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双袖龙钟泪不干”,并说说此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 2.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对该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起句“无言独上西楼”,绘尽孤独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冷秋景。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丝缕喻离愁,将抽象的感情加以具象化,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现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内心感受。
            • 3.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描述一下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并总结诗人借此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 4.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 5.

              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按要求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什么样的矛盾心理,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6.

              江城子  密州出猪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韶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千骑卷平冈”形象地写出出猎的人很多,气势很大。
              B.“亲射虎,看孙郎”表明词人已功成名就,对孙权有蔑视之意。
              C.“酒酣胸胆尚开张”是说词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
              D.这首词表面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 7.

              对《泊秦淮》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感时愤世之作,借前代亡国之音,讽刺晚唐时期社会风气的衰退淫靡。
              B.首句连用两个“笼”字,把烟、水、月、沙四者交融在一起,勾画出一幅夜色迷茫、凄清颓废的气氛。
              C.第三句,表面斥责无政治头脑的“商女”,实际上暗讽唐代统治者不知亡国之恨。
              D.尾句“犹唱”二字是以曲笔写深意,暗笑商女曲目不多,老是唱着那首《玉树后庭花》。
            • 8.
              赏析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完成1—4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 诗中升华精神,最能表现诗人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胸怀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诗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诗中有描写,有叙事,有抒情,请在诗中各找出一个例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叙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仔细品读该诗,用简练的语言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一节中写暴风对茅屋肆虐的几个动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一联。

                                                                                                         

                                                                                             

              (2) 诗的尾联是千古名句,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0.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1) 颔联诗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喻,表达了被排挤出朝廷的激愤抑郁和孤独思乡的感情。

              (2) 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属国”是古代官名典属国的简称,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的使者身份。

              B.颔联写途中所见,既是叙事,也是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孤独惆怅的内心情感。

              C.颈联描写边疆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画面感强。

              D.尾联萧关为人名,都护为官名,暗含因都护勒守燕然山,萧关未能遇上都护之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