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木兰诗》,完成题目。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C.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D.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 2.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对该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起句“无言独上西楼”,绘尽孤独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冷秋景。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丝缕喻离愁,将抽象的感情加以具象化,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现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内心感受。
            • 3.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 4.

              下面对杜甫的《春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首联中“深”字形象地描写出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 5.

              下列诗歌朗读节奏有误的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6.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7.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四句写出男子追求姑娘没有成功,长夜无眠的相思之苦。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前三句诗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与环境,展现了一幅阴暗凄冷的冬景图,给全诗笼.了一层冷清落寞的情调。从表达方式上看,前三句写景,后一句抒情。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以设问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的爱,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 8.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9.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10.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⑴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⑵,徙倚⑶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⑷。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释】

              ⑴帘旌(jīng):酒店或茶馆的招子。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⑵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⑶徙(xǐ)倚(yǐ):徘徊。

              ⑷三年多难:公元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1) 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