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

              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文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今吾子又死焉。

            • 2.

              阅读《孙权劝学》,回答问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的正确意思是( )
              A.见陈尧咨在射箭,微微点着头替他数靶数。
              B.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只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头赞许他的射技。
              C.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不禁点头称赞。
              D.卖油翁见到陈尧咨射箭很准,点头示意。
            • 3.

              【甲】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卖蒜老叟

              袁 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日:“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1) 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鲜后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朝代】宋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

              (1)即刮目相待    更:            

              (2)及鲁肃寻阳   过:                  

              (3)蒙以军中多务  辞:            

              (4)当涉猎       但:              

              (2) 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 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                                          

              (4) 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 6.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珮环, 心乐之。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 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 近岸, 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屿, 为嵁, 为岩。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 吴武陵, 龚古, 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 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 曰奉壹。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孙权劝学》,回答问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翻译下列句子。

              ①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徐以杓酌油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下列句中加画线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项中加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请选出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4) 下列语句中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 九十(将近)         
              B.不可彻(顽固)
              C.吾与汝毕力平 (险峻)   
              D.河曲智叟 以应(通“无”,没有)

            • 9.

              文言文阅读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谏曰:“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公遂废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弦章:齐国大夫。②章赐死:即“赐章死”。③臣为制:即“制于臣”。④爱:吝惜,舍不得。

              (1) 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1)能面寡人之过者 刺:_______

              (2)时时而进 间:_______

              (3)晏子入见 入见:_______

              (4)弦章曰 谏:_______

              (2) 请用 /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

               如 是 而 听 之 则 臣 为 制 也 不 听 又 爱 其 死 。

              (3)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


              (4)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乙]文中晏子是如何劝说景公的?
              (5) [甲][乙]两文都阐述的一个道理是:____________
            • 10.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非宁静无以远        致:__________             

              (2)非淡泊无以志        明:__________

              (3)淫慢则不能精        励:____________      

              (4)躁则不能治性         险:__________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