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寒冷,但悠悠的羌管声使生活减少了不少孤寂。
              B.“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连飞往衡阳的大雁也毫无留恋之意。
              C.“将军白发征夫泪”,白发的不单是将军,士兵也久戍不归;流泪的也不只是征夫,将军也哀伤落泪。
              D.“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统领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的特异。
            • 2.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写到自己登岳的情景。

              B.《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吊古凭今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C.《游山西村》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D.《己亥杂诗》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 3.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唐)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释}①南谷:地名,在永州乡下。②杪(miǎo):树木的末梢。③寂历:寂寞,寂静。④微:指泉声细微。⑤机心:机巧的心计。

            • 4.

              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 5.

              山居杂颂    饶节

              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明。

              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
                 [注]①饶节(1065~1120年),字德操,一字次守。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中年出家,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陆游谓其诗为“近时僧中之冠”。②衮衮,旋转翻滚的样子。

              (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2) 

              下列对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山居”就是居住于山水之间;“颂”,是对这大自然的赞美。
              B.本诗描写溪水流动声和太阳倒映溪水中央的明亮,小舟独自横在水中无人渡水和溪水对面的黄牛犊转过头鸣叫的场景。
              C.本诗表此案诗人慵懒散漫、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思想。
              D.诗歌展现了一幅恬静优美的自然画卷,表达了诗人悠然闲适的心情。
            • 6.

              对《春望》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眼前呈现出郁郁葱葱、欣欣向荣的景象。
              B.颔联写诗人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都是为了表达他感时伤世的情怀。
              C.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充分表达了对妻子儿女安危的牵挂。
              D.尾联说诗人白发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足见忧国、伤时、思家使他衰老得很快。
            • 7.

              对下面的古诗词赏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B.李白的《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积极的追求、远大的志向、乐观的精神和顽强坚持理想的品格。
              C.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寓离情,强释离怨,在虚幻的想象中安慰自己。
              D.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官阙万间都做了土”,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 8.

              下列对《次北固山下》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 9.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对上面这两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渔家傲》下阕词人借天帝问话,感叹自己空有卓越才华,虽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的出路。“路长”“日暮”写出她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
              B.《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季节特征,渲染凄婉氛围,暗示美好的生活已经过去。
              C.《渔家傲》“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意思是希望借助风力,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举,奔向飘渺的神山,逃避现实。
              D.《武陵春》上阕“日晚倦梳头”“ 欲语泪先流”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 10.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十五从军征》)

               采用了夸张手法,写老兵外出征战的时间之久,写出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

              B.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陌上桑》)

               作者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行者、少年、耕者和锄者的表现来突出罗敷的美貌。

              C.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迢迢牵牛星》)

               这里使用叠词“皎皎”来表现织女星的明亮皎洁,用“纤纤”表现织女柔美纤细的双手。

              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沁园春·雪》)

               这里仅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一句是表现雪后的山脉与高原的形态,一处起伏如舞动的银蛇,一处如奔驰的白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