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孔孟论学习》回答问题,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一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我的自白


              我虽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但我肯定我不是天才,在12岁以前,我还没上学呢!

              念小学时,我们学校是一所大学附属小学,妈妈是那所大学的校长。小学的教师全是妈妈的学生,谁都不管我。爸爸、妈妈也不怎么管我。当时,我对上学没有兴趣。到学校看看,不喜欢我就走掉了,到池塘游泳,到河边捉小虾,四处游荡。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与其他小朋友一样,生活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中。

              我的父母都是教授,都是科学家。家里进进出出也都是科学家,再加上从小父母就把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讲给我听,耳濡目染地,我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童年,影响我最深刻的人是我的外祖母。外祖母一直照顾我,她没有一般“望子成龙”的心态。我父母也让我自由发展,这和很多中国的家庭不同。

              每天,我从早上7点30分踏进实验室,到晚上11时走出实验室,没有圣诞节,没有星期天,这是出自我对科学的兴趣。可以说,是兴趣把我牵引到国际科学的“峰巅”

              兴趣对一个人的事业很重要。这么长的时间,没有兴趣如何去享受工作呢?所以,我劝那些想干成一番事业的朋友,应该以兴趣为出发点,不能勉为其难。

              现在我不强迫孩子读书。其实,孩子在学校考第一不代表什么,至少,我认识的那些科学家们,都不是年年拿第一的好学生。我更不曾考过第一名。我这位开朗的爸爸常把我的孩子带进实验室,从小如此。我的女儿三岁时,就可以清楚地认清各种仪器了,而且她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问我希望女儿长大干什么,我当然想让女儿学物理,长大去接我的“班”,不过,女儿却对生物有兴趣。对这,我不去干预。各有各的兴趣嘛!我想,她将来会在生物学上做出贡献的。父母不该包办孩子的兴趣,因为“包办”是不能代替孩子的。

              (1) 用下列词语造句。

              望子成龙:​                                           

              勉为其难:​                                           

              (2) 文中第三段加粗成语“耳濡目染”能否换成“潜移默化”?为什么?

              ​                                           

              (3) 文中第二段说“我对上学没有兴趣”,第五段说“是兴趣把我牵引到国际科学的‘峰巅’”,是什么原因使作者有如此大的变化?

              ​                                           

              (4) 在作者看来,一个人成才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                                           

              (5) 请写出两条关于“兴趣”的名言警句。 ​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