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2.

              以下对诗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中,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 觉得“义”是只有圣贤才具有的,普通人是没有的。
              B.《邹忌讽齐王纳谏》结尾写道“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原因是威王听取了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使得政治修明,其他国家也不敢轻易来犯了。
              C.《饮酒》诗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认为隐居生活中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忘言”并不是真正忘记说什么了,而是他认为既然已经领悟到了,就不需用言辞来表达了。
            • 3.

              心意

              吴念真

                 ①他和父亲从没“沟通”,但心意却又好像彼此都懂。

                 ②他不记得父亲这一生在子女受到挫折或得到荣誉的时候曾经以拥抱来鼓舞他们,至于“我爱你”这三个字,这辈子是否曾经从父亲的嘴巴里冒出来过,他更始终存疑。

                 ③有一次,他以玩笑的方式试探着问母亲:“妈,爸这辈子有没有跟你说过‘我爱你’?”母亲的回答竟然是:“他?如果他跟我这样讲,我一定觉得他发疯了!”

                 ④不过,他倒是记得大约三四岁时,父亲每天傍晚回家都会把他叫到身边,打开铝制的便当盒,用筷子戳起两颗鱼丸递给他,然后静静地看着他吃完。也许这是他人生中少有的和父亲那么接近的时光,所以他记得特别清楚,尤其是父亲那时的神情——嘴角隐约的笑意和温柔的眼神。母亲说,那些年,父亲吃午餐时总会买一碗鱼丸汤,自己只喝汤,鱼丸则带回来给儿子。

                 ⑤除此之外,似乎就没有任何类似“父子情深”的记忆。记得他考上初中时,村长兴奋地在全村广播,说这是村子里二三十年来的第一次,说他个子虽然小,但是“胡椒要是会辣的话,再小的都辣”等等。那几天,村里人只要看到他莫不是笑脸和赞美,唯独他父亲不但像平常一样面无表情,甚至还当着他的面不以为然地跟人家说:“人家的孩子是毕业后开始赚钱,他却开始花钱!”以及“有什么好恭喜的,是不是个材料要长大以后才知道!

                 ⑥不过,发工资那天,当朋友以“儿子中状元”这个理由要他父亲请客喝酒时,他父亲却又完全没有拒绝的意思。他不知道父亲那天晚上到底喝到几点才回来,只记得隔天醒来的时候,父亲还在睡,鼾声如雷,一身酒味。

                 ⑦母亲到溪边洗衣服去了,饭桌上放了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纸盒,里头是一支崭新的“俾斯麦”牌的钢笔。他和弟弟、妹妹兴奋地看着,但没有人敢去叫醒父亲,问这支钢笔到底是要给谁,尽管他们心里其实都清楚。是他妹妹先开口,她小声地说:“会不会是要给我的?我三年级了,要开始用钢笔了……”他父亲的鼾声忽然停了,不久之后他们听见父亲的声音从通铺那边传来,有点含糊地说:“省省吧,你别做梦了。”弟弟的成绩老是不太好,所以他颇有自知之明地以哀兵的口气说:“这一定不会是给我的啦……”父亲也毫不犹豫地在里头回应说:“知道就好!”

                 ⑧是给他的,果然没错。但当他隐忍着兴奋,在弟弟妹妹羡慕的注视下小心地打开纸盒时,父亲在里头又冷冷地说:“那个不便宜哦……要是用坏了,你给我试试看!”

                 ⑨他那天的日记就是用那支新钢笔写的,他写着:“爸爸今天买了一支俾斯麦牌的钢笔给我,奖励我考上初中。这支钢笔很贵,爸爸可能要做好几天的工。他的心意和这支笔我都要永远珍惜……”

                 ⑩他和父亲从没“沟通”,但心意却又好像彼此都懂。

              (节选自《这些人,那些事》,略有删改)

            • 4.

              微 笑

              〔法〕哈诺•麦卡锡

              ①西班牙内战时,我参加了国际纵队,到西班牙参战。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我不幸被俘,被投进了单间监牢。

              ②对方那轻蔑的眼神和恶劣的待遇,使我感到自己像是一只将被宰杀的羔羊。我从狱卒口中得知,明天我将被处死。我的精神立刻垮了下来,恐惧占据了我全部身心。我双手不住地颤抖着伸向上衣口袋,想摸出一支香烟来。因为手抖不止,我试了几次才把它送到几乎没有知觉的嘴上。接着,我又去摸火柴,但是没有,都被搜走了。

              ③透过牢房的铁窗,借着昏暗的光线,我看见一个士兵。他没有看见我,当然,他用不着看我,我不过是一件无足轻重的破东西,而且马上就会成为一具让人恶心的尸体。但我已顾不得他会怎么想我了,我用尽量平静的、沙哑的嗓音一字一顿地对他说:“对不起,有火柴吗?”

              ④他慢慢扭过头来,用冷冰冰的、不屑一顾的眼神扫了我一眼,接着又闭了一下眼,深吸了一口气,慢吞吞地踱了过来。他脸上毫无表情,但还是掏出火柴,划着火,送到我嘴边。

              ⑤那一刻,在黑暗的牢房中,在那微小但又明亮的火柴光下,他的目光和我的目光撞到了一起,我不由自主地咧开嘴,对他微笑了一下。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对他笑,也许是因为两个人离得太近了,一般在这样面对面的情况下,人不大可能不微笑。不管怎么说,我是对他笑了。我知道他一定不会有什么反应,他一定不会对一个敌人微笑。但是,如同在两个冰冷的心间,两个人的灵魂撞出了火花,我的微笑对他产生了影响,在愣了几秒钟后,他的嘴角开始不大自然地往上翘。点着烟后,他并不走开,他直直地看着我的眼睛,露出了微笑。

              ⑥我一直保持着微笑,此时我意识到他不是一个士兵,一个敌人,而是一个人!这时,他也好像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我。他的眼中流露出人性的光彩,他探过头来轻声问:“你有孩子吗?”

               ⑦“有,有,在这儿呢!”我用颤抖的双手从衣袋里掏出皮夹,拿出我与妻子和孩子的合影给他看。他也赶紧掏出他和家人的照片给我看,并告诉我说:“出来当兵一年多了,想孩子想得要命,要再熬几个月,才能回一趟家。”

              ⑧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涌,我对他说:“你的命可真好,愿上帝保佑你平安回家。可我再也不能见到我的家人了,再也不能亲吻我的孩子了……”我边说边用脏兮兮的衣袖擦眼泪、鼻涕。他的眼中也充满了同情的泪水。

              ⑨突然,他的眼睛亮了起来,用食指贴在嘴唇上,示意我不要出声。他机警地、轻轻地在过道巡视了一圈,又踮着脚尖小跑过来。他掏出钥匙打开了我的牢门。我的心情万分紧张,紧紧地跟着他贴着墙走,他带我走出监狱的后门,一直走出了城。之后,他一句话也没说,转身往回走了。

              ⑩我的生命就这样被一个微笑挽救了……

            • 5.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没有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象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 6.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陂(bēi):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②占春:占领春光,指包含浓郁春意。

            • 7.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8.

              四季花开

              ⑴我常去一家小摊吃酸辣粉。有时,是逛街路过;有时,是专程而去。

              ⑵小摊摆在热闹的步行街,这条街从南到北,两侧是装饰精美的店面,中间是用帐篷搭起来的各色小摊。小摊极小,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几个蓝色凳子,再加上一个操作车,便是小摊全部的家当。

              ⑶摊主是一对四十岁左右的夫妻,男人不爱说话,只低头忙着煮粉,女人则在煮好的粉里加上花生、豇豆、香菜等配料。很快,一碗香味四溢的酸辣粉就端了上来。

              ⑷我肠胃不好,极少在外面吃东西。唯独这家酸辣粉干净,竟然满足了我挑剔的肠胃。

              ⑸记得第一次来小摊时,当时桌上摆了一盆绿盈盈的文竹。微风吹过,竹叶轻摇,小摊外嘈杂喧闹,小摊内对竹而坐,倒也别有一份清静。

              ⑹因这一盆文竹,我有些好奇地打量着小摊。操作台上的几个保鲜盒摆放得整整齐齐,干净透明,盒内装了花生、香菜、生菜、葱丝……一眼望去,红绿相间,十分清爽。

              ⑺女人极爱干净,桌子总是擦得一尘不染。她的干净,总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干净起来,顾客走时,都会顺手帮她收拾一下桌面。她总是热情地回应,谢谢,我来吧。女人容貌普通,穿着打扮也极为普通,可举手投足间,充满了优雅迷人的气息。

              ⑻去的次数多了,我发现小摊桌上的摆设随着四季变换,而各有不同。春天,是一盆盛开的风信子;夏天,是一盆清香的茉莉;秋天,是一簇簇淡雅的雏菊;冬天,则是一盆绿色的石莲花。小摊,简单却不简陋,花香四溢,让人心旷神怡。

              ⑼因为食材新鲜,价格实惠,小摊的生意非常好。顾客越来越多,两张小桌慢慢换成了大桌,桌上的摆设愈加丰富,有各色盆栽和可爱的小挂件。逛街累了,来到小摊,吃一碗香浓的酸辣粉,心里感到十分熨帖。

              ⑽小摊对面也是一家酸辣粉店,装潢考究,长长的液晶广告屏,不停地滚动着:正宗酸辣粉,味道独特,干净卫生。却是顾客寥落,柜台后的人常常望向这边。想来,店主的眼神中一定满是嫉妒与不解。

              ⑾那次,我去小摊,难得人少。小摊一角,另放了桌椅,女人正在喝茶,桌上的音箱里传出一曲轻音乐《安妮的仙境》。舒缓轻柔的乐声像一道屏障,阻隔了四周川流不息的嘈杂,小摊内一片恬淡和清宁。桌上是一盆盛开的百合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⑿我开玩笑似地说:“每次来这儿,花都不一样,你这是要开花店呢!”

              ⒀女人微微一笑,说:“我喜欢养花,累了烦了时,看看花,心情就会好起来。”

              ⒁原来,夫妻俩原本有着不错的工作,日子安稳平静。前两年企业改制,夫妻俩失了业,找工作四处碰壁,最后摆起了小摊。刚开始摆摊不适应,风吹日晒,早出晚归,生意也不好,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女人说,那时候日子过得真苦。

              ⒂那天收摊回家时,夫妻俩淋了一场雨,衣服都湿透了。她心情沮丧地去阳台晾衣服,忽然发现角落里的长春花开了,粉色的花瓣似一张笑脸迎着她的目光。在老家,长春花叫“天天开”,一朵花谢了,明天又会开出新的一朵。莹白的栀子花也开了,就连仙人掌也在不知不觉中绽开了一朵金黄的花。她不记得有多久没有照料这些花了,可花们却兀自长着,兀自开着。看着绚烂、充满生机的花儿,她原本灰暗的心,忽然间明亮起来。

              ⒃女人说:“不管日子有多苦,花依旧在开,对生活的热爱也在,有爱就有希望。”

              ⒄这句话让我很受触动。在奔波忙碌的生活中,我也曾忽略了花开,忽略了生活中细小的爱意。这个溢满芳香的小摊,让我懂得,再困苦的日子也不会拒绝一朵花的盛开,再简单平凡的生活都充满了爱和希望。

            • 9.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