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瞽者,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昏暗中行走。

              (1) 给下面句子中的加下划线词释义。
              A.恐已 矣(     )                    B.盲臣 敢戏君乎(       )
              C.士别三日,即 刮目相待(       )     D. 鲁肃过寻阳(       )
              (2) 用当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少而勤学,如日出之阳。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 19. 本文与《孙权劝学》都是谈学习的,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示?(请分条陈述)
            • 2.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往事耳 /昨夜 军帖             
              B.当涉猎 / 手熟尔

              C.肃 拜蒙母/ 成枯落            
              D.大兄何见事 晚乎/ 禽兽 变诈几何哉
            • 3.

              甲文《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文《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碎金鱼》翻译:陈尧咨擅长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尧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尧咨说:“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1) 下面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词用法和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 :夸耀            
              B.康肃笑而 之:打发
              C.之,碎其金鱼:木棒          
              D.尔安敢 吾射:轻视
            • 4.

              选出加画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王命急宣          异二者之为
              B.不能察          _虽有佳肴     
              C.哀转久           天下独
              D.湍绿潭           可以调
            • 5.

              下列加画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有 嘉肴肴:野菜。
              B.弗食,不知其     旨:内容
              C.未若柳絮 风起 因:于是,就。  
              D.空中 可拟 差:差不多
            • 6.

              下列各组文言虚词作用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 而:连词,表顺承
              B.为人谋而不忠辉 而:连词,表转折
              C.可以为师矣 以:因为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之:学问和事业
            • 7.

              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大雨 会:适逢,恰巧遇到
              B.死,死国可乎 等:等待
              C.扶苏以 谏故 数:屡次
              D.陈胜 王:称王
            • 8.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意思。

              (1) 公将之:_________________         (2)望其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臣之妻臣  :_____________________(4)时时而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 从曹刿和邹忌的说话语气来说说二人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                             

            • 9.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对 骂父,则是无礼。(《陈太丘与友期行》)② 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
              B.①匹夫 可夺志也。(《<论语>十二章》) ②尊君在 。(《陈太丘与友期行》) 
              C.①与朋友交而不 乎?(《<论语>十二章》)②日中不至,则是无 。(《陈太丘与友期行》)
              D.①与儿女讲论文 。(《咏雪》) ②不 而富且贵。(《<论语>十二章》)
            • 10.
              下面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执策而临之
              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D.骈死于槽枥之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