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雨中听花语》

              ⑴那个雨天,我在偶然中看见了凌霄花。

              ⑵那天的雨下的很大,风吹着雨伞不停地摇晃,我就站在雨中看着那些凌霄花。

              ⑶年轻时读过舒婷的诗:如果我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在我年少的印象中,凌霄花一定是妖艳、娇媚善于炫耀、张扬的花朵。

              ⑷可是,第一眼看见那些花时,我不敢相信传说中喜欢攀附、依赖、炫耀自己的花,竟是这样的普通而纤弱。

              ⑸很大的风,吹着从高处低垂下来的藤蔓,那些点缀在绿色枝叶里的花儿,便随着摇摆的藤蔓在风雨中来回的晃动着。雨点不停的打在花朵上,每一个雨点砸下来的时候,花身便向下倾斜着、颤抖着,好似在寒风中行进的女子,纤弱的身姿惹人心痛。一阵狂烈的风雨过后,那些花儿又小心翼翼地重新向上站直了身子,雨一阵阵地落下,花儿便一次次地倒下又挺立起来。

              ⑹风吹过来时,花枝和藤蔓一起在风中乱舞,像是在抵抗,像是在挣扎。风不停地吹,我的心也在风雨中随着花一起颤动。我担心那些细小的枝蔓会不会在风雨中折断,我又担心那些花儿会不会在风雨中坠落。我好想用手心去托起那些花朵,我不忍看着这些柔小的生命因为一场雨而陨落。

              ⑺但我明白,生命都是无常的。大自然中植物和动物都要在自然的风雨中经过百般砺炼。我无法替它们承受风雨,只有站在雨中默默地用心守护着这些生命的精灵。

              雨停了,花儿们慢慢的挺直了身子,那些缀着花骨朵的枝条也不再狂舞,它们静静地像墨绿色的流苏一样温柔地低垂着。让我惊讶的是,那些看似细弱的花枝,在风中竟然没有一枝被折断,那些花儿也在雨中坚强地站立着,没有一朵坠下枝头。

              ⑼在风中,我所担心的一切都没有发生,疾风骤雨后留下的残露在一点点地滴落,仿佛是一场较量后遗留的尾声。

              ⑽我看见雨润后的凌霄花愈加青翠,我知道以后的花事也将是愈加繁盛。我突然想起了“洗礼”这两个字,生命经过洗礼后会散发别样的光辉吧!我惊叹凌霄花竟会在这样的时候,用这样的方式给了我生命的启迪。

              ⑾我在风雨中看见了凌霄花的灵魂,我明白了,每一朵花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凌霄花在人们误解与嘲讽的眼光中坚定着自己的信仰,不停的攀援,只是为了一种更高的向往与追求。我开始对这弱小的生命另眼相看。    

               ⑿花瓶里的青春或许太绚丽,所以凌霄花选择了在大树边、山坡上、水泥石柱旁生长、发芽。它们背负着一个攀援强权的恶名,仗义地用自己谦卑的生命与另一个粗糙的生命结合,用自己柔弱的身体装饰着另一个生命,书写着同枯同荣,生死与共的侠肝义胆。

              ⒀花瓶里的青春或许太短暂,所以凌霄花选择了迎风独立的岁月,也许磨难才是生命最坚强的历练。所以经过风雨洗礼后的凌霄花,开得异常鲜艳,仿佛是洗尽了尘埃,洗尽了铅华。

              ⒁其实,每一个生命远远都比自己想像的要坚强,当你走过风雨,才知道自己原来也可以超越自己不敢想象的高度。

              ⒂站在树下,仰望着开在风雨中的花儿,仿佛是站在人海里,看来来往往的人群。花儿用无声的花语阐释着自己的生命,那么我们用什么来阐释自己?

              ⒃走在雨中,好像走在风尘的流年里,我在寻找生命的花语……

              文中第三段引用舒婷的诗句,对其作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舒婷的诗句与文章的中心没有任何联系,删掉对作者思想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B.作者用舒婷的诗句,证明凌霄花是娇艳、娇媚、善于炫耀、张扬的花朵,表达了自己对凌霄花的嫌恶之情。
              C.作者不想如同凌霄花那样攀高枝炫耀自己,借对它的否定暗示自己的品格高洁。
              D.与下文写凌霄花的外表普通而纤弱形成鲜明的反差,突出凌霄花坚强、仗义的品性。
            • 2.

              阅读《木兰诗》,完成题目。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C.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D.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 3.

              邂逅霍金

              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一则太忙,二则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是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7月15日下午,一位青年朋友约我一起去那家有百年历史的ORCHARD(果园)茶宝,走过剑河边时他告诉我,傍晚霍金常在这里散步,有时可以遇见他。于是霍金成了我们的话题,我问这位学西方哲学的博士生是否看过《时间简史》,他说看过,但也没看完。这使我颇感自慰,我的选择看来是明智的。

              六时半,当我们从茶室回家又经过剑河边时,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

              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魁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

              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作出更杰出的贡献。

              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

              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

              【注】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主要致力于黑洞量子力学的研究,患有肌萎缩性脊骨光侧索硬化症。《时间简史》是他的科普著作。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从“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写起,客观再现霍金热现象,只是为了引出下文与霍金的邂逅,别无深意。
              B.作者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霍金身体的残疾和目光的异乎寻常,从而突出了他超常的毅力、智慧和做人的尊严。
              C.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深沉,耐人寻味,作者以饱蘸真情的笔墨表达了对霍金的敬仰之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D.文章写霍金,却不局限于赞美霍金,作者用了不少笔墨写了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从而引发出对怎样尊重科学、尊重人的价值的思考。
            • 4.

              下面对杜甫的《春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首联中“深”字形象地描写出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 5.

              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对王勃的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 6.

              下列对《关雎》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 7.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远赴边塞,偶遇返京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不可遏止。
              B.“故园东望路漫漫”一句中“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C.诗人过多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以至于无法振作精神,写不出只言片语安慰家人。
              D.此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两全的复杂情感,出语自然而又含蓄凝练。
            • 8.

              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

              美丽的仙女湖以“情爱圣地、群岛峡谷曲水、千年水下古城、亚热带植物基因库”四大绝景著称,让人留恋和沉迷,确实值得一去。

              A.无不让人留恋和沉迷。       
              B.不能不让人留恋和沉迷

              C.怎能不让人留恋和沉迷。     
              D.怎能让人留恋和沉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