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秋 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① 诗中的“龙钟”、“凭”是什么意思?请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根据作者在本诗表达的情感,设想他如果 “有纸笔”,他主要会写什么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秋 霁 【唐·崔道融 】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1)这首诗题为“秋霁”,诗中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霁”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诗歌最后一句“时有惊鱼掷浪声”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下列题目。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诗中哪个词相照应?“我”叹息什么?

              (2)“自经丧乱少睡眠”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 5.

              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 2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是什么人?

              (2) 23.赏析《登幽州台歌》中“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 6.

                  赠从弟(其二)

              刘  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 "松柏有本性"中的"本性",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诗人借松柏的"本性"勉励堂弟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颈联运用了哪种写法?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 7.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宋)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释】①分宁:今江西修水,诗人的老家。②杜涧叟:作者的好友。③旌阳:山名,在分宁县东侧。

              (1) 诗中 “         ” 一词暗示了诗人出发的时间,照应了题目中的“夜发”二字。

              (2) 结合诗歌表达的情感,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满川风月替人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 10.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