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⑵陈遗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后值②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③日出征。时遗已聚敛④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与孙恩战,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⑤而死者。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 ①铛:锅。②值:正好遇到,恰逢。③即日:当天,当日。④敛:积攒。⑤馁:饥饿。

              (1)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 有人说语段(一)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没有写人,却处处见人。请做简要分析。


              (3) 语段(一)和语段(二)都提到了战争,请结合相关内容说说战争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

            • 2.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                   
              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住西湖        余:__________     (2)湖中人鸟声俱  绝:____________

              (3)余一小舟      拏:__________   (4)余饮三大白而别   强 :___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写景时用了哪两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写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年号,你能说说其中有何深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1)可爱者甚  ___________

              (2)香远清 ____________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理解。

              (4) 在经济飞速的今天,请你结合实际说说还需要“莲花”这种“君子”品质吗?

            • 4.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有删节)

              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构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下划线词。

              (1)公亦以此自  ______________ 

              (2)康肃笑而_______________ 

              (3)见舟而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面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

              (4) [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花之最不耐开,一开辄尽者,桂与玉兰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然石榴之久,犹不及山茶;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

                                                                    (节选自李渔《山茶》)

              (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 语段(一)中“独爱菊”“独爱莲”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3) 语段(一)(二)描写莲和山茶时,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 7.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②垠:边界,尽头。③睥睨(pì nì):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梁欐(lì):屋的正梁。④堡坞(bǎo 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⑤箭:小竹子。⑥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

              (1)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其 气 之 灵 不 为 伟 人 而 独 为 是 物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

              (1)其岸势犬牙差互

              (2)以其境过,不可久居 

              (3)奇而坚

              (4)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4) 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_____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__________的不平之气。

            • 8.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解释下列加线的字:
              (1)  之不能尽其材(         )  (2)才美不外 (      ) 
              (3)  之不以其道(          )  (4)鸣之而不能  其意(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 

              写出表现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

              (4)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 

              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9.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黄冈新建小竹楼记》)

              (1)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文。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2) 甲乙两文都写了自己贬谪后的生活,他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 10.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元丰六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1)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甲文运用了 ______ 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 ______ 心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