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对这首诗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

              B.诗中的“杨花”是指杨树开的花,“榆荚”是指榆钱。这一句,表面看起来,是诗人对“杨花榆荚”的嘲笑,其实是更深层次的赞许。

              C.在诗人笔下,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了精灵。连那些“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D.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语言轻灵,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起来饶有趣味。

              (2) 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 2.

              诗歌鉴赏

                 饮酒(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 ______ ”和“ ______ ”。

              (2)诗中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3)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 3.

              [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乙]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④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 同为写雪,但两诗呈现出来的雪景却有不同的特点。试说明。


                                                                                        


              (2) “诗言志”,“志”指的是思想感情。甲乙两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是什么?各自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甲:诗句                          情感                            

              乙:诗句                            情感                                  


              (3) 揣摩品味甲乙两文中画线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雪(形象地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随风飘舞的情态。)

              B.惟余莽莽(叠音,读来音响浑厚,富于音乐美,渲染出磅礴的气势。)

              C.北风卷地白草折(描绘出雪前狂风肆虐的声势,渲染肃杀的气氛。)

              D.散入珠帘湿罗幕(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点点飘落进来,轻盈飘洒,给人以欣喜和暖意。)


              (4) 对甲乙两文中画线句赏析不当的一句是


              A.①句赋予雪中的群山高原以动态的美感,显出奔放活动的气势,神采飞扬的英姿。

              B.②句形容雪后天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艳丽多姿,充满青春气息。

              C.③句“忽如”二字用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也传达出了诗人对边塞奇寒既好奇又难忍的心境。

              D.④句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用“愁”、“惨”修饰形容,为下文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 4.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①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桃源洞。

            • 5.

              读《使至塞上》回答下列问题。

              (1) 

              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xiāo sù) (péng féng)

              (shǔyú) (hòu hòu)

              (2) 

              选一选,填一填。

                    萧 箫

              ( )条、笙( )

                   蓬   逢 

              ( )勃、适( )

              (3) 

              解释下列词语。

              征蓬:

              萧关:

              (4) 

              翻译下列诗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 

              学习了《使至塞上》这篇课文,说一说你收获了什么。

              (6)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7) 

              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8) 

              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

              (9) 

              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

            • 6.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和此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颔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颈联描写长江的近景,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从尾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回顾”渔家傲”诗文,回答下列各题

              (1) 塞( )下:                   之地,这里指                   
              (2) 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                  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3) 边声:                  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4) 千嶂( ):                  的山峰;崇山峻岭。
              (5) 燕( )然未勒:指                未平,                 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山·窦宪传》记载,东汉                 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6) 羌( )管:即                ,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7) 悠悠:形容声音                
              (8) 寐( ):                ,不寐就是                 
              (9) 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10) 千嶂里,                。 (范仲淹《渔家傲》
              (11)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
              (12)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的“                ”是羁旅之人对故乡的思念;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的“                 ”是夜不能寐的守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13)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来表达征人归心切,思乡迫,破敌功未成,把酒难释怀之意的句子是                
              (14) 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15) 唐朝诗人王维出使到边塞,被眼前的奇异风光所震撼,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无独有偶,宋代范仲淹在边塞军中也对这奇异风光作过描写,其诗句是:                                             
              (16) 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17)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分析其作用。
              (18)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词的下阕抒发的感情是:                           
            • 8.

              观沧海     曹操 (两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这首诗以_____字总领全篇,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的雄心壮志。

              (2)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展现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9.

              山居秋暝①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②,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③自可留。

              ①暝:日落,天色将晚。②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③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1)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 10.

              送万巨①卢纶

              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

              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

              【注】①万巨:人名。

              (1) (1)首联中“难堪”的意思是。

              (2)送别友人,作者的心情是不平静的。诗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的天气状况衬托了这种心情。


              (2) 诗人的“离别之情”具体有哪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