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诗歌鉴赏

                 饮酒(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 ______ ”和“ ______ ”。

              (2)诗中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3)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 2.

              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望”字将离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
            • 3.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诗人在这首诗中极力渲染自己本身的痛苦,极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但也使得本诗停留在自怜的境界里。
              B.“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语双关,一是表现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二是表现盼望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能尽快从深重的灾难中解脱出来。
              C.第一段表现了诗人对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之情。
              D.诗人推己及人,宁可“吾庐独破”,而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这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的深厚感情,寄托了企盼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 4.

              [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乙]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④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 同为写雪,但两诗呈现出来的雪景却有不同的特点。试说明。


                                                                                        


              (2) “诗言志”,“志”指的是思想感情。甲乙两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是什么?各自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甲:诗句                          情感                            

              乙:诗句                            情感                                  


              (3) 揣摩品味甲乙两文中画线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雪(形象地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随风飘舞的情态。)

              B.惟余莽莽(叠音,读来音响浑厚,富于音乐美,渲染出磅礴的气势。)

              C.北风卷地白草折(描绘出雪前狂风肆虐的声势,渲染肃杀的气氛。)

              D.散入珠帘湿罗幕(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点点飘落进来,轻盈飘洒,给人以欣喜和暖意。)


              (4) 对甲乙两文中画线句赏析不当的一句是


              A.①句赋予雪中的群山高原以动态的美感,显出奔放活动的气势,神采飞扬的英姿。

              B.②句形容雪后天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艳丽多姿,充满青春气息。

              C.③句“忽如”二字用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也传达出了诗人对边塞奇寒既好奇又难忍的心境。

              D.④句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用“愁”、“惨”修饰形容,为下文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 5.

              下面对《晚春》的鉴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描写早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江逝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美好的时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

              B.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轻灵的语言,从作者自身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来饶有趣味。

              C.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D.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摹花草凋零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将伤春的情感摹写的淋漓尽致。
            • 6.

              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表现了诗人受欺的愤怒心情,写出了我对群童的厌恶之情。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渲染大雨降临前昏暗的气氛,烘托出诗人黯淡愁惨的心境。

              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诗人的理想,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

              D.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 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 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 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 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村行

              王禹傅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抖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 请从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颔联和颈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尝试结合诗句分析诗人在《村行》中的情感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 10.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唐代】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