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①科学家一直认为直到4万年前,早期人类才开始突破自身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但近年的考古发现,早在20万年前,人类的创造力便崭露头角了。不过,不是进化中突发,而是经过“细水长流”般的累积才得以出现的。

                ②长期以来,考古学家都认为,使用符号如语言是现代人认知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但近来,研究人员开始在考古记录中寻找其他现代行为的来源。

                ③20世纪90年代开始,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考古学家沃德利发掘西布度洞穴并进行了研究。其报告显示,西布度穴居人于7.7万年前便开始从木本植物中选择树叶制作寝具;树叶出自一种具有天然防虫效果的树,可以驱防那些目前携带致命疾病的蚊子。研究人员在南非其他地区发现,距今10万年至7.2万年前,居住在布隆伯斯洞的原始人能制作用于裁剪兽皮衣服的骨锥。这些用具和工具十分简陋,“但在一个仅由自然物质所组成的世界里,想象新事物及将其付诸实现的能力便几乎成了魔法。”这是创造力起源的历史视角。

                ④虽然早期人类的创造力令人印象深刻,但我们的远祖与现代人在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上仍存在巨大差异。到底是怎样的原因使我们这一种群从远祖之中脱颖而出呢?这是探究创造力起源的另一维度。

                ⑤物竞天择促使人类形成更大的脑。就脑容量而言,更新期灵长类动物的平均脑容量是450cm3,与黑猩猩相仿;160万年前的直立人约930cm3;而10万年前的现代人为1330cm3。在这样的脑容量下,估计有千亿神经元在处理信息,在约长1.65万千米的有髓神经纤维中传递,穿过1.5×1014个突触。

                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体质人类学家赛门德费瑞通过检测现代人、黑猩猩的前额皮质发现,其中有几个主要分区在人科进化过程中经历过重新改组。如现代人的额及前额叶皮层(负责实施计划与组织感觉输入的部分)在容积上几乎是黑猩猩的两倍。并且,此区域神经元间的水平空间增大约50%,给了轴突和树突更多空间。“这意味着大脑能有更复杂深远的联结,可以处理神经元间更为错综复杂的交流。”

                ⑦认知科学家嘉宝认为,当代那些极富创造力的人群,都是优秀的幻想者,总会通过以往的某个记忆或想法自然地联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联想有助于触类旁通,并导致创新思维的突破。且更大容量的大脑意味着更优秀的自然联想力;拥有数十亿并且空间宽阔的神经元的前额叶皮层可以处理更多刺激,有更多神经元可以参与特殊片段的处理,拥有更细致的记忆,探索更多潜在刺激间的联接。目前,嘉宝正通过计算机模拟大脑是如何在分析与联想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并最终帮助人类走出认知萌发期,学会从新角度看待事物,从而让大脑产生创造力。“仅仅拥有更多神经元是不够的”,“人必须将大脑灰质的用途发挥到极致。”

                ⑧大约在10万年前左右,我们祖先的思维就已经犹如一个干燥的火绒盒,等待着合适的社会环境将其点燃。苏黎世大学的克里斯托夫发现,在一个行军蚁窝旁,一只雌猩猩拾起一根细枝,将其一端插入松软的土中,挡住巢穴入口,等待兵蚁出来。当蚁群爬满细枝10厘米长度时,她便将细枝拔出,熟练地将上面的蚂蚁吃掉。黑猩猩会使用简单的工具,但不能将知识上升为先进科技,也不会在使用工具的基础上加以提高,如制作新的工具。而现代人每天都在汲取他人的思想、经验,并加入自己的创新,直到获得一个全新、复杂的事物。比如说,没有一个人能掌握便携式电脑中所有的复杂科技,这些科技成果来自好几代发明者的才思积累。人类学家将这种技术的积累称为“文化棘轮效应”。它首先要求人们将知识代代相传,直到有人能想到改进方法。伦敦动物行为学家刘易斯•迪安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什么人类有创造力而黑猩猩却没有:拥有认知能力,故我们的祖先能轻而易举地将知识传递给别人。

                ⑨不止如此,伦敦大学进化遗传学家马克•托马斯,从4万年前生活于欧洲的晚期智人达到创新高峰这个事实得出结论,采猎群体的规模越大,孕育出新科技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大群体内,越是经常与他人接触的人,越有可能学到新发明。伦敦大学考古学家考沃德研究2012年考古发现,认为由于大约7.1万年前南非由人口密度增长而带来了技术复兴,并得出结论“像病毒一样,文化创新需要特定的社会环境加以推动”。这是创造力产生更为重要的原因。

              (1) 本文从哪几个角度阐述了人类创造力的起源问题?

                

              (2) ⑥⑦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 简要概括“文化棘轮效应”产生的条件。

                 

              (4) 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 2.

              水乡的桥

                  ①提起“江南水乡”,不由使人想到“户藏烟浦,家具画船”一些水乡景色,每当杏花春雨,秋水落霞,更令人依恋难忘了。这明秀柔美的江南风光,是与形式丰富多变的水上桥梁有所分不开的。它点缀了移步换影的景色,刻画了水乡的特征,同时又解决了交通问题。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从功能与艺术两方面来处理了复杂的水乡交通,美化了村镇城市的面貌?

                  ②在水道纵横、平畴无际的苏南、浙北地带,桥每每五步一登、十步一跨,触目皆是。在绿满江南的乡村中,一桥如带,水光山色,片帆轻橹,相映成趣。但在城镇中,桥又是织成水乡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每当舟临其境,必有市桥相迎,人经桥下,常于有意无意之中,望见古塔钟楼,与夹岸水阁人家。数篙之后,又忽开朗,渐入柳暗花明的境界。

                  ③这些水乡的桥,因为处于水网地带,在建造时都是运用了“因地制宜”与“就地取材”的原则,在结构与外观上往往亦随之而异。例如,在涓涓的水流上,仅需渡人,便点一二块“步石”,或置略高出水面的板梁,小桥枕水,萦洄村居。在一般的河流上,大多架梁式桥,或拱桥,因河流的广狭及行船的多寡,又有一间(拱)、三间(拱)乃至五间(拱)的。上海青浦的放生桥,横跨漕港,是上海地区最大的石拱桥。江南水乡,河流纵横多支,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往往数桥相望,相互“借景”成趣;亦有在桥的平面上加以变化来解决这个矛盾,浙江绍兴宋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建的八字桥,因为跨于三条河流的汇合处,根据实际需要,在平面与形式上有似“八”字。为便利行船背纤用的“挽道桥”,多数是较长的,像苏州的宝带桥建于明正统七年至十一年(公元1442—1446年),为联拱石桥。计孔五十三,其中最高三孔以通巨舟。这类长桥中著名的还有吴江的垂虹桥(建于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而于绍兴尤为常见。长桥卧波,若长虹,似宝带,波光桥影,为水乡的绮丽更为增色。

                  ④桥的形式以拱桥变化最多,有弧拱、圆拱、半圆拱、尖拱、五边形拱、多边形拱等。青浦普济桥为宋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建造,迄今已快七百年了,古朴低平,拱券结构,不失为我国桥梁发展中的重要物证。绍兴广宁桥为多边形拱桥,重建于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雄伟坚挺,桥心正对大善寺塔,为极好的水上“对景”。在建筑材料方面,不论梁式桥与拱桥,皆以石料为主,不过亦有少数砖木混合结构与木结构的。砖木混合结构桥,去冬在青浦发现一座元代桥梁,名为迎祥桥,可称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它巧妙地运用了石柱木梁及砖桥面,秀劲简洁,宛如近代桥梁。除了桥的本身外,尚有用附属建筑来丰富美化它,苏州横塘古渡的亭桥便是平添一景。宝带桥桥边,还置小塔、石狮,桥堍又建石亭,使修直的桥身起了轻匀的节奏。

                  ⑤水乡的桥是那么丰富多彩,经过了漫长岁月的考验,到现在还发挥其作用,不论在艺术的造型上,风景的点缀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的结晶。如今,我国桥梁工作者正从这些宝贵的遗产中,推陈出新,创造着不少既有民族传统,又适合今日功能的新型桥梁。

              (1) 本文主要抓住了水乡的桥的哪些特点进行说明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选文的②~④段是按照这样的说明顺序展开的:桥与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③段画线句子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一般的河流上, 大多架梁式桥,或拱桥”一句中的“大多”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走进C919:国产大型客机解密

              王思磊

              ①2015年11月2日,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总装下线。C919的命名颇具深意,“C”是   “中国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第一个字母,也代表“China”,也恰好与“空中客车(Airbus)”和“波音(Boeing)”的字头构成顺序排列。第一个“9”代表“长久”,后面的“19”则代表最大载客可达190座。C919承载着中国人的“大飞机”梦想。它将在首飞和通过适航测试之后,进入航线运营,填补航线上没有中国干线喷气客机的空白。

              ②科研人员除了考虑大飞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还在努力提升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飞机的耗油量与飞机的升阻比(升力和阻力的比值)有直接的关系,升阻比越高,飞机的气动效率越高,耗油量就越少。而飞机的升力主要来源于机翼,为了保证飞机的座级,避免“油老虎”的出现,在飞机机翼上动脑筋,便成了提高飞机气动效率的关键。

              ③C919的机翼设计运用了这一超临界翼型(1)。相对于古典翼型,超临界翼型可使巡航气动效率提高20%以上,巡航速度提高100多千米/小时;如果用同一厚度的标准来设计古典翼型和超临界翼型,超临界翼型的整体阻力比古典翼型要小8%左右,而这可以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增大结构空间及燃油容积。

              ④在C919飞机的设计上,超临界机翼与发动机、机身和吊挂之间还采用了性能更为优化的局部融合设计,这些设计进一步提高了C919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⑤在中国武术界,有“内练一身气,外练筋骨皮”的说法。C919大型客机的研发,也诠释了这一思想。在机体主结构上,设计人员大量使用了世界先进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使用铝锂合金可以实现结构减重并大大提高飞机寿命。

              ⑥如武学人才内外兼修一样,C919也在“内功”上狠下功夫。在民用飞机产业有个形象的说法:航电系统是“大脑”,飞控系统是“四肢”,EWIS系统是“经络”。就像人一样,一架先进的飞机应该拥有聪敏的大脑、灵活的四肢、通畅的经络。

              ⑦C919“最强大脑”航电系统的核心——IMA,使用的是目前国际先进的高度集成数据处理和网络传输技术。这种网络化数据处理方式,较之前一对一的数据传输处理方式,是巨大的变革,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处理效率。比如说,飞行速度、高度等数据,以前要由大气数据计算机分别建立通路,传输给显示系统、发动机、环境控制等系统;现在,只需“把工作都交给网络”。 这要归功于C919使用的目前国际先进的ARINC664网络集成技术。C919在数字化和扩展潜力方面,达到了目前民航先进机型的水平。

              ⑧C919已顺利下线,并将于2016年迎来首飞,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有能力研制大型客机的国家。

              【注】(1)是一种高性能的跨音速翼型。

              (1) C919国产大型客机的研发是怎样体现“內练一身气,外练筋骨皮”这一思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③段画线处除用了列数据外,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分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⑤⑥⑦段先介绍飞机机体结构,再介绍飞机的航电系统。具体说说这样安排顺序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生物电脑

              ①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这个庞然大物开创了一个电脑时代。从那时候起,人们不断革新、创造,把庞然大物的体积一减再减,现在我们所见的台式电脑、掌上电脑等都是老电脑的后代。这一切,取决于电子管技术向大规模集成电路再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但是,科学家们认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小型化已经到了接近极限的程度,要由此再进一步已非常困难。

              ②解决之路在哪里呢?

              ③生物技术是一个方面。科学家们发现,生物分子之间遵循着化学和物理作用的规律,在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些生物大分子形成了生物电路,这种生物电路具有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传输甚至逻辑运算能力,所以人们把具备这种有机物的计算机叫做生物电脑,这已经是第五代计算机了。

              ④根据科学家的设想,生物电脑的外部是用一种非常薄的玻璃膜制成的,内部装有由蛋白分子构成的有机生物芯片。由于有机生物分子的生物芯片比半导硅芯片上的电子元件小得多,甚至可以小到几十亿分之一米,所以,生物电脑的芯片是非常微小的。而且,生物芯片本身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密度极高,动作速度快。

              ⑤最神奇的是,这种生物分子构成的分子集成电路也同一般生物一样,能够自我修复,一旦出现故障,它能自动排除并恢复常态。

              ⑥另外,由于生物分子是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工作的,所以需要的能量非常小,释放的热量也极少,不存在现在计算机存在的元件发热问题,这样就极大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机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⑦生物电脑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到目前已取得了不少成绩。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告别传统电脑,迎来我们的新朋友——生物电脑!

              (1) 结合选文内容,摘录原文的语句回答下列题目。

              ①研究生物电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生物电脑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

              (2) 生物电脑与传统电脑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

              (3) 第③段中“生物技术是一个方面”这一句若改写成“生物技术都可以解决”好不好?为什么?

              (4) 请简要说明文中③④⑤⑥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 5.

              清洁颗粒也可以环保(作者:李青)

              ①爱美的女生在洗脸时常常会用到含磨砂颗粒的美容产品,我们每天刷牙用的牙膏里也常常能看到绿色的小颗粒,这些颗粒能更好地清洁我们的皮肤和牙齿。但是,你知道这些颗粒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吗?

              ②这些微颗粒通常是圆形的塑料颗粒,直径有不到1毫米的,1毫米多一点儿的。因为造价比天然材料便宜,且可以大规模生产,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皮肤和口腔的清洁产品中。英格兰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的化学家珍妮特·史考特 (Janet SCott)说:“如果每天用一次含磨砂颗粒的洗面产品,就等于从水池里排走了80~10O万个颗粒。”仅美国,估计每天从水池里排走的颗粒就高达808万亿个。

              ③这些颗粒跟随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特别小的“漏网”颗粒便直接流入大海。在美国,每天漏网的颗粒有多少呢?8万亿!足足能覆盖300个网球场。这些塑料颗粒能吸收有毒物质。因为它们又小又可爱,所以常常成为浮游生物和鱼的食物。当鱼吃了这些有毒颗粒或者有毒的浮游生物后,有毒颗粒就会留在鱼的身体里。最终,这些被污染的鱼又成了我们人类的盘中餐,进而带来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

              美国自2017年起,已经全面禁止厂家使用这些塑料颗粒,大多数欧洲国家也禁用此类材料、庆幸的是,英国科学家找到了用纤维素 (cellulose)制造微颗粒的方法。这种纤维素可以从植物里提取,最棒的是它可以降解,慢慢地回归大自然,不造成污染。

              ⑤目前,巴斯大学的研究团队正在和公司合作,争取早日达到工业量产的规模,造福人类。而我们作为消费者,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要购买含塑料颗粒的清洁用品。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7年第10期)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 本文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4) 联系实际列举两项减轻清洁颗粒对环境污染的具体措施。

            • 6.

              “高铁时代”已到来

              ①你知道全球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在哪里吗?

              ②告诉你,在我们中国。2009年12月26日,武汉到广州的客运专线正式通车运营。这条铁路就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

              ③高速铁路是用高新科技支撑的新型铁路运输系统。在普通铁路线上,即便是特快列车,平均时速也只有60~90千米,而高速铁路线上的列车平均时速在200~300千米,最高可达400多千米。“和谐号”在试运行时时速曾达到394.2千米。所以,现在从武汉到广州整个行程1100千米,坐高速列车不到3个小时就能走完,真是“千里粤汉半日还”啊,而原来这段旅程至少需要十多个小时。

              ④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提倡高速铁路运输,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汽车运行会排放大量废气,而且消耗宝贵的石油资源(有统计认为,石油资源还可以用200年左右),因此,火车替代汽车运输成为必然。为此,大力推进铁路的高速化在世界各国十分流行,其中成效最明显的是法、德、日、西、韩、美等国。

              ⑤你可能又要问,高速铁路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⑥当然,高速铁路不是谁都能发展起来的,它涉及牵引、制动、空气动力学、路轨铺设和自动化管理等许多方面的一系列高新技术,难度相当大。我国也是在技术全面提高后,才追赶上了其他国家。

              ⑦为了提高车速,通常在列车的首尾要各配置一台大功率自控同步牵引机车,其车顶与高压电缆(又称接触网)相连,并采用特殊的加速装置。如“和谐号”就采用了“动力分散式”装置,即将多个小功率电动机分散安装在第一、四、五、八节车厢内,这些车厢既载客又有牵引动力,故称动车组,而无动力的车厢则称为拖车。“武汉——广州”动车组就是由四组四拖组成,每节动车上装有四台550千瓦的牵引电动机,整个列车的牵引功率为8800千瓦,定员601人。车头则须设计为类似飞机一样的流线型(俗称“子弹头”),以减少行进中空气的阻力。

              ⑧速度快了,行车安全也变得更为重要。为此,路轨的设计上必须尽量降低PQ值(力学名词),以防列车行进在弯道时,由于强大的惯性作用,造成脱轨事故。其次,是采用电子计算机安全监控系统,借以监测列车的制动效果、转向架的稳定性、列车的行进速度,位置、与其他车辆的距离等。第三,尽量消除铁路与公路的平面交叉,防止汽车等误入铁路与火车相撞;在必须交叉的道口,则安装先进的报警装置。 .

              ⑨乘坐过高速列车的人会发现,乘坐时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这是因为高速列车在舒适度上也有特殊的设计。如法国的一种新型列车精心设计了悬浮减震设备和低噪音空间设备。各个车厢宽敞、明亮,头等舱还有一个小“沙龙”,内有电话和现代音像设备。车门颜色也各不相同,一看便知该车厢属于何等级。美国的x2000型列车,每个座位都装有立体声耳机、计算机连线、瑞典梨木制作的餐盘和观看沿途田园风光的大型观景窗,车内还有会议室、传真机和娱乐设施等。乘这样的火车出行,真可以说是一种愉快的享受了。

              ⑩高速铁路的崛起,是交通运输史上的一场革命,它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其意义完全可以与20世纪50年代喷气式客机的问世媲美。(选自《青少年科技》,略有改动)

              (1) 文章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第⑤至⑨自然段介绍了高速铁路的特别要求,其中⑦至⑨三段各介绍了哪一个方面的要求?

              (3) 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这条铁路就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

              (5) 高速铁路“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假如高铁修到了秀山,你认为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变化?请简明作答。(至少答出两点)

            • 7.

              无人机,有前途

              ①在旅游景区、影视拍摄基地,或是重大新闻现场。我们经常能看到无人机在空中忙碌地穿梭。那么到底什么是无人机呢?

              ②“无人机” 英文缩写为“UAV”,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或有车载计算机完全和间歇地自主操作的不载人飞机。我们熟悉的无人机,通常指的是携带携带载荷飞行的无人机机身,完整意义上的无人机,指的是有无人机平台、任务载荷、起降系统、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操作手等组成的“无人机系统”。

              常见的无人机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固定翼,顾名思义就是翅膀形状固定,靠通过机翼的风提供升力;第二种是直升机,特点是靠一个或两个主旋翼提供升力;第三种是多旋翼,就是具有四个或者更多多旋翼的直升机。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具有不同的优势。固定翼机飞行速度快、高度高,飞行覆盖面积大,抗风能力强,比较适合全管段巡航、通讯巡航、航拍等工作。直升飞机飞行高度低、速度慢,比较适合短距离巡航、高清摄影和对地目标监控与跟踪,还可以定点悬停,在各种情况下均可起降。

              ④无人机具有成本低、零伤亡、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以代替传统的有人驾驶飞机执行“3D”的任务——即“Dull”(枯燥)“Dirty”(脏)“Dangerous”(危险)的任务。无人机用途广泛,被业界宠爱有加。军事上,可用于侦察监视,对地攻击,通讯中继、靶标模拟等,是“得力好伙伴”; 民用上,可用于科学研究、气象观测、货物配送、娱乐体验等,是“百变小能手”。

              ⑤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我国约有15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产品达1000多种,基于预测的国际数据以及对我国市场的乐观预判,到2020年,美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将从2016年的250万架飙升到700万架,其中消费级无人机有430万架,另有270万架用于商业目的。2025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元。其中军用无人机市场约占7%,民用无人机市场约占93%。

              ⑥无人机毕竟是机器,其可靠性还取决于系统复杂程度和外部使用环境,无人机系统中任意设备的故障都将影响任务执行,无人机使用的任意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影响飞行安全,这需要制造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2月17日,有删改)

              (1) 本文第④段从哪两个方面来说明“无人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第⑤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目前,我国约有15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一句中的“约”能否删去?请结合句子,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美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将从2016年的250万架飙升到700万架”一句中的“飙升”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③段画线处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最后一段如果删去好不好?请联系全文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剪纸,一种生活艺术

              ①剪纸,顾名思义应该是纸张出现以后的产物。但历史资料表明,在造纸术发明前,古人便在金属薄片或皮革上剪刻花样。1966年,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了一件镂空刻花的皮革,是战国时代的遗物。汉代到唐代后,人们也把金银箔镂花贴在器皿上或铜镜的背面,用皮革制作刻花的礼冠等。纸张发明后,用纸剪刻花样就简便多了。南宋时,已出现了专门以剪纸为职业的艺人。宋代关于剪纸的记载很多,除了用于刺绣、雕花、印染等工艺。剪纸纹样还出现在器皿上,如茶盏和花瓶等。

              ②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样式特点,剪纸可分为很多样式。比如窗花、墙花、顶棚花、门笺、喜庆花、鞋花、枕头花等。窗花,无疑剪纸艺术中的代表性种类。至于剪纸是何时贴上窗户的,难以考证。明朝吴之鲸撰写的《武林梵志》中说,五代十国吴越钱鏐时期,“时人常以关礼纸张之于窗”,这可能就是有关窗花的最早文字记载了。

              ③河北蔚县剪纸是剪纸中的代表,被誉为“中华民族一种美丽的象征符号”。相传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以窗花见长,“天皮亮”可以说是最早的窗花形式,即在云母薄片上绘图着色进行装饰。后来河北武强县的木版水印窗花传入,吸取其色彩特点,仿“天皮亮”透明效果,以刻代剪,形成蔚县剪纸的独特风格。2006年5月,蔚县剪纸以剪纸项首位的身份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10月,蔚县剪纸又名列中国剪纸之首,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④剪纸的内容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很多儿歌民谣都对过年贴剪纸中的窗花有过欢快的歌唱:“过初夕,贴窗花,贴的啥,喜鹊登梅笑哈哈。再贴一个大红马,驮着福字来我家。”“过年啦,贴画啦,满窗子,都红啦。贴个猫,贴个狗,贴个小孩打滴溜,贴个老猴抽烟斗,贴个没牙佬满窗走,”可见,龙凤呈祥、马上有福、虎虎生威、玉兔迎春等等,各种吉祥题材的剪纸都很受欢迎。除夕忽至喜庆来,千窗万窗花儿开。

              ⑤剪纸的生命力经久不衰。这源于它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是过去农村清汤寡水生活的浪漫点缀。一张彩纸通过一把剪刀在手上开出花来,“花是有心草,怎么剪就怎么好;剪朵花,配只鸟,添枝加叶全靠巧”。据悉,现在许多中小学都开设了剪纸课程,节日庆典时,师生们自己动手剪纸装饰教室,实在令人为之振奋。

              ⑥“心灵手巧”,心灵了手才会巧,手巧了心会更灵。剪纸,不只是一种装饰点缀,更是一种生活艺术。

              (1)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从哪些方面展开说明的?
              (2)选文的第一段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选文多次采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4)为文中加下划线词语注音
               门____   写____  县____此字还读______

            • 9.

              《厄尔尼诺现象》

              ⑴在南太平洋的东岸,即南美洲的厄爪多尔、秘鲁等国的西部沿海,著名的秘鲁寒流由南向北流经这里,与赤道流(暧流)相遇,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渔场。这里的鱼产量曾占世界海洋鱼类总产量的1/5左右。但是近几十年来,约每隔27年,秘鲁渔场便发生一次海洋生物浩劫,鱼死鸟亡,渔业大幅度减产,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意为“圣婴”,即上帝之子。 

              ⑵厄尔尼诺出现时,不仅秘鲁沿岸的气候突然变化,其他许多地方的气候也一反常态:该热的地方不热,该冷的地方不冷;该下雨的地方赤日炎炎,焦土遍地,一向少雨的地方却大雨滂沱,洪涝成灾。这是什么原因? 

              ⑶原来厄尔尼诺来临时,海洋温度会变得异常高导致海洋上空大气层气温升高,打破了大气环流中热量、水流等动态平衡分布,使全球的气候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厄尔尼诺出没无常,很难找到它的规律。 

              ⑷20世纪以来,它出现了17次,每次都使全球许多地方的气候来了个改变。如1972年厄尔尼诺出现时,热带和亚热带许多地方就经历了一场百年少有的寒流,1976年我国东北收回成命反常的低温气候,造成粮食减产。1982年、1983年,厄尔尼诺再次来临,这次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东太平洋海水升温最高达6°C—9°C,对全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灾害频频发生,如印度出现特大干旱,秘鲁发生雪崩。这一次,厄尔尼诺在全世界造成大约1500人死亡和至少1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进入20世纪90年代,厄尔尼诺更是频频光顾,造成全球气候急剧恶化。 

              (5)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呢?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太平洋赤道带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了平衡的缘故。这时,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暧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于是发生海水增温、海水抬高的现象。 

              (1) 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是         
              (3) 第四自然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4) 第四自然段划线句子中的“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调好你的“食物钟”

                 ①中学上生物课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生物钟”。生物钟是人体的一套复杂的调节机制,以24小时为周期,掌管着生物的“觉醒”与“睡眠”节奏。但也许你还不知道,人体中除了管理睡觉的生物钟,还有个管理“吃东西”的食物钟。

                 ②食物钟,顾名思义,主要负责调节我们的进食、消化和营养摄取的时间。通常情况下,食物钟与生物钟是一致的,日常的运作程序几乎与生物钟保持着同步。人的大脑、胃和肝等内脏器官中部有感受器,可以接受食物钟传递的信号,这种信号一般被称为“食物相关的生物节律器”。依赖食物钟的调节,我们才有了一日三餐的吃饭习惯。

                 ③食物钟对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物钟发生紊乱,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研究发现,食物钟紊乱会导致胰岛素紊乱,可能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还与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联系。但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是会扰乱食物钟,甚至造成食物钟紊乱。目前,常见的可能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有:不吃早餐、节食、暴饮暴食等。

                 ④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晚睡晚起,生活毫无规律,早上都不怎么吃早餐。大量研究发现,经常不吃早餐会干扰食物钟,也会给健康造成影响。台湾研究发现,每周吃早饭次数低于一次的人,肥胖的几率更高;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更高;在儿童心血管健康方面的研究发现,长期不吃早餐还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⑤节食,通常在爱美的女士中比较多。但节食其实不利于减肥,节食会造成饮食紊乱,食量反而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更容易发胖。

                 ⑥暴饮暴食,主要就是指平时吃东西没有节制,大量进食。研究发现,暴饮暴食会给食物钟调控基因增加负担,进而可能扰乱食物钟,也会给健康增加隐患。所以,就算是过节,我们还是最好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

                 ⑦总之,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维持良好的食物钟,让“人体机器”更有效的运行,对健康更是有极大的益处。

                 (选文有改动)

              (1) 第①段从“生物钟”写起有什么好处?

                                                                                                           

              (2) 第④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第②段中划线词“几乎”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