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①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②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③去!
              【注释】①星河:指银河。②谩有:空有。③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1)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
              (2)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2.
              阅读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完成各题。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诗歌以“ ______ ”和“ ______ ”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写诗人登楼观感。
              (2)“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请联系全诗,说说作者心中的“悲”有哪些方面呢?
            • 3.
              阅读下面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作品最能体现秋季特点的景物是 ______ ,作品描写景物的方法,如果借用一个中国画技法术语,就是运用了 ______ 手法。
              (2)作品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
            • 4.
              古诗词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 ______ 、 ______ 。
              (2)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 5.
              阅读《诉衷情》,完成下列各题。
              诉衷情
              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诗中“觅封侯”用了 ______ (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使用了 ______ 修辞手法。
              (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6.
              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7.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登  高
              杜甫(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的一项是 ______
              A.颔联为千古名句,采用先仰视后俯视的视角,写出了秋高气爽、空旷辽阔的景色。
              B.“常作客”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
              C.尾联中,愁苦的身世遭遇使诗人鬓发日益斑白,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了。
              D.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
              (2)下列对诗的赏析的一项是 ______
              A.这首诗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B.诗人在前两联浓墨重彩地刻画了眼前近景,生动形象,精练传神。
              C.颈联中“万里”“百年”与上~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和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
              D.本诗通篇对偶,不仅每一联的上下两句成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首联前一句“天”对“风”,“高”对“急”,读来富有节奏感。
            • 8.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代•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年少万兜鍪”一句中,“兜鍪”在这里指的是 ______ ,运用的是 ______ 的修辞手法。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词的上片作者登高望远,即景抒情,慨叹千古兴亡之事皆已逝去,唯余滚滚长江东流去。
              B、下片通过赞美年轻的孙权雄踞江东,与曹操、刘备抗衡,表达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
              C、“何处望神州?”中“神州”指的是长江以南大片的美丽河山。
              D、“悠悠”兼指时间的漫长久远和词人的思绪无穷,“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了杜甫《登高》中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9.
              古诗词阅读
              阅读李白的两首送别诗,完成下列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①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①[踏歌]唐代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这种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运用想象遥寄深情,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
              (2)上面两首诗都有对于声音的描写,请你从“子规啼”和“踏歌声”中,分析诗人不同的 心情。
              (3)古诗词中有许多送别诗,请你再写出两句表达送别之情的诗句。
              ______ , ______ 。(写出连续两句)
            • 10.
              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各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______ 。
              (2)对这首元曲的理解 不正确一项是 ______
              A.“枯藤老树昏鸦”呈现出萧索枯败的冬日景象。
              B.“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勾起旅人的向往之情。
              C.“古道西风瘦马”写出游子漂泊无依的状态。
              D.“断肠人在天涯”以游子思乡之苦收束全篇。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