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下面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3)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
              B.欣然规往       规:计划
              C.咸来问讯       咸:都
              D.阡陌交通       交通:运输事业
            • 2.

              根据课本,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

              ①何见事晚乎  ________________

               ②愿为鞍马    ________________

               ③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

               ④但当涉猎      ________________

               ⑤策勋十二转    ________________

            • 3.

              下列加横线词在语句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卖炭得钱何所营(谋求、需求)

              B.弗学,不知其善也(善良)

              C.故外 而不闭(门)

              D.执策而 之(面对)
            • 4.

              与长子受之

              朱熹【南宋】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子大全》)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借指父母。③汩(ɡǔ):搅乱,扰乱。④闻见:这里指相互探讨,增长见识。⑤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⑥乡党:乡里、家乡的人。⑦无忝(tiǎn):不要辱没。忝,辱。

              ※辨析下列“故”字的含义,选出正确选项


              (1) 力改故习( )

              (2) 故令汝一行( )

              (3) 故弄玄虚( )

              (4) 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5) 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

              A.所以,因此
              B.故意
              C.老朋友
              D.旧有的,原来的

            • 5.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画线词的意思。

              ①即刮目相待_______         

              当涉猎_______ 

              鲁肃过寻阳_______         

              ④卿今者才略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瞽者,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昏暗中行走。

              下面句子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                
              D.游于是乎此
            • 7.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逍遥相羊,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柅,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司马光《独乐园记》
                

              【注释】 ①迂叟:作者自称。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熙宁六年,购地二十亩,筑园。②相羊:徘徊,盘桓。③柅(nǐ)遏止


              对下列句子中加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杂然而前 者       陈:摆开。
              B.宴 之乐。非丝非竹       酣:畅快。
              C.射者中, 者胜      弈:下棋。
              D.太守 谁        谓:为,是。
            • 8.

              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大隗(wěi)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①大隗:传说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③奚:何,什么

              选出与例句中“之”用法相同的句子( )

              例:害群

              A.  渔人甚异之                
              B.  何陋
              C.  鹏 徙于南冥也            
              D.   是鱼 乐也 
            • 9.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 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 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 博士邪     愿 市鞍马
              B.蒙 始就学                取一葫芦置于地
              C.一老河兵闻           其反激
              D.结友 别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不染
            • 10.

              下列划线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往事尔(了解)  蒙 以军中多务(推托)
              B.亭亭净 (竖立) 可爱者甚 (多)
              C.乎众矣(应当) 无案牍之劳 (形体)
              D.谈笑有 鸿儒(大)  但微 之(下巴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