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下列句子。

              ① 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多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 3.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关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1)仿佛若有光(           )             (2)不知有汉(            )

              (3)不足为外人道也(             )     (4)黄发垂髫(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3) 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




              (4) 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5)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 4.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以施欤?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1) 山北之塞     (        )

              (2)二小儿沙上(         )

              (3)甚矣,汝之不   (        ) 

               (4)虎亦去   (         )

              (2) 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3)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

              A.【甲】文体现了愚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世世代代不放弃。锲而不舍的精神。

              B.【乙】文小儿胆子非常大,根本不害怕老虎。

              C.【甲】【乙】两文均用了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乙】文妇人的“仓皇”有力地反衬了小儿的“自若”。

            • 5.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文后的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 行(期:约定)     
              B.与人期行,相 而去(委:委托)
              C.“尊君在 ?(不,同“否”)     
              D.友人惭,下车 之(引:拉,牵引) 
            • 7.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②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                                                                                                                                                                                                                 


              ②                                                                    

              (2) 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                                 (成语)的道理。
            • 8.

              小港渡者

              庚寅冬①,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②,命小奚③以木简④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孰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⑤,束断书崩,啼未及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⑥矣。予爽然⑦,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⑧犹是也夫! (选自清代周容《春酒堂诗文集》)

              注释:①庚寅:1650年(顺治七年)。②蛟川:地名,指今浙江宁波镇海。③小奚:童仆。④木简:这里指木板。⑤仆:跌倒。⑥牡下:上锁。牡,门闩,锁簧。⑦爽然:若有所思的样子。⑧其:大概。也夫:两者都是句末语气词,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

              “思渡者言近道”一句的意思是( )
              A.觉得摆渡者的话是合乎道理的。
              B.认为摆渡者的话,告知了一个捷径。
              C.回想摆渡者的话,觉得他是个有道德的人。
              D.思考摆渡者的话就能找到进路。
            • 9.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因素。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含义。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________________

              (2)俄而雪骤  ________________

              (3)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