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孙权劝学》,回答问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钱覆其口 /公亦 此自矜       
              B.康肃笑 遣之 / 钱不湿

              C.陈康肃公善 /尔安敢轻吾
              D.手熟尔/ 当涉猎
            • 2.

              张良受书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之,常习读诵

              下列句中的“之”与“常习读诵 ” 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久之, 目似瞑
              B.学而时习
              C.夫君子 行                                
              D.而两狼 并驱如故
            • 3.
              下列“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夫君子

              A.骨已尽矣,而两狼 并驱如故。
              B.友人惭,下车引
              C.久 ,目似暝,意暇甚。
              D.日月星宿,亦积气中 有光耀者。
            • 4.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找出下列各组加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窗理云鬓/但 涉猎        
              B.蒙乃始 学/指物作诗立
              C.大兄何 事之晚乎/归来 天子 
              D.卿 当涂掌事/卿 者才略
            • 5.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

              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尔 敢轻吾射 /  能辨我是雄雌       
              B.微颔之 /  当涉猎
              C.睨之,久而不 去 / 旦辞爷娘
              D.但手熟 尔 安敢轻吾射
            • 6.

              下列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左丞相睿 以为军諮祭酒     自 以为大有所益
              B.大王 能命将出师         臣 知不如徐公美
              C.但当涉猎, 往事耳      胡不 我于王
              D.蒙 始就学               亚夫 传言开壁门
            • 7.
              下列各组划线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康乐以来;       三峡七百里中
              B.发白帝,暮到江陵;       雾将歇,夕日欲颓
              C.遂 承天寺寻张怀民;     朝发白帝,暮 江陵
              D.未复有能 其奇者;       念无 为乐者
            • 8.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

              又北见燕王曰:“先人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入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孟而望见军乎?”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1) 下列对句中加下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3)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 之                 闻:听说
              B.王且何                  利:好处
              C.燕王尚未 也             许:答应
              D.寡人 子之行也           愿:愿望
            • 9.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xià):裂缝。③掉:摇动。

              (1)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2)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竹取道                  齐师
              B.似与游者相               山水之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
              D.山行之极 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 也   
            • 10.

              【甲】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⑪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卒]“猝”,突然。⑪[郎中]宫廷的侍卫。


              (1) 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加下划线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长跪而 之(道歉)  
              B.安陵君受地 先王而守之(介词,从、由)
              C.寡人 矣(明白,懂得)   
              D.图 而匕首见(贫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