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找出下列各组加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窗理云鬓/但 涉猎        
              B.蒙乃始 学/指物作诗立
              C.大兄何 事之晚乎/归来 天子 
              D.卿 当涂掌事/卿 者才略
            • 2.

              管仲夷吾者, 颍上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 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 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 公子纠死, 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 任政于齐, 齐桓公以霸,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 “吾始困时, 尝与鲍叔贾, 分财利多自与, 鲍叔不以我为贪, 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鲍叔不以我为愚, 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吾幽囚受辱,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 有封邑者十余世, 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 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 ①颍上: 地名。②游: 交游, 交往。③小白: 齐桓公的名字, 他是“春秋五霸”之一。④纠: 小白的异母哥哥。⑤见逐: 被赶走。⑥召忽:人名。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陋之有 水 澹澹              
              B.不足 外人道也 可以 师矣

              C.任政 齐    公与之乘, 战 长勺  
              D.真无马邪?    增 旧制
            • 3.

              下列加下划线词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

              A.但 涉猎    户对  
              B.自以为大有所       多多 善   

                                                         

              C.  见 往事耳     往事不堪回首                       
              D.卿 者才略      卿 当涂掌事
            • 4.

              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 此自矜      自 为大有所益
              B.陈康肃公 射       哉,善哉
              C.睨之,久而不      相委而
              D.公亦以此 矜        钱孔入
            • 5.

              (三)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又何焉             间:                            

              ②小惠未           徧:                

              ③小大之             狱: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⑤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甲】中曹刿认为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是什么?【乙】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什么建议?请分别用选文中的句子回答。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文内容,请你选择“曹刿”或者“诸葛亮”,说说他是怎样一个人。

            • 6.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珮环, 心乐之。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 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 近岸, 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屿, 为嵁, 为岩。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 吴武陵, 龚古, 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 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 曰奉壹。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乃记之而     停数日,辞
              B.全石 为底     坻,为屿,为嵁,为岩
              C.水尤 洌       以其境过       
              D.如鸣珮环,心 之    似与游者相
            • 7.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

              又北见燕王曰:“先人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入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孟而望见军乎?”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1) 下列对句中加下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3)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 之                 闻:听说
              B.王且何                  利:好处
              C.燕王尚未 也             许:答应
              D.寡人 子之行也           愿:愿望
            • 8.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xià):裂缝。③掉:摇动。

              (1)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2)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竹取道                  齐师
              B.似与游者相               山水之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
              D.山行之极 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 也   
            • 9.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下列加画线词含义 相同的一项是(   )
              A.后狼 而前狼又至      一狼得骨
              B.禽兽 变诈几何哉      又数刀毙
              C.意将隧入 攻其后也   刀劈狼首
              D.狼又至                   狼不敢
            • 10.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事。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④,涉履蛮瘴⑤,崎岖堙厄⑥,蕴⑦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注: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待: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遣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精力蛮地瘴疠之苦。⑥堙(yīn)厄:指道路艰难。⑦蕴:积聚。 

              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隔篁竹, 水声/不求 达于诸侯
              B.卷石底以 / 则无敌国外患者 
              C.皆若空 无所依/似与 者相乐
              D.四面竹树 合/ 滁皆山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