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朝代】宋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

              (1)即刮目相待    更:            

              (2)及鲁肃寻阳   过:                  

              (3)蒙以军中多务  辞:            

              (4)当涉猎       但:              

              (2) 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 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                                          

              (4) 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 2.

              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加横线词作注释。

              ①但当涉猎(          )          ②鲁肃过寻阳 (          )

              ③愿为市鞍马(          )        ④赏赐百千强   (          )

              ⑤公亦以此自矜(           )     ⑥尔安敢轻吾(          )

            • 3.

              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瞽者,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昏暗中行走。

              (1) 给下面句子中的加下划线词释义。
              A.恐已 矣(     )                    B.盲臣 敢戏君乎(       )
              C.士别三日,即 刮目相待(       )     D. 鲁肃过寻阳(       )
              (2) 用当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少而勤学,如日出之阳。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 19. 本文与《孙权劝学》都是谈学习的,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示?(请分条陈述)
            • 4.

              (二)吴隐之传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选自《晋书》)

              [注释]①介立:孤高独立。②儋(dàn)石无储:家中一无积蓄。③铨衡:指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④清级:清官 。⑤班:分。

              (1) 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3处)

              冬 月 无 被 尝 浣 衣 乃 披 絮 勤 苦 同 于 贫 庶

              (2)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

              母孝谨 (    )    ⑵其执丧 (    )

              餐投箸 (    )    ⑷妻自薪 (    )

              (3) 下列各组划线字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弱冠介立      泉香酒洌

              B.儒雅标名      固国不山溪之险

              C.为悲泣        当余从师也

              D.勤苦同贫庶    受地先王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5) 请结合文中的内容说说吴隐之是一个怎样的人。

                                                                                                  

            • 5.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鲜后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1)香远清 ___________    (2)亭亭净    ___________    

              (3)陶后有闻 ___________  (4)乎众矣    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意思。

              (1) 公将之:_________________         (2)望其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臣之妻臣  :_____________________(4)时时而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 从曹刿和邹忌的说话语气来说说二人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                             

            • 7.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 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横线词。

               (1)竹柏影也( ) (2)无与为乐者( )

               (3)相与坐石台( ) (4)秋夜坐钓月矶( )

            • 8.

              (二)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 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1)师名人(       )          (2)遇其叱咄(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译文:                                                                                    
              (3) 你怎样评价文中的这种师生关系? 
                                                                
            • 9.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1-3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①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②,退则死法③,当恁么④时也不妨熟歇⑤。


               (选自《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纵步:放开脚步,这里指散步。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⑤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1)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怀民亦未        (           )
              (2) 竹柏影也       (           )
              (3)余 寓居惠州嘉祐寺(           )
              (4) 兵阵相接       (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如何得到?

              (3) 

              两文都是苏轼被贬期间所作,所记都是一次散步。你能说说作者在两文中透露的心境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 10.

              陶侃惜谷    《晋书》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见人一把未熟稻                   (2)陶侃出游             

              (3)用此何为?                              (4)行道所见,聊取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