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B.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恋恋不忘,又为了革命不得不离开家的矛盾心情。

              C.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D. “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句脱口而出,不假雕饰,显得清新自然,却又刚健质朴。

              (2)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此句用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对这首诗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

              B.诗中的“杨花”是指杨树开的花,“榆荚”是指榆钱。这一句,表面看起来,是诗人对“杨花榆荚”的嘲笑,其实是更深层次的赞许。

              C.在诗人笔下,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了精灵。连那些“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D.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语言轻灵,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起来饶有趣味。

              (2) 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 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 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请简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笼”字的妙处。

            • 4.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 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2) “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下列的诗歌,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作者运用______手法,描绘了______时节的景物,表达了对春天的______之情。

              (2)此诗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说说“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给人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7.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这首词的上片记叙__________,下片抒发了______________

              (2) 请从内容、情感及手法方面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8.

                                          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                (用四个字概括),以一个“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2)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9.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本诗写于诗人乘舟东下,___________的途中,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的感情。

              (2) 请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______________”终。以“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原句作答)

              (2)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