致眼睛疲劳;而电子书阅读器通常采用反射式液晶屏,反差程度较低,亮度也不是很好。

              ③电子纸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选择,电子纸利用电泳显示技术原理发明而成。在电场的作用下,黑白两种不同的颗粒不停运动,当白色的颗粒上升到上表面时,所有的环境光照射到上表面被完全反射,这样就形成了白色的状态,也就是纸的状态;当交换电极后,两种颜色的颗粒会交换位置,这样白色的颗粒就可以到下面去了,黑色的颗粒就到上面,光被黑色的颗粒全部吸收,结果就导致黑色,也就形成了黑白显示。另外,在上表面也可以有混合的状态,两种不同的颗粒成比例的混合,这样可以形成黑白及有灰度层次的不同颜色。

              ④目前的电子纸已经能够做出与传统纸张相近的薄厚及外观,有着与印刷品一样的质感,并且初具传统纸张的一些特性:亮度和分辨率较高,可在自然光下阅读,室内外均有较好的易读性;视角广,可从各个角度阅读;重量小,便携。适合移动阅读等。

              ⑤电子纸还有传统纸张不具备的优点:其呈现的内容不固定,它能随意存取、多次使用大量阅读材料,且便于检索。在电子纸上多次写入内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手直接写入,另一种是用复制的方法(包括网络下载)来刷新内容。只要你随身携带电子纸,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查询、下载各种信息。此外,电子纸可调节字体大小,保护视力,图文刷新后不耗电,节能。

              ⑥虽然有上述很多优点,但目前电子纸还不完善:一是电子纸不能显示彩色内容;二是不能弯曲、折叠;三是其内容资源比较贫乏,需要更多的内容提供商,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出版等行业都在电子纸平台上出售内容产品,并实现版权保护,共同来丰富电子纸的内容资源。

              ⑦电子纸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例如,用电子纸阅读报刊,可以更及时,阅读的种类可以更多,就像许多报刊都随时带在身边一样。而阅读传统报刊在时间上不够及时,我们必须等报刊邮递到手上,或是摆上报摊才能读到,对那些身边没有的报刊,我们就无法阅读。用电子纸阅读不用带沉重的书包,下载非常便捷,电子纸天生的放大功能也会使它受老年人和有视觉障碍的人的青睐……这种新技术也会带来很多有益的社会影响。例如,大大降低传统纸张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树木的砍伐,大大减少发行和运输的费用等。可以想见,电子纸会翻开数字化生活的崭新一页。

            • 4.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①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 

              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2012年9月17日,微信注册用户过2亿。

              ③因为是通过网络传送,因此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即使是在国外的好友,也可以使用微信对讲。其实微信相当于另一个QQ。但是不同于QQ的是,它在交友这块表现的更具时效性,也更强大。不论是塞班、安卓还是苹果的手机用户,只要安装了微信,就可以进行跨手机平台的畅通聊天。 

              ④而微信交友的方式也是非常的独特,那么微信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交友的?微信怎么用?微信的使用方法其实非常简单的。它与所有的即时聊天软件一样,需要注册与登入。但相对于其它即时聊天软件,微信的注册和登入更加的方便。QQ微信注册账号:如果你拥有QQ帐号,就可以不需要注册而直接使用QQ帐号登入微信。如果你不想使用QQ帐号登入的话,可以用手机号码进行快捷注册。只要选择好自己所在的国家,然后填下手机号码与登入密码就可以了,非常方便,10秒钟就能搞定。注册成功之后,你就将拥有一个微信帐号,你下

              次除了使用QQ帐号、手机号码登入之外,还可以使用微信帐号登入。 

              ⑤说完微信注册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微信都拥有什么独特的交友方式吧。 

              ⑥一:查看附近的人。微信将会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找到附近同样开启这项功能的人,使用户轻松找到身边正在使用微信的他们。这个距离在100-1000米之内,只要是开启了查看附件的人的微信用户,都能在列表中看到。也许,就因为这个功能,你就找到了心目中的TA。二:摇一摇。摇一摇是微信最独特也是最强大的交友方式。支持通过摇一摇手机找到同时也在摇手机的朋友。只要是在同一时间摇动手机的微信用户,不论你在地球哪一个角落,都可以通过这个功能认识彼此,非常强大。三:漂流瓶。微信支持扔漂流瓶匿名交友。相信大家对于漂流瓶都不会陌生,就是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上,然后放入瓶子,将它扔进水里,等待有缘人拾取。微信还支持将语音放进漂流瓶,非常给力。漂流瓶可以让你将自己想说的话装进瓶子,扔进大海,等待有缘人拾取。基本上,微信的交友方式就是这三大类别了。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搜索对方的微信号进行添加。 

              ⑦除了这几个给力的交友方式,微信还拥有很多辅助功能,比如QQ离线助手,微博私信助手等等。 

              ⑧对于喜欢交友的朋友来说,微信绝对是一款神器。

            • 5.

              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    江河 

              ①能源是人类的一个大问题,世界曾经发生过的许多战争,归根结底就是争夺资源,其中能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每次中东地区一打仗,石油的价格就猛涨。目前,在世界上的一次性能源中有40%是由石油提供的。所谓一次性能源,就是消耗了不再有的能源。而科学家预测,到了21世纪中期,人类就将面临石油危机。

              ②烧完了石油和煤,接下来我们应该烧什么?这不仅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在19世纪以前,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很落后,人们使用的燃料都是固体的燃料,一部分是天然的木材,一部分是从不深的地壳里挖掘出来的煤炭,这样的时代叫固体燃料时代。人类进入20世纪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地下挖掘技术发达起来,煤和石油更容易开采了,尤其是大型油井开采技术十分成熟;另一方面,新的交通工具和大型工厂的出现,使得人类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增多起来。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使得人类对石油的开采越来越厉害,石油的产量越来越高,人类进入了液体燃料时代。煤和石油虽然在地下经历了亿万年的积累,然而终将有消耗殆尽的时候,而且已经为时不远了。所以科学家提出,21世纪将是燃气时代。

              ③21世纪前半期,人类将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一方面,天然气的资源暂时还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天然气也比石油和煤更环保一些。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占主流的能源还是煤和石油,然而它们的燃烧带给世界的是酸雨和全球气候变暖等恶果。为了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稳定能源供给,世界各国已开始开发天然气,希望以此代替煤和石油。天然气是最干净的化石燃料,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仅为石油的70﹪。天然气的储藏量也相当大。

              ④然而比起氢气来,天然气的环保效果就差远了。纯净的氢气不仅发热量高,而且燃烧后一点也不污染环境,不仅不会产生有毒废气,而且不会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它的惟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氢气是可再生的燃气资源,它可以通过分解水来获得,它的产物又是水,所以氢气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既然这样,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使用它呢?说到底这是个成本问题,由于现在分解水获得氢气的技术还不是很完善,故燃烧氢气的成本比石化燃料要高得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氢气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德国目前已经开始进行液体和气体氢供给基本建设项目的准备,计划到2010年将建成约3000个氢气气站。

              ⑤研制环保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业的主攻方向。一些规模较大的国际汽车集团为了在产品的核心技术方面保持领先,在环保汽车产品的开发方面下了大力。利用氢气制造的氢动力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动力来源,氢燃料电池是利用氢和氧(或空气)直接经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在底特律举办的2002年国际车展上,通用汽车公司“自主魔力”氢动力概念车首次亮相。由于汽车须解决环保问题的迫切性,将很可能使得氢燃料时代提前到来。科学家预测,从2020年开始,将在天然气中加入15﹪的氢,到21世纪后期,人类将慢慢过渡到使用纯净氢气的时代。

            • 6.

              ①医学研究证明,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 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②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曾经对心脏病患者做了一次测试。研究人员首先找来20名心脏病患者,观看半小时分别取自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时间在8个小时。然后,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①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20人中有14人在看过令人痛苦的电影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电影中的搞笑片段后,有19人血流加速。最后,对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测试表明,患者观看悲剧电影时对心脏血流速度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做心算的影响;而观看喜剧电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氧运动。

              ③人生来就会笑,但很少有人知道,人持续大笑100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10分钟船的运动效果。只要发笑,嘴角和颧②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这种面部按摩,可以阻止面部线条下坠。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不仅具有减少皱纹的功效,还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式。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

              ④不仅如此,笑还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笑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呼吸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一张一弛之间,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⑤生活需要笑声,的确,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缓脚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谛听大自然的天籁,让绷紧的脸庞舒缓,皱紧的眉宇打开,让微笑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引人发笑或是接受别人开的玩笑,这意味着你掌握了社会密码,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争端,使别人接受你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通过微笑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

              ⑥笑虽然不用花钱买,不必向人借,却需要“投入”。常和爱笑的人相处,置身其中立马受到感染;注意搜集整理引人发笑的笑话、幽默等资料,品味其间自是忍俊不禁;只要有时间,尽可能去欣赏喜剧、相声之类让人发笑的艺术,使自己多笑几声。

              ⑦朋友,今天你微笑了吗?                                                

              【注释】①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胳膊。 ②颧:huán眼睛下边两腮上面突出的骨头。

            • 7.

              中国石拱桥(节选)

              茅以升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 长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 8.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绿色智慧——“天井”

                 ①我国的古建筑处处闪耀着先人的智慧,谈到人和自然的关系,笔者感触很多。中国的古建筑,特别主张天人合一,是要用环境,而不是破坏环境。

              ②中国传统建筑和绿色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体来看,传统建筑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宫殿庙宇等大型建筑,多有琉璃瓦的顶、木柱子,但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皇帝的宫殿还是大型的庙宇,建筑内容和结构的形式布置都差不多;第二类是民居,这类建筑富含变化,如北京的四合院,苏州、扬州的厅堂式、花园式,安徽的“四水归堂”(四个房子,中间一个天井),云南、贵州的“四合五天井”(四合院,五个天井),福建的“土楼”,广东的“碉楼”,还有少数民族的吊脚楼、筒子楼,等等,形式各样。但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都有天井的设计,而天井也正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③中国传统住宅的建筑理念以“合家团聚”为居住特点,同时,房子围起来,安全、保暖、遮阳、避雨,因此,汉字“家”的最上面便像一个“屋顶”,只有这样才能有吃有喝,有家庭财富的基本所在地。

              ④虽然把房子围了起来,但不能离开天,不能离开地,阳光要能照进来,雨要能下进来,于是,便用天井,与天地相连。这反映出的需求,实际上与人和自然的需求密切相关。

              有了天井之后,中国的建筑就丰富起来。跟西方建筑不一样,中国的房子屋顶有不同的坡向,天井外面有廊子,有了廊子就有栏杆,有栏杆还有漏窗,因此就造成了光面的变化。

              ⑥天井的形式也有了很多的变化。土楼围在一起,几十户人家住在一起,中间有共同活动的公共空间,这个天井是“大天井”。而四合院到了上海就变成了里弄,虽然这个里弄是在外国租界盖给中国人住的,但它有着强烈的中国形式,房间的布局也是前楼、后楼,中间是客厅,中部有天井。这些不同的形式,都反应出同一个“天人合一”的理念。

              ⑦在很多传统住宅中,天井有着很重要的通风、采光的功能。现在的房屋都配备空调暖气,而过去的房子全靠自然通风来解决问题。扬州、苏州都有这种老房子,前面是一个大天井,后面是大厅,大厅后面有两个像螃蟹眼睛一样的设计,便是用来通风的。风过来是穿堂风,所以天井中间的过堂是最绝妙的地方;没风的时候,由于这个构造,风自然就流通了。这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来创造出良好居住环境的典型特征。而这些自然、实用的功能,都是现代建筑所不能具备的。

              ⑧中国传统建筑的形态造就了良好的居住环境,是古人优秀的智慧,不能都被抛弃,也不能只模仿西方的样式。我觉得应该呼喊天井的归来,因为其功能是我们现在的建筑所不能具备的。

            • 9.

              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

                                                    余重秀

                 ①从经典的《星球大战》到《钢铁侠》,立体全息影像在很多科幻电影中以特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影片中的人物可以跟在空气中形成的三维影像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带来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技术的憧憬。那么电影当中的这种技术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到底有多远呢? 

                 ②全息,是指事物发射或散射的光的全部信息(包括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全息摄影不仅能够记录光的强度,还能记录光从哪里发出,朝哪个方向发射的信息(即相位信息)。

                 ③普通摄影术在自然环境下即能拍摄成像。而全息摄影技术需要利用特殊的光源,一般采用激光,记录物体发出的散射光。记录的时候将激光束分为两束,一束直接投射到记录介质上,成为参考光束;另一束投射到目标物体上,经过物体表面的散射作用形成物光束。让物光束投射在记录介质的同一区域上,它与参考光束在记录介质上产生干涉叠加,形成干涉条纹,再经过处理之后,就得到一张全息照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全息照片,看到的图像内容是不一样的,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受一样。

                 ④1948年,全息技术发明成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它的实现技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全息立体显示技术走出了实验室,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全息照片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产生了全息商标、全息邮票、全息博物馆等,利用全息图的高科技特点产生了全息防伪,用于商品、钱币、证件等防伪。近年来又在发展全息电视、全息电影等三维立体显示技术。

                 ⑤1987年,我国发行了一枚全息邮折(邮折是为一定主题特制的,贴、插相关主题邮品,印有相关文字和(或)图案的折叠式硬纸卡),这一年是丁卯年(兔年),在四方连邮折上有三只小兔子的全息立体照片。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可以看到小兔子的正面、侧面等不同的影像,确实可以用栩栩如生来形容了。

                 ⑥2010年4月21日,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局共同发布了发行新版100美元的设计方案,他们采用全息防伪技术,在美钞上设置了安全线。

                 ⑦全息摄影术目前在产品展览、发布会、舞台节目等场合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利用这种技术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象,还可以使幻象与表演者产生互动,形成一种共同表演的错觉,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⑧由于全息摄影术的条件严格,立体全息视频在实用方面目前仍难大规模应用。于是“伪全息”等裸眼立体显示技术应运而生。与全息显示在空间中再现物体的实像不同,“伪全息”主要模仿人眼立体视觉原理使观众感知到物体的立体感。立体视觉原理是指人的双眼在观看同一场景时,由于左右眼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左右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来自于不同视角,左右视点图像之间存在着细胞的差异。大脑皮层通过对两幅图像进行融合,从而感受到立体效果。目前裸眼立体显示已经能达到较高的分辨率,正在逐步走向大众。

                 ⑨近年来,全息技术又取得了一些突破。2014年底,一款智能全息投影仪研发成功,科幻电影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似乎真的变为了现实。这台智能全息投影仪的外形像是一颗蛋,重5.5千克。它能直接在其上方的空中投射出3D影像,影像最高可达2.5米,十分生动逼真。它还配备有动态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等,可以探测环境或动作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实时地改变投射、变幻的内容。这种全息投影不需要带上任何3D眼镜,就能观赏。人们甚至还能与投射的人物角色产生互动。在家里配这样一款全息投影仪,是不是很酷呢?

            • 10.

                       睡美人的“蛇蝎心肠”

              ①盛夏,途经植物园水生区时,那一池或红或蓝的睡莲,那些“睡着”又“醒来”的花儿,牢牢“牵”住了我的视线,千娇百媚,却又清丽雅洁。只恨自己没有画家莫奈那样的手艺,好让眼前的一池睡莲,永恒在缱绻婉约、深邃悠远的画卷里。

              ②其实,睡莲的色彩与芳香,并非是要展示给人类观赏,更不是为了装扮水面。美与芳香被睡莲制造出来,只是为了吸引和挽留“爱情”的使者——蜜蜂或叫不出名字的昆虫。这些“红娘”,会为睡莲花朵捎来虽则几步之遥,却永远隔水相望的情人之“吻”。

              ③只是大部分睡莲对待“红娘”的做法,并不如它们的外表那样娴静淑惠。开花第一天,睡莲会在花心部位设计出一汪“水牢”,一些贪嘴或粗心大意的“红娘”,会在此命丧黄泉。

              ④瞧,自然界处处有陷阱,睡美人也有“蛇蝎心肠”!

              ⑤睡莲为一朵花设计了大概3到4天的寿命,通常情况下,睡莲让雌蕊比雄蕊先熟。开花第一天,雌蕊成熟,花瓣与雄蕊像酒杯那样张开,杯底盛着“美酒”——柱头液,柱头就隐在这一汪“美酒”里。第二天、第三天,雄蕊成熟,花瓣舒展,华药开裂,而柱头液干枯,露出液底的海绵状柱头。第四天,花朵关闭,花梗卷曲,将花朵拖入水下结籽。

              ⑥一年中最美的这几天,睡莲每日间开合一次,有些是朝展暮合,有些则选择了暮展昼合——睡觉和起床很有规律,这也就是睡莲、睡美人之名的来历吧!

              ⑦睡莲开花第一天,轮状的雌蕊即成熟。在雌蕊围成的胚状花心里,蓄满了大约4~5毫升的柱头液。这一汪透明的液体,不是花蜜,更不是睡莲交给访花者的报酬,它是睡莲对昆虫设计的恐怖“水牢”。睡莲让“水牢”散发出昆虫喜爱的气味,但口感却不敢恭维,不仅不甜,还有些苦涩。

              ⑧受气味之邀,附近的昆虫纷纷赶来“赴宴”。它们也许刚在另一朵睡莲的雄蕊上就餐完毕,身上还带着那朵花的花粉。可眼下,这朵花既没花蜜,花粉也没成熟,但明明闻到了非常撩人的“饭菜”香味。昆虫不甘心空着肚子飞走,于是在水牢上和蜡质栅栏般的雄蕊间来回穿梭寻找,一不留神就失足掉进水牢。

              ⑨柱头液中还含有界面活性剂,会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即使再小的昆虫掉进水牢也会沉入底部。昆虫就这样一命呜呼,它背上的花粉粒,随之沉入胚底,完成了与这朵花柱头的“相吻”。一旦授粉成功,柱头液立马消失。这就是为何在谢了的睡莲花内,常发现昆虫尸体的原因。

              ⑩对于访花的昆虫来说,还有一种可能:一些赴宴的小吃货比较幸运,没有滑入水牢,但却被朝开暮合的睡莲花朵关进了闭合的花瓣中。第二天早上,这朵花的雄蕊成熟,约90枚雄蕊上都挂满了好吃的花粉。“蹲了一夜禁闭”的“犯人”,苦尽甘来,迫不及待地开始大肆吞咽。填饱肚皮后,身上也沾满了花粉。

              ⑾它飞出了这朵花,又循着香味飞进另一朵刚开的睡莲花中。身上背负的花粉,在没成熟的雄蕊间徘徊,被抖落进柱头液内,睡莲也实现了异花授粉······

              ⑿当年,住在塞纳河畔吉维尼花园里的莫奈,如果知晓了睡莲的生存计谋,笔下的《睡莲》,还会绽放出那么炫目的光彩吗?

              ⒀我无法想象大画家的笔触,但睡莲的“诡计”一点也没影响我对它的好感,反而让我生出一丝崇敬:美丽睿智的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