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 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4.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5.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6.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清]查慎行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

              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

              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注释】①驿:驿站,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②遵陆:沿着陆路;走陆路。③芦溪:地名,在今江西省萍乡市。下文的“黄花古渡”“萍乡”也是地名。④丝缫:指春雨像蚕丝一样丝丝缕缕、绵绵不断。

            • 7.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唐)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释}①南谷:地名,在永州乡下。②杪(miǎo):树木的末梢。③寂历:寂寞,寂静。④微:指泉声细微。⑤机心:机巧的心计。

            • 8.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天地之悠悠   
              B.阴阳/割/昏晓  
              C.闻说/鸡鸣/见日升    
              D.拄杖/无时/夜叩/门
            • 9.

              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 10.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问女/何所思
              B.关山/度若/飞
              C.壮士/十年/归
              D.可汗/问/所欲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