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不可貌相的火龙果

                 ①十多年前,当我第一次在超市水果区看见火龙果那怪异的长相时,吃了一惊。不禁在心里暗暗描摹它妈妈的长相,该是高高大大的热带雨林植物吧。     

              ②第一次看到火龙果树时,又吃了一惊——火焰般炫目的火龙果,竟长在霸王鞭上!大概是火龙果孩子太大、太重,妈妈们的躯体全都耷拉下来,趴在简易木架上,不堪重负。只有艳红或青绿的火龙果,霸气地从绿茎中探出头来,注目我的惊讶。微甜爽口的火龙果,竟然是仙人掌科植物霸王鞭的果实!这浑身长满刺的家伙,竟然可以结出人人爱吃的水果!    

              ③其实,仙人掌科植物所结的果实,我第一个吃到的就是火龙果。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的母子光系。北方人或许对霸王鞭不熟悉,但对仙人球都熟悉吧。嫁接仙人球的砧木就是霸王鞭---嫩生生、胖乎乎的绿茎上,有三四条突起的棱角,棱角上遍布着坚硬的刺,如同传说中的”霸王”手里挥舞的鞭子。

              ④老家在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的火龙果,在经历了高温、干旱、多风的磨砺后,逐渐练就了一身绝妙的生存技能。霸王鞭所做的第一步,是将浑身上下的叶子变身成坚硬的刺,一来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二来可以抵挡沙漠动物们饥渴的嘴巴。    

              ⑤接下来,霸王鞭将自己的根系长度变短,让其伸缩范围变广,目的是在下雨时,收集更多的雨水。不仅如此,他还努力长出气生根,以吸收空气中更多的水分。靠着这些游龙般的气生根,霸王鞭可以轻松的爬上岩石、沙堆以及任何超过它们身高的物体竭力收集阳光,汲取攀附物体上的营养,然后贮藏在自己厚厚的肉茎里。遇上干旱,这些存货就派上了用场。  

              ⑥沙漠里,白天气温太高,对于霸王鞭来说,选择白天开花,高温灼伤的不仅仅是娇嫩的花朵,还包括传种接代的伟业。那就夜晚开花吧,霸王鞭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晚上七点开始,看似笨拙的霸王鞭花苞徐徐打开,如玉如冰琢出的花瓣,一点点绽放。花朵很像昙花,是多层喇叭状,花蕊娇黄,花瓣洁白,花香雅致。只可惜,一朵花的美丽,只能维持一夜,天亮时便默默凋谢萎蔫。    

              ⑦刚刚爬上枝头的火龙果宝宝,是青绿色,隐在无数绿茎的中间,并不起眼。随着果实的长大,红色逐渐增多,当整个果实变成艳丽的玫红色,就是火龙果对沙漠动物们的宣告:“点心出笼了,快来享用吧!”它要用这些点心换取传播。

              ⑧火龙果的悉心设计,体现在果实的每个部分:“点心”的外表看似有鳞片,其实是光滑的,让动物果腹;将黑色细芝麻粒的种子,散布在浆状(胨状)果肉里,丝毫不影响味道和口感。即使部分种子被动物的牙齿磨碎了,火龙果也在所不惜,因为每个果实内含有数千乃至上万粒种子,前赴后继。不仅如此,火龙果还让种子具备了“穿越”功夫,能够在动物的肠胃内走一圈,而不被消化。于是,用火龙果填饱肚皮的动物,打着饱嗝转悠到其它地方便便时,就替火龙果远距离播了种,还顺带施了肥料......如此这般,火龙果代代相传。    

              ⑨现在我国南方乃至内地,都可以看到缀满火龙果的植株。不同的是,在原产地,火龙果靠蛾子和蝙蝠传粉,而在内地,必须要仰仗辛勤的果农。   

              ⑩火龙果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仅调动了沙漠动物的积极性,人类也逐渐成为它传播大军中的一员

              (1) 火龙果靠哪些技能在沙漠中生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品味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表达效果。

              靠着这些游龙般的气生根,霸王鞭可以轻松的爬上岩石、沙堆以及任何超过它们身高的物体竭力收集阳光,汲取攀附物体上的营养,然后贮藏在自己厚厚的肉茎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三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中医针灸
                  ①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委员会在内罗毕审议通过了中国中报的项目“中医针灸”,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中医针灸的热切关注。
                  ②中医针灸足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足把毫针刹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然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共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城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③中医针灸的治病原理主要有三个。其一调和阴阳。在正常情况下一人体中阴阳两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经络、脸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属阳热偏盛,治宜清泻胃火,取足阳明万经穴内庭,针刺泻法,以清泻胃热。其二,针灸具有扶正祛那作用,具体表现为补虚泻实。其三,针灸通过穴位的刹激,具有硫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止痛,更是痛经络、疏闭阻的结果。
                  ④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两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 .《大帝内经》说:“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 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⑤人有300多个穴位,用针扎扎就可以治病,咱们老祖宗是怎么想到这个神奇的疗法?
                  ⑥在断石器时代,受伤的人偶然被一些坚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碰到身体某个部位,会出现身体疼痛减轻的现象。于是,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锋利的石块来刺激这些身体部位,这就是最早的针具---砭石。老祖宗被石头碰了一下碰出大发明。灸法是伴随着火的使用而形成的。
              我们的祖先在用火中,发现躯体的某些病痛,受到火的熏烤或灼烧后有所缓解,在得到这样的启示后逐渐发明了灸法。
                  ⑦在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中,已形成了人体完整的经络系统,并对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等做了详细论述。到了宋代,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了《相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穴位。他还铸造了2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穴位,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公元6世纪,针灸就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如今已走向世界。
                  ⑧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获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有华人或当地人士开设的中医、针灸诊所。 据报道,美国登记的职业针灸师有1.1万余人,德国有3万名针灸师,墨西哥的针灸师有5000多人,澳大利亚有4500个针灸、中医师,巴西有针灸师1.5万余名,新加坡有中医师1500人,中国香港特区登记的中医、针灸师有7707人,甚至在南太平洋岛国中只有两万人口的基里巴斯也有两个中医诊所。这些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中医、针灸诊所,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打下了广泛的基础。
              ---节选自《百度百科》(有改动)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第①自然段有哪些作用?
              (2)选文⑥⑦两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简要分析理由。
              (3)文中第⑧段的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4)第④段划线句子中的“大量”能否删去?为什么?
              “《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
              (5)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说说中医针灸和中医按摩有哪些异同点。、
                  材料:运用手、指的技巧,在人体皮肤、从肉组织上连续动作来治病,这种方法,叫作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的历史悠久。在远古时期,中国鱿有推拿医疗的活动。当时的人们在劳动中遇到损伤而发生疼痛时,本能地用手法按摩痛处,就会感到疼痛减轻或消失。经过长期实践后,古人认识到了按摩的作用,并成为自觉的医疗活动,以后逐步发展形成了中医的推拿学科。
              相同点: ______
              不同点: ______ 。
            • 3.

              人类捕鸟,灾难其后

                                林  森

              ①湖南省新化县槎溪镇鸟坳村位于千年鸟道的罗霄山脉,是候鸟南飞的必经之地,近年来,这里已成候鸟迁徙路线上的一个断点。难以计数的候鸟丧命于此。有当地村民表示,有一天打下来的鸟就足有1吨。这条迁徙路线上,大多是小型鸟,每只只有100克左右,1吨差不多就是10,000只野生鸟。

              ②多么令人惊心动魄的残忍和数字!殊不知人类的好日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鸟类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来实现的。

              ③世界上85%以上的鸟类可以程度不同地捕食害虫,即便是小小的麻雀每年也能捕食许多害虫。燕子能吃苍蝇、飞蛾和蚊子;啄木鸟能吃天牛幼虫;灰喜鹊能吃松毛虫等。1只大山雀在繁殖季节每天喂小鸟100余次,平均每窝按3只小鸟喂食,再加上大鸟自己的捕食,一天能消灭害虫400-500条,一窝大山雀在喂养幼鸟期间就可消灭害虫10000 余条。在欧洲1000只紫翅椋鸟在繁殖期间能消灭22吨蝗虫,而 1吨蝗虫一天的食物量与2500人一天的食物量相当。猫头鹰和鹰等猛禽大多以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为食,对控制农业、林业鼠害以及危险疫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贡献。猫头鹰的食物中99%是啮齿类动物,1只猫头鹰一个夏季所消灭的老鼠,相当于保护了1吨粮食;1年所吃掉的老鼠等于保护了一两万斤粮食。以此观之,每年鸟儿吃掉害虫保护的粮食足以供给地球上的人们吃好几个月。

              ④鸟儿能够维护生物多样性,它们与其他动、植物共同生活、相互依存。每消失一种鸟类,意味着与其伴生的 90 种昆虫消失,35种植物消失,2至3种鱼类消失。在鸟类与植物的共生关系中有一种特别重要的依存关系,即许多植物的种子是靠鸟类来播散的。雁鸭类、鸠鸽、啄木鸟、乌鸦等,是植物种子的重要播散者,而且,很多植物种子经过鸟类消化后,更容易萌生和成长。蜂鸟、食蜂鸟、太阳鸟、啄花鸟、锈眼鸟、鹦鹉等鸟类嗜食花蜜,对有花植物的传粉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⑤与渡渡鸟一样,大颅榄树也是毛里求斯的一种珍贵特产。但是渡渡鸟灭绝后,大颅榄树也渐渐稀少,最后彻底消失了。今天人们才知道,大颅榄树的种子必须靠渡渡鸟消化过后才能发芽,没有了渡渡鸟对大颅榄树种子的首先孕育和催化,大颅榄树就再也不会生儿育女和繁衍后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某种鸟类的灭绝与植物乃至人类的生存的关系。

              ⑥海鸟眼睛的盐腺,能把喝下去的海水中的盐分排出,据此人们就能把地球上占总水量97%的海水进行淡化。未来飞机的设计可以模仿蜂鸟实现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及掉头等特性。还有一些鸟类能飞越几千米的高空而保持脑血管供血畅通,不会缺氧,这也为人类提供了在供氧不足的高原环境中正常生活和延长生命的重要线索。

              ⑦鸟类每天吸入大量的空气,进食相当于其体重的食物。在呼吸和进食的同时,鸟类具有较强的富集有害物质的功能,空气和食物如果被污染,通过收集和分析鸟类胃内容物的方法,就可知道环境的污染状况。

              ⑧鸟类被直接利用那就是为人类提供衣食、医药、役用和观赏等生活之需等,事实上今天的人类几乎已经离不开鸟类。

              ⑨现在已知的鸟类有9775种,其中约4000种是候鸟。在这9775种鸟类中已有1212种灭绝,占所有鸟类的约1/8,此外,还有179种鸟类面临严重威胁,344种面临高度灭绝危机,688种鸟类目前已非常罕见。

              ⑩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挥霍以及对生物栖息地的不断破坏,人类身边的自然世界正在恶化和消失。鸟类濒临灭绝的原因中,栖息地破坏和改变占60%,人类捕杀占29%,外来物种竞争、国际贸易、污染等占11%。破坏环境和大量捕杀鸟类,最直接的后果是人类将要忍饥挨饿。而每消失一种鸟类,意味着大量的植物和动物也消失,甚至殃及鱼类。例如,每两种鸟类灭绝,必然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消亡。失去了这些为数众多的生物资源,人类的生存将变得越来越拮据。更严重的是,如果大量植物随着鸟儿的消失而灭绝,人类生存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危机。

              ⑪人类不是不可以利用鸟类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但与此同时也需要积极地保护鸟儿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正如人与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关系一样,人与包括鸟类在内的其他动物和植物同样也是一个共生体,如果人类保护包括鸟类在内的其他动物和植物,人类也就在为自己铺就永续生存之道。保护鸟类和其他动植物,也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1) 作者为什么说“人类的好日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鸟类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来实现的”,请根据提示补充有关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仿生学中发挥重要作用;④在环境监测方面发挥作用;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概括说明鸟类濒临灭绝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结合第④⑤⑩三个自然段的内容,简要说明“鸟类的灭绝与植物乃至人类的生存”具有怎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蝙蝠鼠中仙

              秦自民

              (1)蝙蝠的样子有点像老鼠:尖嘴、细牙、小眼,还有一对能竖立的耳朵,而且也跟老鼠一样喜欢夜晚活动。也许是由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老自嘲》中有“蝙蝠鼠中仙”这样的诗句,蝙蝠也被称为鼠仙。

              (2)古今中外,人们对蝙蝠毁誉参半。唐代诗人孟浩然写道:“虫之属最可厌莫如蝙蝠,而今织绣、图画皆用之,以福同音也。”可见,由于蝙蝠的“蝠”与幸福、福气的“福”同音,使得人们对蝙蝠青睐有加,建筑物、装饰品、家具、服装、瓷器、玉器、书 画上经常有蝙蝠图案,尤以门窗上雕刻五只蝙蝠最为常见,寓意“五福临门”。

              (3)不过,很多人不喜欢蝙蝠,可能是受到一些传说的影响。明朝学者冯梦龙在《笑府》中编了一个故事:凤凰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如此倨傲?”蝙蝠曰:“吾有足,属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蝙蝠亦不至。麒亦责之。蝙蝠曰:“吾有翼,能飞,属禽,何为贺欤?”继而,凤凰与麒麟相会,语及蝙蝠之事,相与慨叹曰:“今世风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实无奈他何!”这个故事嘲讽了那些卑鄙无耻、没有立场的人。

              (4)在西方,蝙蝠是吸血鬼的化身,传说罪恶的灵魂能转世成吸血蝙蝠继续作恶。这些故事的流传给蝙蝠带来了邪恶的坏名声。而事实上,蝙蝠家族中也确实有吸血蝙蝠存在,如分布在美洲热带地区的普通吸血蝠、白翼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

              (5)人们把蝙蝠和吸血鬼联系起来,可能与蝙蝠是夜行性动物有关。白居易在《洞中蝙蝠》中说蝙蝠“黑洞深藏避网罗”。蝙蝠白天隐藏起来,既有利于安全,也有利于安静地歇息、降低体温和代谢速度,这样既可以延年益寿,又可以养精蓄锐,到了夜晚可以精力充沛地外出觅食。

              (6)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高楼曲》中有“岁暮天涯客,黄昏蝙蝠飞”的诗句。的确,蝙蝠很善于在漆黑的夜晚捕食蚊、蝇、飞蛾等昆虫。捕食昆虫既满足了蝙蝠的口腹之需,也帮了人类的忙,因为这些昆虫大多数是有害的。事实上,蝙蝠是世界上最好的害虫杀手之一。

              (7)蝙蝠之所以对害虫有那么大的威力,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即使在漆黑的环境中它也能“看见”猎物。但是,蝙蝠的视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他的看家本领是回声定位能力。

              (8)正如人眼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来的光波分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一样,蝙蝠的耳朵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的超声波分辩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和性质。这种通过对回声的频率强弱以及发出与收到回声的时间间隔等进行分析来探测目标的方式就是回声定位。蝙蝠喉部通过声带震动而定向发射超声波,这种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但对蝙蝠很重要。如果被堵塞耳朵,即使在明亮的环境中,蝙蝠也会像醉汉一样乱撞;如果只蒙住双眼,蝙蝠的行动却不“盲目”,依靠回声定位蝙蝠能准确地发现目标、确定飞行方向,甚至1分钟内可连续捕捉到10余只飞行中的昆虫。

              (9)鉴于蝙蝠的出色表现和非凡本领,荷兰动物行为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廷伯根认为:“不论以何种标准而言,听觉冠军都该属于蝙蝠。”正因为如此,蝙蝠也成了仿生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10)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蝙蝠虽没有真正的翅膀,却有功能绝不亚于翅膀的翼手,蝙蝠家族因此得名“翼手目”。蝙蝠有一系列适应于飞行生活的结构特点。前肢为构造极其轻巧的翼手,这种翼手宽大灵活,操控性极佳,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换形状产生升力,因此,蝙蝠在空中急转弯的本领远胜于鸟类。此外,蝙蝠胸、肩部的强大肌肉集中在躯干部,胸骨具有和鸟类一样的龙骨突起,锁骨也很发达。这样的构造使蝙蝠飞起来更加灵巧自如。

              (11)独特的飞行能力和回声定位本领,使蝙蝠具有高超的捕食能力。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也有一些蝙蝠的喜好与众不同。

              (12)世界上有一种蝙蝠具有罕见、奇特而又令人惊诧的饮食习惯,它们的猎食目标竟然是水中的鱼。兔唇蝠就是这样一位渔夫。它能利用超声波探测到猎物,强大的飞行能力能保证它轻盈地掠过水面,而修长的脚趾和锋利的爪子,使其能轻而易举地抓到浅水中浮游的光滑的小鱼。

              (13)得益于漫画中的超级英雄“蝙蝠侠”,蝙蝠的形象在今天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的确,蝙蝠不是老鼠,蝙蝠是像神仙一样飞行的哺乳动物,蝙蝠是鼠中仙。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 简析选文第①~④段引用诗文和传说的作用。

              (2) 下列诗文对蝙蝠特点的描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曹植《蝙蝠赋》:“行不由足,飞不假翼。……不容毛群,斥逐羽毛族。”

              B.葛洪《抱朴子》:“千岁蝙蝠,色如白雪。……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万岁。”

              C.清人蒋世栓《费生天彭画赠百泉》:“世人爱吉祥,画师工颂祷。谐声而取譬,隐语戛戛造。”

              D.范成大《蝙蝠》:“伏翼昏飞急,营营定苦饥。聚蚊充口腹,生汝亦奚为?”

              (3) 选文第(12)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4) 在行文过程中,选文特别注重内容的衔接过渡,结构的严谨契合。请仿照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在第⑩段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 5.

              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而今,又以大师传统心甘情愿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

              ②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句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于民国年建成一座的建筑群体。

              ③大院为全封闭的志愿人员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项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项结构也大不相同,正房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项的平房,既表现了偷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楼六座。各院房项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④纵观乔家大院,斗拱飞檐,彩饰金绘,建筑考究,工艺精湛,整体呈囍字形,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因此这座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⑤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如今,乔家大院业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民俗胜地,而且,也成为许多影视剧拍摄时争抢镜头的宝地。

              (1) 乔家大院的建筑总体特征是什么?

              (2) 第一段末句“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在全文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 第四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第五段能否删掉?为什么?

            • 6.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 没有 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 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

              材料二 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手机进

              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 2007 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 10万欧元的罚款;2009

              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 年10月9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材料三

              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

               

              (1) 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2) “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 以上材料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 7.

              5G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云 凡

              用惯了4G再去用3G,会感觉网速就像蜗牛那么慢,GPRS就更难想象,多数人可能会崩溃。未来某一天,当5G真正到来,4G也会落得和3G一样的下场……科技行业总喜欢用“改变世界”来形容新技术,5G或许就是下一个会真正改变世界的技术。有人曾经用通俗的方法解释从2G到4G的变化:如果2G意味着只能看txt文本,3G则是gif图,4G则进入到视频时代,那么5G呢?单纯用网速的提升去描述5G似乎过于简单化。英国萨里大学5G创新研究中心的拉希姆教授在BBC的采访中说:“如果你觉得5G意味着应用程序不再拖延,视频不卡,网络超负荷的不复存在,你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你只说出了故事的一半。5G网络将是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一次巨大的重修和协调统一。未来,在5G网络的支撑下,智能城市、远程手术、无人驾驶汽车和物联网等时髦概念将逐步成为现实。”

                5G有哪些不同?

                首先,同3G和4G相比,5G速度更快,而且快得不是一星半点儿。专家认为,5G数据传输速度最终可以达到惊人的800Gbps,比目前测试的最新技术快100倍。三星公司曾在2013年宣布正在测试1Gbps运行的网络,记者当时激动地报道称,1Gbps意味着不到半分钟便可下载一部高清电影。而800Gpbs速度相当于1秒钟可以下载30部高清电影。

                其次,5G网络的容量将是巨大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70亿个网络连接,到2020年全球网络连接将达到1000亿个。5G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承载1000亿个网络连接,这将为物联网的进一步铺开和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奠定重要基础。目前网络连接仍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为主,但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设备的大规模商用,将带来大量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从而形成更广阔和开放的物联网世界。

                第三,5G网络的另一特点是稳定性高,不会断掉。专家预测,5G网络的可靠性相当于光纤连接,能够保证突然中断的情况不再出现。这对安全至关重要,无论是远程手术,还是智能交通都要求网络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另外,5G网络的时延只有百万分之一秒,这是人类所不能察觉的速度,比4G网络快了约50倍

                未来5G的生活什么样?——万物互联。

                清晨醒来,卧室的灯和空调自动开启。你来到卫生间,洗脸水已自动调至适中的温度,数码牙刷记录并上传你的牙齿以及口腔的实时数据;戴上眼镜,妻子带着孩子正在上学的路上,通过眼镜片上的虚拟现实显示,孩子向你挥手说早安。你吃过早餐,遥控你的汽车自动开到门口接你,汽车带着你自动行驶在马路上,你在车上开启了视频会议……

                以上便是未来5G生活的场景。

                在5G物联网内,人们就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通过掌握物品的状态、情况和数据,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操控它们。比如,你出差忘带了一个文件,可以立刻通过网络控制家庭监控设备找到文件,操控智能机。

                  物联网不仅可以让你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调节室内温度,甚至在列车还未到站的时候就可以告诉等车的乘客们现在还有多少空座。

                新型的5G“多址技术”可以将移动网络接入数量提高近百倍。目前我们的4G仅可以连接手机等少量设备,而5G网络除了手机以外,还可以连接近百件设备,大到一辆车,小到一根针。

                汽车变成大“手机”接入网络,互不干扰自动行驶,优化道路交通,解放驾车的碎片化时间。在车内开视频会议、玩游戏皆可实现。同样,智能化生活方式已慢慢进入寻常百姓家。智能雨伞、水杯、餐具甚至智能女性卫生棉条已陆续面世。

                专家预测,万物互联了,“手机”的概念将会逐渐淡化。未来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将呈现融合化、微型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移动智能终端的功能将与眼镜、手表等穿戴设备融合。

              (选自《百科知识》2017年15期)

              (1) 5G与3G、4G相比,有什么不同?

              (2) 文章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分析画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 下列句中的加横线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新型的5G“多址技术”可以将移动网络接入数量提高百倍。

            • 8.

              智能快递 

              ①中国邮政日前宣布开放全国5000个自提网点,任何一家快递公司发货,均可享受此服务。自提网点包括现有邮政自有网点和“无人值守”的智能快递柜。看似简单的自提系统开放,背后却是智能快递的大市场。企业、专家、主管部门等负责人均认为,智能快递已成为当前政府驱动快递满足消费和商业需求的重要手段。 

              ②快递员将快递包裹送到置于小区的智能快递柜中,给收件人发送取件短信。收件人经过手机查询﹣﹣输入密码﹣﹣开门取件三个步骤,便可将一个快递包裹从智能快递柜中取出,抱回家去。这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居民和快递员欢迎。中国快递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惠德说,目前出现的一些智能快递柜,代表着未来中国快递业的发展方向﹣﹣智能快递,即通过引入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融合预测等方式,以更加便捷的智能设施(如智能快递柜)和手段满足高密度、高成本、高人力的现代快递工作,通过建设社区的“智能快递站”为消费者服务。 

              ③智能快递站模式可以24小时为居民提供服务,减少交通拥堵,未来还可以变成独立的智能账户,市民在家中就可以完成各种邮政业务及其他社区服务的操作。专家认为,相比传统模式,快递柜有多个优势。首先是标准化产品,可以连接各个快递公司;其次是做到24小时服务;第三是加入摄像头减少纠纷;第四是价格低廉。 

              ④智能快递可消化我国高速增长的巨量快递。未来我国快递业务量猛增,而人工投递成本不断增加,继续满足居民和电子商务快递需求,快递柜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⑤智能快递柜还具有很强的扩展性,成为高价值的社区入口。业内人士认为,以京东为例,可以增加冷藏冷冻功能,只需要1000元成本就可以加一个附柜。此外,可以利用这一空间进行销售,以小区的大数据积累为基础,电商可以掌握小区购买米、油等生活用品情况并提前配送储藏,提升了物流和快递柜的效率和价值。 

              ⑥有预测显示,智能快递将伴随快递需求和服务的提升而高速发展,根据全国快递柜潜在需求和可建设总数,在未来5年左右可产生百亿级的市场。 

              (选自《半月谈》2015年第8期,有删改) 


              (1) 相比传统模式,快递柜有哪些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第⑥段中加横线词语“左右”能否删除?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科学另有有很多神秘之处,智能技术产生无限可能,请你发挥想象,运用科学技术还能研制出哪些智能产品?写出来并指出其原理或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洞悉宇宙 天眼已开

              ①2016 年 9 月 25 日,是举世瞩目的“天眼”(FAST)竣工的日子。

              ②FAST 是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英文简称。这个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

              ③FAST 的建成已经让国内外专家为之震撼。

              ④FAST 工程副经理彭勃说:“这是中国射电地理学界初次拥有世界排名第一的设备,我兴奋得睡不着觉。”

              ⑤中科院郑晓年介绍说,FAST 将能够搜索到更多的奇特天体,用来观测脉冲星,探究宇宙来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展开对地外文明的探究。

              ⑥“我要向 FAST 的建立者们表示恭喜,他们按期建成了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设备。”

              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泰勒先生说,“我估计 FAST 将会带来许多新的、重要的科技效果,我十分期待看到这些效果。”

              ⑦“天眼”的工作原理其实跟咱们平时常见的锅式天线差不多,通过抛物面把采集到的信号反射到接收信号的馈源舱里,再由相应的信号处理系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只不过,“天眼”有世界级的超大口径,采集的是来自宇宙的海量信息,而它的大脑,是曙光超级计算机。

              ⑧这只“大眼睛”的反射面是由 4450 块面板拼成的。与普通锅式天线相比,它的反射面是个球面。说得通俗一点,从侧面看,“天眼”要比普通的锅式天线更深一些。它打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这个巨大的反射面摊开来足有 30 个足球场那么大,真真一口名副其实的“大锅”。

              ⑨FAST“藏在”群山环绕的天然喀斯特洼坑里。这个巨大的洼坑本身,就是 FAST 的三大创新之一。选择把“天眼”安放在这里,不仅节省了巨额的工程开支,环抱的群山还为“天眼”的观测创造了宁静的工作环境。

              ⑩FAST 的第二大创新就是“天眼”里转动的“瞳孔”,可以随时“望”向令它着迷的任何地方。相比之下,美国的阿雷西博望远镜虽然也不小,但是它的眼睛就永远只能盯着一个方向。

              ⑪“天眼”的“视网膜”就是 30 吨重的馈源舱,它在一百多米的高空,直径两百多米的球面上,能够“收放自如”,实现误差小于 10 毫米的定位!这是 FAST 的又一大创新。

              ⑫这只在贵州的群山之中凝视着宇宙的“天眼”,即将开始追寻宇宙最深邃的过去,搜索地外文明的踪迹。


              (1)文中引用彭勃、郑晓年、泰勒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中国“天眼”三大创新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它打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这个巨大的反射面摊开来足有 30 个足球场那么大,真真一口名副其实的“大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智能手机新技术

              ① 智能手机自问世后就不断出现新的功能或设计。这些功能或设计从开始的探索阶段到趋于成熟直到大规模普及,使得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② 三星的Edge系列手机的曲面液晶屏着实让人们感到惊艳,但除了酷炫外并没有太大实用性。相比之下,三星今年将发布的首款折叠屏幕的手机更吸引人。手机屏幕可以完全对折,展开就是正常手机的样子,这也算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了。

              ③ 同时,更进一步的柔性触摸屏也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试图将银纳米线用于柔性电池的制作中,因此未来的智能手机就可以像手环一样穿戴在手腕上。

              ④ 另外,经过各种实验曝光,手机屏幕大概是我们所接触的最脏的表面。微软正在为此申请一项专利,使用一层透明薄膜,利用光的折射原理直接将太阳紫外线传送到整个屏幕,达到为屏幕甚至是手指消毒的效果,同时不影响屏幕本身的显示。

              ⑤ 同样是出于健康方面的考虑,阳光屏、健康屏也相继问世。阳光屏会根据不同场景的亮度自动调节对比度,从而让用户得到更好的观感体验;而健康屏其实就是打开设置后可以减少屏幕蓝光,减轻长时间观看对眼睛造成的疲惫感。

              ⑥ 如今智能手机的屏幕分辨率已经上升到1080P的水准,在这种屏幕分辨率没有太大提升空间之时,手机显示技术必将迎来一场革命,而3D技术不失为一个方向。裸眼3D手机是指用户无需佩戴眼镜,就可以在手机上直接看3D图像或3D影片。因为人眼有一个特性是近大远小,这样就会形

              成立体感。这种手机解决了原始3D技术必须佩戴特制眼镜才能够观看的难题,同时让3D技术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⑦ 比3D技术更进一步的是全息显示技术。全息手机是采用全息显示技术的一种创新型手持终端。用户从各个角度都能感受到浮在屏幕上的全息影像效果,配合空中交互功能,在视觉上和触觉上完成了革命性的体验。全息手机首先通过追踪人眼的视角位置,然后基于全息图像数据模型,根据人眼的视角位置,计算出实际的全息图像,再通过特殊的指向性显示屏幕将左右眼的立体图像精准投射到人眼视网膜中,从而使人眼产生和实际环境完全感觉一样的视觉效果。这种革命性的解决方案真的有望超越当前的裸眼3D技术,让手机显示技术更上一个台阶。

              ⑧iPhone 6s的3D Touch功能问世没多久,新的触控技术就出现在人们面前。悬浮触控技术,是触屏手机的一种全新的技术模式。这种技术让用户使用手机的时候无需碰触屏幕就可以完成手机操作,手指与屏幕保证约15毫米的距离就可以在手机上获得类似鼠标的操作。大家都知道,电容触控屏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在冬天时,我们只能摘下手套才能对手机进行操作,非常不方便。如果悬浮触控技术成熟了,我们完全可以隔着厚厚的手套来使用触摸屏,这将会为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在游戏方面,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这项技术,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比如说玩赛车游戏时,用户可以根据手指按压的深度来控制油门和刹车的强度,是不是很带劲,但是,这要求“悬浮触控”的精度要足够高。                          

              (节选自《百科知识》2016年第7期,作者刘露,有删改)

              (1) 根据文章内容,用“||”将第②-⑧段分成三部分。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 文中画线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 文章主要从哪三个方面介绍智能手机新技术的?请简要概括。
              (4) 第⑥段中加划线的“这种手机”具体指文中的哪一种手机。
              (5) 从第⑦段看,全息显示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