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尔而与之 ______  
              ②所识穷乏者我与 ______  
              ③是亦不可以 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作者以“鱼”比喻“正义”,以“熊掌”比喻“生命”,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
              B.作者用“不食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之”两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C.“非独贤者有是心”中的“是心”是指“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
              D.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 2.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鲜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注释〕 旷日:荒废时日。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暮冥冥                    薄:_______

              狗劣也                    乃:________

            • 3.

              送东阳马生序(10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3分)

              ⑴从乡之先达执经问(       )⑵援疑理(     )⑶媵人持沃灌(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子。(4分)

              ⑴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4.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先帝不以臣 ______     ②夜忧叹 ______      ③以咨善道 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请葛亮追述以往的经历,既表达对先帝的感恩之情,也表明对后主的耿耿忠心。
              B.诸葛亮认为目前南方已平定,当率领全军复兴汉室,迁回旧都,实现先帝遗愿。
              C.诸葛亮主动请缨讨伐奸贼,为了表明决心,郑重立下誓言,如若无功甘愿受罚。
              D.渚葛亮担心后主听信谗言,因此借先帝遗诏教训后主要自信自强,奋发有为。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甲】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扌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上革肉,巳破裂云。

              (蒲松龄《螳螂捕蛇》)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币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其脑果腹而去。

              (选自薛福成《物性相制》)

              注:①飚下:带着一股风跳下。②踞:趴。③盬(gǔ):吃。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 崖上有声甚厉(              )  (2)渐近 之(              )

              (3)久之,蛇 死(              )     (4) 见一蜘蛛布网壁间(              )

              (5)蜘蛛乃盬脑果腹而 (              )
              (2)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义。

              (1)之:①反侧倾跌 状  ②蛇复昂首待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以:① 刺刀攫其首  ② 首俯地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3) 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然审视殊无所见。

              (2)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
              (5) 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
            • 6.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9题。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撼矣。
              (1) 请你概括写出本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细读课文,说说本段依次写了园中的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于园”的主人是__________,于园地处__________,以磊石奇。文中共写了__________奇,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解释下列加点词。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卧房槛外,一壑旋下落不明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你认为能够概括园中诸景物特点的一个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你最欣赏园中景致的哪一处?请试着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作业
              (8) 对《黄鹤楼》这篇文章解释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费祎登仙的传说,给全文抹上了神秘的浪漫主义色彩。

              B.“荆吴形胜之最”这一句,是对黄鹤楼的重要性的扼要概括。

              C.“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一组对偶,从正面突出了黄鹤楼的价值。

              D.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9)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并体会其作用。

              (1)卧房槛外,一壑旋下落不明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2)四周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3)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 7.
              阅读语段,完成1—5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虎 百兽而食之(    )

              A.要求,请求    B.寻求,寻找         C.帮助         D.需求,需要

              (2)虎以为 (    )

              A.正确,对      B.这样               C.然而          D.然后
              (2) 为下列句中的“之”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A.它们,代百兽                         B.它,代老虎

              C.它,代狐狸                           D.它们,代老虎和狐狸

              (1)虎求百兽而食之(    )    (2)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    (3)兽见之皆走(    )
              (3) 从寓言中可提炼出一个成语,作为这篇短文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子 敢食我也。(    )                   (2)今子食我,是 天帝命也。(    )

              (3)虎以为然, 遂与之行(    )             (4)虎不知兽 己而走也。(    )
            • 8.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

              若于此时,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注释】①支:通“肢”。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1)舜于畎亩之中(        )    (2)其筋骨(        )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 (4)非愈病(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 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

              (1)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                          ”,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是“       ”。

              (4) 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
            • 9.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又何焉(参与) B.公将之(战鼓)
              C.望其旗(倒下) D.可白发生(可惜)
              (2)下列句子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______
              A.齐师伐我 B.可以一战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3)下列词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______
              A.五十/弦翻/塞外声 B.沙场/秋/点兵
              C.可怜/白发生 D.梦回/吹角连营
              (4)对选文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甲】文中,曹刿认为取得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B.【甲】文中,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暴露了曹刿作战中独断专横的特点。
              C.【乙】词中,“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选择快马、强弓两个典型事物,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场面。
              D.【乙】词抒发了作者渴望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5)对选文写作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同为战争题材,【甲】文重在“论”战,略写战争经过;【乙】词重在“绘”战,再现战争阵容。
              B.【甲】文主要通过对话表现人物;【乙】词主要通过“醉里”“梦回”的情景表现人物。
              C.【甲】文用“战则请从”过渡,内容由“论”而“战”;【乙】词用“可怜”转换,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D.【甲】文以写实为主,有叙有议;【乙】词融梦幻与现实于一体。两者均富有浪漫色彩。
            • 10.
              阅读语段,完成1—7题。

                  初,权谓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处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简单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说说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解释下列加点字。

              (1) 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    (2) 博士______________

              (3) 涉猎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

              (5)吴 ______________       (6) 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
              (4) 解释一词多义。


              (5) 找出文中所含两个成语,解释并用它造句。

              成语:_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选出对下面文言短句理解正确的项是(   )

              (1)蒙辞以军中多务。

              A.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来推辞。    B.吕蒙辞掉了军中事情繁多的职务。

              C.吕蒙说他军中有很多任务。      D.吕蒙说他在军中职务太多。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

              A.大哥你预见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B.大哥你怎么看见事情这样晚呢!

              C.大哥你怎么知道事情这么晚啊!    D.大哥你怎么天晚才了解这事啊!
              (7) 读读下列句子,说说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