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① 诗中的“幽篁”、“相照”是什么意思?请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和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儿子一回家,母亲就高兴得睡不着,直到第二天天明.
              B.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与“家信”上.
              C.儿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撒谎,之后又承认了错误.
              D.诗人“愧”是因为这些年漂泊在外,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反而连累老母牵挂的愧怍之情.
            • 3.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引用“燕然未勒”的典故,抒发了怎样的情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下面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是( )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A.诗歌展示了一幅牧童骑牛晚归图。  
              B.“衔”字生动表现了落日挂在山头的情景。
              C.诗歌写的是初冬乡村的景象。          
              D.诗歌表现了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
            • 5.

              阅读《木兰诗》,完成题目。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C.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D.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 6.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全诗紧扣“___”字,集中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 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7.

              妈 妈

              这是一个晴朗日子 /妈妈 /我背起行囊走向远方 /春日阳光暖暖的

              而我的心空却下着 /绵绵雨丝 /雨丝润湿了我的双眼 /也湿润了您

              雨丝模糊了我的视线 /也模糊了您的身影

               从此思念像一条长长的线 /连着你牵着我 /思念您的笑容 /思念您的嘱托

               从此我知道了 /妈妈的爱很深很深

              (1) 根据你对生活的体验和对本诗的理解,说说诗中所抒发的情感。



              (2) 从下面两个诗句中选取一句做简要赏析。

              ⑴春日阳光暖暖的/而我的心空却下着/绵绵雨丝

              ⑵从此思念像一条长长的线/连着你牵着我

            • 8.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词的上阙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

                                                     

              (2) 在下阕中用了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遣冯唐”:                           

              ②“射天狼”:                            

            • 9.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创意出奇,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说自己的愁,沉重到连船都承载不动,比喻新颖而奇巧。
              B.《雨说》作者赋予了“雨”以人的感情与思想,使诗文更富有生命力,生动而又形象,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力。
              C.在《沁园春·雪》这首词中,诗人以“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 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赋予雪景以生命感,是化静为动。
              D.《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 10.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