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表现了诗人受欺的愤怒心情,写出了我对群童的厌恶之情。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渲染大雨降临前昏暗的气氛,烘托出诗人黯淡愁惨的心境。

              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诗人的理想,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

              D.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 2.

              秋晚怀茅山①石涵村舍

              许浑②

              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陵阳③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

              【注释】①茅山:又名句曲山,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②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此诗作者又一说是杜牧。③陵阳:宣州山名,此指宣城。

              (1)第四句“篱上青桑待晚蚕”中的“待”字用得极妙,请具体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展开想象,描述“红树萧萧覆碧潭”所展现的画面,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下列问题。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两句写出了风和雪怎样的特点?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面关于这首诗歌表现手法的表述,哪一项不正确?(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描写了一夜之间积雪挂满枝头的边塞壮美风光。

               B.“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抓两处细节,通过写将军和都护的感受,烘托边塞奇寒的特点。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运用对偶和夸张手法,写出了沙漠冰封、愁云密布的奇特景象。

               D.“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以红旗在风雪中冻结奇景,正面写雪景壮丽、天气苦寒的特点。

              (3) 望着雪地里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诗人无比感慨。请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写出诗人此刻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